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金属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3165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金属卡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板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复合金属卡板。
技术背景
卡板用于垫设在货物底部,托板用于承载货物,方便货物的搬运和仓储。 目前的卡板按材质分类有原木卡板、塑料卡板、纸卡板和金属卡板等类型, 原木卡板不环保,难以回收利用,塑料卡板的使用受到要开模等储多限制; 纸卡板等一次性卡板环保,易于回收利用,但是其结构强度差,承载能力弱, 且不能经受碰撞,纸卡板等一次性卡板一旦经受碰撞则易被损坏,实用性差; 金属卡板虽然结构强度高,但是成本高,且重量重,不利用降低运输成本和 仓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金属卡板,它 成本低,结构强度高,防撞性能好,且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合金属卡板,包括金属支架和支撑脚,支撑脚固定在金属支架的
下方,所述金属支架的顶面固定有由纸质材料、塑木材料、塑料材料或木质
材料制成的托板。
所述托板为能够与金属支架分离的密面板或疏面板。 所述托板为蜂窝板、瓦楞板、原木板、人造板、塑料板或塑木板。 所述金属支架为多个空心方形管固定而成的框体,框体内部横向连接有空心方形管。
,位于框体内部的空心方形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框体的内侧边,所述金属 支架呈"日"字形或"田"字形。
所述空心方形管中穿设有空心的加强管。
所述支撑脚为"川"字形或分布在金属支架四周的九个支撑柱体。
位于框体内部的空心方形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框体的对角上。
所述空心方形管中穿设有空心的加强管。
所述支撑脚为"川"字形或分布在金属支架四周的九个支撑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金属支架和支撑脚,支撑脚固
定在金属支架的下方,所述金属支架的顶面固定有由纸质材料、塑木材料、
塑料材料或木质材料制成的托板;本实用新型成本低,结构强度高,防撞性
能好,且实用性强。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IO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分解示意图;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复合金属卡板,见附图1和2,包括金属支架1和支撑脚2,支撑脚2固 定在金属支架1的下方,所述金属支架1的顶面固定有由纸质材料、塑木材 料、塑料材料或木质材料制成的托板3。所述托板3为能够与金属支架1分离 的密面板或疏面板;其中,密面板为表面连续的板材,疏面板为表面不连续 的板材,例如,托板3为多个条状的板条组成。当然,无论托板是密面板或 疏面板,托板3亦可以为多块板材拼装而成。
另外,所述托板3通过螺栓、螺钉、螺丝、钉子等连接件固定在金属支 架1的顶面。
进一步指出,所述托板3为蜂窝板、瓦楞板、原木板、人造板、塑料板, 塑木板。其中,人造板包含夹板、刨花板和纤维板,但人造板并不限制于本 实施例所述的夹板、刨花板和纤维板;塑料板包含中空板,但塑料板并不限 制于本实施例所述的中空板。
托板3的类型根据复合金属卡板的使用环境或其它方面的设计要求而确定。
所述金属支架1由多个空心方形管4固定而成的框体,框体内部横向连 接有空心方形管4。位于框体内部的空心方形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框体的内 侧边。所述金属支架1呈"日"字形。 、
所述空心方形管4中穿设有空心的加强管,(图中未画出加强管),加强 管可以穿设在金属支架1四周的空心方形管4中,加强管亦可以穿设在金属支架1的框体内部的空心方形管4中,加强管为水管或钢管,加强管能够大 幅度增加金属支架1的结构强度。当然,亦可以在所述空心方形管4中穿设 其这类型的支撑体,只要达到增强金属支架1的结构强度的目的即可。
所述支撑脚2为"川"字形。支撑脚2为固定在金属支架1下方的三条 横向或纵向的板条。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金属卡板由于底部采用金属支架1,顶部采用由纸质材 料、塑木材料、塑料材料或木质材料制成的托板3,复合金属卡板具有更强的 防撞击能力,复合金属卡板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被撞坏,实用性强;再者,金 属支架1为空心方形管4制成,复合金属卡板重量轻,结构强度好,且有效 保护顶部的托板3,使托板3不被碰撞到,托板3用于承载货物,作用于托板 3上的作用力主要是来自货物的垂直方向上的重力;另外,由金属支架l所固 定住的使托板3也不易因碰撞而损坏。由金属支架1和托板3复合而成的复 合金属卡板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市场竞争力强,实用性强。 实施例二
复合金属卡板,见附图3和4,包括金属支架1和支撑脚2,支撑脚2固 定在金属支架1的下方,所述金属支架1由多个空心方形管4固定而成的框 体,所述空心方形管4中穿设有空心的加强管,所述金属支架1的顶面固定 有由纸质材料、塑木材料、塑料材料或木质材料制成的托板3,所述托板3 为能够与金属支架1分离的密面板或疏面板。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与实施例 一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金属支架1呈或"田" 字形。构成的金属支架1的框体内部连接有纵向和横向的空心方形管4。 实施例三
