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式集装箱及其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3812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罐式集装箱及其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罐式集装箱,尤其涉及罐式集装箱底部聚液窝与底出料口处的局部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盛放液体物质的罐式集装箱的结构,罐体本身大致由本体1, 前端封头2和后端封头3构成。为了便于装卸料,罐体可同时具有顶出料口构件4和底出料口构件5。当带有顶出料口构件4时,在顶出料口构件4对应的本体1的底部一般要设置一聚液窝构件6,而底出料口构件5 —般设置在后端封头3底部,底出料口构件5上的出料口的底部较聚液窝构件6的底部要高。现有的这种罐式集装箱,聚液窝构件6和底出料口构件5是两个分离的结构,各自独立布置。这种结构,聚液窝构件6和底出料口构件5要在本体1底部和后端封头3底部分别加工成型,不但致使罐式集装箱的加工工艺较繁复,而且当采用底出料口构件5卸载货物时,会出现液体残留在聚液窝构件6内排不出,以致于出现排液不彻底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罐式集装箱及其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既可以简化罐式集装箱的加工工艺,又能够有效避免排液不彻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包括,提出一种罐式集装箱的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包括一聚液窝构件和一底出料口构件,该聚液窝构件具有一聚液窝板,该聚液窝板的底部较罐体的本体的底部要低,该底出料口构件具有一出料口,该聚液窝构件和底出料口构件是连接成一体的,该聚液窝板的底部不低于该出料口的底部。该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设置在该罐体的本体与后端封头的结合处,该聚液窝板横跨该罐体的本体与后端封头的结合处。该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还包括至少一加强件,用以提高该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与罐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该至少一加强件包括设置在该聚液窝板与罐体之间的一第一加强板。该至少一加强件包括设置在该聚液窝板与罐体的本体连接处的第二加强板,该第二加强板位于该聚液窝板与罐体的本体连接处的外侧。该至少一加强件包括至少一加强筋,该至少一加强筋的中部设置在该聚液窝板外侧、两端设置在该罐体的外侧。该至少一加强筋包括其两端设置在该罐体的本体外侧的第一加强筋和其两端设置在该罐体的后端封头外侧的第二加强筋。该聚液窝构件还包括设置在该聚液窝板的底部的一定位柱,该定位柱是于该聚液窝板的底部向上向前倾斜突伸的。[0013]该聚液窝板和底出料口构件是焊接成一体的。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提出一种罐式集装箱, 包括一罐体,该罐体具有一本体、一前端封头和一后端封头,该罐体上设置有一顶出料口构件和上述的一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罐式集装箱及其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将聚液窝构件和底出料口构件连接成一体,并使聚液窝板的底部不低于出料口的底部,既可以简化罐式集装箱的加工工艺,又能够有效避免排液不彻底的问题。

图1是现有的罐式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罐式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罐式集装箱安装有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处的仰视图。图5是图4中A-A向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罐式集装箱的一优选实施例,其包括一罐体,该罐体具有焊接成一体的一本体1、一前端封头2和一后端封头3,该罐体上设置有一顶出料口构件4。罐体在本体1与后端封头3的结合处7,也就是本体1与后端封头3的焊缝处,形成有一开口(图未示出),在该开口处焊接有一本实用新型的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8。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罐式集装箱的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8的一优选实施例,其包括焊接成一体的一聚液窝构件81和一底出料口构件82,该底出料口构件82具有一出料口 821。聚液窝构件81具有一聚液窝板811、一第一加强板812、一第一加强筋813、一第二加强板814、一第二加强筋815以及一定位柱816。其中,聚液窝板811横跨罐体的本体1 与后端封头3的结合处7,聚液窝板811的底部较罐体的本体1的底部要低,并且聚液窝板 811的底部不低于出料口 821的底部,从而可确保采用底出料口构件82排放液体的时候,不会存在液体残留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图3中简单示意情况下聚液窝板811具有与本体1相连接的一倾斜部和大致平整的一底部,实际上,参见图5可知,聚液窝板811的底部是呈弧线形的,并且在与出料口 821相连接处具有最低点,从而有利于排液。第一加强板812设置在聚液窝板811与罐体之间。第一加强筋813的中部设置在聚液窝板811外侧、两端设置在该罐体的本体1的外侧。第二加强板814设置在聚液窝板811与罐体的本体1连接处,并位于聚液窝板811 与罐体的本体1的连接处的外侧。第二加强筋815的中部设置在聚液窝板811外侧、两端设置在该罐体的后端封头3外侧。定位柱816是在聚液窝板811的底部向上向前倾斜突伸的,这种结构能够确保聚液窝构件相对现有技术向后端封头3移动而能够在采用顶出料口构件4从罐体的顶部抽取罐内液体时,抽液管能够向后略微地倾斜而准确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将聚液窝构件和底出料口构件连接成一体,可以有效地将聚液窝和底出料口两项功能结合到一起,从而简化罐式集装箱的生产工艺;通过使聚液窝板的底部不低于出料口的底部, 可以在采用底出料口卸料时,彻底排尽聚液窝中的液体,从而有效避免排液不彻底的问题。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比如将上述的加强板的数目替换为一或者大于二,又比如将上述的加强筋的数目替换为一或者大于二,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罐式集装箱的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聚液窝构件和一底出料口构件,该聚液窝构件具有一聚液窝板,该聚液窝板的底部较罐体的本体的底部要低, 该底出料口构件具有一出料口,该聚液窝构件和底出料口构件是连接成一体的,该聚液窝板的底部不低于该出料口的底部。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设置在该罐体的本体与后端封头的结合处,该聚液窝板横跨该罐体的本体与后端封头的结合处。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还包括至少一加强件,用以提高该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与罐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加强件包括设置在该聚液窝板与罐体之间的一第一加强板。
5.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加强件包括设置在该聚液窝板与罐体的本体连接处的第二加强板,该第二加强板位于该聚液窝板与罐体的本体连接处的外侧。
6.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加强件包括至少一加强筋,该至少一加强筋的中部设置在该聚液窝板外侧、两端设置在该罐体的外侧。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加强筋包括其两端设置在该罐体的本体外侧的第一加强筋和其两端设置在该罐体的后端封头外侧的第二加强筋。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聚液窝构件还包括设置在该聚液窝板的底部的一定位柱,该定位柱是于该聚液窝板的底部向上向前倾斜突伸的。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聚液窝板和底出料口构件是焊接成一体的。
10.一种罐式集装箱,包括一罐体,该罐体具有一本体、一前端封头和一后端封头,该罐体上设置有一顶出料口构件,其特征在于,该罐体上还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
专利摘要一种罐式集装箱及其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该组件包括一聚液窝构件和一底出料口构件,该聚液窝构件具有一聚液窝板,该聚液窝板的底部较罐体的本体的底部要低,该底出料口构件具有一出料口,该聚液窝构件和底出料口构件是连接成一体的,该聚液窝板的底部不低于该出料口的底部。该罐式集装箱包括一罐体,该罐体具有一本体、一前端封头和一后端封头,该罐体上设置有一顶出料口构件和上述的一聚液窝与底出料口组件。本实用新型既可以简化罐式集装箱的加工工艺,又能够有效避免排液不彻底的问题。
文档编号B65D90/02GK202138745SQ20112024678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3日
发明者傅卫星, 姚春荣, 张金珠, 李秀丽, 罗永欣, 陈晓春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