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管道物流输送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502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管道物流输送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院、银行、车管所、海关、电信等有小批量物流传送的各类办公场所。
技术背景目前气送物流均采用单管传送,效率低,速度慢,尤其在医院等需高速、量大传送的场所,明显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如果安装两套,则费用大,占空间,使用也不方便。本实用新型利用双管同时传送从而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控制箱之间安装双管道,控制箱内部的转子有三条导通舱、一个发送舱、一个接收舱组成。五个舱体在转子的排列为发送舱、接收舱之间由导通舱间隔,使发送舱、接收舱各自两侧均邻导通舱。
发送舱为发送物体的舱体,舱体截面为U型、C型、半圆型、圆型,舱壁可为栅栏、杆、板、网、管,安装在转子上。导通舱是使物体通过的舱体,截面为U型、C型、半圆型、圆型,舱壁可为栅栏、杆、板、网、管,安装在转子上。接收舱为接收物体的舱体,舱内设有摆动一定角度的挡板,或滑动一定角度的滑块。挡板与舱体为铰轴连接,滑块与舱体为轨道连接,档板与滑块可由板、杆、栅栏、网、管组成,安装在转子上。该转子有五个舱可绕定轴转动,并可在电机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换位,从而分别实现与外壳外的外接管道连接,实现导通、发送、接收的目的。


说明书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管道物流输送控制箱的主视图。
说明书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管道物流输送控制箱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作具体说明如图1为发送舱;2、5、6为三个导通通道;3为接收舱;4为接收舱挡板或滑块;7为转子的固定轴;8为投入物体的门;9为释放物体的门;10为壳体;11、12为两条外接管道。
发送时,打开门8,把传送体放入发送舱1内,传感器通知电路,电路通知电机,使转子绕固定轴7进行旋转,使发送舱1转到与外接管道12同轴,通道5移至与外接管道11同轴,从而可以实现该控制箱发送时外接管道11仍导通的目的。
接收时,同一系统上的另一个控制箱接收到主机的命令,使接收舱3转到与外接管道12同轴的位置,这时通道2与外接管道11同轴,从而实现在接收时外接管道11仍能导通的目的。此时主机控制风机启动,将发送舱物体运到接收舱3,接收舱挡板或滑块4拦截住传送体,接收门9打开,使接收物体释放出来。此时,完成了一个发送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双管道物流输送控制箱,其特征在于物流输送控制箱的两侧有双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道物流输送控制箱,其特征在于五个舱体在转子的排列为发送舱、接收舱之间由导通舱间隔,使发送舱、接收舱各自两侧均邻导通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道物流输送控制箱,其特征在于发送舱为发送物体的舱体,舱体截面为U型、C型、半圆型、圆型,舱壁可为栅栏、杆、板、网、管,安装在转子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道物流输送控制箱,其特征在于通道舱是使物体通过的舱体,截面为U型、C型、半圆型、圆型,舱壁可为栅栏、杆、板、网、管,安装在转子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道物流输送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接收舱为接收物体的舱体,舱内设有摆动一定角度的挡板或滑动一定角度的滑块,挡板与舱体为铰轴连接,滑块与舱体为轨道连接,挡板与滑块可由板、杆、栅栏、网、管组成,安装在转子上。
专利摘要一种双管道物流输送控制箱,适用于医院、银行、车管所、海关、电信等有小批量物流传送的各类办公场所。目前气送物流均采用单管传送,效率低,速度慢,本实用新型利用双管同时传送从而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在控制箱之间安装双管道,控制箱内部的转子,有三条导通舱、一个发送舱、一个接收舱组成。五个舱体在转子的排列为,发送舱、接收舱之间由导通舱间隔,使发送舱、接收舱各自两侧均邻导通舱。接收舱为接收物体的舱体,舱内设有摆动一定角度的挡板,或滑动一定角度的滑块。挡板与舱体为铰轴连接,滑块与舱体为轨道连接,挡板与滑块可由板、杆、栅栏、网、管组成,安装在转子上。这样就实现了在一个管道使用的同时,另一个管道仍导通的目的,实现了双管道同时传输。
文档编号B65G51/00GK2714495SQ20042006702
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4日
发明者陆洪瑞 申请人:陆洪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