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道共轴直升机操纵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7964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涵道共轴直升机操纵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涉及涵道飞行器、共轴直升机等旋翼飞行器的操纵机构,尤其涉及涵道共轴直升机操纵机构。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无人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采用轴对称布局的共轴式无人直升机。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由于没有尾桨,运动和动力耦合小,飞控系统容易实现,同时其具有较高的悬停效率、结构紧凑,因此无人直升机很多采用共轴式布局。而近期出现的共轴式无人直升机中,轴对称外形的涵道式共轴无人直升机也得到较大发展。涵道式布局的特点为旋翼被包于涵道内,可以对旋翼起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且涵道可以提供附加的升力,提高了气动效率。而且涵道式布局使得旋翼的噪声小,安全性好,适合于复杂条件下起降。如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在结合ABC旋翼和涵道尾桨的基础上,研制高性能涵道共轴无人直升机 Cypher0国内外的直升机包括涵道共轴直升机都采用四通道操纵方式。而通过四通道操纵飞行器的六个自由度必将引起耦合。目前的解决办法是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解耦。由于直升机飞行原理复杂,飞行环境变化多样,因此这种控制系统解耦的方法难度交大,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解决涵道共轴直升机的飞行耦合问题,实现通过单输入得到单输出的操纵效果。众所周知,直升机的操纵存在较大耦合关系,比如当提高旋翼总距时,由于反扭距的增加使得直升机的航向发生变化,形成了垂向速度和航向的耦合。飞行员需要采取措施调整航向。而调整航向的同时又会引起侧向速度的变化。形成航向与侧向速度的耦合。侧向速度的调整又会引起总距的调整等。这些耦合关系增加了直升机的操纵复杂程度。若能有效的解决这些耦合关系将简化操纵,提高飞行安全系数,增加飞行舒适感。本发明依据涵道共轴直升机的特殊构型,设计了独特的六通道操纵机构,通过机械结构实现了从根本上解决直升机的耦合问题。使得飞行器的操纵更加简单,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更加容易。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涵道共轴直升机的操纵机构,包括上旋翼系统、 下旋翼系统、连接块和撑杆,其中,所述上旋翼系统包括桨毂、桨叶、第一连杆、摇臂组件、自动倾斜器、第二连杆、上支撑座、舵机座、舵机、滑道、电机、大齿盘、小齿轮、旋翼轴,所述小齿轮与所述电机相互啮合,所述大齿盘与所述小齿轮连接,所述旋翼轴一端与所述大齿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桨毂连接,所述舵机通过所述舵机座固定在所述桨毂下方,所述上支撑座设置在所述舵机座上方,所述滑道设置在所述上支撑座之上,所述自动倾斜器上有动环和不动环,所述不动环上设有杆状物,所述杆状物伸入所述滑道中,所述舵机通过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自动倾斜器上的不动环连接,所述桨毂通过所述第一连杆与自动倾斜器上的动环连接,所述摇臂组件一端与所述自动倾斜器的动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桨毂连接,所述桨叶设置在所述桨毂上;所述下旋翼系统与所述上旋翼系统结构相同,桨叶旋转方向相反;所述上旋翼系统与所述下旋翼系统通过所述连接块相互连接,并通过所述撑杆与机身连接;所述上、下旋翼系统各有三个舵机、三个第二连杆、三个第一连杆、三个桨毂和三个桨叶,均勻分布,构成六个操纵通道。本发明操纵机构的操纵方法,包括上下旋翼总距同步操纵、上下旋翼差动操纵、纵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横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纵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横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具体为
(1)上下旋翼总距同步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向上,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同步向上,此时,上、下旋翼系统力矩相互抵消,产生合力变化量,直升机改变垂向速度;
(2)上下旋翼差动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向上,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反向向下,此时上下旋翼合力不变,产生力矩变化量,此时直升机只改变航向;
(3)纵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同步倾斜,上旋翼拉力与下旋翼拉力的合力方向发生变化,即前倾,上旋翼力矩与下旋翼力矩相互抵消,此时,直升机只改变前向速度;
