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度自适应传输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6424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厚度自适应传输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片型介质传输技术,特别是用于金融自助设备中对打包票据进行整体传输的一种厚度自适应传输装置,其包括一包括上通道板和下通道板的输送通道;一固定摩擦轮组,其具有至少一个固定摩擦轮,该固定摩擦轮通过第一转轴接收转动动力,该固定摩擦轮嵌入通道板并部分置于该输送通道内;一浮动摩擦轮组,具有与所述固定摩擦轮对应的浮动摩擦轮,该浮动摩擦轮嵌入另一通道板并浮动置于该固定摩擦轮上,该浮动摩擦轮通过第二转轴设置于一转动块上,该转动块具有一中心转动轴,该转动块具有一弹性牵引组件,该弹性牵引组件为该转动块提供一使浮动摩擦轮始终趋向固定摩擦轮的弹性力。该装置可以实现单张纸币到多张堆叠纸币打包的信封包自适应传输。
【专利说明】一种厚度自适应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片型介质传输技术,特别是用于金融自助设备中对打包票据进行整体传输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金融自助业务进一步发展,银行网点转型已经成为银行业网点建设的发展趋势,成为提高网点业务能力、行业形象、业务竞争力和业务管理能力的主力通道。其中自助渠道的扩展,将让银行逐渐将部分低附加值业务迁移到自助渠道完成,并搭建各种相关业务桥梁,统一银行资源,完善新型网点建设及业务扩展,研发自助渠道业务扩展方案,将是未来金融自助设备的发展重点之一。
[0003]金融自助设备中纸币传输装置,目前只能适用于单张纸币传输或整叠纸币传输。但是现实生活中客户的需求是多变和复杂,整叠纸币传输虽然可以满足客户的大容量纸币存储和发放,但是无法满足非整叠纸币存储和发放的需求,而单张纸币传输虽然可以满足的存储和发放额的灵活配置,但是由于其单张传输对于大数量纸币基本无法快速处理完毕。针对处理纸币数量大范围变化的需求,研究一种可以自适应厚度大范围变化的传输装置成为业内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金融自助设备中对打包票据进行整体传输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对单张纸币到多张堆叠纸币打包的信封包进行传输。
[0005]这种厚度自适应传输装置,其包括:
[0006]一输送通道,其具有一上通道板和一下通道板;
[0007]一固定摩擦轮组,其具有至少一个固定摩擦轮,该固定摩擦轮通过第一转轴接收转动动力,该固定摩擦轮嵌入上通道板或下通道板并部分置于该输送通道内;
[0008]一浮动摩擦轮组,具有与所述固定摩擦轮对应的浮动摩擦轮,该浮动摩擦轮嵌入下通道板或上通道板并浮动置于该固定摩擦轮上,该浮动摩擦轮通过第二转轴设置于一转动块上,该转动块具有一中心转动轴,该转动块具有一弹性牵引组件,该弹性牵引组件为该转动块提供一使浮动摩擦轮始终趋向固定摩擦轮的弹性力。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与中心转动轴之间设有传动比为I的动力传递齿轮组,该中心转动轴与第二转轴之间设有同步带轮组件。
[0010]优选的,所述弹性牵引组件为一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一端固定于转动块上,另一端固定于弹簧固定架上。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由于固定摩擦轮组和浮动摩擦轮组的动力传输机制的设计,使得对于传输介质的厚度可以随意变化,从而满足对于单张纸币到多张堆叠纸币打包的信封包自适应传输。
[0013]2、由于固定摩擦轮与浮动摩擦轮之间的同步传动机构设计,使得该装置可以适应从单张纸币到多张纸币的大厚度信封包以及厚度不均匀的纸币信封包的稳定传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厚度自适应传输装置结构的第一示意图;
[0015]图2是该厚度自适应传输装置结构的第二示意图;
[0016]图3是该厚度自适应传输装置空置状态下的正视示意图;
[0017]图4是该厚度自适应传输装置通过小厚度传输介质时的示意图;
