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式集装箱及其端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2170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罐式集装箱及其端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罐式集装箱及其端框,尤其涉及一种无顶侧梁、无顶横梁、无底侧梁的罐式集装箱及该罐式集装箱优选适用的端框。
背景技术
目前的液体罐式集装箱长度多为20英尺罐箱,高度较高,一般在8英尺以上,罐体直径一般在1600mm以上,罐体同前后端框采用圆柱形的连接圈连接,铁路运输时只能单层运输,该类集装箱存在运输成本高的缺点,若利用常规技术制造的40英尺的罐车,则存在罐车成本高,且使用效率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及其端框,以解决现有罐式集装箱存在的难以多层运输或使用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罐式集装箱端框包括上梁、下梁、第一角柱、第二角柱,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的上下端均设有角件,所述上梁、下梁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之间,其中,一第一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二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三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四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五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中部和所述第三支撑管的中部,一第六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中部和所述第四支撑管的中部。根据上述罐式集装箱端框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管和上梁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一支撑管和第五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五支撑管和第三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上梁和第二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二支撑管和第六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六支撑管和第四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三支撑管和下梁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四支撑管和所述下梁的钝角夹角中焊接有加强板。根据上述罐式集装箱端框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下梁和所述第一角柱、 第二角柱的连接处均焊接有直角三角形的加强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罐式集装箱包括罐体、前端框、后端框、前连接圈、后连接圈,所述罐体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前连接圈、后连接圈设于所述前端框、后端框,其中,所述前端框和后端框均包括上梁、下梁、第一角柱、第二角柱,所述第一角柱、 第二角柱的上下端均设有角件,所述上梁、下梁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之间, 一第一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二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三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四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五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中部和所述第三支撑管的中部,一第六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中部和所述第四支撑管的中部;所述前连接圈和后连接圈均呈第一口径小于其第二口径的喇叭型;其中,所述前连接圈的大端固定于所述前端框的上梁、第一至第六支撑管、下梁,所述前连接圈的小端固定于所述罐体的前封头;所述后连接圈的大端固定于所述后端框的上梁、第一至第六支撑管、下梁,所述后连接圈的小端固定于所述罐体的后封头;所述前端框的第一角柱、第二角柱下端分别连接于一前支撑梁的一端,所述前支撑梁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罐体前端的下方;所述后端框的第一角柱、第二角柱下端分别连接一后支撑梁的一端,所述后支撑梁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罐体后端的下方。根据上述罐式集装箱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前端框下梁的两端靠近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部位的向下开口的槽内均设有一段槽钢,所述后端框下梁的两端靠近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部位的向下开口的槽内也均设有一段槽钢,所述槽钢的开口均向下,并且所述槽钢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罐体的长度方向一致。根据上述罐式集装箱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前端框和后端框中,所述第一支撑管和上梁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一支撑管和第五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五支撑管和第三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上梁和第二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二支撑管和第六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六支撑管和第四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三支撑管和下梁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四支撑管和所述下梁的钝角夹角中焊接有加强板。根据上述罐式集装箱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前支撑梁的中部和所述前端框的下梁之间分别连接一前连接梁,所述前连接梁、前支撑梁和前端框的下梁组成A字形结构;所述后支撑梁的中部和所述后端框的下梁之间分别连接一后连接梁,所述后连接梁、后支撑梁和后端框的下梁组成A字形结构。根据上述罐式集装箱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前连接圈和前封头之间、所述后连接圈和后封头之间均连接有加强板。根据上述罐式集装箱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后下梁的中部设有一向上开口的凹槽以容置卸料阀;所述凹槽的上表面设有一层加强板,所述后下梁的下表面且对应所述凹槽的部分也设有一层加强板。根据上述罐式集装箱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前端框的第一角柱和第二角柱、后端框的第一角柱和第二角柱上端的角件上均设有一顶角加强盒,所述顶角加强盒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和竖直设置的支撑板,所述顶板的两边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上端的所述角件的内侧,所述支撑板呈直角三角形,且所述支撑板的一边设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板的另一边设于所述前端框、后端框的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的侧 本实用新型的罐式集装箱通过结构方面的改进,省略了顶侧梁、顶横梁、底侧梁等结构,可以提供长达40英尺、低高度、小直径的罐式集装箱,在铁路上可以采用双层或者三层运输(北美)方式,减少运输成本;框架采用全新轻量化设计,无顶侧梁,无底侧梁,无顶横梁,即使长达40英尺,本实用新型的总重与常规20英尺罐箱基本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罐式集装箱端框增加了多个支撑管,在罐体直径减小的情况下,可以将罐体的封头固定于端框的支撑管上。