复合金属卡板,见附图5和6,包括金属支架1和支撑脚2,支撑脚2定在金属支架1的下方,所述金属支架1由多个空心方形管4固定而成的框 体,所述空心方形管4中穿设有空心的加强管,所述金属支架1的顶面固定 有由纸质材料、塑木材料、塑料材料或木质材料制成的托板3,所述托板3为 能够与金属支架1分离的密面板或疏面板。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与实施例一 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构成的金属支架1的框体内部 连接有空心方形管4,位于框体内部的空心方形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框体的 对角。 实施例四
复合金属卡板,见附图7和8,包括金属支架1和支撑脚2,支撑脚2固 定在金属支架1的下方,所述金属支架1由多个空心方形管4固定而成的框 体,所述空心方形管4中穿设有空心的加强管,所述金属支架1的顶面固定 有由纸质材料、塑木材料、塑料材料或木质材料制成的托板3,所述托板3为 能够与金属支架1分离的密面板或疏面板。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与实施例三 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构成的金属支架1的框体内部 连接有空心方形管4,且框体内部的空心方形管4呈"X"字形,位于框体内 部的空心方形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框体的对角上。 实施例五
复合金属卡板,见附图9和10,包括金属支架1和支撑脚2,支撑脚2 固定在金属支架1的下方,所述金属支架1由多个空心方形管4固定而成的 框体,所述空心方形管4中穿设有空心的加强管,所述金属支架1的顶面固 定有由纸质材料、塑木材料、塑料材料或木质材料制成的托板3,所述托板3 为能够与金属支架1分离的密面板或疏面板。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与实施例 一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撑脚2为分布在金属支架l四周的九个支撑柱体。 实施例六
复合金属卡板,见附图11和12,包括金属支架1和支撑脚2,支撑脚2 固定在金属支架1的下方,所述金属支架1由多个空心方形管4固定而成的 框体,所述空心方形管4中穿设有空心的加强管,所述金属支架1的顶面固 定有由纸质材料、塑木材料、塑料材料或木质材料制成的托板3,所述托板3 为能够与金属支架1分离的密面板或疏面板。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与实施例 二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撑脚2为分布在金属 支架l四周的九个支撑柱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 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 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金属卡板,包括金属支架(1)和支撑脚(2),支撑脚(2)固定在金属支架(1)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架(1)的顶面固定有由纸质材料、塑木材料、塑料材料或木质材料制成的托板(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为能够与金属支架(1)分离的密面板或疏面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为蜂窝板、瓦楞板、原木板、人造板、塑料板或塑木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卡板,其特征在于所 述金属支架(1)为多个空心方形管(4)固定而成的框体,框体内部横向连 接有空心方形管(4)。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卡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框体内 部的空心方形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框体的内侧边,所述金属支架(1)呈"日"字形或"田"字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方形管(4)中穿设有空心的加强管。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2)—为"川"字形或分布在金属支架(1)四周的九个支撑柱体。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卡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框体内 部的空心方形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框体的对角上。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方 形管(4)中穿设有空心的加强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 脚(2)为"川"字形或分布在金属支架(1)四周的九个支撑柱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卡板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复合金属卡板;本实用新型包括金属支架和支撑脚,支撑脚固定在金属支架的下方,所述金属支架的顶面固定有由纸质材料、塑木材料、塑料材料或木质材料制成的密面或疏面托板;本实用新型成本低,结构强度高,防撞性能好,且实用性强。
文档编号B65D19/26GK201395288SQ20092005668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5日
发明者涂国新 申请人:涂国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