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折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857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片材折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形成图像的片材折合的片材折叠装置,涉及在从输入部向输出部移送片材的输送路径中选择性地对片材实施折叠处理的输送机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一般地,这种片材折叠装置,作为使由印刷机、打印机装置、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的片材在规定的折叠位置折合来进行最后加工处理的装置已被众所周知。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09-018494号公报中,提出了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排纸口连续设置并将形成图像的片材折合成归档用并向后续的装订处理输出的装置。将这样形成图像的片材折合成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而输出的片材折叠装置,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装置或者作为独立的装置而构成,或者作为内藏于图像形成装置、 装订处理装置的单元而构成。而且折叠方法,作为归档用,例如与1/2折叠、1/3Z字形折叠、 1/3书信折叠等使用目的相应地,各种折叠方法已被众所周知。而且,在与图像形成装置、装订装置(修整装置,制书装置)等连续设置或者内藏的折叠装置上,需要将送往输入口(部)的片材不进行折叠处理地向输出口(部)输出的路径(排纸路径)和在折叠处理片材后从输出口输出的路径(折叠处理路径)。因此在日本专利特开2009-018494号公报中,在形成于装置壳体的输入口和输出口之间设置排纸路径,在此排纸路径的下方配置折叠处理路径,不进行折叠处理的片材从排纸路径送往输出口,进行折叠处理的片材引导至折叠处理路径并在折叠处理后送往输出口。在日本专利4144496号公报中也公开了具备同样的排纸路径和折叠处理路径的折叠处理装置。而且在折叠处理路径上配置将片材进行一次折叠的折叠辊和将此一次折叠的片材进行二次折叠的折叠辊,将来自输入口的片材折合成1/2或1/3。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如上所述,以往的片材折叠装置,相对于不对片材进行折叠处理就从输入口向输出口输送的路径(直通路径)方向,在其上方或者下方的一方侧配置了折叠处理路径和折叠机构。因此直通路径和折叠处理路径恰好构成T字状,装置整体大型化的问题和折叠处理路径成为复杂的路径结构的问题已被众所周知。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9-018494及日本专利4144496号公报的装置,因为需要将来自输入口的片材向下方的Z字形路径引导而进行折叠处理并将进行了折叠处理的片材从此Z字形路径再送回直通路径的排纸路径,所以折叠处理路径的路径长度需要片材长度的大致2倍的长度。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了配置不进行折叠处理就将片材从输入口向输出口引导的直通路径(第一输送路径)和从此路径分支并在交叉的方向折叠处理片材的折叠处理路径 (第二输送路径)的路径结构,以前进行了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09-291375号)。由此, 第二输送路径经第一输送路径而分成上下两部分,实现了装置的小型紧凑化。
如果这样地将第二输送路径分成第一输送路径的上方和下方两部分,则配置在此路径上的折叠机构接近于第一输送路径,例如折叠辊等折叠机构位于第一输送路径和第二输送路径的交叉部。因此,通过使第二输送路径的折叠辊的外周的一部分与第一输送路径面对地向来自输入口的片材赋予输送力,能够进一步得到装置的小型紧凑化。可是,如果将配置在第二输送路径上的折叠辊的一部分配置在第一输送路径上而兼用于片材输送,则在将不进行折叠处理的片材从输入口向输出口移送的输送模式时也必须旋转第二输送路径的折叠辊,以至于新产生了其驱动电力和噪音等问题。因此,本发明者构思,在将不进行折叠处理的片材从输入口向输出口移送的输送模式时停止驱动与第一输送路径面对的折叠辊来进行节能运转,与此构思同时达到了解决送往输入口的片材前端碰撞到停止中的折叠辊外周而堵塞的问题。本发明以提供一种在减少将片材从输入部向输出部移送时选择性地实施折叠处理的装置的电力消耗量的同时片材堵塞少的片材折叠处理装置为其课题。另外,本发明将以简单的结构小型紧凑地提供一种具备从输入部向输出部不进行折叠处理就引导片材的输送路径和对来自输入部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并向输出口引导的折叠处理路径的折叠处理装置作为其课题。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将来自输入部的片材不进行折叠处理而向输出部引导的第一输送路径和从此路径分支地配置在交叉的方向并将来自输入部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而向输出部引导的第二输送路径,将配置在此第二输送路径上的折叠辊以至少外周的一部分与第一输送路径面对的方式配置。而且将覆盖此辊的外周的导向罩在以片材不与辊外周接触的方式进行覆盖的工作位置和片材与辊外周卡合的非工作位置之间可位置移动地配置在第一输送路径上,在使与折叠辊压接、离开的压紧辊离开辊外周的状态下将导向罩控制成向工作位置进行位置移动。另外,如果具体地说明其结构,则具备将来自输入部的片材不进行折叠处理而向输出部引导的第一输送路径(3 、从第一输送路径分支地配置在交叉的方向并将来自输入部(30)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而向输出部引导的第二输送路径(33)、配置在第一输送路径的输入部的输入辊(40)、配置在第一输送路径的输出部的输出辊(6 )、配置在第二输送路径的折叠位置(Npl、Np》并使片材折合的折叠辊Glb、49、50)、驱动输入辊和输出辊及折叠辊的驱动马达(Mf)、控制此驱动马达的控制组件(95)。而且折叠辊以至少外周的一部分与输入辊和输出辊之间的第一输送路径面对的方式配置,同时,将能与此折叠辊的外周压接、离开的压紧辊(41a)设置在第一输送路径上,另外在第一输送路径上设置导向罩(44),该导向罩04)覆盖与此路径面对的折叠辊的外周,此导向罩在以向第一输送路径输入的片材不与折叠辊外周接触的方式进行覆盖的工作位置和片材与折叠辊外周卡合的非工作位置之间可位置移动地构成。因此,控制组件对使压紧辊与折叠辊外周压接、离开的辊升降组件和使导向罩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进行位置移动的导向移位组件进行控制,以便在使压紧辊离开辊外周的状态下将导向罩向工作位置移动。因为本发明将折叠处理片材的第二输送路径的折叠辊以至少外周的一部分与将片材不进行折叠处理而输出的第一输送路径面对的方式配置,将覆盖此辊外周的导向罩以片材不与辊外周接触的方式进行覆盖的工作位置和与辊外周卡合的非工作位置之间可位置移动地配置在第一输送路径上,在使与折叠辊压接、离开的压紧辊离开辊外周的状态下将导向罩向工作位置进行位置移动,所以起到以下的效果。通过使以外周的一部分与第一输送路径面对的方式配置的折叠辊在将片材不进行折叠处理而输出时处于驱动停止状态,在折叠处理片材时向来自输入部的片材赋予输送力,能够提供一种能够简化配置在第一输送路 径上的片材输送机构并在能够减少装置的电力消耗量的同时片材堵塞少的装置。这样本发明通过使折叠辊的外周与第一输送路径面对地向来自输入部的片材赋予输送力,能够简化配置在第一输送路径上的片材输送机构。另外,通过由导向罩以片材不与折叠辊外周接触的方式进行覆盖,能够减少在使折叠辊停止的状态下将不进行折叠处理的片材向输出部移送时装置的电力消耗量。与此同时通过由导向罩覆盖折叠辊的外周,不会因片材前端与停止中的辊外周碰撞而导致输送不良。另外,通过将覆盖辊外周的导向罩在片材与折叠辊外周卡合的非工作位置配置在将来自输入部的片材向辊外周和压紧辊的夹紧部引导的位置,能够在由折叠辊向片材赋予输送力时防止片材前端的折断(纸边折断)。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片材折叠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图2是图1的系统中的后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图3是图1的系统中的片材折叠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图4是图3的片材折叠装置中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a)表示整体,(b)表示输入部的结构,(c)表示输入辊的压接状态。图5是表示图3的折叠辊的布置结构和二次折叠偏向组件的说明图。