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背光的肿瘤载玻片放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8687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燥背光的肿瘤载玻片放置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肿瘤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干燥背光的肿瘤载玻片放置箱。



背景技术:

载玻片是用显微镜观察东西时用来放东西的玻璃片或石英片,制作样本时,将细胞或组织切片放在载玻片上,将盖玻片放置其上,用作观察。

但现在目前用于肿瘤切片使用的载玻片有很多,但是由于肿瘤切片存放的条件相对比较独特,所以对于存放载玻片的放置箱也要有极高的要求,而普通的放置箱对于存放载玻片的有效期较短,十分容易对肿瘤切片细胞造成死亡,在对切片做实验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燥背光的肿瘤载玻片放置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燥背光的肿瘤载玻片放置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铰接安装有箱盖,且箱体的主侧壁安装有与箱盖侧壁设有的限位扣相互配合的搭扣,所述箱体的内壁中设有遮光层,所述箱体的内腔两侧壁安装有倾斜的干燥网板,且干燥网板与箱体侧壁的空隙处填充有石灰粉,所述箱体的内腔前后侧壁对称安装有夹取装置,且夹取装置的中部向下凹陷处卡接有载玻片,所述箱盖的凹面处安装有除湿盒,且除湿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腔中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加热丝网、防水透气膜和进气网板,且盒体的顶部安装有抽压泵,所述抽压泵与加热丝网均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所述夹取装置包括壳体,且壳体内腔的两侧壁均安装有复位元件,所述复位元件靠近凹陷处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垫板,且垫板上固定安装有卡接在壳体侧壁的半球形的夹取球头。

优选的,所述干燥网板与箱体侧壁所形成的夹角范围在5至30度。

优选的,所述复位元件为螺旋弹簧或橡胶弹簧。

优选的,所述夹取装置的个数不少于三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干燥背光的肿瘤载玻片放置箱,通过在箱体内设有夹取装置,可以便于稳固的对载玻片进行夹取和放置;通过在箱盖内设有的除湿盒和干燥网板相互配合,可以将箱体内的湿空气通过除湿盒将其进行干燥;通过箱体的侧壁设有遮光层,可以有效的对箱体外界的光线进行遮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箱盖,3、限位扣,4、搭扣,5、遮光层,6、干燥网板,7、夹取装置,71、壳体,72、复位元件,73、垫板,74、夹取球头,8、载玻片,9、除湿盒,91、壳体,92、加热丝网,93、防水透气膜,94、进气网板,95、抽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干燥背光的肿瘤载玻片放置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部铰接安装有箱盖2,且箱体1的主侧壁安装有与箱盖2侧壁设有的限位扣3相互配合的搭扣4,所述箱体1的内壁中设有遮光层5,所述箱体1的内腔两侧壁安装有倾斜的干燥网板6,且干燥网板6与箱体1侧壁的空隙处填充有石灰粉,所述箱体1的内腔前后侧壁对称安装有夹取装置7,且夹取装置7的中部向下凹陷处卡接有载玻片8,所述箱盖2的凹面处安装有除湿盒9,且除湿盒9包括盒体91,所述盒体91的内腔中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加热丝网92、防水透气膜93和进气网板94,且盒体91的顶部安装有抽压泵95,所述抽压泵95与加热丝网92均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所述夹取装置7包括壳体71,且壳体71内腔的两侧壁均安装有复位元件72,所述复位元件72靠近凹陷处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垫板73,且垫板73上固定安装有卡接在壳体71侧壁的半球形的夹取球头74。

为了使干燥板6与箱体1侧壁的干燥剂对箱体1内的潮湿空气充分的进行干燥,所述干燥网板6与箱体1侧壁所形成的夹角范围在5至30度。

为了使夹取球头74可以自动进行复位让其进行往复运动,所述复位元件72为螺旋弹簧或橡胶弹簧。

为了增加箱体1内对载玻片8放置的数量,所述夹取装置7的个数不少于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收集有肿瘤切片的载玻片8通过夹取装置7将其卡接在夹取装置7的凹槽处,在对载玻片8进行保存时,由于肿瘤切片的存活条件相对复杂,一定是背光干燥的环境才会增强切片细胞生存的几率,通过除湿盒9对箱体1内的潮湿空气进行干燥,并且由于干燥网板6与箱体1侧壁形成的间隙处填充有干燥剂,也会对箱体1内进行干燥,由于箱体1的侧壁设有遮光层5夹层,可以防止箱体1内渗透进来光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