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697562阅读:来源:国知局
电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包括-电梯轿厢(1),-平衡重(2),-悬挂绳(3),所述悬挂绳将前述电梯轿厢(1)和平衡重(2)彼此连接,并且所述悬挂绳包括一条或多条绳索(R1,R2),所述绳索包括承载复合部(12),所述承载复合部包括聚合物基体(PM)中的加强纤维(F),其中,所述电梯轿厢(1)和所述平衡重(2)被设置为通过将竖直力施加在至少电梯轿厢(1)上或在平衡重(2)上而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包括与所述悬挂绳(3)分离的用于将前述力施加在至少电梯轿厢(1)或平衡重(2)上的装置(M,4),用于将前述力施加在至少电梯轿厢(1)上或平衡重(2)上的所述装置(M,4)包括拖曳绳(4)和提升机(M),所述拖曳绳(4)被连接到所述电梯轿厢(1)和/或所述平衡重(2),所述提升机(M)包括用于移动所述拖曳绳(4)的装置,所述拖曳绳(4)以2:1的悬挂比例连接到所述电梯轿厢(1)和所述平衡重(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用于移动拖曳绳(4)的装置包括旋转设备和待旋转的拖曳装置(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前述聚合物基体(PM)的弹性模量为至少2G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包括绳索滑轮(8),所述悬挂绳(3)的一条绳索/多条绳索(R1,R2)在被支撑在所述绳索滑轮上时支撑所述电梯轿厢(1)和所述平衡重(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滑轮(8)是从动绳索滑轮。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滑轮(8)在所述电梯轿厢(1)的移动路径以外,并且所述悬挂绳(3)被支撑在电梯轿厢侧上。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纤维(F)的密度小于4000kg/m3。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纤维(F)的强度超过1500N/mm2。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前述加强纤维(F)是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或聚合物纤维,或者是包括前述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的多种不同类型的纤维。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前述加强纤维(F)是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或者是包括至少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的多种不同类型的纤维。1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纤维(F)实质上彼此不交织。12.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加强纤维(F)均匀地分布在前述基体中。13.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M)被布置在所述电梯轿厢(1)的移动路径的底端附近。14.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曳绳(4)包括一条或多条绳索,所述绳索的纵向力传输能力至少实质性基于沿所述绳索纵向的金属丝。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是钢丝绳或者内部是一个或多个钢编织的带。1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前述承载复合部(12)或多个承载复合部(12)被涂层(p)包围,所述涂层(p)形成所述绳索的表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