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单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33448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包装单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由硬纸板制成的包装单元用来包装物品,包括诸如打印机、MFP(多功能外围设备)的办公用品或诸如冰箱、洗衣机的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参考图11A、11B描述了典型的包装单元。图11A是常规的包装单元120的分解透视图。包装单元120包括矩形基底121——其为与粘合带135连接的两个板、位于基底121的四个侧面上的四个侧板122至125、以及与四个侧板122至125连接的四个顶部折板126至129。包装单元120是具有槽的单个硬纸板片,并且通过沿刻痕折叠板并将它们接合进行组装以形成立方体。一个手柄开口130在侧板123中形成并且另一个在侧板122中形成。为将产品111包装在包装单元120中,将下间隔件131、132、产品111、以及上间隔件133、134以该顺序放置在基底121上,并且折叠顶部折板126至129以及用粘合带固定它们。图11B示出了包括底部壳体140和顶部壳体150的另一种包装单元160。底部壳体140包括矩形基底141和从基底141的四个侧面向上折叠的侧板142至145。底部壳体140是具有槽的单个硬纸板片,并且通过沿刻痕折叠板进行组装。顶部壳体150是具有盖的正方形形状,其具有四个侧板151至154和顶部折板155、156。同样,顶部壳体150是具有槽的单个硬纸板片,并且通过沿刻痕折叠板进行组装。为了包装单元160中的包装,将下间隔件131、132、产品111、以及上间隔件133、134以该顺序放置在基底141上,并且顶部壳体150覆盖上间隔件。然后,将顶部壳体150和底部壳体140经由未示出的连接件接合。该连接件插入通过底部孔142a、顶部孔151a、底部通孔143a和侧板152的未示出的顶部通孔,以接合底部壳体140和顶部壳体150。进一步,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08-048324公开了通过垂直向上折叠内盒的正方形板并用粘合剂将它们接合而形成的包装单元。包装单元包括盒和在周围具有折板的盖。盒上具有盖,对应于具有开口的侧板的折板之一形成为覆盖该侧板的整个表面,并且另一折板形成为仅覆盖另一侧板的一部分。盖折板包括侧边上的加强折板以沿盒的高度一直延伸。图11A中的包装单元120能抵抗来自上方的负载并且可在贮藏库或仓库中保持堆叠。它可以降低的成本进行制造。然而,它具有这样的缺点,即当打开包装时,产品111必须被提高到高于包装单元120的高度,这对于操作者来说是麻烦的。在图11B中的包装单元160中,通过将顶部壳体150与底部壳体140分离可轻易地取出产品111。然而,由于其包括顶部壳体和底部壳体两个元件,所以包装单元160需要较大量的成本,并且当堆积时其易受到来自上方的负载。进一步,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包装单元需要额外的工作和装置用于当包装产品时施加粘合剂以及用于通过接合外盒和内盒组装包装单元。这提高了包装单元的制造成本和价格。在储存或运输中可用拉伸膜缠绕堆叠的包装单元,以防止倒塌。图12是货盘上用拉伸膜缠绕的堆叠的包装单元的透视图。在图中,含有产品111的包装单元120在货盘180上堆叠成四层,并且用拉伸膜171缠绕包括第二和第三层的区域172。也示出了拉伸膜卷170。放置包装单元120使得侧板122至125(图11A)的凹槽的长侧沿垂直线设置,以便发挥高刚性承受负载。凹槽在水平方向对齐。在图12中,在左侧的最上包装单元上指示凹槽方向。由于不能充分承受水平压缩,由垂直脊线指示的包装单元的角通过拉伸膜的水平收缩而弯曲或变形。变形的包装单元可使内部产品111被确定为有缺陷,即使其没有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价格低廉的包装单元,从该包装单元可容易地对内部物品打开包装,并且当堆叠以及用拉伸膜水平缠绕时该包装单元可较少变形。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包装单元包括:内部壳体,其由硬纸板制成从而在上侧上包含物品,该内部壳体包括具有两对相对侧的基底板以及沿作为刻痕的两对相对侧的第一对待向上折叠的两个侧板;以及外部壳体,其由具有待放置在内部壳体上方的盖的正方形形状硬纸板制成,该外部壳体包括覆盖在物品上方的顶部板以及覆盖内部壳体的侧面的四个侧板,其中内部壳体的侧板的硬纸板包括具有凹槽的内部薄片,该凹槽在相对于其上放置包装单元的平面的垂直方向上具有长侧,并且外部壳体的侧板的硬纸板包括具有凹槽的内部薄片,该凹槽在相对于其上放置包装单元的平面的水平方向上具有长侧。