(4)横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同步倾斜,上旋翼拉力与下旋翼拉力的合力方向发生变化,即侧倾,上旋翼力矩与下旋翼力矩相互抵消,此时,直升机只改变侧向速度;
(5)纵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反向倾斜,上旋翼拉力与下旋翼拉力的合力方向不改变,而上旋翼力矩与下旋翼力矩的合力矩发生变化,产生俯仰力矩,此时,直升机只改变俯仰姿态;
(6)横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反向倾斜,上旋翼拉力与下旋翼拉力的合力方向不改变,而上旋翼力矩与下旋翼力矩的合力矩发生变化,产生滚转力矩,因此此时,直升机只改变滚转姿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操纵机构利用对称性抵消操纵引起的耦合,实现解耦操纵,通过六自由度的操纵方式,实现完全解耦的操纵系统,解决了欠输入多输出的控制耦合问题,使得飞行器的操纵更加简单,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更加容易。(2)具有解耦操纵系统的飞行器具有普通飞行器无法实现的飞行能力,增强了飞行器的功能,使得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3)通过结构优化设计,使得共轴涵道直升机结构极其紧凑,有效缩小了上下旋翼间距,减少旋翼之间的气动干扰。



图1为操纵机构主视图; 图2为操纵机构俯视图3为操纵机构轴式图; 图4为总距同步操纵原理图; 图5为总距差动操纵原理图; 图6为纵、横向周期变距同步操纵原理图; 图7为纵、横向周期变距差动操纵原理图。其中1、桨毂,2、桨叶,3、第一连杆,4、摇臂组件,5、自动倾斜器,6、第二连杆,7、 上支撑座,8、舵机座,9、舵机,10、滑道,11、电机,、12、大齿盘,13、小齿盘,14、连接块,15、撑杆,16、旋翼轴;
F1、上旋翼拉力,F2、下旋翼拉力,AF、上旋翼拉力与下旋翼拉力合力变量,Ml、上旋翼力矩,M2、下旋翼力矩,ΔΜ、上旋翼力矩与下旋翼力矩合力矩变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涵道共轴直升机的操纵机构,包括上旋翼系统、下旋翼系统、连接块14和撑杆15,其中,所述上旋翼系统包括桨毂1、桨叶2、第一连杆3、摇臂组件4、自动倾斜器5、第二连杆6、上支撑座7、舵机座8、舵机9、滑道10、电机11、大齿盘12、小齿轮13、 旋翼轴16,所述小齿轮13与所述电机11连接,所述大齿盘12与所述小齿轮13相互啮合, 所述旋翼轴16 —端与所述大齿盘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桨毂1连接,所述舵机9通过所述舵机座8固定在所述桨毂1下方,所述上支撑座7设置在所述舵机座8上方,所述滑道10 设置在所述上支撑座7之上,所述自动倾斜器5上有动环和不动环,所述不动环上设有杆状物,所述杆状物伸入所述滑道10中,所述舵机9通过所述第二连杆6与所述自动倾斜器5 上的不动环连接,所述桨毂1通过所述第一连杆3与自动倾斜器5上的动环连接,所述摇臂组件4 一端与所述自动倾斜器5的动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桨毂1连接,所述桨叶2设置在所述桨毂1上,所述舵机9、第二连杆6、第一连杆3、桨毂1和桨叶2均有三个,构成三个操纵通道;所述下旋翼系统与所述上旋翼系统结构相同,桨叶旋转方向相反;所述上旋翼系统与所述下旋翼系统通过所述连接块14相互连接,并通过所述撑杆15与机身连接。所述上下旋翼系统,对称的分布在机身中部,整体重心位于上下旋翼中部,上旋翼为右旋旋翼,下旋翼为左旋旋翼。图4至图7所示,为涵道共轴旋翼操纵原理图。如图4中,当上下旋翼总距同步操纵时操纵上旋翼3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向上,操纵下旋翼上3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同步向上,上下旋翼力矩相互抵消,合力变化量为AF。此时直升机改变垂向速度。如图5中,当上下旋翼差动操纵时操纵上旋翼3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向上,操纵下旋翼上3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反响向下,此时上下旋翼合力不变,力矩变化量为ΔΜ,此时直升机只改变航向。如图6中纵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时操纵上旋翼3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3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同步倾斜,上旋翼拉力Fl与下旋翼拉力F2 的合力方向发生变化(前倾),上旋翼力矩Ml与下旋翼力矩M2相互抵消,因此只改变前向速度。同样横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时,上旋翼拉力Fl与下旋翼拉力F2的合力方向发生变化 (侧倾),上旋翼力矩Ml与下旋翼力矩M2相互抵消,因此只改变侧向速度。如图7中,当纵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时操纵上旋翼3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3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反向倾斜,上旋翼拉力Fl与下旋翼拉力 F2的合力方向不改变,而上旋翼力矩Ml与下旋翼力矩M2的合力矩发生变化(俯仰力矩),因此只改变俯仰姿态。同样横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时,上旋翼拉力Fl与下旋翼拉力F2的合力方向不改变,而上旋翼力矩Ml与下旋翼力矩M2的合力矩发生变化(滚转力矩),因此只改变滚转姿态。
