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渣式输送溜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7993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排渣式输送溜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物料输送系统中的输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排渣式输送溜槽。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物料输送系统中,为了将氧化铝粉尘输送到各工作点,一般采用溜槽输送。但由于氧化铝中含有部分颗粒物和杂质,运行一段时间后,颗粒物即会沉积在溜槽底部,影响输送效率和输送量,严重时会造成溜槽堵塞,使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传统的溜槽ー般设计成封闭型,溜槽中杂质的清理工作也存在一定困难。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排渣式输送溜槽,不仅能自动除渣,且可定期的排除废渣,使运行长期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排渣式输送溜槽,包括壳体、进料ロ、快开式观察孔、侧面检修孔及出料ロ,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充气箱,所述充气箱分为若干段,所述壳体与充气箱之间设有沸腾板,所述壳体底部各段充气箱之间设有废渣排料管,所述废渣排料管与快开式观察孔处于同一轴线。作为进一歩的改进,所述废渣排料管下部两侧分别设有充气筒,所述废渣排料管与充气筒连接处设有沸腾片,所述废渣排料管底部设有排渣ロ。采用本实用新型工作吋,带有杂质和废渣的氧化铝物料由上级输送溜槽从进料ロ进入本实用新型,在充气箱和沸腾板的作用下向出料ロ方向移动,当氧化铝输送到废渣排料管时,由于充气力度的减弱和沉降效应,使得粗颗粒物由于重力作用落入废渣排料管,细小粉尘则跨过沟槽向出ロ流动。而被带入废料排渣管内的细小粉尘则在其两侧充气筒和沸腾片的作用下继续向出料ロ移动,经过数次的分离,最終达到除渣效果。落入废料排渣管的废渣可通过其底部的排渣ロ排出。当需要检察溜槽内部或清理沉积在沸腾板上的杂物吋,可通过顶部快开式检修孔和侧面的检查孔进行清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氧化铝的输送过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较好的去除氧化铝中的杂质和大颗粒物质,为后续的正常输送提供保障;结构简单,除渣排渣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I中的A向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I中的B向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各图所示,ー种排渣式输送溜槽,包括壳体I、进料ロ 9、快开式观察孔10、侧面检修孔11及出料ロ 12,所述壳体I底部设有充气箱2,该充气箱2分为四段,在充气箱2底部设有可连接高压气源的气源接ロ 8。在壳体I与充气箱2之间设有沸腾板3,在壳体I底部各段充气箱之间设有废渣排料管4,沸腾板3上设有与废渣排料管 4相匹配的通孔,通孔周边由法兰保持密封。在废渣排料管4下部两侧分别设有充气筒5,在废渣排料管4与充气筒5连接处设有沸腾片6,在废渣排料管4的底部为排渣ロ 7。上述废渣排料管4与快开式观察孔10处于同一轴线,便于观察。
权利要求1.ー种排渣式输送溜槽,包括壳体(I)、进料ロ(9)、快开式观察孔(10)、侧面检修孔(11)及出料ロ( 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底部设有充气箱(2),所述充气箱(2)分为若干段,所述壳体(I)与充气箱(2)之间设有沸腾板(3),所述壳体(I)底部各段充气箱之间设有废渣排料管(4),所述废渣排料管(4)与快开式观察孔(10)处于同一轴线。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排渣式输送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渣排料管(4)下部两侧分别设有充气筒(5),所述废渣排料管(4)与充气筒(5)连接处设有沸腾片(6),所述废渣排料管(4 )底部设有排渣ロ( 7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渣式输送溜槽,包括壳体、进料口、快开式观察孔、侧面检修孔及出料口,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充气箱,所述充气箱分为若干段,所述壳体与充气箱之间设有沸腾板,所述壳体底部各段充气箱之间设有废渣排料管,所述废渣排料管与快开式观察孔处于同一轴线。本实用新型不仅能自动除渣,且可定期的排除废渣,使运行长期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B65G11/20GK202440069SQ20122005771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2日
发明者孙立, 柴志龙, 钱怡松, 顾利定 申请人:洁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