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翼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662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螺旋桨翼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一般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螺旋桨翼片。



背景技术:

随着最近几年多旋翼无人机的火爆商业市场,无人机作为科技行业的热点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目前,无人机已在无线高清拍摄、快递派送等领域得到应用。特别是在快递派送方面,由于派送件大小重量存在较大差别,在满足无人机具有通用性、体积小巧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来提高其载荷能力是目前该领域技术人员主要的研究课题。而在提高无人机有效载荷、提升续航能力等方面,如何提高螺旋桨翼片的升力,并降低风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孜孜以求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螺旋桨翼片,用以提高螺旋桨翼片的升力,并有效降低其风阻,以达到提高无人机有效载荷、提升续航能力的目的。

本申请提供一种螺旋桨翼片,包括从翼根到翼梢等间距并排设置的多个截面翼型,所述翼根到翼梢之间通过扫略各所述截面翼型的贝塞尔曲面连接,所述翼根具有桨夹,各所述截面翼型前缘点到所述桨夹的中心的竖直高度从所述翼根至所述翼梢逐渐减小,各所述截面翼型的扭转角从桨根位置沿展向依次减小,各截面翼型前缘点到桨夹中心在对应所述截面翼型上投影的水平距离从该螺旋桨翼片的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

本申请提供的螺旋桨翼片,通过贝塞尔曲面形成翼片的表面,且前缘点到桨夹中心的竖直高度从翼根至翼梢逐渐减小,各截面翼型前缘点到桨夹中心在对应截面翼型上投影的水平距离从该螺旋桨翼片的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也即通过对截面翼型位置、扭转角及前缘分布的限定,使得该螺旋桨翼片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升力得到显著提高,且降低了阻力,因此采用该螺旋桨翼片可以提高无人机有效载荷、并提升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翼片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4为图1的C-C剖面图;

图5为图1的D-D剖面图;

图6为图1的E-E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图6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翼片,包括从翼根2到翼梢3等间距并排设置的多个截面翼型,翼根2到翼梢3之间通过扫略各截面翼型的贝塞尔曲面连接,翼根2具有桨夹1,各截面翼型前缘点到桨夹1的中心的竖直高度从翼根2至翼梢3逐渐减小,各截面翼型的扭转角从桨根位置沿展向依次减小,各截面翼型前缘点到桨夹1中心在对应截面翼型上投影的水平距离从该螺旋桨翼片的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这里所说的各截面翼型前缘点到桨夹1中心在对应截面翼型上投影的水平距离,是指对于每一个截面翼型,其前缘点到桨夹1中心在其上投影点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提供的螺旋桨翼片,通过贝塞尔曲面形成翼片的表面,且前缘点到桨夹1的中心的竖直高度从翼根2至翼梢3逐渐减小,各截面翼型前缘点到桨夹1的中心在对应截面翼型上投影的水平距离从该螺旋桨翼片的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也即通过对截面翼型位置、扭转角及前缘分布的限定,使得该螺旋桨翼片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升力得到显著提高,且降低了阻力,因此采用该螺旋桨翼片可以提高无人机有效载荷、并提升续航能力。

实际使用中,截面翼型可以采用NACA(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for Aeronautics;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翼型,翼根2处设置的桨夹1是用于跟桨座连接,而桨座一般与驱动系统连接,例如但不限于,桨座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桨座是个直板或直杆构件,在桨座的两端设置有凹槽,桨夹1安装于凹槽内以将该螺旋桨翼片固定连接在桨座上。作为一个优选的方式,桨夹1可以采用圆柱形,当然其也可以采用其它柱形、球形等结构,在该实施例中圆柱形的桨夹1与翼片的其它部位是一体连接的,因此在图1中尽可看出圆柱形的半圆边线。该申请技术方案中,桨夹1的中心是一个参考点,通过该参考点来限制各翼型的位置及姿态,并确定好位置及姿态后,通过贝塞尔曲面连接各翼型,便构成了本申请中可以提高无人机有效载荷、并提升续航能力的螺旋桨翼片。

进一步地,该该实施例中共设有五个截面翼型,图1中每个剖切位置为一个截面翼型。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设置其它数量的截面翼型。例如,该五个截面翼型可以为NACA6417、NACA6415、NACA6408、NACA6411、NACA6409,当然,翼型的选择不仅仅局限于该五种,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其它型号的翼型,这里列举的五个仅仅是用以举例说明。

进一步地,自翼根2到翼梢3的方向,五个截面翼型的扭转角依次为:23.288~29.288deg、13.735~19.735deg、9.619~15.619deg、6.144~12.144deg、4.09~10.09deg。这里所说的扭转角β为翼型前缘点与后缘点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通过该扭转角的设定,可以更好地提升升力,降低阻力。

进一步地,自翼根2到翼梢3的方向,五个截面翼型的扭转角依次为:26.288deg、16.735deg、12.619deg、9.144deg、7.09deg。也即,靠近翼根2处截面翼型的扭转角最大,远离翼根2的截面翼型的扭转角逐渐变小。

进一步地,自翼根2到翼梢3的方向,竖直高度依次为:8.939~12.939mm、6.391~10.391mm、2.803~6.803mm、-0.372~3.628mm、-2.222~1.778mm。通过该竖直高度的设定,可以更好地提升升力,降低阻力,该竖直高度的参考点均是桨夹1的中心。

进一步地,自翼根2到翼梢3的方向,竖直高度依次为:10.939mm、8.391mm、4.803mm、1.628mm、-0.222mm。

进一步地,自翼根2到翼梢3的方向,水平距离依次为:19.559~23.559mm、26.498~30.498mm、28.601~32.601mm、27.976~31.976mm、24.949~28.949mm。通过该水平距离的设定,可以更好地提升升力,降低阻力,该水平距离的参考点均是桨夹1的中心。

进一步地,自翼根2到翼梢3的方向,水平距离依次为:21.559mm、28.498mm、30.601mm、29.976mm、26.949mm。

进一步地,自翼根2到翼梢3的方向,五个截面翼型的弦长依次为:47.57~57.57mm、60.63~70.63mm、53.11~63.11mm、42.24~52.24mm、31.04~41.04mm。

进一步地,自翼根2到翼梢3的方向,五个截面翼型的弦长依次为:52.57mm、65.63mm、58.11mm、47.24mm、36.04mm。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