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斗钢索导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2486阅读:1134来源:国知局
抓斗钢索导轮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抓斗的结构部件,具体地说是抓斗钢索导轮结构,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抓斗是抓斗是以抓取泥沙及各种散装货物能启闭的斗。是一种主要靠左右两个组合斗或多个颚板的开合抓取和卸出散状物料的吊具。

机械式抓斗通常由绳索或连杆外力驱动,按操作特点可分为双绳抓斗和单绳抓斗,最常用的是双绳抓斗。双绳抓斗和单绳抓斗中的绳索需要有导轮结构配合使用,现有的导轮结构通常是具有四个滚轮星型结构,其结构较为复杂,整体结构外形尺寸较大,成比较高,使用不方便,故障率也比较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抓斗钢索导轮结构,其结构简单实用,制作简单,维护更方便,结实耐用,牢固可靠,安全性高。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抓斗钢索导轮结构,包括导轮支架和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有两个,两个滚轮一字相接排开,分别通过轮轴组件安装在导轮支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轴组件包括圆螺母、止动垫圈、轮轴、轴承和挡圈,所述轴承装在滚轮内部的轴承腔中并用挡圈限位;所述轮轴穿过轴承和挡圈,轮轴两端支撑在导轮支架上,轮轴通过圆螺母和止动垫圈装配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轴组件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设置在轮轴与导轮支架上的轮轴安装孔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轮轴组件中的轴承均有两件,两件轴承均采用圆锥滚子轴承,且两件圆锥滚子轴承在安装时呈对称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上加工有绳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绳槽经过热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轴内部设有油道,所述油道外端口设置在轮轴端面上,油道外端口处安装油嘴;所述油道内端口设置在轮轴中间的表壁上,油道内端口与滚轮内部的轴承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只有两个滚轮,结构更加简单实用,制作简单,维护更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两个滚轮一字相接排开,在不增加整体结构外形尺寸情况下,增大了滚轮的外径和宽度。

(3)、本实用新型中的两个滚轮上加工有绳槽,绳槽部分经过热处理,以增加滚轮工作面的耐磨性,更结实耐用,牢固可靠,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抓斗钢索导轮结构,其主要由导轮支架1、滚轮2、圆螺母3、止动垫圈4、轴套5、轮轴6、轴承7、挡圈8、油嘴9等零部件组成。

如图1~图4所示,所述滚轮2有两个,两个滚轮2一字相接排开,分别通过轮轴组件安装在导轮支架1上。所述轮轴组件主要由圆螺母3、止动垫圈4、轴套5、轮轴6、圆锥滚子轴承7和挡圈8,所述轴承7装在滚轮2内部的轴承7腔中并用挡圈8限位;所述轮轴6穿过轴承7和挡圈8,轮轴6两端支撑在导轮支架1上,所述轴套5设置在轮轴6与导轮支架1上的轮轴6安装孔之间,轮轴6通过圆螺母3和止动垫圈4装配固定。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个轮轴组件中的轴承7均有两件,两件轴承7均采用圆锥滚子轴承7,且两件圆锥滚子轴承7在安装时呈对称布置。这样可以使轮轴组件既能承受一定的径向载荷又能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更安全可靠。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滚轮2上加工有绳槽,以提高对绳索的导向扶正性能。所述绳槽经过热处理,以增加滚轮2工作面的耐磨性,更结实耐用,牢固可靠,安全性高。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轮轴6内部设有油道,所述油道外端口设置在轮轴6端面上,油道外端口处安装油嘴9;所述油道内端口设置在轮轴6中间的表壁上,油道内端口与滚轮2内部的轴承7腔连通。这样可以方便地向轴承7腔内部加注润滑油,确保转轴组件运转顺滑。

具体安装应用时,本实用新型的钢索导轮结构通过导轮支架1底座上的螺栓孔用螺栓固定在抓斗上承梁上,绳索从抓斗内部滑轮缠绕,通过钢索导轮结构与起重机开闭索相连,起到更好保护绳索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