图6是图5的二次折叠偏向组件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a)表示避让状态,(b)表示从动辊的工作位置的状态,(c)表示弯曲导向件的工作位置的状态。图7是图3的装置中的路径切换组件的驱动机构的说明图,(a)表示向第一 Z字形路径输送片材的状态,(b)表示向排纸口输送片材的状态。图8是图3的装置中的与片材输送有关的驱动机构的说明图。图9表示图3的装置中的驱动机构,(a)表示闸门止动组件的驱动,(b)表示压紧辊的升降机构。图10是图3的装置中的一次折叠偏向组件和二次折叠偏向组件的驱动机构的说明图,(a)表示待机位置的状态,(b)表示工作位置的状态。图11是图3的装置的工作状态的说明图,(a)表示不折叠处理片材而向输出口移送的第一输送模式的状态,(b)表示进行折叠处理的第二输送模式中的片材前端整合状态。图12是图3的装置的工作状态的说明图,(a)表示将片材从第一路径向第二路径移送的状态,(b)表示将片材的折叠位置向第一夹紧部插入的状态。图13是图3的装置的工作状态的说明图,(a)表示将一次折叠的片材向第二 Z字形路径输送的状态,(b)表示由第二夹紧部二次折叠片材的初期状态。图14是片材折叠动作的状态说明图,表示将由第二夹紧部折合的片材向排纸方向输出的状态。图15是本发明的片材折叠装置中的片材折叠方法的说明图,(a)表示将片材在 1/3位置进行内三重折叠的形态,(b)表示将片材在1/3位置进行Z字形折叠的形态,(c) 表示将片材在1/4位置进行Z字形折叠的形态。图16是图1的系统中的控制结构的说明图。图17是表示图16的控制结构中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详述本发明。图1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片材折叠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此系统由图像形成装置A和后处理装置C构成,对于后处理装置C,作为单元附设了片材折叠装置B。图像形成装置A是作为顺次由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打印机、复印机、印刷机等而构成的。图示的装置作为具有复印机功能和打印机功能的复合型复印机由图像形成部7、原稿读取部20、供给部(原稿输送装置)25构成。另外后处理装置C,与图像形成装置A的主体排纸口 18连续设置,以对形成了图像的片材实施折叠处理、打冲孔、盖章处理、装订处理等后处理的方式构成。而且在此后处理装置C中一体地设置了用于对形成了图像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的片材折叠装置B。下面按片材折叠装置B、图像形成装置A、后处理装置C的顺序进行说明。[片材折叠装置]本发明的片材折叠装置B,或者内藏于图像形成装置A或后处理装置C中,或者作为与它们分开地独立的装置(独立结构)构成。图示的装置作为选择单元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A和后处理装置C之间。片材折叠装置B,在图3中表示其整体结构,但在装置壳体29上设置输入口 30和输出口 31,输入口 30配置在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装置A的主体排纸口 18连接的位置,输出口 31配置在与下游侧的后处理装置C的片材接收口 69连接的位置。另外在本发明中片材折叠装置B不具备独立的装置壳体29,例如存在内藏于后处理装置C的壳体内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不需要输入口 30和输出口 31。因此以下,输入口 30与输入部、输出口 31与输出部是同义的,为了说明的方便,将输入部作为输入口 30、将输出部作为输出口 31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输入口 30和输出口 31以横穿装置壳体29的方式相向配置,图示的输入口 30和输出口 31在大致水平方向配置在相向的位置。而且在此输入口 30和输出口 31之间配置了将来自输入口 30的片材不进行折叠处理而向输出口 31输出的第一输送路径 32和将来自输入口 30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而向输出口 31输出的第二输送路径33。在此第一输送路径32上配置了将片材向规定方向(水平方向)移送的“片材输送机构”,在第二输送路径33上配置了将片材进行折叠处理的“折叠处理组件”。[路径结构]如图3所示,在装置壳体29上,在输入口 30和输出口 31之间配置了第一输送路径(以下称为“第一路径”)32。此路径或如图所示以直线路径配置在水平方向或以曲线路径构成或者配置在垂直方向均可。此第一路径32如上述那样将来自输入口 30的片材不进行折叠处理而向输出口 31引导。
另外上述第二输送路径(以下称为“第二路径”)33作为将来自输入口 30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的路径构成。因此以从第一路径32分支并将来自输入口 30的片材向折叠位置Npl、Np2引导的方式构成。与此同时第二路径33如图3所示配置在与第一路径32交叉的方向上,在此路径上设定了第一折叠位置Npl和第二折叠位置Np2。而且此第二路径33 由向第一折叠位置Npl引导用于进行一次折叠的片材前端的第一 Z字形路径34和向第二折叠位置Np2引导用于进行二次折叠已进行了折叠处理的片材的折叠片材前端的第二 Z字形路径35构成。 这样第二路径33配置在与第一路径32交叉的方向上,在第一路径32的上方区域配置了第一 Z字形路径34,在下方区域配置了将片材从交叉部向下游侧(第二折叠位置 Np2方向)移送的第二 Z字形路径35,第一 Z字形路径34和第二 Z字形路径35两者相向配置。而且第一 Z字形路径34和第二 Z字形路径35分别由弯曲的弯曲路径构成,如图3 所示,形成为大致S字形曲线。在此第二路径33上,在第一折叠位置Npl和第二折叠位置 Np2配置了后述的折叠处理组件(折叠辊机构)48,并连续设置了将来自第二折叠位置Np2 的折叠片材向输出口 31输出的第三输送路径(以下称为“第三路径”)36。另外,第一路径32和第二路径33以相互交叉的方式配置,但也可以将向第一折叠位置Npl引导片材的第一 Z字形路径34配置在第一路径32的下方,将向下游侧引导折叠处理的片材的第二 Z字形路径35配置在路径32的上方。另外,在图3的实施方式中在水平方向配置了第一路径32,但在将路径32在铅直方向配置在装置壳体29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路径32的左右区域相向配置第一 Z字形路径34和第二 Z字形路径35。另外,上述第二 Z字形路径35在图3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二次折叠片材,按照向第二折叠位置Np2引导折叠片材的关系以将片材的输送方向反转的方式构成,但在不二次折叠片材的情况下,也可以做成直线形延伸的路径。在上述第二路径33上,连续设置了将被进行了折叠处理的片材向输出口 31引导的第三路径36。图示的第三路径36设置在二次折叠片材的第二折叠位置Np2和输出口 31 之间。在此第三路径36上配置了将折叠片材从与输出口 31不同的排纸口 51向收纳堆叠箱65引导的排纸路径37。上述那样构成的第一 Z字形路径34,如图3所示,由弯曲成具有曲率Rl的圆弧状的路径构成,上述第二 Z字形路径35由弯曲成具有图3所示的曲率R2的圆弧状的路径构成。另外,与上述第三路径36连续的排纸路径37也由弯曲成具有曲率R3的圆弧状的路径构成。而且,用于将来自第一路径32的片材向第一折叠位置(第一夹紧部)Npl引导的第一 Z字形路径34的路径长度(Li)和用于将被进行了一次折叠的折叠片材向第二折叠位置(第二夹紧部)Np2引导的第二 Z字形路径35的路径长度(L2),以路径长度Ll >路径长度L2的方式构成。另外将被进行了折叠处理的片材从第二折叠位置Np2向收纳堆叠箱65引导的排纸路径37的路径长度L3,以L3 < L2 < Ll的方式构成。如果将第一折叠位置(第一夹紧部)Npl配置在第一路径32的附近,则因为作为其结果各路径长度成为L3 < L2 < Li,所以这将导致路径结构的紧凑化。这样路径长度最长的第一 Z字形路径34配置在第一路径32的上方,路径长度短的第二 ζ字形路径35配置在下方,同样在第一路径32的下方配置了排纸路径37,在其更下方配置了收纳堆叠箱65。因此路径长度长的第一 Z字形路径34被配置在第一路径32的上方区域,与其相向地路径长度短的第二 Z字形路径35和排纸路径37被配置在下方区域,另外在第二 Z字形路径35和排纸路径37的下方配置了收纳堆叠箱65。根据这样的布置结构,能够实现装置壳体29的内部空间的密集化。[路径 切换组件]在上述的第一路径32和第二路径33的交叉部配置了下述的路径切换组件63。如上所述,第二路径33从第一路径32分支并将从输入口 30送来的片材向第一、第二折叠位置Npl、Np2引导。因此在第一、第二路径32、33的交叉部配置了路径切换组件63。如图4 所示,基端部可摆动地以轴的形式被支承在路径外的装置框架(图示的是输出辊62a的支承轴62x)上。而且路径切换组件63以图4实线姿势将已送往第一路径32的片材向第二路径33 的第一 Z字形路径34引导,以图4虚线姿势将已送往第一路径32的片材从输出辊对62向输出口 31引导。