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扫油管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6201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船用扫油管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扫油管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货油船舶的装卸油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位于船舶主甲板上的若干装卸油接口 1、位于船舶泵舱内的油泵子系统3以及位于船舶舱底的若干货油舱(图中未示),其中,每个装卸油接口 I通过一个接口闸阀2连通至上输油管线4 ;油泵子系统3中的螺杆泵6通过油泵总阀5与上输油管线4连通;每个货油舱通过一个开关闸阀(图中未示)连通至下输油管线(图中未示);油泵子系统3中的螺杆泵6通过油舱总阀(图中未示)与下输油管线连通。基于上述结构,当货油船舶作为供油船时,可将装卸油接口 I与受供船上的油品管线连通,通过油泵子系统3中的螺杆泵6将货油舱中的油品泵入受供船;当货油船舶从油库装载油品时,可将装卸油接口 I与油库管线连通,通过油泵子系统3中的螺杆泵6将油品吸入货油舱中。然而,当本货油船舶作为供油船向受供船供油时,一旦油泵子系统3检测到供油量达到预期吨位数量后,油泵子系统3停止工作,而此时上输油管线4中必然存在未泵入受供船的剩油,且始终无法将这些剩油排净,因此,供油船与受供船双方为了燃料油吨位问题时常引发争议。同理,当本货油船舶从油库装载油品时,一旦油泵子系统3检测到装油量达到预期吨位数量后,油泵子系统3停止工作,而此时上输油管线4和下输油管线中必然存在未泵入货油舱的剩油,且始终无法将这些剩油清扫至货油舱内,因此无法保证装油吨位数量。另外,在冬季或气温较低的环境下,货油船舶在装卸油品后,剩余的燃料油由于低温会在油泵子系统3中的螺杆泵6、油滤芯器7等设备中凝固,从而容易损坏此类机械设备;而且在下一次装卸油时,必 须采用高温蒸汽进行疏通才能正常使用,因此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以及维护成本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船用扫油管线结构,以在装卸油品后将管线中的剩油清扫至受供船或本船货油舱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船用扫油管线结构,其用于货油船舶的装卸油系统,该装卸油系统包括若干个连通至一上输油管线的装卸油接口,以及一带有油泵总阀的油泵子系统,且所述上输油管线的一端与所述油泵总阀连通,所述管线结构包括:空气压缩机;第一闸阀,其进口端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端连通;第二闸阀,其进口端通过一第一通气管线与所述第一闸阀的出口端连通,其出口端与所述上输油管线的靠近所述油泵总阀的一端连通;以及第三闸阀,其进口端通过一第二通气管线与所述第一闸阀的出口端连通,其出口端与所述上输油管线的远离所述油泵总阀的一端连通。[0012]在上述的船用扫油管线结构中,所述管线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闸阀的进口端之间的空气滤芯器。[0013]在上述的船用扫油管线结构中,所述管线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空气滤芯器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闸阀的进口端之间的压力表。[0014]在上述的船用扫油管线结构中,所述管线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空气滤芯器的进口端之间的第四闸阀。[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空气压缩机、多根通气管线以及多个闸阀,从而在本船装卸油品后,通过空气将上输油管线中的剩油全部清扫入受供船,或将上、下输油管线中的剩油全部清扫入本船货油舱,进而一方面可以使受供船收到的油品吨位与本船供出的油品吨位一致,避免双方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本船从油库装载的油品吨位数量得到保证;另外,还避免了通过高温蒸汽对油泵子系统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疏通,降低了对这些设备的损害和维护成本。


[0016]图1是现有技术中货油船舶装卸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是采用本实用新型船用扫油管线结构的货油船舶装卸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0019]如图2所示,货油船舶的装卸油系统包括:位于船舶主甲板上的若干装卸油接口 I(在本实施例中装卸油接口 I的数量为8个)、位于船舶泵舱内的油泵子系统3以及位于船舶舱底的若干货油舱(图中 未示),其中:[0020]每个装卸油接口 I通过一个接口闸阀2连通至上输油管线4;油泵子系统3包括与上输油管线4的一端连通的油泵总阀5、与油泵总阀5连通的螺杆泵6以及连接在油泵总阀5与螺杆泵6之间的油滤芯器7 ;每个货油舱通过一个开关闸阀(图中未示)连通至下输油管线(图中未示);油泵子系统3中的螺杆泵6通过油舱总阀(图中未示)与下输油管线连通。