[0018]图5是该厚度自适应传输装置通过大厚度传输介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厚度自适应传输装置,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图示做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0]参阅图1和图2,这种厚度自适应传输装置,其包括一具有上通道板11和下通道板12的输送通道1,该输送通道I形成传输介质2通过的通道。为了对传输介质2通过该输送通道1,在该输送通道I的下通道板设有一固定摩擦轮组3,该固定摩擦轮组3具有两个固定摩擦轮31,该固定摩擦轮31通过第一转轴32接收转动动力,该固定摩擦轮31嵌入该下通道板12并部分置于该输送通道I内;对应地在上通道板11设有一与固定摩擦轮组3对应的浮动摩擦轮组4,该浮动摩擦轮组4具有与固定摩擦轮31对应的浮动摩擦轮41,该浮动摩擦轮41嵌入上通道板11并浮动置于该固定摩擦轮31上,该浮动摩擦轮41通过第二转轴411设置于一转动块42上,该转动块42具有一中心转动轴43,该转动块具有一弹性牵弓I组件44,该弹性牵弓I组件44为该转动块42提供一使浮动摩擦轮41始终趋向固定摩擦轮31的弹性力,本实施例中该弹性牵引组件44为一拉伸弹簧441,该拉伸弹簧441 一端固定于转动块42上,另一端固定于一弹簧固定架442上。
[0021]为了实现传输介质2的稳定传输,该第一转轴32与中心转动轴43之间设有一传动比为I的动力传递齿轮组5,该中心转动轴通过一同步带轮组件6为浮动摩擦轮41提供动力,从而实现了固定摩擦轮31与浮动摩擦轮41之间的转动一致性。
[0022]结合图3至图5对该厚度自适应传输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0023]参阅图3,本装置空置时的状态图,此时输送通道I内没有传输介质2,浮动摩擦轮41在弹性牵引组件44的牵引作用下,使浮动摩擦轮41压紧固定摩擦轮31。
[0024]参阅图4和图5,当传输介质2通过浮动摩擦轮41及固定摩擦轮31时,转动块42的中心转动轴43与第一转轴32通过动力传递齿轮组5传递动力,使中心转动轴43与第一转轴32得到一对相反方向的扭矩。第一转轴32带动固定摩擦轮31转动,固定摩擦轮31为传输介质2提供一个向前的摩擦动力。中心转动轴43通过同步带轮组件6为第二转轴411传递动力,同时该第二转轴411带动浮动摩擦轮41转动,浮动摩擦轮41也为传输介质2提供一个向前的摩擦动力。
[0025]由于浮动摩擦轮41通过转动块42与拉伸弹簧441 一端连接,而拉伸弹簧441另一端与弹簧固定架442连接,当传输介质2通过浮动摩擦轮41及固定摩擦轮31时,拉伸弹簧441为浮动摩擦轮41提供弹力,使浮动摩擦轮41可以紧贴传输介质2,并根据传输介质2的厚薄变化调整浮动摩擦轮41的高度。同时,拉伸弹簧441为浮动摩擦轮41提供的弹力也使浮动摩擦轮41、传输介质1、固定摩擦轮31之间有足够的正压力,使浮动摩擦轮41与固定摩擦轮31为传输介质2提供充足的摩擦动力。
[0026]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厚度自适应传输装置,其包括: 一输送通道,其具有一上通道板和一下通道板; 一固定摩擦轮组,其具有至少一个固定摩擦轮,该固定摩擦轮通过第一转轴接收转动动力,该固定摩擦轮嵌入上通道板或下通道板并部分置于该输送通道内;一浮动摩擦轮组,具有与所述固定摩擦轮对应的浮动摩擦轮,该浮动摩擦轮嵌入下通道板或上通道板并浮动置于该固定摩擦轮上,该浮动摩擦轮通过第二转轴设置于一转动块上,该转动块具有一中心转动轴,该转动块具有一弹性牵引组件,该弹性牵引组件为该转动块提供一使浮动摩擦轮始终趋向固定摩擦轮的弹性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度自适应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与中心转动轴之间设有传动比为I的动力传递齿轮组,该中心转动轴与第二转轴之间设有同步带轮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度自适应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牵引组件为一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一端固定于转动块上,另一端固定于弹簧固定架上。
【文档编号】B65H29/20GK203428608SQ201320519977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罗攀峰, 谭栋, 黄三朋, 王云龙, 施国成 申请人: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