在第一路径32和第二路径33的交叉部,在设置了上述的路径切换组件63的同时设置了片材导向件61。此片材导向件61配置在第一路径32的第一辊41b和输出辊对62 之间,将从输入辊对40送来的片材向第二路径33引导,同时将来自第二路径33 (第一 Z字形路径34)的反转片材向第一折叠位置Npl引导。另外,此片材导向件61将已送往第一路径32的片材不向第二路径33引导而从输出辊对62向输出口 31引导。因此片材导向件61配置在输送跨距比较长的交叉部,与上述的路径切换组件63 协作向第二路径33侧和输出口 31侧引导片材。图示的装置,如图4所示由导向板构成,该导向板由支承轴61x可摆动地支承在装置框架上;在从第二路径33的路径端部(第一 Z字形路径34)向第一折叠位置Npl引导片材的第一导向姿势(图4实线)和从输入辊对40 向输出辊62a引导片材的第二导向姿势(图4虚线)之间可位置移动地构成。使上述的片材导向件61在第一导向姿势和第二导向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偏向的姿势偏向组件60,例如以与上述的路径切换组件63同样的驱动组件构成。在图7(a) (b)中表示其机构,但图示的机构表示由电磁螺线管60L使路径切换组件63和片材导向件61进行姿势偏向的情况。在路径切换组件63的支承轴62x上可摆动地以轴的形式支承第一连杆60a,此第一连杆和路径切换组件63结合成一体。而且在第一连杆60a的前端部连结了电磁螺线管60L,在由路径切换组件63向第二路径33侧引导片材的方向架设了复位弹簧 60s。另一方面,在片材导向件61上,第二连杆60c可摆动地以轴的形式被支承在支承轴61x上,第二连杆和片材导向件61以一体旋转的方式结合。而且第一连杆60a和第二连杆60c由中间杆60b连结。因此在电磁螺线管60L为ON状态时如图7(a)所示,第一连杆 60a以支承轴62x为中心旋转规定角度,将路径切换组件63定位成第一姿势(将片材向第二路径33引导的姿势)。另外在此状态下第二连杆60c以支承轴61x为中心旋转规定角度,将片材导向件61定位成第一导向姿势(将片材向第二路径33引导的姿势)。另外,如果使电磁螺线管60L为OFF,则如图7 (b)所示,第一连杆60a在复位弹簧 60s的作用下以支承轴62x为中心向图示逆时针方向旋转,将路径切换组件63定位成第二姿势(将片材向输出口 31引导的姿势)。同时第二连杆60c以支承轴61x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将片材导向件61变更成第二导向姿势(将片材向输出口 31引导的姿势)。[折叠辊的结构]
在第二路径33上,第一辊41b、第二辊49和第三辊50以相互压接的方式配置。在第一辊41b和第二辊49的压接点形成了使片材进行一次折叠的第一夹紧部(第一折叠位置)Npl,在第二辊49和第三辊50的压接点形成了使片材进行二次折叠的第二夹紧部(第二折叠位置)Np2。另外,上述第一辊、第二辊、第三辊的各辊直径,第二辊直径最大例如是30mm直径,第一辊、第三辊直径是20mm直径,将位于中央的第二辊49构成为最大直径(例如1. 5 倍)。这是为了通过在第二辊49的外周呈卫星状地配置第一辊41b和第三辊50紧凑地构成折叠部前端。即相对于大直径的第二辊49在上游侧压接小直径的第一辊41b、在其下游侧压接小直径的第三辊50来形成进行一次折叠的第一夹紧部Npl和进行二次折叠的第二夹紧部Np2。另外,上述第一辊41b配置在使外周的一部分与第一路径32面对的位置,在此辊周面上压接着压紧辊(游动辊)41a。因此由第一辊41b和压紧辊41a向下游侧输送第一路径32的片材,在第一路径32上不需要设置特别的输送组件和其驱动机构。[折叠偏向组件的结构]如上所述,在由3个辊(41b、49、50)构成的折叠辊上,在其第一夹紧部Npl配置了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在第二夹紧部Np2配置了二次折叠偏向组件54。此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和二次折叠偏向组件54由将已送往第二路径33的片材的折痕位置插入第一夹紧部 Npl和第二夹紧部Np2的机构构成。图示的装置使此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和二次折叠偏向组件54具备“将片材的折叠位置插入辊夹紧部”功能和“将片材前端和后端送入辊夹紧部”功能。因此,一次、二次折叠偏向组件53、54具备从动辊和弯曲导向件,以从路径外的退避位置向路径内的工作位置进行位置移动的方式构成。而且以如下的方式发挥作用通过从动辊和弯曲导向件从退避位置向工作位置移动的动作使片材的折痕位置插入夹紧部,然后通过从动辊压接于折叠辊周面进行从动旋转将片材的前后端送入夹紧部。[一次折叠偏向组件的结构]上述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为了向第一夹紧部(压接点)Npl引导片材的折痕,如图4及图5所示,由从动辊53a、弯曲导向件53b和升降构件53c构成。如图5所示,使片材进行一次折叠的第一夹紧部Npl由第一辊41b和第二辊49构成,第一辊41b配置在上游侧,第二辊49配置在下游侧。因此,从动辊53a配置在与第二辊 49的周面接触的位置。而且,弯曲导向件53b构成了沿位于上游侧的第一辊41b的周面的弯曲面。上述从动辊53a和弯曲导向件53b支承在升降构件53c上。此升降构件53c由适当形状的托架构件(框架构件)构成,在此升降构件53c上可旋转地支承从动辊53a,同时固定弯曲导向件53b。而且升降构件53c支承在设置于装置框架上的导轨(未图示)上,以在从动辊53a与第二辊49的周面接触的工作位置(图4虚线位置)和向第二路径33的路径外退避的待机位置(图4实线位置)之间进行升降的方式构成。在此升降构件53c上连结后述的移位马达MS,使从动辊53a和弯曲导向件5 在工作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进行位置移动。上述从动辊53a与位于下游侧的第二辊49压接,在图5中由p2表示其压接点。因此在将片材的折痕位置向第一夹紧部Npl引导时,片材的后端侧由压接点pi赋予输送力, 沿第一辊41b的周面向第一夹紧部Npl引导。另外片材的前端侧由压接点p2赋予输送力, 沿第二辊49的周面向第一夹紧部Npl引导。此时将压接点pi与第一夹紧部Npl间的输送长度Lx和压接点p2与第一夹紧部 Npl间的输送长度Ly设定成Lx > Ly。按照这样的输送长度关系设定从动辊53a的位置。 而且上述的弯曲导向件5 形成沿输送长度大的第一辊41b的周面的弯曲形状的弯曲导向也就是说,因为以往与片材导出组件分开设置了将片材的折痕向折叠夹紧部 (Npl、Np2)引导的刀片构件,所以如果作用于片材的时机偏离,则成为折痕的位置偏差或在片材上产生皱纹的原因。为了解决此问题,图示的装置将朝向第一夹紧部Npl的片材的上游侧的第一辊41b的输送长度Lx和下游侧的第二辊49的输送长度Ly设定成[Lx > Ly], 同时,将弯曲导向件53b的弯曲导向面构成为使片材沿输送长度长的第一辊41b的周面的形状,使此从动辊53a和弯曲导向件53b同时从待机位置向工作位置进行位置移动。通过这样地构成,不使用特别的折叠刀片组件就能够将片材的折痕正确地向第一夹紧部Npl引导。另外如从图5所表明的那样,因为将输送长度设定成[Lx > Ly],所以与位于上游侧的第一辊41b的辊直径相比需要将从动辊53a的辊直径构成为小直径。[ 二次折叠偏向组件的结构]接下来,对二次折叠偏向组件M进行说明。如图4及图5所示,二次折叠偏向组件讨由升降构件Mc、安装在此升降构件5 上的从动辊5 和弯曲导向件54b构成。此从动辊5 配置在与位于第二辊49的下游侧的第三辊50的周面相向的位置,弯曲导向件 54b配置在与位于上游侧的第二辊49的周面相向的位置。与此同时从动辊5 和弯曲导向件Mb以由升降构件5 在从片材的移送路径 (以下称为片材路径Sp ;图5参照)退避的退避位置Wp和进入片材路径Sp内的工作位置 Ap之间进行位置移动的方式构成。如图5所示,升降构件Mc以沿设置于装置框架上的导轨(未图示)按规定行程S 往复运动的方式配置。在此升降构件5 上一体形成齿条Mr,与此齿条啮合的小齿轮54p 配置在装置框架侧。而且小齿轮Mp由后述的移位马达MS传递驱动。因此通过移位马达 MS的正反旋转,小齿轮Mp以在齿条54r上按规定行程S进行往复运动的方式驱动传递。在上述升降构件5 上设置了套筒Ms,在此套筒Ms内可滑动地嵌合了从动辊 54a的支承轴杆(以下将辊和支承它的支承轴杆简单地称为“从动辊”)。这样从动辊5 嵌合支承在按规定行程s往复运动的升降构件5 上,通过5 的移动在退避位置Wp和工作位置Ap之间进行位置移动。而且,在与套筒5如嵌合的从动辊5 和升降构件5 之间设置了调整弹簧Me, 从动辊Ma由调整弹簧Me向第三辊50方向加载。与此同时在升降构件5 上一体地设置了卡合突起Mk,此卡合突起54k与从动辊Ma(支承轴杆的凸缘部Mn)进行卡合。另一方面,弯曲导向件54b可摆动地支承在装置框架上。图示的弯曲导向件与游
11嵌于第一辊41b的旋转轴41x上的托架54g —体形成,弯曲导向件54b的导向面配置在与第二辊49的周面相向的位置。而且弯曲导向件54b以与升降构件54c的往复运动联动地在从片材位置Sp退避的退避位置Wp和进入路径内的工作位置Ap之间进行位置移动的方
式卡合。
