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钢管自动送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610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锅炉钢管自动送给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钢管自动送给机构。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钢管是指两端开口并具有中空断面,其长度与周边之比较大的钢材,按生产方法可分为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锅炉钢管的规格用外形尺寸及壁厚表示,其尺寸范围很广,从直径很小的毛细管直到直径达数米的大口径管。钢管可用于管道、热工设备、机械工业、石油地质勘探、容器、化学工业和特殊用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钢管自动送给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锅炉钢管自动送给机构,包括锅炉钢管、工字钢、限位挡板、翻转挡板与带耳钢管,所述锅炉钢管位于工字钢上方,所述限位挡板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工字钢一侧,并且连接有调节螺钉,所述限位挡板前端设有移动块,移动块焊接于工字钢上,调节螺钉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工字钢另一侧设有翻转挡板与主轴,所述翻转挡板与可转轴套Ⅱ、可转套Ⅲ焊接为一体,所述主轴由固定支承套Ⅰ、固定支承套Ⅱ固定支承,固定支承套Ⅰ、固定支承套Ⅱ通过支承座焊接于工字钢,所述主轴一端设有可转轴套Ⅰ,所述可转轴套Ⅰ焊接有连扳,所述连扳通过铰轴与焊接有耳座的带耳钢管连接,所述带耳钢管通过活塞杆与气压式移送缸连接,所述气压式移送缸设置于支座上。

所述工字钢固定时自限位挡板一侧至调节螺钉一侧离水平面距离依次增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全自动操作,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限位挡板一侧的结构图;

图3是图2中E-E的结构图;

图4是图2中D-D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翻转挡板一侧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承套Ⅰ与支承座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带耳钢管与支座的结构关系图。

其中:1、支座;2、气压式移送缸;3、活塞杆;4、耳座;5、带耳钢管;6、铰轴;7、联板;8、可转轴套Ⅰ;9、主轴;10、固定支承套Ⅰ;11、支承座;12、可转轴套Ⅱ;13、固定支承套Ⅱ;14、可转套Ⅲ;15、翻转挡板;16、调节螺钉;17、固定块;18、移动块;19、紧固螺钉;20、限位挡板;21、工字钢;22、锅炉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锅炉钢管自动送给机构,包括锅炉钢管22、工字钢21、限位挡板20、翻转挡板15与带耳钢管5,锅炉钢管22位于工字钢21上方,限位挡板20通过紧固螺钉19固定于工字钢21一侧,并且连接有调节螺钉16,限位挡板20前端设有移动块18,移动块18焊接于工字钢21上,调节螺钉16上设有固定块17,工字钢21另一侧设有翻转挡板15与主轴9,翻转挡板15与可转轴套Ⅱ12、可转套Ⅲ14焊接为一体,主轴9由固定支承套Ⅰ10、固定支承套Ⅱ13固定支承,固定支承套Ⅰ10、固定支承套Ⅱ13通过支承座11焊接于工字钢21,主轴9一端设有可转轴套Ⅰ8,可转轴套Ⅰ8焊接有连扳7,连扳7通过铰轴6与焊接有耳座4的带耳钢管5连接,带耳钢管5通过活塞杆3与气压式移送缸2连接,气压式移送缸2设置于支座1上,工字钢21固定时自限位挡板20一侧至调节螺钉16一侧离水平面距离依次增高。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根据钢管直径调节限位挡板以控制两挡板的起始点距离,然后将多根钢管布于多排并列的工字钢上,钢管自然滚动到限位挡板的始点,当需要移送钢管时,启动气压式移送缸,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带耳钢管使可转轴套Ⅰ、主轴旋转并连带翻转挡板向上翻转顶起(起点)最近始点的一根钢管,钢管沿翻转挡板斜坡滚动到位,然后再启动移送气缸,活塞杆回位,各件顺序回位,翻转挡板向水平方向回转降位,钢管自动落下,完成自动送给过程。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全自动操作,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