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沥青集装箱的观察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2015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沥青集装箱的观察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沥青集装箱的观察装置,通过限定所述观察孔的两个相对侧壁与所述顶板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40-50°的夹角,并设置挡板和玻璃层,以提高观察装置的密封性并防止集装箱内的高温液体通过所述观察孔产生飞溅;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保温塞嵌套设置在所述观察孔中、在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和/或侧面上包覆设置有第一隔热保温层、在所述顶板的外侧涂覆设置有第二隔热保温层,可有效避免集装箱内的热量外溢,从而使观察装置及集装箱整体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专利说明】—种用于沥青集装箱的观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观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浙青集装箱的观察装置。
技术背景
[0002]集装箱运输是指以集装箱这种大型容器为载体,将货物集合组装成集装单元,以便在现代物流运输系统中运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载运工具进行装卸、搬运作业和完成运输任务,实现货物的“门到门”运输,因此集装箱运输是一种高效率、高效益的运输方式,目前集装箱运输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对集装箱进行装料与卸料是实现物料运输的前提,对于如浙青、炼油残油等常温时呈固态或粘稠状的物料,需要运输时通常是在装料前将上述物料加热使之呈液态,趁热将液态的物料装入集装箱中,卸料前再将物料加热至液态以方便卸料。
[0004]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730338A公开了一种可加热带保温的集装箱,用于加热、运送和储存炼油残渣、浙青或其它类似物料,在所述集装箱的顶部设置有观察孔及密封所述观察孔的观察孔盖,以防止液体物料冒顶并可观察液面高度,保证装载量。上述观察孔是在集装箱的顶板上通过简单钻孔而成,由于现有技术没有对上述观察孔的结构作特殊处理,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观察孔垂直于集装箱的顶板设置,那么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遇到颠簸的情况下,高温的液体物料会溅射到观察孔中,使得在观察孔盖的内壁面上附着有浙青斑溃,造成观察视野受阻,不利于直接透过观察孔盖来观察集装箱内的物料情况,这时就必须得打开观察孔盖才能进行观察。但又由于集装箱内的浙青在受热条件下会产生浙青烟,其不仅具有光毒作用,刺激皮肤黏膜,而且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3,4-苯并芘,可诱发皮肤、肺和消化道癌症,那么在现有技术中观察人员在观察集装箱内的浙青物料时,会因为接触或吸入浙青烟而使身体健康受损,乃至威胁生命安全。此外,上述集装箱在局部曲面上热量损失严重,整体保温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的观察孔因垂直于集装箱的顶板设置而不能防止高温液体飞溅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可防止高温液体飞溅、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用于浙青集装箱的观察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浙青集装箱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8]观察孔,所述观察孔贯穿集装箱的顶板设置,所述观察孔为横截面呈方形的、由四个侧壁围成的方形孔;所述观察孔中每两个相对的侧壁均为平行设置,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沿与所述顶板垂直的方向设置,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与所述顶板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40-50。的夹角;
[0009]保温部件,所述保温部件包括顶盖和与所述顶盖连接设置的保温塞,所述保温塞嵌套设置在所述观察孔中,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保温塞的外侧,所述顶盖的下表面与所述集装箱顶板的上表面紧密贴合;在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和/或侧面上包覆设置有第一隔热保温层;
[0010]在所述顶板的外侧涂覆设置有第二隔热保温层,在所述第二隔热保温层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设置位置与所述观察孔的位置对应;所述顶盖的部分或全部嵌套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
[0011]在所述保温塞的下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适宜于对所述观察孔进行密封;
[0012]在位于所述观察孔旁的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插孔;
[0013]在所述插孔内设置有旋柄,所述旋柄与所述挡板连接设置且适宜于带动所述挡板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旋转运动。
[0014]在所述安装孔内、沿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沿所述安装孔内壁的一周设置,在所述台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在所述顶盖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台阶的尺寸相同,适宜于将所述顶盖的一端嵌套在所述通孔内。
[0015]在所述挡板和所述保温塞之间还设置有玻璃层。
[0016]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和第二隔热保温层均设置有两层。
[0017]沿所述观察孔的侧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观察孔的孔体连通设置,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0018]紧贴所述挡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耐高温层。
[0019]在所述顶板的下方还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所述观察孔的四个侧壁的延伸面所形成的合围内,在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荧光条。
[0020]与现有技术中的观察孔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观察装置的优点在于:
[0021](I)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浙青集装箱的观察装置,通过限定所述观察孔的两个相对侧壁与所述顶板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40-50°的夹角,并设置挡板和玻璃层,以提高观察装置的密封性并防止集装箱内的高温液体通过所述观察孔产生飞溅;进一步通过将所述保温部件的保温塞嵌套设置在所述观察孔中,并设置第一隔热保温层和第二隔热保温层,有利于提高集装箱整体尤其是观察孔处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观察孔,将两侧相对的侧壁倾斜设置,相比于设置成垂直的通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浙青通过观察孔溅出,同时通过设置所述玻璃层,使得工作人员在拔出孔盖进行观察时,观察孔也处于密封状态,不会导致集装箱内的气压和温度产生变化,通过设置所述挡板,则有效避免了因高温浙青飞溅到玻璃层上而导致观察不清的问题。
[0022]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保温塞嵌套设置在所述观察孔中、在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和/或侧面上包覆设置有第一隔热保温层、在所述顶板的外侧涂覆设置有第二隔热保温层,可有效避免集装箱内的热量外溢,从而使观察装置及集装箱整体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O
[0023](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浙青集装箱的观察装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沿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沿所述安装孔内壁的一周设置,在所述台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在所述顶盖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台阶的尺寸相同,适宜于将所述顶盖的一端嵌套在所述通孔内,从而可有效减少安装孔与保温部件之间存在缝隙而造成热量损失严重的现象,进一步确保了观察装置及集装箱在整体上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
[0024](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浙青集装箱的观察装置,在所述顶板的下方还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所述观察孔的四个侧壁的延伸面所形成的合围内,在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多个荧光条。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限位杆设置在所述观察孔的四个侧壁的延伸面内,使得工作人员在打开保温塞后,能够借助外界的光线观察到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的荧光条则有利于工作人员更清楚、准确地观察到集装箱内的液面情况,尽可能减少目测误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观察装置的结构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观察装置的结构图;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观察孔和限位杆的结构图;
[0028]其中,附图标记如下所示:
[0029]1-观察孔;2_顶板;21_第二隔热保温层;3_耐高温层;4_保温塞;5_玻璃层;6-顶盖;61_第一隔热保温层;7_挡板;8_旋柄;9_限位杆;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观察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浙青集装箱的观察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观察孔I和保温部件,其中,
[0033]所述观察孔I贯穿浙青集装箱的顶板2设置,所述观察孔I为横截面呈方形的、由四个侧壁围成的方形孔;本实施例中所述观察孔I的宽度为30cm ;所述观察孔I中每两个相对的侧壁均为平行设置,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沿与所述顶板2垂直的方向设置,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与所述顶板2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40°的夹角(如图1中所示夹角α);
[0034]所述保温部件包括顶盖6和与所述顶盖6连接设置的保温塞4,所述保温塞4嵌套设置在所述观察孔I中,所述顶盖6设置在所述保温塞4的外侧,所述顶盖6的下表面与所述集装箱顶板2的上表面紧密贴合;在所述顶盖6的上表面和侧面上包覆设置有第一隔热保温层61 ;在所述顶板2的外侧涂覆设置有第二隔热保温层21,在所述第二隔热保温层21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设置位置与所述观察孔I的位置对应;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顶盖6的部分或全部嵌套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6的部分嵌套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
[0035]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61和第二隔热保温层21的材质可相同也可不相同,选自聚氨酯材料层或岩棉层中的一种或两种。
[0036]在所述观察孔I的下方设置有挡板7,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7设置在所述观察孔I的下方,紧贴所述顶板2的内表面设置,从而适宜于对所述观察孔I进行密封;
[0037]在位于所述观察孔I旁的所述顶板2上设置有插孔;在所述插孔内设置有旋柄8,所述旋柄8与所述挡板7连接设置且适宜于带动所述挡板7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旋转运动。
[0038]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观察孔1,在所述挡板7和所述保温塞4之间还设置有玻璃层5。
[0039]实施例2
[0040]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浙青集装箱的观察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观察孔I和保温部件,其中,
[0041]所述观察孔I贯穿浙青集装箱的顶板2设置,所述观察孔I为横截面呈方形的、由四个侧壁围成的方形孔;本实施例中所述观察孔I的宽度为50cm ;所述观察孔I中每两个相对的侧壁均为平行设置,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沿与所述顶板2垂直的方向设置,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与所述顶板2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50°的夹角。
[0042]所述保温部件包括顶盖6和与所述顶盖6连接设置的保温塞4,所述保温塞4嵌套设置在所述观察孔I中,所述顶盖6设置在所述保温塞4的外侧,所述顶盖6的下表面与所述集装箱顶板2的上表面紧密贴合;在所述顶盖6的上表面和侧面上包覆设置有第一隔热保温层61 ;在所述顶板2的外侧涂覆设置有第二隔热保温层21,在所述第二隔热保温层21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设置位置与所述观察孔I的位置对应;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顶盖6的部分或全部嵌套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6的部分嵌套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
[004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61设置为一层,其材质为聚氨酯材料层或岩棉层;所述第二隔热保温层21设置为两层,其中两层的材质可相同也可不相同,选自聚氨酯材料层或岩棉层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61也可设置为两层,其中两层的材质可相同也可不相同,选自聚氨酯材料层或岩棉层中的一种或两种。