因此在托架54g上设置了向退避位置Wp加载的加载弹簧54h和卡合片54j。此卡合片54j与升降构件54c卡合,以与升降构件54c的移动联动(抵抗加载弹簧54h)地从退避位置Wp向工作位置Ap移动的方式构成。根据以上的结构,升降构件54c和驱动它的移位马达MS构成使从动辊54a和弯曲导向件54b在退避位置Wp和工作位置Ap之间进行位置移动的“移位组件”。此外,不用说, 移位组件也可以变换成按规定行程进行往复运动的升降构件54c的结构,例如由工作螺线管等传动装置构成。在此情况下,可以使从动辊54a和弯曲导向件54b与单一的工作螺线管连结,或者与各自的工作螺线管连结。[ 二次折叠偏向组件的动作]在此依据图6(a)至(c)的动作状态图说明此二次折叠偏向组件54的动作。由第一折叠位置Npl折合了片材前端的片材在图6 (a)的状态下被送往第二 Z字形路径34。此时从动辊54a和弯曲导向件54b位于从片材路径Sp退避了的退避位置Wp。如该图所示,从动辊54a和弯曲导向件54b的退避位置Wp设定在离开片材路径Sp的路径外。在图6(a)的状态下从动辊54a被定位在退避位置Wp,弯曲导向件54b也被定位在退避位置Wp。而且, 此退避位置Wp设定在从片材路径Sp向路径外退避的位置。接着在片材前端到达第二 Z字形路径34的规定位置的预计时间(例如后述的前端检测传感器S2的检测信号)之后,使升降构件54c从退避位置(上死点)Wp移动到工作位置(下死点)Ap侧。于是在图6(b)的状态下从动辊54a与第三辊50的周面接触而压接被折合了的片材前端。此时上述的升降构件54c和弯曲导向件54b的卡合片54j配置成弯曲导向件54b位于不进入片材路径Sp内的退避位置侧的位置关系。在图6(b)的状态下从动辊54a被定位在工作位置Ap,弯曲导向件54b被定位在接近片材路径Sp的位置。而且此弯曲导向件54b的位置被设定在从片材路径Sp向路径外离开的位置。这样通过以从动辊54a使片材前端在与第三辊50的周面压接后进入片材路径Sp 内的方式构成弯曲导向件54b(图6(b)的状态),片材的折痕位置不会由弯曲导向件54b引起位置偏差。而且,从动辊54a在与第三辊50的周面接触后从动于辊50的旋转而使被折合了的片材前端向第二折叠位置Np2反转输送(Z字形输送)。此时如果弯曲导向件54b停止了,则有时片材前端与其碰撞而使前端折断。与此相对,弯曲导向件54b因为在进入片材路径Sp后朝向其工作位置Ap移动,所以不会引起片材前端折断地将片材的折痕位置插入第二夹紧部Np2。图6 (c)表示此状态,但升降构件54c按规定行程在从动辊54a与第三辊50的周面接触之后,也进一步进行越程动作,将弯曲导向件54b向接近第二夹紧部Np2的工作位置 Ap移动。此时从动辊54a因调整弹簧54e压缩而容许升降构件54c的越程动作。在图6(c) 的状态下弯曲导向件54b和从动辊54a都被定位在工作位置Ap。而且弯曲导向件54b在从动辊54a位于工作位置Ap之后进入片材路径Sp内,通过向工作位置进行位置移动的动作将由从动辊5 反转输送的片材的前端部插入第二夹紧部Np2。这样上述的升降构件5 和从动辊5 及弯曲导向件54b在辊Ma向工作位置移动而将折叠片材前端部压接在折叠辊周面上之后,使弯曲导向件54b从退避位置Wp向工作位置Ap进入片材路径Sp内,接着使弯曲导向件Mb向工作位置Ap进行位置移动。图5所示的装置,移位组件与移位马达MS连结,具备按规定行程往复运动的动作构件(升降构件^c),在此动作构件5 上分别以在退避位置Wp和工作位置Ap之间往复运动的方式连结了从动辊5 和弯曲导向件Mb。而且,如图5 (b)所示,相对于升降构件Mc的移动行程S,从动辊5 进行往复运动的行程长度S2设定得比弯曲导向件54b进行往复运动的行程长度S3短。因此,在从动辊5 将片材前端部压接于折叠辊周面后,弯曲导向件54b将进入片材路径Sp内。这样除了设定行程以外,也可以相对于按规定行程进行往复运动的升降构件Mc, 以从动辊5 在第一时机进行联动的方式将从动辊5 与升降构件5 连结,接着以在第二时机弯曲导向件54b与升降构件5 联动的方式进行连结。总之,只要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即可从动辊5 先与第三辊50的周面进行接触 (工作位置),在该时机时弯曲导向件54b不会进入片材路径Sp,弯曲导向件54b在从动辊 5 从工作位置移动后迟延地进入片材路径Sp,另外,弯曲导向件54b以将片材插入第二夹紧部Np2的方式向片材路径内的工作位置Ap移动。上述的二次折叠偏向组件M与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同样,由位于上游侧的第二辊49的第一夹紧部Npl向片材赋予输送力,相对于从此点到第二夹紧部Np2的输送长度 Lx,将从动辊5 与位于下游侧的第三辊50的压接点p3和第二夹紧部Np2之间的输送长度Ly设定成[Lx > Ly](参照图5)。而且将弯曲导向件构件Mb的弯曲导向面构成为使片材沿输送长度长的第二辊 49的周面的形状。另外,此二次折叠偏向组件M和前面的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以一方位于工作位置时另一方位于待机位置的方式相反地进行移动。这是因为由同一驱动组件使升降构件53c和升降构件5 升降(如后述)的缘故。[片材输送机构]根据图3说明上述第一路径32、第二路径33的片材输送机构。在第一路径32上, 在输入口(输入部)30配置了输入辊对40,在输出口(输出部)31配置了输出辊对62,在此两辊间配置了阻尼辊。图示的阻尼辊由后述的第一辊41b的外周和与其压接的压紧辊41a 构成。因此,在第一路径32上配置了输入辊对40、输出辊对62和阻尼辊(第一辊)41b。而且输入辊对40由一对辊40a、40b构成,在其一方的辊40b上连结着后述的输送马达Mf。同样输出辊对62也由一对辊62a、62b构成,在其一方的辊62b上连结着输送马达 Mf0另外,压紧辊41a以从动旋转的方式配置在第一辊41b上,此第一辊41b也与输送马达 Mf连结。在上述第二路径33上,第一辊41b、第二辊49和第三辊50相互压接地配置,在排纸路径37上配置了排纸辊67。而且在第二路径33 (第一 Z字形路径34和第二 Z字形路径 35)上如图3所示没有配置片材输送机构。而且在此第二路径33上由配置在第一路径32 上的输入辊对40和阻尼辊(第一辊)41b向第一 Z字形路径34输入片材,由第一、第二辊 41b,49将此片材向下游侧输送。
图示的装置,其特征在 于简化配置在第一路径32、第二路径33上的片材输送机构,谋求装置的小型化、静音化和消耗电力的减少。因此在第一路径32上以使配置在第二路径33上的折叠辊(第一辊41b)的外周的一部分在输入辊对40和输出辊对62之间与第一路径32面对的方式配置。而且在此第一辊41b的外周配置压紧辊41a,将从输入辊对40送来的片材送往第一 Z字形路径34。因此在第一路径32上不需要配置特别的输送辊,实现了输送机构的简化。与此同时,上述第一辊41b在折叠处理片材时使其旋转并由输入辊对40和此第一辊41b将来自输入辊对40的片材向第一 Z字形路径34输送的模式(后述的第一输送模式),在没有对片材进行折叠处理就从输入口 30向输出口 31输送的模式(后述的第二输送模式)中停止第一辊41b而由输入辊对40和输出辊对62从输入口 30向输出口 31输送片材。因此实现了消费电力的减少和静音运转。[阻尼机构]在上述第一路径32上,设置了整合从上述的输入辊对40送入的片材的前端的阻尼机构,根据图4说明该机构。在第一路径32上,如上所述,在输入口 30配置了输入辊对 40,在输出口 31配置了输出辊对62。在此输入辊对40和输出辊对62之间,以第一辊41b 的周面的一部分与第一路径32面对的方式配置,在此第一辊周面上压接了压紧辊41a。在上述第一辊41b的上游侧,在与输入辊对40之间配置了阻尼区域Ar和闸门止动件43。阻尼区域Ar将由输入辊对40抽出并由闸门止动件43卡定前端的片材由路径导向构件32g形成为弯曲的形状。闸门止动件43由具有碰撞片材前端的卡定面43s的杆构件构成,由支承轴43x可摆动地以轴的形式支承在装置框架上。而且此间门止动件43以由后述的闸门驱动机构向图4(b)实线状态(工作姿势)和虚线状态(待机姿势)移动的方式构成。另外,上述压紧辊41a可压接、离开第一辊41b地构成。图4所示的机构,压紧辊 41a可转动地支承在托架42上,此托架42由支承轴42x可摆动地通过轴承支承在装置框架上。根据这样的结构,闸门止动件43和压紧辊41a能够在图4(b)中由实线所示的第一路径32内的工作位置和由虚线所示的路径外的非工作位置之间移动。另外上述输入辊对40由位于阻尼区域Ar侧的辊40a和位于阻尼区域Ar的相反侧的辊40b的辊对构成,如图4(b)所示,辊对的压接点的切线方向(图示箭头A方向)倾斜规定角度(图示Θ)地配置,以便向阻尼区域Ar引导片材。与此同时位于阻尼区域侧的辊40a的直径da,被设定得比位于阻尼区域Ar的相反侧的辊40b的直径db小(da < db),辊外周材质被构成辊40a比辊40b硬。图示的装置由聚甲醛树脂等硬质树脂构成辊40a,由橡胶等软质材料构成辊40b。这样通过使输入辊40a、40b倾斜了规定角度θ (例如12度),因为来自输入口 30 的片材在箭头A方向向阻尼区域侧引导片材前端,另外,位于阻尼区域侧的辊40a的直径比位于阻尼区域Ar的相反侧的辊40b的小且构成为硬质,所以即使片材向与阻尼环相反方向卷曲,如图4(c)所示,也能在辊的压接部形成弯曲的凹部40q,由此凹部40q使片材消除卷曲ο因此在使闸门止动件43工作而由阻尼区域Ar形成阻尼环的情况(后述的第一输送模式)时将可靠地阻碍片材前端而使来自输入口 30的片材前端对齐。与此同时,在使闸门止动件43退避而不进行阻尼修正就向输出辊对62移送来自输入口 30的片材的情况 (后述的第二输送模式)时,将把片材向输送跨距比较长的输出辊对62摩擦阻力小地进行输送。