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预制箱梁外侧模板的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3488阅读:19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预制箱梁外侧模板的吊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安装预制箱梁外侧模板的吊具。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中箱梁预制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工艺。预制模板的拼装直接影响箱梁预制进度,尤其外模的拼装。预制箱梁外模体积大、笨重、起吊时不易控制平衡,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将模板拼装到位。外模的拼装有多种工艺,如扁担式、套环式,多点式等。吊装工具虽说一直在改进,但都只能针对某一方面有所提升,效果不为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特制预制箱梁外模吊具。本吊具结合箱梁外模自重、重心的特性设计,能够满足大块箱梁外模,安全、平稳、精确的施工,便于外模模板快速、安全拼装。

一种安装预制箱梁外侧模板的吊具,吊具采用钢丝绳、吊环、工字钢、钢板组成;工字钢呈角度固定,整体呈“倒L”形状, 工字钢所成夹角处设有背肋钢板;“倒L”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吊环,左侧还同时设有平衡吊耳,钢丝绳分别悬挂于左右的吊环;“倒L”下端底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工字钢,工字钢所成夹角处设有背肋钢板,工字钢的左端设有吊点挡板;吊具的下端设置平行外模的吊具纵向平衡挡板,垂直于吊具上半部分;吊具和外模的吊点在外模上纵向背肋,吊具的吊点处设置小挡板;吊具上方设有可平衡外模吊起时、模板安装的垂直度的微调孔。

作为本方案具体优化的,平衡吊耳为厚度为1.2cm的钢板均匀打眼。

作为本方案具体优化的,吊具纵向平衡挡板由矩形钢管制作而成。

作为本方案具体优化的,工字钢为16mm,背肋钢板的厚度为1.2cm,吊点挡板的厚度为1.2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对箱梁预制外模施工从安全、可操性,灵活度各方面都有质的提高。从工期和成本角度出发,制作简单,便于操作。有效的体现了节能环保,效果优于传统吊装工具,是较为理想的预制箱梁外模施工的吊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吊具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梁外侧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吊具正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钢丝绳,2、平衡吊耳,3、吊环,4、工字钢,5、背肋钢板,6、吊点挡板,7、外模上纵向背肋,8、吊具纵向平衡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一种安装预制箱梁外侧模板的吊具,吊具采用钢丝绳1、吊环3、工字钢4、钢板组成。工字钢4呈角度固定,整体呈“倒L”形状, 工字钢4所成夹角处设有背肋钢板5。“倒L”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吊环3,左侧还同时设有平衡吊耳2,钢丝绳1分别悬挂于左右的吊环3。“倒L”下端底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工字钢4,工字钢4所成夹角处设有背肋钢板5,工字钢4的左端设有吊点挡板6;吊具的下端设置平行外模的吊具纵向平衡挡板8,垂直于吊具上半部分。吊具和外模的吊点在外模上纵向背肋7,吊具的吊点处设置小挡板。吊具上方设有可平衡外模吊起时、模板安装的垂直度的微调孔。

平衡吊耳2为厚度为1.2cm的钢板均匀打眼。吊具纵向平衡挡板8由矩形钢管制作而成。工字钢4为16mm,背肋钢板5的厚度为1.2cm,吊点挡板6的厚度为1.2cm。

吊具采用钢丝绳1、吊环3、工字钢4、钢板等组成。吊具上方的微调孔可以平衡外模吊起时的模板安装的垂直度。吊具和外模的吊点在外模上纵向背肋7。吊具的吊点处设置小挡板,起防脱的效果。吊具的下端设置平行外模的吊具纵向平衡挡板8,垂直于吊具上半部分。吊具下端纵向平衡挡板起平衡上下、左右的力。吊具的尺寸随模板吊点、重心尺寸调整,最终以满足施工为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对箱梁预制外模施工从安全、可操性,灵活度各方面都有质的提高。从工期和成本角度出发,制作简单,便于操作。有效的体现了节能环保,效果优于传统吊装工具,是较为理想的预制箱梁外模施工的吊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