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开启装置可单手操作多次反复使用的嵌盖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116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自带开启装置可单手操作多次反复使用的嵌盖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容器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带开启装置可单手操作多次反复使用的嵌盖容器。



背景技术:

容器是人们用来包装或装载各种物品或物料的贮存器具。带有嵌盖的容器,由嵌盖、盖座、罐体和罐底等部分组成。这类容器的嵌盖与盖座或其中之一采用具有较好弹性的材料和结构制成,如马口铁、铝合金、铜、非金属等。配合部嵌盖尺寸略大于盖座尺寸,具有一定的过盈,依靠弹性变形紧密配合,因而盖合后密封性能较好;特定材料对特定溶剂具有抗腐蚀性;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广泛地应用在奶粉、米粉、茶叶、油漆、胶水等很多工业和民用物品或物料的包装运输和储存中。

但是,由于现有嵌盖容器的嵌盖和盖座之间有较大的过盈力,在开启嵌盖的时候需要借助于平口螺丝刀等橇盖工具才能打开嵌盖。并且,一般都需要双手操作,一只手扶着罐体或盖座,另一只手拿着工具。当手头没有类似工具,或者不能双手操作时(如其中一只手不太方便等),较难快速打开嵌盖,使用不方便。另外使用其它工具撬开嵌盖需要一定的技术,对于一些没有经验的小孩、行动不便的老人以及一些智障人士等,也不便迅速打开嵌盖。

中国专利申请89202936.6公开了一种带橇罐,将开启工具扣绊到嵌盖上,但这种工具在使用时也需要双手操作,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工具使用后容易丢弃,不便多次反复使用。

另外,为了避免嵌盖开启的麻烦,现有技术中有些取消了嵌盖,改用塑料盖和锡纸。一旦撕开锡纸就大大降低了密封作用,缩短了罐内物品的保质期,罐内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或物料必须尽快用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因此,如何能够不借助于另外的工具,可以单手操作,可以反复多次使用,方便迅速开启嵌盖,是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带开启装置的容器,以实现在不用其它工具的情况下,迅速开启嵌盖。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启装置,可以单手操作,不需要双手,使用简单方便。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开启装置的容器,嵌盖可以不用其它工具多次打开和闭合,实现反复多次使用的目的,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自带开启装置可单手操作多次反复使用的嵌盖容器,包括开启杆,第一小轴、上铰板、第二小轴、下铰板、第三小轴、连接座、扭力弹簧、磁铁、吸合片嵌盖和盖座。吸合片由铁性材料制成,可以被磁铁吸合。

所述开启杆上设有撬盖面、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第一轴孔、第一结合面、第一底面、第一内侧面、第二内侧面、内顶面,手柄部、第一顶面和第二底面。

所述上铰板上设有第二轴孔、第三轴孔和上压紧面。

所述下铰板上设有第四轴孔、第五轴孔和下压紧面。

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第六轴孔、配合面、铆合部、第一侧面和第二顶面。

所述扭力弹簧上设有第七轴孔、上内压紧面和下内压紧面。

所述磁铁上设有第一极面和第二极面。

所述吸合片上设有第二结合面和第三结合面。所述吸合片由铁性材料制成,可以被磁铁吸合。

所述嵌盖上设有开盖面、外侧面、第一顶面、第五内侧面、第一密封面、第二顶面和配合孔。

所述盖座上设有第三顶面、第六内侧面、第四顶面和第二密封面。

所述开启杆的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盖座的第四顶面接触,所述开启杆的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盖座的第六内侧面不发生干涉;所述开启杆的撬盖面与所述嵌盖的开盖面接触;所述开启杆的第二底面与所述盖座的第四顶面不发生干涉;所述嵌盖的外侧面、第一顶面和第五内侧面位于所述开启杆的第一内侧面、第二内侧面和内顶面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开启杆的第一底面与所述连接座的第二顶面不发生干涉。