附图说明参照附图由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特征、实施方式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中用于包装产品的包装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3A、3B分别是包装单元的外部壳体和内部壳体的展开视图;图4是当组装时的包装单元的透视图;图5是包装单元的内部壳体的透视图;图6A是整个内部壳体的透视图,其部分放大视图示出装配至狭缝中的突起,并且图6B是沿图6A中A-A线的其部分横截面视图;图7A是具有手柄开口放大视图的整个内部壳体的透视图,并且图7B是沿图7A中B-B线的其部分横截面视图;图8是包装单元的部分切开透视图,其部分放大视图示出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的高度;图9示出倒置状态的包装单元;图10A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单元的内部壳体的透视图,并且图10B是其展开视图;图11A、11B是相关技术包装单元的分解透视图;以及图12是堆叠在货盘上的缠绕有包裹膜以防止负载移动的相关技术包装单元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包装单元的实施方式。在整个附图中,不管在哪里,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用于指代相同或相似部件。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9描述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单元。图1是包装单元10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图2是用于包装产品的该包装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1中的包装单元10包括内部壳体20和外部壳体50。为将产品11包装在包装单元10中,将下间隔件12、13、产品11、上间隔件14、15以该顺序放置在内部壳体20上,并且将外部壳体50放置在内部壳体20上方。内部壳体20和外部壳体50两者都由硬纸板制成。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外部壳体50的硬纸板的厚度小于内部壳体20的硬纸板的厚度。例如,内部壳体的硬纸板是AB凹槽,而外部壳体50的硬纸板是B凹槽。AB凹槽是结合在一起的A凹槽和B凹槽。每30cm的A凹槽的凹槽数是34±2,并且厚度是大约5.0mm。B凹槽的凹槽数是50±2,并且厚度是大约3.0mm。接下来,描述内部壳体20和外部壳体50的结构。图2、3A、3B分别是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的展开视图。图4是组装的包装单元10的透视图,并且图5是包装单元的内部壳体的透视图。图6A理解性地示出了内部壳体,其部分放大透视图示出了装配至狭缝中的突起,而图6B是沿图6A中A-A线的其部分横截面视图。首先描述内部壳体20。在图3B中,内部壳体20由一定形状的AB凹槽的单个硬纸板片形成。内部壳体20包括矩形基底板21、从基底板21向上折叠的矩形侧板22、23、以及底部折板26、27。基底板具有两对相对的侧21a、21b和21c、21d。侧板22、23沿作为刻痕的基底板的侧21a、21b向上折叠,而底部折板26、27是具有侧21c、21d作为基底的梯形形状,并且沿作为刻痕的侧21c、21d向上折叠。形成内部壳体20使得凹槽方向或侧板23的硬纸板内部薄片的凹槽的长侧设定成相对于其上放置内部壳体的平面垂直。在图1至图6A、6B中,凹槽方向由箭头指示,并且在图3A、3B、4中,通过切开部分表面衬垫示出内部凹槽,尽管不是真的切开衬垫。侧板22包括邻近基底板21的侧21a的壁部分22a以及两个侧折板22b、22c。当垂直设置时,两个侧折板22b、22c垂直于侧21a或邻近壁部分22a的端22f、22g。侧折板22b、22c沿作为刻痕的侧22f、22g向内折叠,从而与基底板21的相对侧21c、21d对齐。