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绳引导机构和钢索吊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389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绳引导机构,其用于防止卷绕在钢索吊车的钢绳卷筒上的钢丝绳不规则卷绕,所述钢绳引导机构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滑动部件,其内周侧形成有突条,并且圆周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设有一端连接部和另一端连接部,其中,所述突条与所述钢绳卷筒的外周上呈一定导程角形成的螺旋状的绳槽螺合,和

第二滑动部件,其形状与所述第一滑动部件相同,并且与所述第一滑动部件连接而形成环状的环状部件,

所述第一滑动部件的一端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件的另一端连接部通过连接部件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件的另一端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件的一端连接部通过连接部件进行连接,

所述第一滑动部件的所述突条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件的所述突条,以至少所述钢绳卷筒的圆周方向上的一圈部分与所述绳槽的一圈部分相互螺合的方式被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绳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一滑动部件的一端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件的另一端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而被连接的部位设为第一固定部位时,在该第一固定部位处,以在所述第一滑动部件的一端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件的另一端连接部之间,存在宽度相当于所述突条的螺距的整数倍的间隔件的状态进行固定,

在将所述第一滑动部件的另一端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部通过连接部件而被连接的部位设为第二固定部位时,在该第二固定部位处,以所述第一滑动部件的另一端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部直接接触的状态进行固定,或者,以在所述第一滑动部件的另一端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部之间存在间隔件的状态进行固定,其中,该第二固定部位处的间隔件的宽度相当于所述突条的螺距的整数倍且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位处的间隔件的宽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绳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位处的所述间隔件的宽度相当于所述突条的一个螺距,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位处,以所述第一滑动部件的另一端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部直接接触的状态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绳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设有:窄幅部、位于所述窄幅部的所述圆周方向的一端侧的一端宽幅部、以及位于所述窄幅部的所述圆周方向的另一端侧的另一端宽幅部;

所述一端宽幅部和所述另一端宽幅部朝向所述窄幅部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突出;

所述一端连接部和所述另一端连接部分别从所述一端宽幅部和所述另一端宽幅部朝向所述圆周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突出;

在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中的任意一个滑动部件的所述一端宽幅部与所述另一端宽幅部之间,安装有引导部件;

所述引导部件具有连接部和圆弧状部,其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件或所述第二滑动部件连接,所述圆弧状部与所述窄幅部以具有所述钢丝绳的直径以上的间隙的状态相对置;

所述引导部件还设有呈钩形状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相对于引导所述环状部件沿所述钢绳卷筒滑动的引导轴进行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绳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端宽幅部和所述另一端宽幅部的、在所述环状部件的轴向上与所述突条相邻的部位处设有对置引导部,所述对置引导部与进入所述绳槽的所述钢丝绳对置,从而防止所述钢丝绳不规则卷绕;

在相比所述连接部更靠近内周侧的部位处设有延伸引导部,所述延伸引导部与进入所述绳槽的所述钢丝绳对置,从而防止所述钢丝绳不规则卷绕,并且,所述延伸引导部与所述对置引导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钢绳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中的任意另一个滑动部件的所述窄幅部中,通过安装轴而安装有具有与进入所述绳槽的所述钢丝绳相接触的滚轮的按压滚轮机构;

所述按压滚轮机构具有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对于所述滚轮施加防止进入所述绳槽中的所述钢丝绳不规则卷绕的作用力;

安装有所述滚轮机构的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中的任意另一个滑动部件,位于比任意一个滑动部件更靠近所述钢丝绳被卷绕在所述钢绳卷筒上的一侧的位置处。

7.一种钢索吊车,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绳引导机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