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器的起落架和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535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行器的起落架和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飞行器的起落架和飞行器。



背景技术:

飞行器中的起落架,其与飞行器的机身连接,起落架用于承载机身且可支承于地面上。现有技术中的飞行器的起落架为不可拆卸式的结构,占用空间大,不便于飞行器的携带及存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飞行器的起落架和飞行器,能够减小起落架的空间尺寸,方便飞行器的携带和存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飞行器的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包括连接支架、触地杆和延伸杆,所述触地杆水平设置且可拆卸地连接于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支架的下端,所述触地杆的至少一端设有限位柱,所述延伸杆具有可供所述触地杆插入的腔体,所述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触地杆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触地杆在插入所述腔体过程中,所述限位柱沿不同于所述延伸杆的纵轴线的方向从所述限位卡槽的开口处卡入所述限位卡槽的底部。

其中,所述限位柱内侧的触地杆上套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用于在所述触地杆插入所述腔体时,向所述延伸杆施加向外的弹力,所述限位卡槽呈曲线设置。

其中,所述限位卡槽的底部设有朝所述腔体开口方向延伸的容纳槽,以使得所述限位柱容纳于所述容纳槽中。

其中,所述起落架还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端设有第一插孔,所述连接套相对于所述第一插孔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开孔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触地杆插入所述第一插孔中,所述连接支架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二插孔中。

其中,所述第二插孔的孔壁设有至少两条能够封闭的缝隙。

其中,所述缝隙沿所述第二插孔的开孔方向设置。

其中,所述起落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连接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二插孔中的固定螺母。

其中,所述固定螺母为蝴蝶螺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包括机身和上述任一种的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可拆卸地连接在机身腹部。

其中,所述机身腹部设有螺柱,所述连接支架的上端设有与所述螺柱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螺柱穿过所述固定孔,并通过蝴蝶螺母将所述连接支架固定在所述机身腹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起落架设置为连接支架、触地杆和延伸杆三部分,三部分均可以很方便地拆装,从而能够减小起落架的空间尺寸,方便飞行器的携带和存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的起落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的起落架的连接支架和触地杆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的起落架的延伸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的起落架的延伸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的起落架包括连接支架11、触地杆12和延伸杆13,触地杆12水平设置且可拆卸地连接于至少两个连接支架11的下端,触地杆12的至少一端设有限位柱121,延伸杆13具有可供触地杆12插入的腔体131,腔体131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卡槽132,触地杆12可拆卸地插设于腔体131内,且触地杆12在插入腔体131过程中,限位柱121沿不同于延伸杆13的纵轴线的方向从限位卡槽132的开口处卡入限位卡槽132的底部。

连接支架1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以上的连接支架11相互间隔且相互平行设置,保证飞行器的机身可以平稳地安装在起落架上。连接支架11优选为门架结构。触地杆12水平设置且可以与地面接触,保证起落架可以立于地面上。触地杆12为两根,两根触地杆12相互平行,分别连接于每个连接支架11的左右两个下端。触地杆12的两端都可以设置限位柱121,这样,每根触地杆12可以连接两根延伸杆13,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大起落架的占地面积,以保证飞行器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2至图4所示,触地杆12的端部插入腔体131时,限位柱121也进入限位卡槽132的开口处,随着触地杆12插入腔体131底部,限位柱121也卡入限位卡槽132的底部,在限位柱121和限位卡槽132的配合下,可以防止触地杆12受到外力拉扯下从腔体131内脱出。

限位卡槽132可以设置为L形、弧形等异形形状,这样,限位柱121相对于限位卡槽132的移动轨迹不是一条直线,从而限位柱121沿不同于延伸杆13的纵轴线的方向从限位卡槽132的开口处卡入限位卡槽132的底部。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限位柱121内侧的触地杆12上套设有弹性部件122,弹性部件122用于在触地杆12插入腔体131时,向延伸杆13施加向外的弹力,限位卡槽132呈曲线设置。弹性部件122例如为弹簧。触地杆12与延伸杆13在连接时需要相对转动,在转动过程中,限位柱121沿不同于延伸杆13的纵轴线的方向从限位卡槽132的开口处卡入限位卡槽132的底部。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限位柱121卡入限位卡槽132的底部后产生移动,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卡槽132的底部设有朝腔体131开口方向延伸的容纳槽133,以使得限位柱121容纳于容纳槽133中。由于限位柱121容纳于容纳槽133中,并在弹性部件122的作用下,限位柱121无法在垂直于延伸杆13的纵轴线的方向上产生移动,进而保证起落架的牢固性。

请再次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起落架还包括连接套14,连接套14的一端设有第一插孔141,连接套14相对于第一插孔14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孔142,第一插孔141和第二插孔142的开孔方向相互垂直,触地杆12插入第一插孔141中,连接支架11的下端插入第二插孔142中。为了保证连接支架11的下端能够顺利插入第二插孔142中,第二插孔142的孔壁设有至少两条能够封闭的缝隙143。缝隙143可以沿第二插孔142的开孔方向设置。缝隙143扩大了第二插孔142的面积,从而连接支架11的下端能够顺利插入第二插孔142中。连接支架11的下端插入第二插孔142后,需要将连接支架11的下端固定在第二插孔142中,在本实施例中,起落架还包括用于将连接支架11固定在第二插孔142中的固定螺母15。固定螺母15优选为蝴蝶螺母,这样,无需借助工具即可对连接支架11进行固定。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飞行器。飞行器可为旋翼飞行器或固定翼飞行器等,飞行器可以用作无人机执行航拍、地图测绘、灾情调查和救援、空中监控、输电线路巡检等任务。该飞行器包括机身20以及前述实施例的起落架10,起落架10可拆卸地连接在机身20腹部.具体而言,机身20腹部设有螺柱(图中未标示),连接支架11的上端设有与螺柱相匹配的固定孔(图中未标示),螺柱穿过固定孔,并通过蝴蝶螺母21将连接支架11固定在机身20腹部。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飞行器的起落架和飞行器通过将起落架设置为连接支架、触地杆和延伸杆三部分,三部分均可以很方便地拆装,从而能够减小起落架的空间尺寸,方便飞行器的携带和存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