同样,侧板23包括邻近基底板21的侧21b的壁部分23a以及两个侧折板23b、23c。当垂直设置时,两个侧折板23b、23c垂直于侧21b或邻近壁部分23a的端23f、23g。侧折板23b、23c沿作为刻痕的侧23f、23g向内折叠,从而与基底板21的相对侧21c、21d对齐。因此,侧板22、23的壁部分22a、23a和侧折板22b、22c、23b、23c形成角。当堆积时,来自上方的负载主要地施加在角上,如图5中箭头L所示。在包装单元10中,壁部分22a、23a和侧折板22b、22c、23b、23c的边缘(图5中虚线所示)可承受负载,使得包装单元10在承重方面表现突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当沿侧21c,21d折叠时,侧折板22b、23c和侧折板22c、23b彼此不接触,如图5所示。因此,可降低用于制造内部壳体20的硬纸板片的量,降低其价格而不减少承重能力。进一步,侧折板22b、22c、23b、23c分别包括在底部边缘的向下突起22d、22e、23d、23e,从而沿侧22f、22g保持折叠位置。基底板21包括沿侧21c、21d的突起22d、22e、23d、23e插入其中的狭缝30a、30b、30c、30d。通过将突起插入狭缝30a、30b、30c、30d中,侧折板22b、22c、23b、23c可被保持在折叠位置。由于稳定地设置侧折板,所以产品11可被容易地放置并且适当地固定在内部壳体20中。作为凹部的狭缝30a-30b沿基底板内部薄片的凹槽的长侧形成。壁部分22a、23a每一个包括供操作者抓握以举起包装单元10的内部开口24、25。进一步,底部折板26,27每一个包括内部孔28、29,将外部壳体50和内部壳体20之间的连接件插入通过内部孔。接下来描述外部壳体50。图3A中的外部壳体50由一定形状的B凹槽的单个硬纸板片形成。如上所述,因为内部壳体20的侧板22、23可承受来自上方的负载,所以可以减少外部壳体50的硬纸板的厚度,使得可以以较低价格提供包装单元10。另外,由于形状简单,所以由单个硬纸板片制成的内部壳体20可以低产率制造,这可降低部件的成本并且不需要用粘合剂等进行固定。外部壳体50包括四个侧板51至54以及覆盖在产品11上方的矩形顶部板65。顶部板65邻近侧板51至54的顶部侧51a至54a。如下组装外部壳体50。将侧板51至54沿其作为刻痕的边界51b、52b、54b折叠,并在沿边缘53b折叠的页边64处接合以形成正方形。然后,将顶部折板55至58沿刻痕51a至54a向下折叠、重叠并用粘合带固定,从而形成作为盖的顶部板65。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侧板51至54的硬纸板内部薄片的凹槽方向相对于其上放置包装单元10的平面是水平的。在图1至图6A、6B中,凹槽长侧由箭头指示,并且在图3A、4中通过切开外部壳体50的部分表面衬垫示出内部凹槽,尽管不是真的切开衬垫。外部壳体50还包括供操作者抓握以举起包装单元10的手柄开口59、60。图7A是具有开口的部分放大视图的包装单元的部分切开透视图。图7B是沿图7A中B-B线的其横截面视图。手柄开口59和60的位置对应于内部壳体20的内部开口24、25的位置。手柄开口59、60具有沿上部边缘向内折叠的折板59a、60a。手柄开口59、60每一个包括与其上放置包装单元的平面垂直的短侧以及比短侧长并与该平面水平的长侧。外部壳体50的手柄开口59、60的长侧沿外部壳体50的侧板的内部薄片的凹槽的长侧延伸。如图7A所示,将手柄开口60的折板60a插入内部开口25中,并且将手柄开口59的折板59a插入内部开口24中。因此,操作者通过抓握手柄开口59、60将内部壳体20与外部壳体50一起抬起。因此,可防止内部壳体20掉落。进一步,侧板53、54包括外部孔61、62,将外部壳体50和内部壳体20之间的连接件插入通过外部孔。外部孔的位置对应于内部壳体20的底部折板26、27的内部孔的位置。内部壳体20和外部壳体50经由插入通过内部孔28、29和外部孔61、62的连接件进行接合。此处连接件是已知元件,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以插入通过外部孔和内部孔,并且通过操作从外向内扩展并且固定内部壳体20和外部壳体50。当手柄开口59、60的折板适当地按压至内部开口24、25中时,内部壳体20和外部壳体50可不需连接件而进行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孔28、29和外部孔61、62是可省略的。接下来,描述内部壳体20和外部壳体50的高度。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从顶部板65至底部的侧板51至54的高度低于从基底板21的内部壳体20的侧板22、23的高度。