[004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在所述安装孔内、沿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还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沿所述安装孔内壁的一周设置,在所述台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在所述顶盖6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台阶的尺寸相同,适宜于将所述顶盖6的一端嵌套在所述通孔内。
[0045]在所述保温塞4的下方设置有挡板7,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沿所述观察孔I的侧壁设置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与所述观察孔I的孔体连通设置,所述挡板7设置在所述凹槽10内,从而适宜于对所述观察孔I进行密封;紧贴所述挡板7的下表面设置有耐高温层3,所述耐高温层3为陶瓷层。
[0046]在位于所述观察孔I旁的所述顶板2上还设置有插孔;在所述插孔内设置有旋柄8,所述旋柄8与所述挡板7连接设置且适宜于带动所述挡板7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旋转运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观察装置,在所述挡板7和所述保温塞4之间还设置有玻璃层5。
[0047]此外,本实施例在所述顶板2的下方还设置有限位杆9,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杆9设置在所述观察孔I的四个侧壁的延伸面所形成的合围内,在所述限位杆9上设置有I个荧光条,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荧光条也可以设置为多个。
[004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观察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0049](I)使用状态:当需要对集装箱内的物料进行观察时,拔出保温塞4,转动位于顶板2外的所述旋柄8,从而带动所述挡板7进行旋转,使得所述挡板7不位于所述观察孔I的孔体内,此时观察人员只需透过透明玻璃就可直接进行观察。
[0050](2)未使用状态:当不需要观察集装箱内的物料情况时,转动所述旋柄8使所述挡板7对所述观察孔I进行密封,这样即使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遇到颠簸的情况下,高温的液体物料也会由于挡板7的阻挡作用而无法溅射到观察孔I中,从而确保观察人员具有良好的观察视野。
[0051]除了上述实施例1和2中所述观察孔I外,本实用新型所述观察孔I也可以设置为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30-50cm ;且设置所述观察孔I垂直于所述顶板2,所述保温塞4则嵌套设置在所述观察孔I内。
[0052]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浙青集装箱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观察孔(I),所述观察孔⑴贯穿集装箱的顶板⑵设置,所述观察孔⑴为横截面呈方形的、由四个侧壁围成的方形孔;所述观察孔(I)中每两个相对的侧壁均为平行设置,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沿与所述顶板(2)垂直的方向设置,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与所述顶板(2)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40-50°的夹角; 保温部件,所述保温部件包括顶盖(6)和与所述顶盖(6)连接设置的保温塞(4),所述保温塞(4)嵌套设置在所述观察孔(I)中,所述顶盖(6)设置在所述保温塞(4)的外侧,所述顶盖¢)的下表面与所述集装箱顶板的上表面紧密贴合;在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和/或侧面上包覆设置有第一隔热保温层(61); 在所述顶板的外侧涂覆设置有第二隔热保温层(21),在所述第二隔热保温层(21)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设置位置与所述观察孔的位置对应;所述顶盖出)的部分或全部嵌套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 在所述保温塞(4)的下方设置有挡板(7),所述挡板(7)适宜于对所述观察孔(I)进行密封; 在位于所述观察孔(I)旁的所述顶板(2)上设置有插孔; 在所述插孔内设置有旋柄(8),所述旋柄(8)与所述挡板(7)连接设置且适宜于带动所述挡板(7)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旋转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浙青集装箱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孔内、沿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沿所述安装孔内壁的一周设置,在所述台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在所述顶盖¢)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台阶的尺寸相同,适宜于将所述顶盖(6)的一端嵌套在所述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浙青集装箱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板(7)和所述保温塞(4)之间还设置有玻璃层(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浙青集装箱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1)和第二隔热保温层(21)均设置有两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浙青集装箱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观察孔(I)的侧壁设置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与所述观察孔(I)的孔体连通设置,所述挡板(7)设置在所述凹槽(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浙青集装箱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紧贴所述挡板(7)的下表面设置有耐高温层(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浙青集装箱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2)的下方还设置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设置在所述观察孔(I)的四个侧壁的延伸面所形成的合围内,在所述限位杆(9)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荧光条。
【文档编号】B65D90/10GK204264754SQ201420585356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1日
【发明者】朱小娜, 鲁其灿, 王 华, 张冬琴, 魏东坡, 李忠敏, 朱静 申请人:鲁其灿, 王 华, 朱小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