也就是说,因为片材从输入辊对40在箭头A方向向输出辊对62送出,所以能减少与此片材滑动接触的输送导向件的摩擦阻力。后述的图示的装置具有由第二路径33折叠处理来自输入口 30的片材而向输出口 31输送的第一输送模式和将片材从输入口 30向输出口 31不进行折叠而在第一路径32中输送的第二输送模式。而且在第一输送模式时使间门止动件43和压紧辊41a位于第一路径内的工作位置,旋转驱动与压紧辊41a滑动接触的第一辊41b来对片材前端进行阻尼修正。在第二输送模式时使间门止动件43和压紧辊41a位于第一路径外的退避位置,不进行阻尼修正而向输出口 31移送。在此第二输送模式时在使第一辊41b成为停止的状态下使驱动传递OFF。[第一辊的导向罩机构]如上所述,在第二输送模式时,使间门止动件43和压紧辊41a向第一路径外退避而不进行阻尼修正而从输入口 30向输出口 31输送片材。因此在此第二输送模式时需要以片材与和第一路径32面对着的第一辊41b外周不接触的方式进行覆盖的导向罩机构。图4表示该导向罩机构,但在第一路径32上设置了覆盖第一辊41b的外周的导向罩44。此导向罩44,在以向第一路径32输入的片材不与第一辊41b的外周接触的方式进行覆盖的工作位置(在图4(b)中由虚线表示)和片材与第一辊41b的外周卡合的非工作位置(在图4(b)中由实线表示)之间可位置移动地构成。导向罩44由覆盖与第一辊41b的第一路径32面对的周面的板构件(树脂薄膜等)构成,固定在游嵌于第一辊41b的旋转轴41x上的托架44b上。而且在此托架44b上具备由后述的输送马达Mf构成的导向移位组件。而且,通过此输送马达Mf (导向移位组件)的旋转,导向罩44在图4(b)中由实线表示的非工作位置和由虚线表示的工作位置之间进行位置移动。此导向移位组件也可以由电磁螺线管等构成,但图示的组件是后述的离合器机构以由输送马达Mf的正旋转使导向罩44向工作位置移动、由逆旋转向非工作位置移动的方式构成的。而且导向罩44的表面由摩擦系数比第一辊41b周面的摩擦系数足够小的材料(例如聚酯等树脂薄膜)构成。[闸门止动组件的结构]闸门止动组件由具备碰撞片材前端而进行限制的卡定面43s的止动构件(闸门止动件)43和使此卡定面43s在第一路径内的卡定位置I^s和路径外部的待机位置Pw之间进行位置移动的止动件驱动机构构成。图示的止动构件(闸门止动件)43由杆构件构成,以使其基端部以支承轴43x为中心进行摆动的方式以轴的形式被支承在装置框架上,在其前端部形成了对在第一路径32 上移动的片材前端进行限制的卡定面43s。使此止动构件(闸门止动件)43在待机位置Pw 和工作位置&之间进行位置移动的驱动机构后述。另外,上述阻尼区域Ar,由使构成第一路径32的路径导向构件32g如图4(b)那样弯曲地使片材变形成环状的空间构成。[驱动机构]下面,对图3所示的装置的驱动机构进行说明。图3的装置,在第一路径32上配置了输入辊对40、输出辊对62和构成折叠辊的第一辊41b。另外在第二路径33上配置了折叠辊对(第一辊41b、第二辊49、第三辊50)和排纸辊67。此外在第二路径33上,在构成此路径的第一 Z字形路径34和第二 Z字形路径35上,没有具备向片材赋予输送力的辊、皮带等输送组件。因此在图3的装置上具备了“输送马达Mf ”和“移位马达MS”。与此同时后述的控制组件95具备了从输入口 30将片材向折叠处理路径(第二路径)33输入并进行折叠处理的第一输送模式和将来自输入口 30的片材不向折叠处理路径(第二路径)33移送而移送给输出口 31的第二输送模式。而且在第一输送模式中从输入口 30将片材由输入辊对40和第一辊41b向第二路径33的第一 Z字形路径34移送。在此模式中在将压紧辊41a压接在第一辊41b上的状态下将闸门止动组件430N(工作位置)、0FF (退避位置)并在阻尼区域Ar中使片材前端对齐后,送往第一 Z字形路径34。另外在第二输送模式中从输入口 30将片材由输入辊对40和输出辊对62向输出口 31移送。在此模式中使第一辊41b停止(非驱动状态),使压紧辊41a向路径外退避。 而且使片材前端受阻碍地没有进行前端对齐就向输出辊对62移送。这样在第一输送模式和第二输送模式中使第一路径32的片材输送形态不同,是为了使第二输送模式省电且静音地运转。图8表示“输送马达Mf”的驱动机构,但马达旋转轴100将正方向旋转(CW)和逆方向旋转经中间轴101传递给输入辊40b的旋转轴40x,其旋转经传动皮带Vl传递给输出辊62b的旋转轴62y。因此,输送马达Mf的正反旋转作为排纸方向旋转传递给输入辊对40和输出辊对 62。图示CW表示正方向旋转的传动系统,CCW表示逆方向旋转的传动系统。由齿轮传递将输入辊对40和输出辊对62的旋转方向设定在一个方向上。另外输送马达Mf的旋转轴100将正方向旋转经中间轴102传递给闸门止动件43 的支承轴43x,同时经中间轴103传递给压紧辊41a的支承轴42x。此传动系统由马达的正方向旋转(CW)使闸门止动件43和压紧辊41a向待机位置Pw进行位置移动,包括其离合器机构在内的传动系统后述。中间轴101的旋转经单向离合器OWC仅向折叠辊传递正方向旋转(CW)。如图8所示,中间轴101的正方向旋转经齿轮传递给第一辊41b、第二辊49、第三辊50、增加折叠辊 64。另外,增加折叠辊64在后面的排纸路径的结构中叙述。上述输送马达Mf的正方向旋转(CW)和逆方向旋转(CCW)被传递给排纸辊67的旋转轴67x,其旋转经传动皮带v2驱动传递到导向罩44。也就是说以覆盖上述的第一辊 41b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的导向罩44,安装在游嵌于旋转轴41x上的托架44b上。而且此托架44b在输送马达Mf逆方向旋转(CCW)时由弹簧离合器BCL的作用向导向罩44覆盖辊外周的工作位置(图4(b)虚线状态)移动,在托架44b卡定在未图示的止动件上后,弹簧离合器BCL空转。接着对图9所示的闸门止动件43和压紧辊41a的驱动进行说明。图9 (a)表示闸门止动件43的驱动机构,此间门止动件43以支承轴43x为中心进行摆动,前端的卡定面 43s在位于第一路径32的卡定位置I^s和路径外的待机位置Pw之间进行位置移动。而且此闸门止动件43在第一输送模式时在卡定位置Ps卡定片材前端并进行阻尼修正之后,向待机位置Pw移动。另外在第二输送模式时闸门止动件43成为位于待机位置Pw的状态。因此,闸门止动件43由弹簧43a在平时向卡定位置(该图实线)加载,由凸轮43b 向待机位置(该图虚线)进行位置移动。而且凸轮43b使与其一体旋转的凸轮齿轮43c与缺齿齿轮43d进行齿轮结合。输送马达Mf的传动齿轮43g与此缺齿齿轮43d啮合。此缺齿齿轮43d和传动齿轮43g以在缺齿部不进行驱动传递的方式啮合。而且在缺齿齿轮43d 上一体地连结了控制凸轮43e。
上述控制凸轮43e使加载弹簧43h和工作螺线管43sL卡合,加载弹簧43h对缺齿齿轮43d向传动方向加载,工作螺线管43sL以由卡定爪43f将控制凸轮43e锁定在非传动状态的方式卡合。因此输送马达Mf的旋转由传动齿轮43g向缺齿齿轮43d传递旋转,凸轮 43b因其旋转而进行旋转。而且工作螺线管43SL以在非通电状态下将传动齿轮43g和缺齿齿轮43d锁定在非传动状态,在通电状态下将传动齿轮43g的旋转传递给缺齿齿轮43d的方式连结。另外,上述凸轮43b和上述缺齿齿轮43d,以由缺齿齿轮43d的一周旋转使凸轮 43b进行半周旋转(1/2旋转)的方式设定齿轮的传动比。而且在由凸轮43b进行上下摆动的闸门止动件43上设置了标志43k和位置传感器S4 (参照图9 (a))。因此与缺齿齿轮43d 一体形成的控制凸轮43e将通过二周旋转使间门止动件43在工作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进行位置移动。因此,如果缺齿齿轮43d使上述的工作螺线管43SL进行了一周旋转时从ON状态控制成OFF状态,则闸门止动件43定位在退避位置,并静止在该位置。另外如果在缺齿齿轮43d进行了二周旋转时从ON状态控制成OFF状态,则闸门止动件43将由先前的一周旋转从工作位置移动到退避位置,由接下来的一周旋转从退避位置返回到工作位置。上述位置传感器S4是检测间门止动件43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的异常检测传感器。在这样的结构中输送马达Mf在其正转旋转(第一输送模式)中将马达的旋转传递给凸轮43b,在逆方向旋转(第二输送模式)中工作螺线管43SL被维持在非通电状态 (OFF状态),由缺齿齿轮43d的缺齿部不进行驱动传递。接着对图9(b)所示的压紧辊41a的驱动机构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压紧辊41a安装在托架42上,此托架42以将支承轴42x作为中心进行摆动的方式构成。因此压紧辊41a 由加载弹簧42a在平时保持在工作位置(该图实线位置)。而且在托架42的轴支承部上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了齿轮42c,在此齿轮42c上经传动齿轮列42d啮合了离合器齿轮 42e。此离合器齿轮42e经扭矩限制器TLQ连结了输送马达Mf的传动齿轮42g。上述离合器齿轮42e支承在以上述的中间轴103为中心进行摆动的行星杆42h 上,在此行星杆的支承轴上设置了扭矩限制器TLQ。图示42f是将离合器齿轮42e卡定在非传动状态下的止动件。如果在图9(b)的状态下传动齿轮42g向逆时针方向(输送马达的逆方向旋转;第二输送模式)旋转,则行星杆42h向顺时针方向摆动,安装在其上的离合器齿轮42e与传动齿轮列42d啮合,将传动齿轮42g的旋转传递给齿轮42c。于是,和此齿轮42c—体的托架42在该图虚线状态下向退避位置移动。而且如果托架42与止动件42b卡合,则被锁定在该位置。此时传动齿轮列42d和离合器齿轮42e因扭矩限制器TLQ而进行空转,其旋转被停止,并被锁定在该状态下。