可见,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结构简化、提高运输效率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优选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优选实施例的前端结构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优选实施例的后端结构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端框优选实施例的前端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端框优选实施例的后端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下实施例仅作说明之用,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图1-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优选实施例及罐式集装箱端框优选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罐式集装箱优选实施例包括罐体1、前端框2、 后端框5,罐体1通过前连接圈31、后连接圈32设于前端框2和后端框5之间。罐体1外侧套设有加强圈及加热管14、保温层(部分)110,罐体1的上方设有溢流盒15、步道16,下方设有鞍座13、18,一侧设有扶梯17。如图4-图7所示,前端框2包括前上梁22、前下梁23、两前角柱21及设于前角柱两端的前角件对、29。前上梁22、前下梁23、两前角柱21组成的框形架之间设有多个支撑管
271、272、273,其中,支撑管271连接于前上梁22中部和前角柱21中部之间,支撑管273连接于前下梁23中部和前角柱21中部之间,支撑管272连接于支撑管271、273的中部之间。 后端框5包括后上梁52、后下梁53、两后角柱51及设于后角柱51两端的后角件M、59,后上梁52、后下梁53、两后角柱51之间设有多个支撑管571、572、573,其中,支撑管571连接于后上梁52中部和后角柱51中部之间,支撑管573连接于后下梁53中部和后角柱51中部之间,支撑管572连接于支撑管571、573的中部之间。如图1_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优选实施例中,连接罐体1的前封头11和前端框2的前连接圈31、连接罐体1的后封头19和后端框5的后连接圈32均呈喇叭型,也即前连接圈31、后连接圈32的两端口径大小不一,前连接圈31的大端固定于前端框2的前上梁22、前下梁23和各支撑管271、
272、273,前连接圈31的小端固定于罐体1的前封头11。后连接圈32的大端固定于后端框 5的后上梁52、后下梁53和各支撑管571、572、573,后连接圈32的小端固定于罐体1的后封头19。支撑管271、272、273和支撑管571、572、573均为方管结构,如此设计,可以使端框的上梁、下梁、各支撑管与连接圈连接的一面都在同一平面上,便于前、后连接圈的焊接。进一步优选地,连接圈31和前封头11之间设有弧形的加强板311,后连接圈32和后封头19 之间连接有弧形的加强板321。两前角柱21下端分别连接于一前支撑梁41的一端,前支撑梁41的另一端连接于罐体1前端的下方。两后角柱51下端分别连接一后支撑梁42的一端,后支撑梁42的另一端连接于罐体1后端的下方。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罐体的直径较大,两端的封头皆是通过圆柱形的连接圈直接固定于端框的上梁、下梁和两角柱上。而本优选实施例为了降低高度,在缩小罐体的直径之后,除了采用喇叭型连接圈进行固定之外,还在端框中设置多个支撑管,并使连接圈的大端固定于上梁、下梁和多个支撑管上。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优选实施例省略了现有罐式集装箱中的顶横梁、顶侧梁、底侧梁,结构简化,可以降低高度,以在铁路运输进行多个罐式集装箱的堆叠, 例如本优选实施例可以设计为长度为40英尺,高度为6英尺10英寸。此外,通过结构优化改进,例如喇叭型连接圈的应用、前支撑梁41和后支撑梁42的焊接方位的改进、多个支撑管的应用,本优选实施例的强度也得以保证。前支撑梁41的中部和前下梁23之间分别连接一前连接梁312,前连接梁312、前支撑梁和41前下梁23组成A字形结构。同样地,后支撑梁42的中部和后下梁53之间分别连接一后连接梁421,后连接梁421、后支撑梁42和后下梁53组成A字形结构。A字形结构的支撑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力学性能好的优点。前下梁23下表面的两端靠近前角柱21的部位均设有一段作为避开槽之用的槽钢 25,槽钢25的长度基本等于前下梁23的宽度。后下梁53下表面的两端靠近后角柱51的部位也均设有一段作为避开槽之用的槽钢55,槽钢55的长度基本等于后下梁53的宽度。 槽钢25、55的开口向下,槽钢25、55的长度方向与罐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为了设置卸料阀6及与其连接的卸料管(图中未示出),后下梁53的中部设有一开口向上的凹槽(图中未标记)以容置卸料阀6,该凹槽的上表面设有一层加强板531,后下梁53的下表面且对应该凹槽的部分设有一层加强板532。为增加强度,前下梁23和两前角柱21的连接处、后下梁53和两后角柱51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加强盒沈、56,加强盒沈、56均由两三角形板、一盖板组成,按照图示结构焊接。前端框2的框架中设有多个加强板观,后端框5的框架中设有多个加强板58、 580,其中加强板观均呈三角形,设于前端框2的前上梁22、前下梁23、各支撑管连接处的钝角夹角中,加强板58、580设于后端框5的后上梁52、后下梁53、各支撑管连接处的钝角夹角中,且加强板58呈三角形,加强板580呈四边形以向卸料阀6提供足够的空间防止发生干涉。当然,加强板观均与前连接圈31焊接,加强板58、580均与后连接圈32焊接。前角柱21、后角柱51上端的角件四、59上均设有一顶角加强盒,角件四上设置的顶角加强盒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291和竖直设置的支撑板四2,如图4所示,顶板的两边连接于前角件四的内侧,也即顶板291设于前角件四的两面上。支撑板292呈近似于直角三角形的结构,支撑板四2的一边设于顶板四1的下表面,支撑板292的另一边设于前角柱21上。后角件59上设置的顶角加强盒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591和竖直设置的支撑板 592,如图5所示,顶板591的两边连接于后角件59的内侧,也即顶板591设于后角件59的两面上。支撑板592呈近似于直角三角形的结构,支撑板592的一边设于顶板591的下表面,支撑板592的另一边设于后角柱51上。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筒体产度长,罐体直径小、框架高度较低的优点,可以在铁路上采用双层或者三层运输(北美),减少运输成本;框架采用全新轻量化设计,本实用新型的40英尺的罐式集装箱的总重同常规20英尺罐箱;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取代罐车,降低运输成本,实现罐车分离,提高使用效率。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权利要求1.