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7328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动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带,是属于一种升降机械传递动力的部件。
现有的传动带的中心大多都没有锒嵌层,因此不能承受强大的拉力。有一种锒嵌非金属材料的输送带,例如专利号为“86206417、“难燃输送带”它是采用尼龙和棉纤维交织成带后,在外面浸渍覆盖塑料胶层,这种输送带也难以承受强大的拉力。为了提高输送带的强度,一种内嵌钢丝绳的输送带近年来问世。大多数内嵌钢丝绳的输送带均为多股钢丝平面单层排列,它虽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但往往由于制造上的误差,难以消除各股钢索受力不均、引起伸长长度的不一致性,造成局部断裂,最终出现全部断裂现象。专利号为“95234103”、“钢链芯输送带”,它是在带芯中间夹有钢丝链芯,不仅具有抗拉强度好,使用寿命长,用途广泛的优点,但这种链芯制造不方便,用于牵引机时,其抗拉强度仍然不够,而且每根链芯之间都设置填充胶,但也不能消除各链芯受力不均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向升降机提供一种性能好,抗拉强度高、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传动带。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该传动带以钢丝绳为骨架,骨架的周围外包覆塑料或橡胶胶体,该钢丝绳骨架是由多股钢丝细丝捻制成的经线和纬线,相邻的经线或纬线均紧密平行排列,互相交织成平纹状、网纹状或斜纹状,并埋伏在传动带包覆内;塑料或橡胶外包覆层与传动轮接触面可以呈平面状,也可以在横断面有锯齿形凹槽,或纵向有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带中心内锒嵌径、纬交叉紧密编织的钢丝绳骨架,不仅抗拉强度好,使用寿命长,而且与传动轮接触面带有锯齿形凹槽、梯形凹槽,能大幅度提高牵引能力,不易产生打滑现象。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钢丝绳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钢丝绳骨架结构另一种示意图。
图3是钢丝绳骨架结构另一种示意图图4、图5、图6输送带的剖视图。
附图所示,
图1、图2、图3是钢丝绳骨架的结构示意图。由钢丝细丝多股捻制成径线或纬线。
图1是纬线与经线互相垂直交织成平纹状。图2是径线与纬线均与二边边缘成一定角度,互相交织成网纹状。图3是径线与边缘相平行,纬线与径线成某一角度交织成斜纹状。把制成的钢丝绳骨架1埋伏在外包覆2中间,包覆可以由塑料或橡胶熔融后与骨架胶合而成。塑料或橡胶的包覆层与传动轮接触面可以呈平面状(如图4所示)。也可以是其横断面有锯齿状凹槽(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它的纵向有梯形状凹槽(如图6所示)。设置有锯齿状和梯形状凹槽的目的是增加它与传动轮的摩擦系数,不致发生传动带与传动轮之间产生滑移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拉力主要由径线承受,纬线不仅可以使各径线之间的拉力均匀,且可以提高径线的纵向抗拉强度。本产品能广泛用作各类升降机械的动力传递。
权利要求1.一种传动带,它以钢丝绳为骨架(1),其骨架(1)周围外包覆塑料或橡胶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绳骨架是由多股钢丝细丝捻制成的径线和纬线,相邻的径线或纬线均依次紧密平行排列,互相交织成平纹状、网纹状或斜纹状,并埋伏在传动带的包覆(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或橡胶外包覆层与传动轮接触面呈平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或橡胶外包覆层与传动轮接触面的横截面上有锯齿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或橡胶外包覆层与传动轮接触面纵向有梯形凹槽。
专利摘要一种传动带,它以钢丝绳为骨架,其骨架周围外包覆塑料或橡胶胶料,钢丝绳骨架是由多股钢丝细丝捻制成的径线和纬线,相邻的径线或纬线均依次紧密平行排列,并互相交织成平纹状,网纹状或斜纹状,并埋伏在传动带的包覆层内。该传动带不仅抗拉强度好,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能广泛用作各类升降机,例如牵引机的动力传递。
文档编号B65G15/32GK2451549SQ0024658
公开日2001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1日
发明者潘式正, 赵宏年 申请人:赵宏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