而且如果输送马达Mf进行正方向旋转(第一输送模式),则传动齿轮42g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与其进行齿轮结合的行星杆42h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此状态下离合器齿轮 42e和传动齿轮列42d的结合被解除,由扭矩限制器TLQ锁定在该状态下。因此在输送马达Mf的正方向旋转(第一输送模式)中传动齿轮42g的旋转不会传递给托架42的齿轮42c,压紧辊41a由加载弹簧4 的作用在第一路径32中维持与第一辊41b压接的状态(工作位置;图9(b)实线)。另一方面,如果输送马达Mf进行逆方向旋转(第二输送模式),则传动齿轮42g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行星杆4 的离合器齿轮4 因其旋转而与传动齿轮列42d卡合,将压紧辊41a向从第一路径32退避的退避位置(该图虚线)进行位置移动,锁定在该状态下。[移位马达的驱动机构]接着对上述的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和二次折叠偏向组件M的驱动机构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其从动辊53a和弯曲导向件5 被支承在按规定行程进行上下运动的升降构件53c上。在此升降构件53c上以卡合的方式设置了以支承轴 8 为中心可摆动的工作杆85a。也就是说,在由导轨(未图示)升降自由地支承于装置框架上的升降构件53c上设置凸轮槽53d,在此凸轮槽53d上以卡合的方式配置了工作杆8 的前端。而且工作杆8 经弹簧离合器85d与支承轴8 连结。与此同时在支承轴8 上设置皮带轮85b,由传动皮带85c向此皮带轮8 传递移位马达MS的旋转。因此上述弹簧离合器85d以从支承轴85x向工作杆8 传递移位马达MS的旋转的方式被设定。与此同时如果弹簧离合器85d达到规定扭矩以上的负荷,则在与支承轴8 之间进行空转,不将移位马达MS的旋转传递给工作杆85a。因此如果使移位马达MS向正方向旋转,则工作杆85a向图示顺时针方向从该图 (a)的状态向该图(b)的状态旋转,在从动辊53a与第二辊49的周面接触后,弹簧离合器 85d进行空转。而且如果使移位马达MS向相反方向旋转,则工作杆8 从该图(b)的状态向该图(a)的状态上升,在升降构件53c与止动件5 碰撞后弹簧离合器85d空转并在图示状态下被锁定。另外在此位置配置了限位传感器Ls,由升降构件53c移动到规定的止动位置的状态信号停止移位马达MS的旋转。另一方面,二次折叠偏向组件M也同样,其升降构件Mc以按规定行程进行上下运动的方式被支承在装置框架上,并设置了从动辊5 和弯曲导向件Mb。在此升降构件 53c上如上述那样设置了齿条Mr,其与小齿轮54p啮合。因此在此小齿轮54p上经弹簧离合器86a连结了移位马达MS。此弹簧离合器86a以在规定扭矩内传递移位马达MS的旋转, 在规定扭矩以上进行空转的方式被设定。另外,上述的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和二次折叠偏向组件M通过移位马达MS的正方向旋转将升降构件53c从退避位置向工作位置进行位置移动,通过此方向的旋转将二次折叠偏向组件M的升降构件5 从工作位置向退避位置进行位置移动。另一方面,通过移位马达MS逆方向旋转将二次折叠偏向组件M的升降构件5 从退避位置向工作位置进行位置移动,在此旋转方向上将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的升降构件53c从工作位置向退避位置进行位置移动。这样通过移位马达MS的正反旋转,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和二次折叠偏向组件M以在工作位置和退避位置和之间相反地进行位置移动的方式构成。
[片材前端检测传感器]在上述的第一路径32上,如图3所示,配置了检测片材的端缘的第一传感器Si, 其检测向第一 Z字形路径34输入的片材的端缘(前端及后端)。另外配置了检测向第二 Z 字形路径35输入的片材的端缘的第二传感器S2。此第一传感器Sl和第二传感器S2为了推断出片材的折痕位置而检测片材的端缘,但其作用与后述的折叠方法一起追加说明。[折叠处理方法]接着根据图15对通过上述的折叠处理组件48进行的片材折叠方法进行说明。通常的形成了图像的片材,存在为了归档最后加工而留出装订余量并进行二重折叠或三重折叠的情况和为了书信最后加工而进行二重折叠或三重折叠的情况。另外,在三重折叠时存在Z字形折叠和内三重折叠的情况。在图15中(a)表示内三重折叠,(b)表示1/3Z字形折叠,(c)表示1/4Z字形折叠。而且在二重折叠的情况下,将送往第二路径33的片材由第一辊41b、第二辊49在片材尺寸的1/2位置或在片材端部留出装订余量在其1/2位置折合(一次折叠)。另外,在三重折叠的情况下,将送往第二路径33的片材由第一辊41b、第二辊49在片材尺寸的1/3位置或在片材端部留出装订余量在其1/3位置折合(一次折叠)。将此折叠片材由第二辊49、第三辊50将剩余的片材在1/3位置折合(二次折叠)送往第三路径 36。另外在三重折叠的情况下,如图15(a)所示,在内三重折叠的情况下将已送往第二路径33的片材由第一辊41b、第二辊49在片材后端侧1/3位置折合,接下来在片材前端侧1/3位置折合。同样在1/3Z字形折叠时,将已送往第二路径33的片材由第一辊41b、第二辊49在片材前端侧1/3位置折合,接下来在片材后端侧1/3位置折合。另外在三重折叠的情况下,在图15(c)所示的1/4位置进行Z字形折叠时,将已送往第二路径33的片材由第一辊41b、第二辊49在片材后端侧1/4位置折合,接下来在片材的1/2位置折合。[控制组件]用于上述的片材折叠的控制组件95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在上述的片材折叠装置 B上搭载控制CPU,或者在图像形成装置A的控制部设置折叠处理控制部。而且以能够进行下面的动作的方式构成此控制部。首先在第二路径33的第一 Z字形路径34及第二 Z字形路径35上设置对片材前端进行位置限制的止动组件(未图示),或者对片材前端进行位置检测的传感器组件(图示的S1、S2)。图示的装置,在第一 Z字形路径34上配置了第一传感器Si,在第二 Z字形路径 35上配置了第二传感器S2。而且控制组件95以根据从图像形成装置A送来的片材尺寸信息和来自传感器Sl (S2)的检测信号算出片材的折痕位置到达了规定位置的时机的方式构成。因此根据图16所示的控制方块图进行说明。在图像形成装置A中,对控制U PU91 设置了控制面板15和模式设定组件92。此控制CPU91与由控制面板15设定的图像形成条件相应地控制供纸部3、图像形成部7。而且控制CPU91向后处理装置C的控制部95转送 “后处理模式”、“作业结束信号”、“片材尺寸信息”等在后处理中需要的数据和指令。后处理装置C的控制部95是控制CPU,具备后处理动作控制部95a。而且向此控制CPU95传递第一传感器Si、第二传感器S2的检测信号。另外,控制CPU95向间门止动组件43具备的止动件驱动组件(螺线管43SL)和路径切换组件63传递“ON”、“OFF”控制信号。 而且在控制CPU95中,以执行上述的折叠方法的方式将控制输送马达Mf、移位马达MS、止动件驱动组件(螺线管43SL)和路径切换组件63的折叠处理执行程序存储在 R0M96中。另外,在RAM98中作为数据存储了用于由折痕位置算出组件97算出片材的折痕的数据和移位马达MS的工作时机时间。上述折痕位置算出组件97,由根据“片材的长度尺寸”、“折叠方法”和“装订余量尺寸”从片材前端(排纸方向前端)算出折痕位置(尺寸)的运算电路构成。例如在二重折叠模式中使片材在排纸方向1/2位置折合或者留出预先设定的装订余量在1/2位置折合。 其折痕位置的运算,例如,由[{(片材长度尺寸)"(装订余量)} /2]算出。另外在三重折叠模式中,例如与书信折叠(内三重折叠、1/3Z字形折叠)、归档折叠(1/4Z字形折叠、1/3Z字形折叠)等折叠方法相应地算出折痕位置。[折叠处理动作]对上述的片材折叠装置B的结构中的作用进行说明。图11(b)表示对进入了输入口 30的片材进行阻尼修正的状态,图12(a)表示为了一次折叠片材向第一 Z字形路径34 输入的状态。图12(b)表示在一次折叠位置Npl折合片材的状态,图13(a)表示向第二 Z 字形路径35输入折叠片材的状态,图13(b)表示在二次折叠位置Np2折合片材的状态,图 14(a)表示输出折叠片材的状态。在图11(b)中,片材被引导至输入口 30,由输入辊对(第一输送组件)40送往下游侧。此时控制组件95以间门止动组件43位于卡定位置Ps的方式控制止动件驱动机构。 于是片材前端卡定在止动构件的卡定面43s上,在阻尼区域内弯曲变形成环状,此时片材模仿卡定面43s进行前端对齐。接下来控制组件95使间门止动组件43从卡定位置Ps向待机位置Pw退避。在图12 (a)中,控制组件95使闸门止动组件43从卡定位置Ps向待机位置Pw移动。于是由上述的片材输送机构将片材在第一路径32中送往下游侧。而且控制组件95如图示那样以将片材从第一路径32向第一 Z字形路径34引导的方式控制路径切换组件63。于是片材依靠压紧辊41a、第一辊41b向第一 Z字形路径34输入。