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卷筒纸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7194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印刷卷筒纸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印刷卷筒纸输送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印刷卷筒纸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地面上设置有可行走运纸小车的槽钢轨道,在槽钢轨道的90°转弯处连接有转盘,在运纸小车轨道的输出端处设置有可驮运运纸小车的送纸大车。
所述的槽钢轨道是由两根相对排放的槽钢和支架构成,该两槽钢的凹槽相对设置,在两槽钢的中心顶部留有豁口,所述的运纸小车是由转轮、轮轴、转轮支架及支承板构成,该转轮设置在槽钢轨道的两根相对排放的槽钢内侧,在轮轴的两端安装有轴承,在轴承的外周安装转轮,在轮轴上安装有伸出槽钢上部豁口的转轮支架,在转轮支架的顶部连接有燕式支承板,在运纸小车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两个定位小轴。
所述的转盘主要是由外套盘、内套盘、转盘盖板、槽钢十字轨道构成,在内套盘中心设置有向上的压簧定位凸柱,在外套盘面上90°间距对应设置有四套定位双小轴,在定位双小轴对应的内套盘内面向下设置有压簧定位凸柱,在内套盘上安装与运纸小车槽钢轨道对应衔接槽钢十字轨道,槽钢十字轨道上安装有转盘盖板。
所述的送纸大车有一车底板,在车底板下部安装有导轨轮,在车底板上安装有可进出运纸小车的槽钢轨道,在车底板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双小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将剥去纸皮的卷筒纸能完整无损,方便快捷地运到印刷机供纸部,使印刷现场安全,整洁,既可节省纸张,又省工、省时,且只需配备一名工作人员就可做到卷筒纸既用既到。
参见图6、图7所述的槽钢轨道1是由两根相对排放的槽钢22和支架23构成,槽钢22上安装有盖板21,该两槽钢22的凹槽相对设置,在两槽钢的中心顶部留有豁口20;该槽钢轨道1可制成两种规格,一种为标准轨道,即槽钢轨道与转盘2的衔接处呈弧形状24,另一种为普通轨道,轨道两端为直边,用于轨道与轨道连接时用。
参见图8、图9、


图10,所述的运纸小车3是由四个转轮2、两个轮轴28、转轮支架29及支承板25构成,该转轮26设置在槽钢轨道1的两根相对排放的槽钢22内侧,在轮轴28的两端安装有轴承30,在轴承30的外周安装转轮26,在轮轴28上安装有伸出槽钢上部豁口的转轮支架29,在转轮支架29的顶部连接有燕式支承板25,在运纸小车3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两个定位小轴27。
参见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的转盘2主要是由外套盘8、内套盘17、转盘盖板9、槽钢十字轨道11构成,在内套盘17中心设置有向上的压簧定位凸柱15,在该定位凸柱15的下部套接有压簧16,在外套盘面上90°间距对应设置有四套定位双小轴12,在定位双小轴12对应的内套盘内面向下设置有压簧定位凸柱14,在该定位凸柱14的上部套接有压簧19,在内套盘上安装与运纸小车槽钢轨道对应衔接槽钢十字轨道11,槽钢十字轨道上安装有转盘盖板9,在外套盘8与内套盘17之间安装有钢球18。
参见
图13、
图14、
图15所示所述的送纸大车有一车底板34,在车底板34下部安装有四个导轨轮35,该导轨轮35沿轨道5运动,在车底板上安装有可进出运纸小车的槽钢轨道38,在车底板两端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双小轴36,在定位双小轴36对应的外侧槽沟壁上安装有压簧定位凸柱31,该定位凸柱31后部安装有压簧33(见
图11、
图12)。
工作原理是将卷筒纸轻轻滚入运纸小车,装入卷筒纸的运纸小车轻松地沿轨道向前推进,推至转盘中心将其调转方向,如果不需要转向时可通过转盘直行,转向后的运纸小车继续轻轻推动既可进入送纸大车,这时再将送线大车向前推进,即可将卷筒纸轻松地送入供纸部,大车回位,小车沿轨道原路返回,可根据需要制做多台运纸小车,这些运纸小车可在轨道上利用转盘,转动方向进行相互避让,每天印刷结束后,再将第二天每台印刷机要用的卷筒纸事先准备好停在送纸小车上,全部工作结束。
运纸小车3的结构,其面板和中部支架采用10毫米厚的A3钢板,经剪切后,用弯板机按图要求压弯成型,焊接成整体。面板下部两个下垂的边口经龙门刨加工至图纸要求尺寸,下侧面4个镶有轴承的滚动小轮压在两根相对排放的槽钢内侧,运纸小车既可沿轨道水平行走。
运纸小车3下部中间安装了一对可以转动的小轴27,在转盘中心起定位作用。