图8是示出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的高度的具有部分放大视图的透视图。如图所示,当将包装单元10放置在平面上时,在侧板51至54与平面之间形成间隙d。即使当包装单元10被堆积并压缩时,可防止侧板51至54接触平面以及变形。进一步,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单元10经配置使内部壳体20承受来自上方的负载。由于此,即使当长时间储存发生内部壳体20中的变形时,外部壳体50的底部边缘可避免接触下面的运输货盘的上表面或另一包装单元,这可防止或降低主体膨胀。接下来,描述如何将产品11包装在内部壳体20和外部壳体50中。首先,如图3B所示展开内部壳体20,然后将产品11放置在附接在基底板21上的下间隔件12、13上,并且将上间隔件14、15放置在产品11上。接下来,沿作为刻痕的侧21a、21b向上折叠壁部分22a、23a。分别沿侧22f、21g和23f、23g折叠侧折板22b、22c和23b、23c,从而与侧21c、21d对齐,并且将突起22d、22e、23d、23e插入狭缝30a、30b、30c、30d中。由此,将侧折板22b、22c、23b、23c暂时固定在基底板21周围。然后,沿侧21c、21d向上折叠底部折板26、27。接下来,将预组装的外部壳体50放置在内部壳体上方,并且将连接件28、29装配至外部孔61、62中以接合这两个壳体。用于通过操作者手动移动包装单元10,操作者弯曲折板59a、60a至内部开口24、25中,并且用他或她的手指抓握折板。进一步,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即使当数个包装单元10被堆积在货盘上并且用拉伸膜覆盖侧表面时,可防止包装单元10变形。外部壳体50被放置在平面上,使得凹槽的长侧变得与该平面水平。由于此,包装单元发挥高强度以抗压缩,并且可防止出现垂直边缘线中的褶痕或皱折或出现破损。进一步,即使当横向堆积时,包装单元10可发挥一定水平的强度。包装单元的放倒或横向布置通常是禁止的,但实际上由于安装场所或贮存的限制包装单元可能被放倒。图9示出放倒时的包装单元。如果外部壳体50的侧板51位于下方并且侧板52位于上方,则其侧板22、23的凹槽长侧与平面G水平,如图9中箭头B所示。因此,内部壳体20单独不能发挥承重特性。然而,根据外部壳体50,侧板51、52的凹槽长侧相对于平面G是垂直的,因此外部壳体50发挥承重特性。即使侧板52至54中是任何一个被设置在底部,垂直于平面G的另一个侧板可承受负载。为此,必须精确地制造内部壳体20和外部壳体50的尺寸,它们之间没有间隙。第二实施方式接下来,参照图10A、10B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单元。图10A、10B是包装单元10A的内部壳体20A的透视图和展开视图。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形成内部壳体20A的相对侧板22、23的侧折板22B、22C、23B、23C比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长。因此,当沿基底板21的侧21c、21d向上折叠时,它们的边缘彼此接触。如图10B所示,分别在侧折板22B、22C、23B、23C的底部端形成突起22d、22e、23d、23e。对应于基底板21中的突起22d、22e、23d、23e也设有狭缝31a、31b、31c、31d。进一步,凹口32a、32b、32c、32d设在侧折板22B、22C、23B、23C中,从而不会阻塞内部孔28、29。因为侧折板22B、22C和侧折板23B、23C彼此接触并且其沿侧21c、21d的长度较大,所以包装单元10A承重特性突出。另外,内部壳体20A的侧折板22B、22C、23B、23C形成连续的纵向壁,其与外部壳体50的侧板53、54一起形成双层结构。因此,即使其被放倒,作为整体其也可具有足够的强度。在运输工具不确定或其将在预料的粗暴装载搬运的区域进行运输的情况下,包装单元10A是非常有用并且有效的。在内部壳体20A中,伸长的侧折板22B、22C、23B、23C可向内折叠一半,如图10A所示,从而形成角壁22D、22E、23D、23E。因此,内部壳体20A可包括在四个角从顶部到底部处具有三角形横截面的垂直凹穴,使得其承重能力进一步提高。虽然已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对上述实施方式做出变化或修改,而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