权利要求
1.一种涵道共轴直升机的操纵机构,包括上旋翼系统、下旋翼系统、连接块(14)和撑杆(15),其中,所述上旋翼系统包括桨毂(1)、桨叶(2)、第一连杆(3)、摇臂组件(4)、自动倾斜器(5)、第二连杆(6)、上支撑座(7)、舵机座(8)、舵机(9)、滑道(10)、电机(11)、大齿盘 (12)、小齿轮(13)、旋翼轴(16),所述小齿轮(13)与所述电机(11)连接,所述大齿盘(12)与所述小齿轮(13)相互啮合,所述旋翼轴(16)—端与所述大齿盘(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桨毂(1)连接,所述舵机(9 )通过所述舵机座(8 )固定在所述桨毂(1)下方,所述上支撑座(7 ) 设置在所述舵机座(8 )上方,所述滑道(10 )设置在所述上支撑座(7 )之上,所述自动倾斜器 (5)上有动环和不动环,所述不动环上设有杆状物,所述杆状物伸入所述滑道(10)中,所述舵机(9 )通过所述第二连杆(6 )与所述自动倾斜器(5 )上的不动环连接,所述桨毂(1)通过所述第一连杆(3 )与自动倾斜器(5 )上的动环连接,所述摇臂组件(4 ) 一端与所述自动倾斜器(5 )的动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桨毂(1)连接,所述桨叶(2 )设置在所述桨毂(1)上;所述下旋翼系统与所述上旋翼系统结构相同,桨叶旋转方向相反;所述上旋翼系统与所述下旋翼系统通过所述连接块(14)相互连接,并通过所述撑杆(15)与机身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旋翼系统各有三个舵机(9 )、三个第二连杆(6 )、三个第一连杆(3 )、三个桨毂(1)和三个桨叶(2),均勻分布,构成六个操纵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道共轴直升机的操纵机构的操纵方法,包括上下旋翼总距同步操纵、上下旋翼差动操纵、纵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横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纵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横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该方法的特征在于(1)上下旋翼总距同步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向上,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同步向上,此时,上、下旋翼系统力矩相互抵消,产生合力变化量(AF),直升机改变垂向速度;(2)上下旋翼差动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向上,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反向向下,此时上下旋翼合力不变,产生力矩变化量(ΔΜ),此时直升机只改变航向;(3)纵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同步倾斜,上旋翼拉力(Fl)与下旋翼拉力(F2)的合力方向发生变化,即前倾,上旋翼力矩(Ml)与下旋翼力矩(M2)相互抵消, 此时,直升机只改变前向速度;(4)横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同步倾斜,上旋翼拉力(Fl)与下旋翼拉力(F2)的合力方向发生变化,即侧倾,上旋翼力矩(Ml)与下旋翼力矩(M2)相互抵消, 此时,直升机只改变侧向速度;(5)纵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反向倾斜,上旋翼拉力(Fl)与下旋翼拉力(F2)的合力方向不改变,而上旋翼力矩(Ml)与下旋翼力矩(M2)的合力矩发生变化, 产生俯仰力矩,此时,直升机只改变俯仰姿态;(6)横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操纵上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倾斜,操纵下旋翼系统中的三个舵机,使自动倾斜器不动环反向倾斜,上旋翼拉力(Fl)与下旋翼拉力(F2)的合力方向不改变,而上旋翼力矩(Ml)与下旋翼力矩(M2)的合力矩发生变化,产生滚转力矩,因此此时,直升机只改变滚转姿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涵道共轴直升机操纵机构,旨在解决涵道共轴直升机的飞行耦合问题,实现通过单输入得到单输出的操纵效果。本操纵机构采用上下旋翼系统分布在机身中部,上下旋翼各三个操纵通道,比普通涵道共轴直升机多两个通道,该六个操纵通道分别是总距同步操纵、总距差动操纵、纵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纵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横向周期变矩同步操纵、横向周期变矩差动操纵,可以单独控制飞行器的前向速度、侧向速度、垂向速度、俯仰角、滚转角、和航向角。本操纵机构利用对称性抵消操纵引起的耦合,实现解耦操纵,具有该解耦操纵系统的飞行器,通过六自由度的操纵方式,解决了欠输入多输出的控制耦合问题,使得飞行器的操纵更加简单。该操纵机构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B64C27/10GK102501968SQ20111045650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刘龑, 林志昆, 王兴龙, 胡庆, 郭剑东 申请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