所述第一小轴装于所述开启杆的第一轴孔与所述上铰板的第二轴孔中不滑出,且所述开启杆与所述上铰板可绕所述第一小轴相对转动。

所述第三小轴装于所述连接座的第六轴孔与所述下铰板的第四轴孔中不滑出,且所述连接座与所述下铰板可绕所述第三小轴相对转动。

所述第二小轴装于所述上铰板的第三轴孔、所述下铰板的第五轴孔与所述扭力弹簧的第七轴孔中不滑出,且所述上铰板、所述下铰板和所述扭力弹簧可以绕所述第二小轴相对转动。

所述扭力弹簧的上内压紧面紧压所述上铰板的上压紧面,所述扭力弹簧的下内压紧面紧压所述下铰板的下压紧面。

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嵌盖采用胶接、铆接等方式固定连接。采用铆接方式连接时,所述连接座的配合部进入所述嵌盖的配合孔中,铆接后形成铆合部,使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嵌盖紧密连接在一起,且密封不漏气。所述连接座的第二侧面与所述嵌盖的第五内侧面不发生干涉。

所述第一小轴、所述上铰板、所述第二小轴、所述下铰板、所述第三小轴、所述连接座和所述扭力弹簧组成了所述开启杆的限位与复位系统。

所述吸合片的第二结合面和第三结合面中的其中一面与所述开启杆的第一结合面和所述嵌盖的第二顶面中的其中一面固定连接。

所述磁铁的第一极面和第二极面中的其中一面与所述开启杆的第一结合面和所述嵌盖的第二顶面中的其中另一面固定连接。

所述吸合片的第二结合面和第三结合面中的其中另一面与所述磁铁的第一极面和第二极面中的其中另一面接触吸合。

所述磁铁和所述吸合片组成了所述开启杆的固定系统。

开启所述嵌盖时,拉起所述开启杆的手柄部,所述开启杆绕着第一支撑面或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盖座形成的动态支点旋转,所述开启杆的撬盖面撬起所述嵌盖的开盖面,从而使所述嵌盖的第一密封面脱离所述盖座的第二密封面,将所述嵌盖打开。同时所述上铰板、所述下铰板相对所述开启杆和所述连接座绕所述第一小轴、所述第二小轴、所述第三小轴转动而张开。松手后,在所述扭力弹簧的作用下,所述上铰板和所述下铰板合上,带动所述开启杆回位,所述磁铁吸住所述吸合片,使所述开启杆固定在所述嵌盖上不能远离。

拉起所述开启杆时,可以用一只手的拇指和中指顶住所述盖座的边缘,用食指拉动所述开启杆的手柄部,实现单手操作。

打开所述嵌盖,取用完容器内的物品或物料后(如取用一定量的奶粉、糖块,取用一定量的胶水等),把所述嵌盖的第一密封面对准所述盖座的第二密封面压合,继续密封保存其余物品或物料。所述嵌盖的开盖面接触并压下所述开启杆的撬盖面,所述开启杆的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盖座的第四顶面接触,完成嵌盖的闭合操作。所述磁铁通过所述吸合片,使所述开启杆的第一结合面与所述嵌盖的第二顶面保持相对固定,从而使所述开启杆固定在所述嵌盖和所述盖座上,不会脱落。再次取用容器内物品或物料时,重复上述步骤打开嵌盖即可,实现了不用其它工具,多次打开和闭合嵌盖。

优选地,当所述盖座为圆柱形时,所述开启杆的第二支撑面的形状为圆环形。

优选地,所述开启杆整体低于所述盖座的第三顶面,容器外观更加整洁美观,便于摆放、运输、储存等。

优选地,由所述开启杆,所述第一小轴、所述上铰板、所述第二小轴、所述下铰板、所述第三小轴、所述连接座、所述扭力弹簧、所述磁铁和所述吸合片组成的开启系统两套,沿所述嵌盖和所述盖座圆周,呈锐角、直角或钝角分布。开启所述嵌盖时有两个受力点,开启更容易。

优选地,由所述开启杆,所述第一小轴、所述上铰板、所述第二小轴、所述下铰板、所述第三小轴、所述连接座、所述扭力弹簧、所述磁铁和所述吸合片组成的开启系统两套,沿所述嵌盖和所述盖座圆周对称分布。同时拉起两个所述开启杆,所述嵌盖同时受到两个对称分布的开启力的作用,所述嵌盖不是一端抬起,而是两端同时抬起,带动所述嵌盖整体向上平行移动,所述嵌盖和所述盖座的密封面处的受力状态更好,变形更小,开启更省力。