送纸大车4,全部用板材和型钢焊接,其内侧安装了一对12#槽钢,宽窄高低与轨段一至,运纸小车可较轻松地推进送纸大车,送纸大车两侧面的下部安装了两套定位双小轴36,在其运行过程中能够准确地与轨段中心定位,确保运纸小车沿轨道前行,顺利进入送纸大车的轨道。
转向转盘2,外套盘8和内套盘17采用铸件,中心有轴承定位,两铸件上下之间φ800毫米的位置,安装了一圈φ19.05毫米的钢球18,这些钢球可以使转盘能够轻松旋转,还可以起到承重的做用,内套盘上部安装有与轨道间距相等的同等型号的槽钢,十字交叉安装,交叉部位留出运纸小车,车轮能够顺利通过的豁口,以便运纸小车能够在转盘上部十字交叉通过,转盘中心装有一套压簧定位凸柱,运纸小车行至转盘中心能够准确定位。压力依据实际情况,调节压力大小。外套盘与内套盘之间共安装了两套90°定位凸柱、定位小轴,下部是两对可转动的小轴,上部装有两套配有压簧的凸柱,定位都可调节,这套定位装置,定位准确,很轻松地就可将转盘上方的运纸小车,调转方向,能起到转盘上的轨道与直线轨道中心准确定位的做用,而且,运纸小车通过方便。转盘上安装的槽钢上部全部用6毫米厚的钢板封盖,中间只留出十字交叉的28毫米宽的豁口,小车面板下部的立筋沿28毫米宽的豁口行进。
标准轨道和普通轨道的做法基本相同只是与转盘连接的轨道统一规定成900毫米,这种轨道定为标准轨道,普通轨道主要依据材料和现场实际情况而定,避免造成材料浪废及实际数据偏差,这些轨道的制造方法是将两根槽钢平行安装在轨道支架上,轨道支架的安装间距是800毫米,两个侧立边共用8根M8的螺栓将槽钢牢固地固定成整体,两槽钢间距122毫米,两槽钢上方分别用两条钢板沉头螺钉封盖,中线位置预留28毫米宽小车行走豁口。
这套输纸设备全部安装就位后,统一调整中心及水平和垂直度然后一次浇灌200#混凝土,加以固定,面层水泥压光,使轨道与地面相平,既保证了输纸设备与地平面的水平,又增强了这套设备的牢固性。
权利要求1.一种印刷卷筒纸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地面上设置有可行走运纸小车(3)的槽钢轨道(1),在槽钢轨道的90°转弯处连接有转盘(2),在运纸小车轨道的输出端处设置有可驮运运纸小车(3)的送纸大车(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卷筒纸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钢轨道(1)是由两根相对排放的槽钢(22)和支架(23)构成,该两槽钢的凹槽相对设置,在两槽钢的中心顶部留有豁口(20),所述的运纸小车(3)是由转轮(26)、轮轴(28)、转轮支架(29)及支承板(25)构成,该转轮设置在槽钢轨道的两根相对排放的槽钢内侧,在轮轴(28)的两端安装有轴承(30),在轴承的外周安装转轮(26),在轮轴(28)上安装有伸出槽钢上部豁口的转轮支架(29),在转轮支架的顶部连接有燕式支承板(25),在运纸小车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两个定位小轴(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卷筒纸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2)主要是由外套盘(8)、内套盘(17)、转盘盖板(9)、槽钢十字轨道(11)构成,在内套盘(17)中心设置有向上的压簧定位凸柱(15),在外套盘面上90°间距对应设置有四套定位双小轴(12),在定位双小轴对应的内套盘内面向下设置有压簧定位凸柱(14),在内套盘上安装与运纸小车槽钢轨道对应衔接槽钢十字轨道(11),槽钢十字轨道上安装有转盘盖板(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卷筒纸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纸大车(4)有一车底板(34),在车底板下部安装有导轨轮(25),在车底板上安装有可进出运纸小车的槽钢轨道(38),在车底板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定位双小轴(36)。
专利摘要一种印刷卷筒纸输送机,其在地面上设置有可行走运纸小车的槽钢轨道,在槽钢轨道的90°转弯处连接有转盘,在运纸小车轨道的输出端处设置有可驮运运纸小车的送纸大车;所述的槽钢轨道是由两根相对排放的槽钢和支架构成,所述的运纸小车是由转轮、轮轴、转轮支架及支承板构成;所述的转盘主要是由外套盘、内套盘、转盘盖板、槽钢十字轨道构成;所述的送纸大车有一车底板,在车底板下部安装有导轨轮,在车底板上安装有可进出运纸小车的槽钢轨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将剥去纸皮的卷筒纸能完整无损,方便快捷地运到印刷机供纸部,使印刷现场安全,整洁,既可节省纸张,又省工、省时,且只需配备一名工作人员就可做到卷筒纸既用既到。
文档编号B65G41/00GK2534143SQ02205419
公开日2003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20日
发明者孟招军 申请人:人民日报社印刷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