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弹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8642阅读:8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人机弹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无人机的发射起飞方式,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弹射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或机载计算机程控系统进行操控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不但能完成有人驾驶飞机执行的任务,更适用于有人飞机不宜执行的任务。现有技术中,无人机的起飞方式基本有以下两种一是滑跑式;ニ是车载式。这两种发射方式由于受到跑道方向限制,无法改变无人机发射方向,因此发射时受风向限制很多,经常由于强烈的侧风而无法进行无人机的正常发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弹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人机起飞受地形、天气和场地等因素的限制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使用简便,安全稳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架体的一端设有锁紧释放机构和架体固定杆,架体的另一端设有水平仪和架体支撑杆;架体的底部设有电动绞盘,架体上设有轨道,轨道上分別设有释放车和牵引车,释放车上固定有加载机构;弹射绳沿着架体上的轴辊把牵引车和释放车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锁紧释放机构为,固定座、释放座、上固定座、支撑架和连接套均固定在架体上,联杆I的一端与固定座铰接,联杆I的另一端通过轴与联杆II的一端铰接,联杆II的另一端与挂钩的一端铰接,挂钩的另一端与上固定座铰接;弹簧套在顶杆上,顶杆安装在释放座内,压杆与释放座铰接;锁杆穿过支撑架和连接套。所述的加载机构为,支架架利用连接铝角和减震垫固定在释放小车上,前支撑耳和后支撑耳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架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轮。所述的释放车和牵引车分别设在轨道的上边沿和下边沿。所述的架体固定杆连接有固定锚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如下采用本装置发射无人飞机可以在发射过程不受地形、天气和场地等因素限制,且能任意调整发射方向,因此几乎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为无人机的发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更为后续无人机实现自主起飞打下了基础。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安全有效,成本较低,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易于推广应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2为锁紧释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锁紧释放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加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加载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I、固定锚杆,2、锁紧释放机构,3、架体,4、架体固定杆,5、释放小车,6、加载机构,7、牵引小车,8、架体支撑杆,9、弹射绳,10、水平仪,11、电动绞盘,12、支撑轮,13、固定座,14、联杆I,15、释放座,16、压杆,17、顶杆,18、弹簧,19、联杆II,20、挂钩,21、上固定座,22、轴,23、锁杆,24、支撑架,25、连接套,26、支架,27、连接铝角,28、减震垫,29、前支撑耳,
30、后支撑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架体3的一端设有锁紧释放机构2和架体固定杆4,架体固定杆4连接有固定锚杆I ;架体3的另一端设有水平仪10和架体支撑杆8 ;架体3的底部设有电动绞盘11和支撑轮12,架体3上设有轨道,释放车5沿着架体3的上边沿滑入轨道上,释放车5上固定有加载机构6 ;牵引车7沿着架体3下边沿滑入轨道上;弹射绳9沿着架体3上的轴辊把牵引车7和释放5车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锁紧释放机构为,固定座13、释放座15、上固定座21、支撑架24和连接套25均固定在架体3上,联杆I 14的一端与固定座13铰接,联杆I 14的另一端通过轴22与联杆II 19的一端铰接,联杆II 19的另一端与挂钩20的一端铰接,挂钩20的另一端与上固定座21铰接;弹簧18套在顶杆17上,顶杆17安装在释放座15内,压杆16与释放座15铰接;锁杆23穿过支撑架24和连接套25。所述的加载机构为,铝型材WS3030利用直角连接片、锥角连接片、直角连接座和斜角连接座连接,组成了支架26,支架26架利用连接铝角27和减震垫28固定在释放小车5上,前支撑耳29和后支撑耳30固定在支架26上。整个机构通过固定锚杆I、架体固定杆4、架体支撑杆8和支撑轮12固定在地面上,參照水平仪10调整架体水平,飞机放置在加载机构6上,通过电动绞盘11拉动牵引车7使弹射绳9产生拉力,然后通过锁紧释放机构2使释放车5、加载机构6和飞机在弹射绳9拉カ下沿着架体3发射飞机。使用时,用固定锚杆I把架体固定杆4固定在地上,把架体支撑杆8支撑起来,借助12VDC蓄电池使电动绞盘11转动,拉动牵引车7,使弹射绳9产生弹力,然后打开锁紧释放机构2,使飞机发射。
权利要求1.一种无人机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架体的一端设有锁紧释放机构和架体固定杆,架体的另一端设有水平仪和架体支撑杆;架体的底部设有电动绞盘,架体上设有轨道,轨道上分别设有释放车和牵引车,释放车上固定有加载机构;弹射绳沿着架体上的轴辊把牵引车和释放车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人机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释放机构为,固定座、释放座、上固定座、支撑架和连接套均固定在架体上,联杆I的一端与固定座铰接,联杆I的另一端通过轴与联杆II的一端铰接,联杆II的另一端与挂钩的一端铰接,挂钩的另ー端与上固定座铰接;弹簧套在顶杆上,顶杆安装在释放座内,压杆与释放座铰接;锁杆穿过支撑架和连接套。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人机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载机构支架架利用连接铝角和减震垫固定在释放小车上,前支撑耳和后支撑耳固定在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人机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轮。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人机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释放车和牵引车分别设在轨道的上边沿和下边沿。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人机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固定杆连接有固定锚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弹射装置,其结构为,架体的一端设有锁紧释放机构和架体固定杆,架体的另一端设有水平仪和架体支撑杆;架体的底部设有电动绞盘,架体上设有轨道,轨道上分别设有释放车和牵引车,释放车上固定有加载机构;弹射绳沿着架体上的轴辊把牵引车和释放车连接在一起。采用本装置发射无人飞机可以在发射过程不受地形、天气和场地等因素限制,且能任意调整发射方向,因此几乎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为无人机的发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更为后续无人机实现自主起飞打下了基础。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安全有效,成本较低,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易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B64F1/06GK202449219SQ201120570218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关雅雯, 刘铁军, 梁洪禹, 王明新 申请人: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