另外,在第一路径32上,在压紧辊41a、第一辊41b的下游侧配置第一传感器Si,检测向第一 Z字形路径 34输入的片材前端。在图12(b)中,控制组件95基于由第一传感器Sl检测片材前端的信号,在片材的折痕位置移送到规定的位置的时机将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的升降构件53c从待机位置向工作位置移动。于是第一路径32的片材向第一夹紧部Npl变形成V字状。而且如果安装在升降构件53c上的从动辊53a压接在第二辊49的周面上,则将片材前端侧向相反方向(第二辊的旋转方向)抽出。另一方面,片材后端侧由压紧辊41a、第一辊41b的输送力向第一夹紧部Npl抽出片材。此时以沿着第一辊41b的周面的方式进行限制,以便弯曲导向件53b的弯曲导向面使片材沿着辊周面。因此在一次折叠位置Npl,片材是其前端侧由从动辊53a、后端侧由压紧辊41a、第一辊41b向第一夹紧部Npl抽入,由升降构件53c的升降时机推断出折痕位置。因此控制组件95将由压紧辊41a、第一辊41b移送片材的速度和从待机位置向工作位置移动从动辊 53a的时机(特别是从动辊53a与第二辊49的周面接触的时机)预先由实验设定成最佳值。而且,因为弯曲导向件53b的弯曲导向面与从动辊53a从待机位置向工作位置的移动同步地以沿相向的第一辊41b的周面的方式对片材进行引导,所以片材的折痕位置没有其每次都变化的危险。在图13(a)中,由第一夹紧部Npl在1/2位置(二重折叠)、1/3位置(三重折叠)、 1/4位置(三重折叠)折合的片材,由此第一夹紧部Npl赋予输送力而送往下游侧。因此控制组件95使二次折叠偏向组件54的升降构件54c在二重折叠模式时位于工作位置,在三重折叠模式时位于待机位置。该图表示三重折叠模式的控制。在二重折叠时使升降构件 54c位于工作位置,将折叠片材从前端向第二夹紧部Np2引导,送往其下游侧的输出口 31。因此在三重折叠模式时,控制组件95使二次折叠偏向组件54的升降构件54c如图13(a)所示,位于待机位置。于是从第一夹紧部Npl送来的片材从前端送往第二 Z字形路径35。而且第二传感器S2检测片材前端(折痕位置)。在图13(b)中,以第二传感器S2的检测信号为基准在二次折叠的折痕位置到达了规定位置的阶段,控制组件95将二次折叠偏向组件54的升降构件54c从待机位置向工作位置移动。于是第二 Z字形路径35内的片材在从动辊54a与第三辊50的周面接触的阶段向相反方向抽出片材。因此,片材的前端侧由从动辊54a、后端侧由第一夹紧部Npl相互在相反方向送出片材而向第二夹紧部Np2引导。另外在此情况下,从升降构件54c的待机位置向工作位置的移动时机是与上述的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的情况同样的,另外引导构件54b的作用也是同样的。在图14(a)中,已送至二次折叠位置(第二夹紧部)Np2的折叠片材,由压接在第二辊49上的增加折叠辊64可靠地折叠其折痕,向第三路径36移送。因此,控制组件95由预先设定的分类方法将此折叠片材送往排纸路径37,或返送给第一路径32。图示的装置, 在不需要由后处理装置C装订在一起的书信折叠方法的内三重折叠、1/3Z字形折叠时,控制路径切换挡板66而从排纸路径37向收纳堆叠箱65引导。另外,在需要归档用或制书装订处理等后处理的二重折叠、1/4Z字形折叠等三重折叠模式时,从第三路径36向第一路径32移送,从输出口 31向后处理装置C送出。[ 二重折叠模式的折叠动作]在上述的折叠动作中,在二重折叠片材的模式中,如图17(a)所示,从图像形成装置A接受排纸指示信号和是否同时进行折叠处理的模式指示信号。于是控制组件95由折痕位置算出组件97算出折痕位置(StOl)。因此,控制组件95在二重折叠模式(St02)时, 第一传感器Sl检测片材前端(St03)。在经过与根据此检测信号由折痕位置算出组件97算出的片材的长度相当的片材的输送时间(St04)后,将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从待机位置向工作位置移动(St05)。此移动由移位马达MS的旋转控制。在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的升降构件53c向工作位置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路径32 的片材如由图12(b)说明的那样,以折痕位置为基准向第一夹紧部Npl弯曲。而且如果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的从动辊53a与第二辊49的周面接触,则片材被拉近而从折痕位置向第一夹紧部Npl插入。此时控制组件95在二重折叠模式中以来自第一传感器Sl的检测信号为基准在将片材的折痕向第一夹紧部Npl插入的预计时间后(St06)将二次折叠偏向组件54向工作位置移动(St07)。此预计时间被设定为片材的折痕位置被插入第一夹紧部Npl、其折叠片材前端到达弯曲导向件54b之前的时间。因此折叠片材前端在图13(b)的状态下,被弯曲导向件54b的弯曲导向面引导而沿着第二辊周面。与此同时,因为位于工作位置的从动辊54a从动于第三辊50的旋转而旋转,所以即使折叠片材的前端向从第二夹紧部Np2偏离的方向卷曲,也将由从动辊54a和第三辊50 的旋转可靠地向第二夹紧部Np2引导。
因此控制组件95将从第二夹紧部Np2向第三路径36输出的折叠片材从第三路径 36向第一路径32输出。而且控制组件95在使二次折叠偏向组件54位于工作位置的状态下为后续的片材的处理做准备(Stos)。图示的是在使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位于待机位置的关系中,使与其相反地进行位置移动的二次折叠偏向组件54位于工作位置,但也可以以由配置在第三路径36上的排纸传感器S3的检测信号将二次折叠偏向组件54向待机位置移动的方式构成。[三重折叠模式的折叠动作]在三重折叠片材的模式中,如图12至图14说明的那样,从图像形成装置A接受排纸指示信号和是否同时进行折叠处理的模式指示信号。于是控制组件95由折痕位置算出组件97算出折痕位置(StOl)。因此控制组件95在三重折叠模式(St09)时,第一传感器 Sl检测片材前端(StlO)。在经过与根据此检测信号由折痕位置算出组件97算出的片材的长度相当的片材的输送时间(Stll)后,将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从待机位置向工作位置移动(Stl2)。此移动由移位马达MS的旋转控制。在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的升降构件53c向工作位置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路径32 的片材如由图12(b)说明的那样,以折痕位置为基准向第一夹紧部Npl弯曲。而且如果一次折叠偏向组件53的从动辊53a与第二辊49的周面接触,则片材被拉近而从折痕位置向第一夹紧部Npl插入。此时控制组件95在三重折叠模式中等待第二传感器S2检测片材前端(St13)。以第二传感器S2检测片材前端的信号为基准,控制组件95在片材的二次折痕位置到达规定位置的预计时间之后(Stl4),将二次折叠偏向组件54向工作位置移动(Stl5)。 此预计时间由折痕位置算出组件97的算出值设定。因此,片材由从动辊54a赋予输送力而向第二夹紧部Np2插入。排纸传感器S3检测此片材前端,与折叠方法相应地从第三路径36 向第一路径32输出或从排纸路径37向收纳堆叠箱65输出(Stl6)。另外,在上述步骤StOl中在从模式设定组件92设定了不进行片材折叠处理的后处理模式(第二输送模式)时(Stl7),如图11(a)所示,将闸门止动件43和压紧辊41a向路径外的退避位置移动(Stl8、Stl9),同时将导向罩44向覆盖第一辊41b的外周的位置移动。此时片材导向件61位于图11(a)的状态(第一导向姿势)。而且如果将输送马达Mf反转(St20),则已送往输入口 30的片材由输入辊对40向阻尼区域Ar抽出。此片材在阻尼区域Ar中向上方抽出,向输出辊对62输送。而且在第一路径32上片材导向件61将片材前端送入到输出辊对62的夹紧点。因此片材不承受闸门止动件43、压紧辊41a、第一辊41b的应力而顺利地被引导至输出口(输出部)31。