一种罐式集装箱端框,包括上梁、下梁、第一角柱、第二角柱,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的上下端均设有角件,所述上梁、下梁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之间,其特征在于,一第一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二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三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四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五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中部和所述第三支撑管的中部,一第六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中部和所述第四支撑管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端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管和上梁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一支撑管和第五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五支撑管和第三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上梁和第二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二支撑管和第六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六支撑管和第四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三支撑管和下梁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四支撑管和所述下梁的钝角夹角中焊接有加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端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和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的连接处均焊接有直角三角形的加强盒。
4.一种罐式集装箱,包括罐体、前端框、后端框、前连接圈、后连接圈,所述罐体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前连接圈、后连接圈设于所述前端框、后端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框和后端框均包括上梁、下梁、第一角柱、第二角柱,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的上下端均设有角件,所述上梁、下梁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之间,一第一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二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三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四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五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中部和所述第三支撑管的中部,一第六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中部和所述第四支撑管的中部;所述前连接圈和后连接圈均呈第一口径小于其第二口径的喇叭型;其中,所述前连接圈的大端固定于所述前端框的上梁、第一至第六支撑管、下梁,所述前连接圈的小端固定于所述罐体的前封头;所述后连接圈的大端固定于所述后端框的上梁、第一至第六支撑管、下梁,所述后连接圈的小端固定于所述罐体的后封头;所述前端框的第一角柱、第二角柱下端分别连接于一前支撑梁的一端,所述前支撑梁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罐体前端的下方;所述后端框的第一角柱、第二角柱下端分别连接一后支撑梁的一端,所述后支撑梁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罐体后端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框下梁的两端靠近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部位的向下开口的槽内均设有一段槽钢,所述后端框下梁的两端靠近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部位的向下开口的槽内也均设有一段槽钢,所述槽钢的开口均向下,并且所述槽钢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罐体的长度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端框和后端框中,所述第一支撑管和上梁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一支撑管和第五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五支撑管和第三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上梁和第二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二支撑管和第六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六支撑管和第四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三支撑管和下梁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四支撑管和所述下梁的钝角夹角中焊接有加强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梁的中部和所述前端框的下梁之间分别连接一前连接梁,所述前连接梁、前支撑梁和前端框的下梁组成A字形结构;所述后支撑梁的中部和所述后端框的下梁之间分别连接一后连接梁,所述后连接梁、 后支撑梁和后端框的下梁组成A字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圈和前封头之间、所述后连接圈和后封头之间均连接有加强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梁的中部设有一向上开口的凹槽以容置卸料阀;所述凹槽的上表面设有一层加强板,所述后下梁的下表面且对应所述凹槽的部分也设有一层加强板。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框的第一角柱和第二角柱、后端框的第一角柱和第二角柱上端的角件上均设有一顶角加强盒,所述顶角加强盒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和竖直设置的支撑板,所述顶板的两边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上端的所述角件的内侧,所述支撑板呈直角三角形,且所述支撑板的一边设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板的另一边设于所述前端框、后端框的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的侧面。
专利摘要一种罐式集装箱及其端框,端框包括上梁、下梁、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的上下端均设有角件,上梁、下梁垂直连接于第一角柱、第二角柱之间,其特征在于,一第一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上梁的中部和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二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上梁的中部和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三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下梁的中部和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四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下梁的中部和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五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撑管的中部和第三支撑管的中部,一第六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支撑管的中部和第四支撑管的中部。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结构简化、提高运输效率的优点。
文档编号B65D90/20GK202130743SQ20112021159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2日
发明者张育国, 李秀丽, 杨正华, 沈骏, 申凡晶, 陈晓春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