优选地,由所述开启杆,所述第一小轴、所述上铰板、所述第二小轴、所述下铰板、所述第三小轴、所述连接座、所述扭力弹簧、所述磁铁和所述吸合片组成的开启系统三套,沿所述嵌盖和所述盖座圆周均匀分布。三个所述开启杆的手柄部设置长槽,设置一拉环,贯穿于三个所述开启杆的长槽中,拉环可以在长槽中自由滑动。拉起所述拉环,带动所述三个开启杆同时拉起,所述嵌盖在三个受力点的作用下平动开启。

优选地,所述开启杆和嵌盖中其中一件由铁性材料制作,省去所述吸合片,由磁铁直接吸合。

优选地,在所述嵌盖上开启杆旁的位置,标识有“拉起开盖”等字样或图形,方便使用者识别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自带开启装置可单手操作反复使用的嵌盖容器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开启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铰板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铰板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扭力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中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中吸合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一中嵌盖的主视图

图10是实施例一中嵌盖的俯视图;

图11是实施例一中盖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三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3的A-A剖视图;

图15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五的标识示意图。

图中:开启杆1、第一小轴2、上铰板3、第二小轴4、下铰板5、第三小轴6、连接座7、扭力弹簧8、磁铁9、吸合片10、嵌盖11、盖座12、拉环13。撬盖面101、第一支撑面102、第二支撑面103、第一轴孔104、第一结合面105、第一底面106、第一内侧面107、第二内侧面108、内顶面109、手柄部110、第一顶面111、第二底面112;第二轴孔301、第三轴孔302、上压紧面303;第四轴孔501、第五轴孔502、下压紧面503;第六轴孔701、配合面702、铆合部703、第一侧面704、第二顶面705;第七轴孔801、上内压紧面802、下内压紧面803;第一极面901、第二极面902;第二结合面1001、第三结合面1002;开盖面1101、外侧面1102、第一顶面1103、第五内侧面1104、第一密封面1105、第二顶面1106、配合孔1107;第三顶面1201、第六内侧面1202、第四顶面1203、第二密封面120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自带开启装置可单手操作多次反复使用的嵌盖容器的实施例一。

开启杆1的第一支撑面102与盖座12的第四顶面1203接触,开启杆1的第二支撑面103与盖座12的第六内侧面1202不发生干涉;开启杆1的撬盖面101与嵌盖11的开盖面1101接触;开启杆1的第二底面112与盖座12的第四顶面1203不发生干涉;嵌盖11的外侧面1102、第一顶面1103和第五内侧面1104位于开启杆1的第一内侧面107、第二内侧面108和内顶面109围成的空间内;开启杆1的第一底面106与连接座7的第二顶面705不发生干涉。

开启杆1为本实施例的开启装置。

第一小轴2装于开启杆1的第一轴孔104与上铰板3的第二轴孔301中不滑出,且开启杆1与上铰板3可绕第一小轴2相对转动。

第三小轴6装于连接座7的第六轴孔701与下铰板5的第四轴孔501中不滑出,且连接座7与下铰板5可绕第三小轴6相对转动。

第二小轴4装于上铰板3的第三轴孔302、下铰板5的第五轴孔502与扭力弹簧8的第七轴孔801中不滑出,且上铰板3、下铰板5和扭力弹簧8可以绕第二小轴4相对转动。

扭力弹簧8的上内压紧面802紧压上铰板3的上压紧面303,扭力弹簧8的下内压紧面803紧压下铰板5的下压紧面503。

连接座7与嵌盖11采用胶接、铆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图1中为铆接连接,连接座7的配合部702进入嵌盖11的配合孔1107中,铆接后形成铆合部703,使连接座7与嵌盖11紧密连接在一起,且密封不漏气。连接座7的第一侧面704与嵌盖11的第五内侧面1104不发生干涉。

第一小轴2、上铰板3、第二小轴4、下铰板5、第三小轴6、连接座7和扭力弹簧8组成了开启杆1的限位与复位装置。

吸合片10由铁性材料制成,可以被磁铁吸合。吸合片10的第二结合面1001和第三结合面1002中的其中一面与开启杆1的第一结合面105和嵌盖11的第二顶面1106中的其中一面固定连接,图1中为与第二顶面1106固定连接;