[排纸路径的结构]如上所述,二重折叠、三重折叠的折叠片材从第二辊49、第三辊50的压接点送往第三路径36。而且由与第二辊49压接的增加折叠辊64增加折叠,向第三路径36引导。此第三路径36如上所述与第一路径32合流。从此第三路径36分支并经路径切换挡板66连续设置了排纸路径37,此排纸路径37将折叠片材向配置在第二路径33的下方的收纳堆叠箱65引导。此排纸路径以曲率R3如上述那样地构成。图示67是配置在排纸路径37上的排纸辊。因此,不需要向后处理装置C移送的例如内三重折叠或者1/3Z字形折叠等按书信方法折合的片材不向输出口 31移送而被收容在收纳堆叠箱65内。 而且在已送往第三路径36的折叠片材之中,移送给后处理装置C而进行后处理的片材,由输出辊对62向输出口 31移送。另外在此情况下,是否进行后处理的判断,例如以由上述的控制面板15在设定图像形成条件的同时设定后处理条件的方式构成。而且以与设定的最后加工条件相应地向收纳堆叠箱65输出或向后处理装置C移送的方式构成。[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A如图1所示具备下面的结构。此装置从供纸部3将片材送往图像形成部7,在由图像形成部7印刷到片材上之后,从主体排纸口 18输出片材。供纸部3将多个尺寸的片材收纳在供纸盒4a、4b中,将指定的片材分离成一张一张地送给图像形成部7。 图像形成部7例如配置了静电鼓8,在其周围配置了打印头(激光发光器)9和显影器10、 转印充电器11和定影器12,在静电鼓8上由激光发光器9形成静电潜像,由显影器10将调色剂附着在此静电潜像上,由转印充电器11向片材上转印图像,由定影器12加热定影。这样形成了图像的片材从主体排纸口 18顺序输出。图示13是循环路径,是在将从定影器12向表面侧印刷的片材在经主体Z字形路径14进行表里反转后,再送给图像形成部7并向片材的里面侧印刷的两面印刷的路径。这样被进行了两面印刷的片材在由主体 Z字形路径14表里反转后从主体排纸口 18输出。图示20是图像读取部,对放置在台板21上的原稿片材由扫描单元22扫描,由未图示的光电转换元件电气地读取。此图像数据由图像处理部例如进行了数字处理后,转送给数据存储部16,向上述激光发光器9输送图像信号。另外,图示25是供给装置,将收容在堆叠箱26内的原稿片材送给台板21。在上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A中设置未图示的控制部(控制器),从控制面板15 设定图像形成条件,例如片材尺寸指定、彩色和黑白印刷指定、印刷份数指定、单面和双面印刷指定、放大和缩小印刷指定等打印输出条件。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装置A中,以将由上述扫描单元22读取的图像数据或者从外部的网络转送的图像数据储存在数据存储部16内,从此数据存储部16将图像数据转送给缓冲存储器17,从此缓冲存储器17顺序向打印头9移送数据信号的方式构成。从上述控制面板15在输入指定图像形成条件的同时也输入指定后处理条件。此后处理条件例如选定“打印输出模式”、“订书钉装订模式”、“片材捆扎模式”等。在此后处理条件中设定上述的片材折叠装置B中的折叠方法。[后处理装置]后处理装置C如图2所示具备如下的结构。此装置在装置壳体68上具备片材接收口 69、排纸堆叠箱70、后处理路径71。片材接收口 69与上述的片材折叠装置B的输出口 31连结,以接受来自第一输送路径32或第三输送路径36的片材的方式构成。后处理路径71以将来 自片材接收口 69的片材向排纸堆叠箱70引导的方式构成, 在此路径上设置了处理托盘72。图示73是排纸口,将来自后处理路径71的片材集聚在配置于下游侧的处理托盘72上。图示74是打孔单元,配置在后处理路径71上。在排纸口 73 上配置排纸辊75,将来自片材接收口 69的片材集聚在处理托盘72上。处理托盘72,使来自后处理路径71的片材Z字形(输送方向反转)输送而成份对齐并集聚在设置于托盘上的后端限制构件(未图示)上。因此在托盘上方设置了使来自排纸口 73的片材Z字形输送的正反转辊75。另外上述处理托盘72与排纸堆叠箱70相连,以前端侧由排纸堆叠箱70支承,后端侧由处理托盘72支承(桥支承)的方式支承来自排纸口 73的片材。在上述处理托盘72上配置了将已被后端限制构件定位的片材束装订在一起的订书单元77。图示78是整合机构,将已被输出到处理托盘上的片材宽度接近地整合在与输送正交的方向上。图示79是叶片旋转体,与排纸辊75的旋转轴连结驱动,以便将来自排纸辊 75的片材向后端限制构件移送。图示80是片材束输出组件,将由订书单元77装订在一起的片材束向下游侧的排纸堆叠箱70移送。因此,图示的片材束输出组件80由摆动自由地以轴的形式支承基端部的杆构件81和片材端卡合构件82构成。而且片材端卡合构件82以沿着处理托盘72在排纸方向往复运动的方式装备在处理托盘上,与杆构件81连结。图示Mm是使杆构件81进行摆动运动的驱动马达。另外在排纸堆叠箱70上具备虽然未图示但与片材的装载量相应地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另外,本申请通过参照在此请求来自被引用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0-043495号的优先权。
权利要求
1.一种片材折叠装置,是对来自输入部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向输出部输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将来自上述输入部的片材不进行折叠处理而向上述输出部引导的第一输送路径; 从上述第一输送路径分支地配置在交叉的方向,对来自输入部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而向上述输出部引导的第二输送路径;配置在上述第一输送路径的输入部的输入辊; 配置在上述第一输送路径的输出部的输出辊; 配置在上述第二输送路径的折叠位置,使片材折合的折叠辊; 驱动上述输入辊、输出辊和折叠辊的驱动马达; 控制此驱动马达的控制组件,上述折叠辊以至少外周的一部分与上述输入辊和输出辊之间的上述第一输送路径面对的方式配置,同时,将能与此折叠辊的外周压接、离开的压紧辊设置在上述第一输送路径上,在上述第一输送路径上设置导向罩,该导向罩覆盖与此路径面对的上述折叠辊的外周,此导向罩在以向第一输送路径输入的片材不与折叠辊外周接触的方式覆盖的工作位置和片材与折叠辊外周卡合的非工作位置之间可位置移动地构成,上述控制组件在使上述压紧辊离开辊外周的状态下将上述导向罩向工作位置进行位置移动。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片材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输送路径和上述第二输送路径之间,配置路径切换组件, 上述控制组件构成第一输送模式和第二输送模式,该第一输送模式控制此路径切换组件而将来自上述输入部的片材向上述第二输送路径移送,该第二输送模式将片材不向上述第二输送路径移送而向上述输出部移送,此控制组件以在上述第二输送模式时在停止了上述折叠辊的状态下在使上述压紧辊离开辊外周的同时将上述导向罩向工作位置进行位置移动的方式控制上述辊升降组件和导向移位组件。
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片材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马达由单一的马达构成,通过此马达的一方向旋转对上述输入辊、输出辊和折叠辊向规定方向进行旋转驱动, 通过此马达的相反方向旋转,在停止了上述折叠辊的状态下向规定方向对上述输入辊和输出辊进行旋转驱动。
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片材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输送路径具备位于上述折叠位置的上游侧的路径端部; 位于上述折叠位置的下游侧的路径端部,此上游侧的路径端部和下游侧的路径端部,配置在经上述第一输送路径上下地相向的区域内。
5.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片材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向折叠位置引导上述第二输送路径的片材的路径端部,由从上述第一输送路径分支地输入来自上述输入部的片材并将此片材的输送方向反转而向上述折叠位置输出的弯曲的路径构成。
6.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片材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折叠辊,由一次折叠来自上述输入部的片材的第一折叠辊对和二次折叠已被进行了一次折叠的片材的第二折叠辊对构成,上述第一折叠辊对以至少外周的一部分与上述输入辊和输出辊之间的上述第一输送路径面对的方式配置。
7.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片材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输入部,在上游侧配置了将图像形成在片材上的图像形成部, 在上述输出部,在下游侧配置了装载收容片材的片材收纳部。
全文摘要
片材折叠装置,在将片材从输入部向输出部移送时减少选择性地实施折叠处理的装置的电力消耗量。具备将来自输入部(30)的片材不进行折叠处理就向输出部(31)引导的第一输送路径(32)和从此路径分支地配置在交叉的方向并对来自输入部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向输出部引导的第二输送路径(33),将配置在此第二输送路径上的折叠辊(41b)以至少外周的一部分与第一输送路径(32)面对的方式进行配置。而且将覆盖此辊的外周的导向罩(44)在以片材不与辊外周接触的方式进行覆盖的工作位置和片材与辊外周卡合的非工作位置之间可位置移动地配置在第一输送路径上,在使与折叠辊压接、离开的压紧辊从辊外周离开的状态下将导向罩控制成向工作位置进行位置移动。
文档编号B65H45/14GK102190203SQ201110046060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6日
发明者今津裕纪, 伊藤真一, 白仓瑞穂 申请人:立志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