轮桨推进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25044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轮桨推进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轮桨推进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高效推进设备。这是一种滚轮状直冲推进器,足以制胜螺旋桨的推进器。千百年来平常的轮和浆就此巧妙地有机结合,竟能别开生面地化腐朽为神奇;全然破解合力平衡而成非对称的单向发力。如此推进器既能在水里、空中运行,还能在沼泽湿地上行走。可想而知:如装置于舰船,这就好像车轮子在陆路奔驰。该优越性能自不待言。本推进器主要特征在于其活动的浆页(叶片)为随机循序地开合,使得集中力量倾向一头冲。它基本由三部分组成:轮盘(1)、桨页(7)、支撑架(10),并与其调拨机构等结为一体。
【专利说明】
轮桨推进器
技术领域
[0001]本项发明涉及一般机动运载体和受力推动装置,它主要是装配于水域交通船舰以及飞行器的一种推进设备;可在陆海空诸方面施展应用。
【背景技术】
[0002]自从世界第一次机械工业革命末期的螺旋桨推进器问世以来,便独领群伦地成为装备水空航行工具的卓越利器。早已广泛应用于各式船舶及飞机,纵贯时代潮头长达一百六十多年;迄今仍居无可取代的优势地位。但,其实螺旋桨作为推进器却是存在着先天不足或缺陷的:因靠分力做功故效率较低(〈60%)而转速亦受局限,有激振偏转产生、平稳性差并且易被缠绕还噪声大;整体加工复杂遭破损难以拆修等不便。确信本发明不会有如此问题,别无不是则更为强劲适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可谓直排反应式推进器,简称为轮桨。该反作用力方向可与其主体前进方向趋同一线;径直施力,极尽减免了侧向分解空耗。从而使得额定动力转化的能效大为提高。(该“轮桨”既可安置于尾部及前端,一个主机轴可驱动一组或两三组轮桨;也可设置于侧翼,还可置于双体舱之间。尤为适配巨轮和潜艇。)就此而且不需逆转传动轴便可实现倒车,仅由其连带机构操控进退的转换;甚至不必停车,在变速离合之际就行。
[0004]本“轮桨”推进器之概貌和工作原理是:一双轮盘中衔挟着若干可旋转的桨页(这形制类似汽车驱动桥承接着的一对车轮)。轮盘外边,经轴心设置有呈水平状的带调拨机件的支撑架,并固定于主体上。轮盘中的桨页都会形成两种相反状态一一要么是沿轮辐张开,要么是贴圆弧闭合。该桨页在跟随轮盘转动时,其自身亦间隔地发生扭转一一即因触碰前、后两端调拨机件而开/合;并且会始终保持半边轮的桨页皆为伸展,另半边轮桨页皆为收敛的上下迥异态势。由此上下半轮间的极大阻力反差,便就获得一个单向水平角的强劲推力。本【轮桨】所发推动力由其支撑架直接作用于运载体。因而避免了犹同螺旋桨那种反馈式的、加重主轴(发动机)负担的不良传导途径。本推进器整体外观大致呈横向条柱状。这也优于喇叭型。
【附图说明】
[0005]本发明之基本技术特征及结构可由其附图示意给出:图1为轮盘面板的模样;图2为轮与桨的整合外貌;图3为桨页及拐臂的主、侧视形态;图4左右二幅分别为正向前行和反向行进的桨页相位;图5为展示蹭股与桨页拐柄相配制的概况;图6为轮桨总成组合形意图;图7是支撑架及其蹭股套件之主、俯视图;图8是轮桨后视正面简略图。其中所有标号统一为:I一轮盘;(2—轮毂);3—传动轴;4一内滑槽;5—外滑槽;6—盘与桨之间的转轴;7—桨页(呈弧线型含曲折);8—桨页上的内拐柄;9 一桨页上的外拐柄;10—支撑架;11 一支架上的前蹭股(又名叫蹭角);12—支架上的后蹭股(又名叫蹭陀);13—套于外拐柄上的滚轮;14一搭接转轴跟内拐柄的拐臂;15—螺栓帽;1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06]本案例图形所示:面对整个运载体一侧,设轮桨置于其后(左端);以朝向右方为前进时的情态。拟定轮桨做顺时针运转,该相位就是下半轮桨伸出,辄上半轮桨收闭;从而向右前行。(闭合的桨页经蹭角而张开,张开的桨页经蹭陀而闭合;进退一律。)当要倒车退向左方逆行时(不用反转轮桨),只需一步调换轮桨相位,变为上半轮桨伸出而下半轮桨收闭即可。[所有浆页在跟随轮盘每旋转一周的同时,其自身会依次、间隔地做二回九十度往复扭摆。](再有缘由桨页各区段厚薄不一,桨页可以转轴为支点暨重心而使得两头基本持衡。另外,还可在相邻桨页的衔叠处附加以弱磁性化,利于促使其粘合并弹开)。