磁铁9的第一极面901和第二极面902中的其中一面与开启杆1的第一结合面105和嵌盖11的第二顶面1106中的其中另一面固定连接,图1中为与第一结合面105固定连接;

吸合片10的第二结合面1001和第三结合面1002中的其中另一面与磁铁9的第一极面901和第二极面902中的其中另一面接触吸合,图1中为第二结合面1001与第二极面902接触吸合。

磁铁9和吸合片10组成了开启杆1的固定装置。

开启嵌盖时,用手拉起开启杆1的手柄部110,开启杆1绕着第一支撑面102或第二支撑面103与盖座12形成的支点旋转,这个支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第一支撑面102于第二支撑面103之间的范围内变化的,称为动态支点;开启杆1的撬盖面101撬起嵌盖11的开盖面1101移动,从而使嵌盖1的第一密封面1105脱离盖座12的第二密封面1204,将嵌盖打开。同时上铰板3、下铰板5相对开启杆1和连接座7绕第一小轴2、第二小轴4、第三小轴6转动而张开。松手后,在扭力弹簧8的作用下,上铰板3和下铰板5合上,带动开启杆1回位,磁铁9吸住吸合片10,使开启杆1固定在嵌盖11上不能远离。

拉起开启杆1 时,可以用一只手的拇指和中指顶住盖座12的边缘,用食指拉动开启杆1的手柄部110,实现单手操作。

取用完容器内的物品或物料后(如取用一定量的奶粉、糖块,取用一定量的胶水等),把嵌盖11的第一密封面1105对准盖座12的第二密封面1204压合,同时嵌盖11的开盖面1101接触并压下开启杆1的撬盖面101,开启杆1的第一支撑面102与盖座12的第四顶面1203 接触,完成嵌盖的闭合操作。磁铁9通过吸合片10,使开启杆1的第一结合面105与嵌盖的第二顶面1106保持相对固定,从而使开启杆固定在嵌盖和盖座上,不会脱落。再次取用容器内物品或物料时,重复上述步骤打开嵌盖即可,实现了不用其它工具,多次打开和闭合嵌盖。

特别地,当容器的外形为圆柱形时,为了与盖座12的第四内侧面1202的形状相适应,开启杆1的第二支撑面103的形状为圆环形。

特别地,开启杆1的第一顶面111低于盖座12的第三顶面1201,外观更加整洁美观,便于摆放、运输、储存等。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自带开启装置可单手操作多次反复使用的嵌盖容器的实施例二。使用了实施例一中的两组开启系统,呈锐角、直角或钝角分布。图12中为锐角分布,开启杆1的手柄部形状为楔形。同时拉起两个开启杆时嵌盖有两个受力点,开启更容易。其它同实施例一,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3和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自带开启装置可单手操作多次反复使用的嵌盖容器的实施例三。使用了实施例一中的两组开启系统,对称分布。嵌盖11和开启杆1至少一种为铁磁性材料,取消了吸合片,磁铁9与铁磁性材料的直接吸合,与另一种固定连接。同时拉起两个开启杆,嵌盖11同时受到两个对称分布的开启力的作用,嵌盖11不是一端抬起,而是两端同时抬起,带动嵌盖11整体向上平行移动,嵌盖11和盖座12的密封面处的受力状态更好,变形更小,开启更省力。其它同实施例一,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自带开启装置可单手操作多次反复使用的嵌盖容器的实施例四。容器外形为方形,嵌盖为圆形,采用了实施例一中的三组开启系统,沿嵌盖圆周均匀分布,拉环13穿在图13虚线所示的三个开启杆手柄部末端的长槽中,拉环可以在长槽中自由滑动。拉起拉环13,带动三个开启杆同时拉起,嵌盖在三个受力点的作用下平动开启。其它同实施例一,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为了便于使用,在嵌盖11上设置有“拉起开盖”、“OPEN”等字符或图形标识,便于使用者识别和使用,如图16。

在本发明中的“第一”、“第二”等均为描述上进行区别,没有其它的特殊含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创造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