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可伸缩带式输送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1924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可伸缩带式输送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涉及煤矿运输设备领域,包括机头驱动装置、储带张紧装置、机身和转载机尾,所述储带张紧装置和机身之间设有装料机构,所述机身和转载机尾之间设有卸料机构,此设计结构简单合理,对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进行改进并应用,在煤矿顺槽的掘进施工中,输送机上带将煤、渣运出,下带将施工中必须的材料运入,实现一机两用,可大大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矿用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运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用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0002]带式输送机主要用于中厚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顺槽运输和巷道掘进运输系统,带式输送机主要用于中厚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顺槽运输和巷道掘进运输系统。用于顺槽运输时,机尾配刮板转载机与工作面运输机相接,用于巷道掘进运输时机尾配皮带转载机与掘进机相接,通过储带张紧装置可以让机身得到伸长和缩短,从而能较有效地提高顺槽运输能力,加快回采和掘进进度,在用于巷道掘进运输时,其主要功能是将掘进施工产生的煤、渣运出,但是用在巷道的掘进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泥、木材、矿用工字钢等材料,而一些顺槽巷道由于条件限制不铺设轨道,这些材料无法通过矿车运输,需要施工人员人力搬运,工作强度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用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矿用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包括机头驱动装置、储带张紧装置、机身和转载机尾,所述储带张紧装置和机身之间设有装料机构,所述机身和转载机尾之间设有卸料机构,所述机身包括第一 “H”型支架,第一 “H”型支架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若干第一上铰接托辊装置和第一下托辊装置,第一上铰接托辊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左斜辊、中平辊和右斜辊,左斜辊和右斜辊分别与第一“H”型支架铰接,第一下托辊装置包括第一斜棍、第二斜辊和加固辊,第一斜棍和第二斜辊的一端互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H”型支架铰接,第一斜棍和第二斜辊所成角度为140°的“V”形状,加固辊的两端与第一“H”型支架固定连接,加固辊与上设有固定架,第一斜棍和第二斜辊分别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加固辊上;所述装料机构包括第二“H”型支架和装料平台,装料平台设置在第二“H”型支架上,第二“H”型支架上端设有第二纵梁,第二纵梁上设有上第二上铰接托辊装置,第二“H”型支架的下端设有第二下托辊装置,第二上铰接托辊装置与第二下托辊装置分别与第一上铰接托辊装置和第一下托辊装置相同,装料平台与第二下托辊装置之间设有安全板,装料平台的两侧设有挡料护板,所述卸料机构包括第三“H”型支架、卸料平托辊和中支架,卸料平托辊设置在第三“H”型支架上,卸料平托辊在水平面上与输送机中心线呈86°夹角设置,第三“H”型支架上设有第三纵梁,第三纵梁上设有第三上铰接托辊装置,第三上铰接托辊装置与第一上铰接托辊装置相同,第三“H”型支架的下方设有卸料横架,中支架设置在卸料横架的中间位置,卸料横架的上方设有卸料板,卸料板与第三“H”型支架相连接,第二纵梁和第三纵梁分别与第一 “H”型支架上的纵梁相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第二下托辊装置设置为7组。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下托辊装置之间的距离为1.5米排列。
[0007]优选的,所述安全板包括橡胶板和钢板,钢板设置在橡胶板的上方。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 “H”型支架、第二 “H”型支架和第三“H”型支架尺寸相同。
[0009]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带式输送机,保持输送机主体框架不变,在机头传动装置后,机身前增加装料机构,在机身后,机尾前增加卸料机构,并对机身进行改进,下托辊装置中的第一斜棍和第二斜辊所成角度为140°的“V”形状使下输送带带呈“V”型,适宜于进行物料运输,对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进行改进并应用,在煤矿顺槽的掘进施工中,输送机上带将煤、渣运出,下带将施工中必须的材料运入,实现一机两用,可大大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装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装料机构的侧视图;
[0013]图4是卸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卸料机构的侧视图;
[0015]图6是第一上铰接托辊装置和第一下托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机头驱动装置,2-储带张紧装置,3-装料机构,31-第二“H”型支架,32-装料平台,33-第二纵梁,34-第二上铰接托辊装置,35-第二下托辊装置,36-安全板,361-橡胶板,362-钢板,37-挡料护板,4-机身,41-第一“H”型支架,42-第一上铰接托辊装置,421-左斜辊,422-中平辊,423-右斜辊,43-第二下托辊装置,431-第一斜棍,432-第二斜辊,433-加固辊,434-固定架,5-卸料机构,51-第三“H”型支架,52-卸料平托辊,53-中支架,54-第三纵梁,55-第三上铰接托辊装置,56-卸料横架,57-卸料板,6-转载机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0018]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矿用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包括机头驱动装置1、储带张紧装置2、机身4和转载机尾6,所述储带张紧装置2和机身4之间设有装料机构3,所述机身4和转载机尾6之间设有卸料机构5,所述机身4包括第一“H”型支架41,第一“H”型支架41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若干第一上铰接托辊装置42和第一下托辊装置43,第一上铰接托辊装置42包括依次连接的左斜辊421、中平辊422和右斜辊423,左斜辊421和右斜辊423分别与第一“H”型支架41铰接,第一下托辊装置43包括第一斜棍431、第二斜辊432和加固辊433,第一斜棍431和第二斜辊432的一端互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 “H”型支架41铰接,第一斜棍431和第二斜辊432所成角度为140°的“V”形状,加固辊433的两端与第一 “H”型支架41固定连接,加固辊433上设有固定架434,第一斜棍431和第二斜辊432分别通过固定架434固定在加固辊433上;将第一“H”型支架41的中心高提高,使第一“H”型支架41的上铰接托辊高度提高,从而满足物料的通过要求,装料机构3包括第二“H”型支架31和装料平台32,装料平台32设置在第二 “H”型支架31上,第二 “H”型支架31上端设有第二纵梁33,第二纵梁33上设有上第二上铰接托辊装置34,第二“H”型支架31的下端设有第二下托辊装置35,第二上铰接托辊装置34与第二下托辊装置35分别与第一上铰接托辊装置42和第一下托辊装置43相同,装料平台32与第二下托辊装置352之间设有安全板36,装料平台32的两侧设有挡料护板37,卸料机构5包括第三“H”型支架51、卸料平托辊52和中支架53,卸料平托辊52设置在第三“H”型51支架上,卸料平托辊52在水平面上与输送机中心线呈86°夹角设置,第三“H”型支架51上设有第三纵梁54,第三纵梁54上设有第三上铰接托辊装置55,第三上铰接托辊装置55与第一上铰接托辊装置42相同,第三“H”型支架51的下方设有卸料横架56,中支架53设置在卸料横架56的中间位置,卸料横架56的上方设有卸料板57,卸料板57与第三“H”型支架51相连接,第二纵梁33和第三纵梁54分别与第一 “H”型支架41上的纵梁相连接。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下托辊装置35设置为7组,可满足不同长度物料
[0020]的转载要求。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托辊装置43之间的距离为1.5米排列,减少物
[0022]料对其前方第一下托辊装置43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延长使用寿命。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安全板36包括橡胶板361和钢板362,钢板362设置
[0024]在橡胶板361的上方减轻物料对第二下托辊装置35的冲击。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 “H”型支架41、第二 “H”型支架31和第三“H”
[0026]型支架51尺寸相同。
[0027]基于上述:输送机主体框架不变,在机头传动装置后,机身前增加装料机构,在机身后,机尾前增加卸料机构,在装料时,操作工人先将待运物料搬运至装料平台之上,然后缓缓推至下带面即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物料利用自身的运行惯性运行至卸料平托辊之上,然后通过卸料板卸料,与犁式卸料器类似,卸料平托辊,在水平面上与输送机中心线呈86°夹角布置,为物料卸载提供一定的转向力,本实用新型并对机身进行改进,下托辊装置中的第一斜棍和第二斜辊所成角度为140°的“V”形状使下输送带带呈“V”型,适宜于进行物料运输,对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进行改进并应用,在煤矿顺槽的掘进施工中,输送机上带将煤、渣运出,下带将施工中必须的材料运入,实现一机两用,可大大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002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矿用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包括机头驱动装置、储带张紧装置、机身和转载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带张紧装置和机身之间设有装料机构,所述机身和转载机尾之间设有卸料机构,所述机身包括第一“H”型支架,第一“H”型支架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若干第一上铰接托辊装置和第一下托辊装置,第一上铰接托辊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左斜辊、中平辊和右斜辊,左斜辊和右斜辊分别与第一 “H”型支架铰接,第一下托辊装置包括第一斜棍、第二斜辊和加固辊,第一斜棍和第二斜辊的一端互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H”型支架铰接,第一斜棍和第二斜辊所成角度为140°的“V”形状,加固辊的两端与第一 “H”型支架固定连接,加固辊与上设有固定架,第一斜棍和第二斜辊分别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加固辊上;所述装料机构包括第二 “H”型支架和装料平台,装料平台设置在第二 “H”型支架上,第二 “H”型支架上端设有第二纵梁,第二纵梁上设有上第二上铰接托辊装置,第二“H”型支架的下端设有第二下托辊装置,第二上铰接托辊装置与第二下托辊装置分别与第一上铰接托辊装置和第一下托辊装置相同,装料平台与第二下托辊装置之间设有安全板,装料平台的两侧设有挡料护板,所述卸料机构包括第三“H”型支架、卸料平托辊和中支架,卸料平托辊设置在第三“H”型支架上,卸料平托辊在水平面上与输送机中心线呈86°夹角设置,第三“H”型支架上设有第三纵梁,第三纵梁上设有第三上铰接托辊装置,第三上铰接托辊装置与第一上铰接托辊装置相同,第三“H”型支架的下方设有卸料横架,中支架设置在卸料横架的中间位置,卸料横架的上方设有卸料板,卸料板与第三“H”型支架相连接,第二纵梁和第三纵梁分别与第一 “H”型支架上的纵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托辊装置设置为7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托辊装置之间的距离为1.5米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板包括橡胶板和钢板,钢板设置在橡胶板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H”型支架、第二 “H”型支架和第三“H”型支架尺寸相同。
【文档编号】B65G47/34GK204184887SQ201420566493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9日
【发明者】邱攀, 王玉生 申请人:西安重装澄合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