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使易拉罐再密封的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5585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使易拉罐再密封的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使易拉罐再密封的开启装置。
现有的易拉罐的开启装置具有一次性使用的缺点。即一经开启封闭片后,就不能再密封开口,结果已经打开的易拉罐,不管内容物还剩多少,由于不能再密封,不利于保管或携带,就得扔掉,这样就造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同时因拉环也得扔掉,故不利于回收。因此,有些设计人就在易拉罐制品上,另附着一塑料盖,如盛装八宝粥的易拉罐,这样所带来的问题是同时使用塑料盖和金属罐给垃圾处理、分类带来了麻烦。
有鉴于上述易拉罐在使用中存在的缺点和不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易拉罐再密封的开启装置,一种固定于易拉罐的顶盖上并兼具盖子功能、可以再次密封易拉罐开口的开启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使易拉罐再密封的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盖上设有一封闭环状的导向部,所述的导向部为由上盖中心向外缘渐高的斜截柱状;在所述的导向部的斜面上设有与导向部轮廓临近的刻痕线围成的封闭片;封闭片的上面靠近导向部的较低一侧固接一拉片;在封闭片的位于导向部的较高一侧的内表面连接由软性材料制成的密封片,密封片是可以折叠的,开启时,密封片呈直立状;封闭时,密封片叠置在开口处且刚好与开口密封;在密封片和封闭片之间设有粘接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闭片的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或方形或三角形或椭圆形或橄榄形的一种,所述的密封部的形状与封闭片开启后的开口形状相同。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拉片由芯轴固定于封闭片上,拉起封闭片时,粘结与封闭片底部的软质材料制成的密封片也随之被拉起,并呈直立状态,该软质材料的密封片可以再叠置于开口处,其折叠后刚好与开口密封;因此本开启装置兼具密封盖的功效,而不需要另设单独的密封盖,因此未造成附加成本,使得已打开的易拉罐内的饮料保存完好、味道不变,防止浪费等优点,携带时不会溢出来,并且有利于环保。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开启装置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使易拉罐再密封的开启装置的实施例的未开启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使易拉罐再密封的开启装置的实施例的开启状态的立体图;图3、4、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使易拉罐再密封的开启装置的实施例开启过程的剖视图。
参见图1、2、3、4、5,图中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可使易拉罐再密封的开启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在易拉罐上盖上设有一封闭的导向部14,所述的导向部14为由上盖中心向外缘渐高的斜截柱状,在所述的导向部的斜面上设有刻痕线16围成的封闭片15,封闭片15的上面靠近导向部的较低一侧通过销轴20固接一拉片12,在封闭片15的位于导向部的较高一侧的内表面连接由软性材料制成的密封片34,密封片34是折叠地设在导向部14的内侧且位于封闭片15的下面,密封片34与导向部14的内表面的后侧大部分连接,开启时密封片34沿导向部的后部轮廓呈直立状态,密封片34的外轮廓32、32a由封闭片15尾部向前为由高至低的弧线状,未开启或封闭时,密封片叠置在开口处且封闭片的外轮廓32、32a刚好与开口密封;在密封片34和封闭片之间设有粘接胶36,开启时,密封片呈直立状态形成一饮用口部以方便饮用。
应予以说明的是所述的封闭片15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或三角形或椭圆形或橄榄形或棒球球棒形的任一种,其形状只要满足饮料的流出即可,且所述密封片34折叠时的形状、大小与封闭片15的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可使易拉罐再密封的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盖上设有一封闭环状的导向部(14),所述的导向部(14)为由上盖中心向外缘渐高的斜截柱状;在所述的导向部(14)的斜面上设有与导向部轮廓临近的刻痕线(16)围成的封闭片(15);封闭片(15)的上面靠近导向部(14)的较低一侧固接一拉片(12);在封闭片(15)的位于导向部(14)的较高一侧的内表面连接由软性材料制成、开启时呈直立状、封闭时叠置在开口处且刚好与开口密封的密封片(34),在密封片(34)和封闭片(15)之间设有粘接胶(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使易拉罐再密封的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闭片(15)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或三角形或椭圆形或橄榄形的一种;所述的密封部(34)折叠时的形状、大小与封闭片(15)的形状、大小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使易拉罐再密封的开启装置,其主要由刻痕线所围成的封闭片和拉片组成,其进一步还包括一密封部设置罐体内、开口处,可以使开启封闭片后再次密封开口,而不需另设密封盖子,使得已打开的易拉罐内的饮料保存完好、味道不变,这样就避免造成浪费和污染环境。
文档编号B65D17/28GK2501821SQ0122892
公开日2002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2日
发明者李圭泽 申请人:朴明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