[0007]再加详细解说:轮桨传动轴驱使轮盘顺转,每一浆页随轮盘转至支撑架(右)上方处一一其外拐柄以及滚轮即触碰到前蹭股就势拨开(稍许)辄脱离,该桨页际遇里边阻抗则绕其转轴逆向扭转,遂经外滑槽推至全开;因桨页中挨转轴的外段比内段稍长且线速度大,故所受阻力亦大而能保持全开状态划动……当随轮盘转至支撑架(左)下方处一一其内拐柄以及拐臂便触碰到后蹭股而顺滑,该桨页则绕其转轴顺向扭转,遂经内滑槽推至闭合就位即脱离;因浆页的内拐柄距离转轴较长即力臂长,而易被推转使之收闭合拢。由于浆页中靠转轴部分为曲折状,使得相邻桨页的前片尾与后片尖吻合处略有前隆后伏;故而既能抗冲刷又如圆滑的轮辋。于是随着轮盘转动,桨页…开而复合,合而复开...循环不断-划行不止--可谓其工作原理。
[0008]该传动轴外延端通过轴承套在固定于运载体的支撑架里,而前蹭股和后蹭股就分别装设在支撑架的前(右)后(左)两处;前蹭股和后蹭股都能同步同向移动一定位置。如此凭借调换前后两个蹭股之位置的定点改变,随即便使上下半轮的浆页态势全然交换,从而就立刻改变整个作用力方向即实现倒车逆行。[若需调置蹭股,其位移的运作方式可不只一种。本案拟定为前后两头的蹭股联体环绕中央传动轴180°翻转(在本轮盘内逆转通行)兑换;这可经液压抵发齿爪轮搭拼传动轴而带转(或由电机驱使索链等牵引主动移置)并连同就位锁止]。要使桨页轮番收闭,调拨内拐柄的蹭股宝陀是必不可少的(该蹭股部件禀赋弹力韧性具有一定缓冲本领,适配迫使拐臂扭转)。所谓蹭股非同一般溜轮滚子,其功能特征是为斜蹭拐柄易轨的拱形凸出物件(触碰间略可反向偏移),它置于支撑架内侧跟桨页的拐柄对应相驳;所谓拐柄则是浆页侧边伸出的杆把子,穿过圆弧滑槽(杆头外端可加扣滚轮或加装拐臂)以供蹭股调拨。它俩(拐柄和蹭股)动静匹配结成调转桨页开合姿态的关键机构。(内蹭股迫使拐臂连同桨页就既定限度地顺势倚转而回收归位,彼此所施受的力量相当;仅这点不产生功效)。该拐柄在其蹭股的协助下而使得桨页(叶片)有序地随机应变,造成以水平中分线为界的上下两半轮状态截然相反-即使正负向所经受阻力〈排量〉差最大化,趋近于将全力倾向一头。整个轮盘边缘修尖圆滑可减少摩擦损耗。
关于运行效率的估测:单从理论上研判。轮桨的效率至少达60%以上,基本在70%左右;其能效比应明显优于螺旋桨。由此则具先进性以及实用意义。参照本案例子图解:因其轮盘是全对称的、桨页是匀分布的,在开动时其任一瞬间的整个运动状态都毫无差异、完全相同。故而可随便截取其一个画面,即为该运行时态“样本”(权当一静物考察,使之分析变得简化明了)。一般而言,功效概为总能量减去负能量和空能耗。譬如八叶片的轮桨:常态呈全封闭的上部3片构成小半轮毂一一为推进器装置自身负载的基本阻力,该负能量约占总额的10%。其后端居九点钟位置的那一片,从正能偏转至负能而相抵消;该空耗约占总额的八分之一即12%许。其余4片正相桨页大部处全展开状一一至少可吸取总动能的70%转化为推进力。
【主权项】
1.一种直排推进器,即直冲发力的轮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携带着活动[桨页]的开有镂空[滑槽]的[轮盘],所述桨页由[转轴]与轮盘板面相连,该桨页呈弧形含折曲状(可附带磁性吸力),桨页两侧有着伸出的杆把子[拐柄]穿经轮盘上的滑槽,该拐柄外端套有[滚轮]和[拐臂];还包括承接着前述轮盘及桨页的并设置有凸出物[蹭股]配件的[支承架],其中凸出物蹭股可调控移位,该支承架固定于被推动的主体(机船)、或其它装置上。2.如权利要求1所涉及的,所谓杆把子[拐柄]和凸出物[蹭股]搭配为相对应变关联体,由此组成一套有着调度桨页开合功能的准阀门机构;其中主要机件两蹭股可合为一体,它既配属于整个轮桨,也可作单独的部件(另案申请)。
【文档编号】B63H1/26GK105882930SQ201610138859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3日
【发明人】殷泽灰
【申请人】殷泽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