[0021]本实用新型,即一种船用扫油管线结构,其用于上述货油船舶的装卸油系统,该管线结构包括:[0022]空气压缩机8 ;[0023]第一闸阀9,其进口端与空气压缩机8的出口端连通;[0024]第二闸阀10,其进口端通过第一通气管线11与第一闸阀9的出口端连通,其出口端与上输油管线4的靠近油泵总阀5的一端连通;[0025]第三闸阀12,其进口端通过第二通气管线13与第一闸阀9的出口端连通,其出口端与上输油管线4的远离油泵总阀5的一端连通;[0026]连接在空气压缩机8的出口端与第一闸阀9的进口端之间的空气滤芯器14 ;[0027]连接在空气滤芯器14的出口端与第一闸阀9的进口端之间的压力表15 ;以及[0028]连接在空气压缩机8的出口端与空气滤芯器14的进口端之间的第四闸阀16。[00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初始状态下,所有闸阀关闭。当货油船舶作为供油船时,将某个装卸油接口I与受供船上的油品管线连通,打开某个货油舱对应的开关闸阀、油舱总阀、油泵总阀5以及与该装卸油接口 I对应的接口闸阀2,然后通过油泵子系统3中的螺杆泵6将该货油舱中的油品经由下输油管线和上输油管线4从装卸油接口 I处泵入受供船;当油泵子系统3检测到供油量达到预期吨位数量后,油泵子系统3停止工作,此时关闭货油舱对应的开关闸阀、油舱总阀和油泵总阀5,打开第四闸阀16、第一闸阀9和第二闸阀10,并启动空气压缩机8,使压缩空气经过第一通气管线11进入上输油管线4,从而将上输油管线4中的剩油全部清扫排出装卸油接口 I以扫至受供船,进而使受供船与供油船在输油吨位数上达成一致,减少了双方之间的矛盾。当清扫完毕后,所有闸阀关闭。当货油船舶从油库装载油品时,将装卸油接口 I与油库管线连通,打开该装卸油接口 I对应的接口闸阀2、油泵总阀5、油舱总阀以及某个货油舱对应的开关闸阀,通过油泵子系统3中的螺杆泵6将油品经由上输油管线4和下输油管线从装卸油接口 I处吸入该货油舱中;一旦油泵子系统3检测到装油量达到预期吨位数量后,油泵子系统3停止工作,此时关闭装卸油接口 I对应的接口闸阀2,打开第四闸阀16、第一闸阀9和第三闸阀12,并启动空气压缩机8,使压缩空气经过第二通气管线13进入上输油管线4并通过油泵子系统3进入下输油管线,从而将上输油管线4、下输油管线、螺杆泵6以及油滤芯器7等中的剩油全部清扫至对应的货油舱中,进而使装油吨位数量得到保证。当清扫完毕后,所有闸阀关闭。同理,在货油船舶供油完毕,并将上输油管线4中的剩油清扫至受供船后,还可以再次打开第四闸阀16、第一闸阀9、第二闸阀10、油泵总阀5、油舱总阀和货油舱对应的开关闸阀,并启动空气压缩机8使压缩空气经过第一通气管线11和油泵子系统3进入下输油管线,从而将下输油管线、螺杆泵6以及油滤芯器7等中的剩油全部清扫至对应的货油舱中,进而防止在冬季或气温较低的环境下剩余的燃料油在油泵子系统3中的螺杆泵6、油滤芯器7等设备中凝固,避免了在下次装卸油前采用高温蒸汽对螺杆泵6、油滤芯器7等进行疏通,降低了对机械设备的损害。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 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船用扫油管线结构,其用于货油船舶的装卸油系统,该装卸油系统包括若干个连通至一上输油管线的装卸油接口,以及一带有油泵总阀的油泵子系统,且所述上输油管线的一端与所述油泵总阀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结构包括: 空气压缩机; 第一闸阀,其进口端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端连通; 第二闸阀,其进口端通过一第一通气管线与所述第一闸阀的出口端连通,其出口端与所述上输油管线的靠近所述油泵总阀的一端连通;以及 第三闸阀,其进口端通过一第二通气管线与所述第一闸阀的出口端连通,其出口端与所述上输油管线的远离所述油泵总阀的一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扫油管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闸阀的进口端之间的空气滤芯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扫油管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空气滤芯器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闸阀的进口端之间的压力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船用扫油管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空气压缩 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空气滤芯器的进口端之间的第四闸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扫油管线结构,包括空气压缩机;第一闸阀,其进口端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端连通;第二闸阀,其进口端通过一第一通气管线与所述第一闸阀的出口端连通,其出口端与所述上输油管线的靠近所述油泵总阀的一端连通;以及第三闸阀,其进口端通过一第二通气管线与所述第一闸阀的出口端连通,其出口端与所述上输油管线的远离所述油泵总阀的一端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空气压缩机、通气管线以及闸阀,从而在本船装卸油品后,通过空气将上输油管线中的剩油全部清扫入受供船,或将上、下输油管线中的剩油全部清扫入本船货油舱,进而一方面可以使受供船收到的油品吨位与本船供出的油品吨位一致,避免双方之间的矛盾。
文档编号B67D9/00GK203112488SQ20132015098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
发明者傅瀛, 张义平 申请人:上海鹏盾石油水上运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