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翻式子口包装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661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翻式子口包装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罐。
背景技术
由于受制造工艺的限制,目前国内所生产的金属包装罐、桶的罐、桶口均采用内翻式子口结构,即在罐、桶的开口处,构成桶身的金属薄板断口端面向内翻边构成子口。这种结构由于翻边的断口端面在罐、桶的内部,当包装容器内的容物为水基液体(如水性乳胶漆、涂料等)时,翻边的断口端面在液体中所含水分的侵蚀作用下,极易发生锈蚀。同时,这种锈蚀会污染罐、桶内所装商品,影响商品的品质和外观,严重制约了水基液体商品的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止其内容物受到锈蚀污染、密封性能好的外翻式子口包装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外翻式子口包装罐,包括罐身,其特征是罐身1至少一端的金属薄板断口端面向外翻边构成外翻式子口2。
其中所述罐身1的至少一端设置与罐身连接的金属端盖3,金属端盖上设置子口,子口的断口端面向外翻边构成外翻式子口2。
或者,所述的金属端盖3的中部金属薄板经冲压形成密封环沟4,密封环沟的一侧壁的子口断口端面向外翻边构成外翻式子口2。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子口断口端面向外翻边构成外翻式子口,能防止其内容物受到锈蚀污染。
2.外翻式子口和密封环沟配合,可以增加包装罐、桶的密封性能。
3.采用本实用新型,有助于保证所装水基液体商品的产品质量和大大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密封环沟、外翻式子口与密封端盖接触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罐身1一端金属薄板的断口端面向外翻边构成外翻式子口2。
图2中,罐身1的一端设置与罐身连接的金属端盖3,金属端盖上设置子口,子口的金属薄板断口端面向外翻边构成外翻式子口2。
图3中,其所述的金属端盖3的中部金属薄板经冲压形成密封环沟4,密封环沟的一侧壁的子口断口端面向外翻边构成外翻式子口2。
图4中,在金属端盖3的中部,金属薄板经冲压形成密封环沟4,密封环沟的一侧壁的子口断口端面向外翻边构成外翻式子口2。密封环沟4、外翻式子口2和密封端盖5的接触部位为6、7、8三个点。
设置密封环沟可以增加包装罐、桶的密封性能。当采用与密封环沟形状相匹配的密封端盖时,密封端盖与外翻式子口接触部位的接触点由原来的2点增加至3点,增强了包装罐、桶的密封性能,有助与延长其内装产品的保质期。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外翻式子口,其子口的金属材质翻边的断口端面在容器腔外,与容器内的液体无接触,不会污染罐、桶内所装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品质和外观,有助于提高水基液体商品的包装档次,能保证所装水基液体商品的产品质量和大大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作饮食、化工、涂料等行业液体类产品的包装容器。
权利要求1.一种外翻式子口包装罐,包括罐身,其特征是罐身(1)至少一端的金属薄板断口端面向外翻边构成外翻式子口(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翻式子口包装罐,其特征是所述罐身(1)的至少一端设置与罐身连接的金属端盖(3),金属端盖上设置子口,子口的断口端面向外翻边构成外翻式子口(2)。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翻式子口包装罐,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端盖(3)的中部金属薄板经冲压形成密封环沟(4),密封环沟的一侧壁的子口断口端面向外翻边构成外翻式子口(2)。
专利摘要一种外翻式子口包装罐,属于包装容器领域。其特征是罐身(1)至少一端的金属薄板断口端面向外翻边构成外翻式子口(2)。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外翻式子口,其子口的金属材质翻边的断口端面在容器腔外,与容器内的液体无接触,不会污染罐、桶内所装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品质和外观,有助于提高液体商品的包装档次,能保证所装液体商品的产品质量和大大延长产品的保质期。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作饮食、化工、涂料等行业液体类产品的包装容器。
文档编号B65D1/10GK2583001SQ0226975
公开日2003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3日
发明者莫建民, 朱隆祥 申请人:淄博富源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