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式钢材分类存储货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9950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叠加式钢材分类存储货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石油结构物和陆地LNG(液化天然气)模块建造场地的钢材存储货架,尤其涉及一种叠加式钢材分类存储货架。



背景技术:

海洋石油结构物和陆地LNG(液化天然气)模块建造场地需要完成大量钢材加工工作,成品钢管、H型钢、工字钢和角钢等占其中一大部分。这些成品钢材往往都是短时间内大量到货,不可能全部同时用来加工,需要先在材料存储区进行存储,根据项目需要,分批次投入到项目中。在建造场地项目较多时,材料存储区域经常需要短时间接纳大量成品钢材,由于钢材的长度、规格种类繁多。传统的做法是把材料存储区域分为不同的部分,各个不同的部分存储相同规格和长度的钢材。存储钢材时往往是将其直接摆放在地面的垫块上,且只能用楔子从侧面对钢材进行限位,受制于钢材本身的特点以及安全等众多因素,钢材往往最多只能摆放2至3层,造成钢材存储区域储货能力不高,当需要存储的钢材量较大时,就会出现存储区域面积不够用,只能占用建造场地其它地方存储材料,耽误所有项目的施工进度。如果将小尺寸的成品钢材直接摆放到大规格的钢材上面存储,虽然能够多摆放几层钢材,提高场地的存储能力,但是很容易出现下面的钢材需要先用时,需要一根一根的将上面的钢材挪走,极大的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传统储货方式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叠加式钢材分类存储货架,其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与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叠加组合使用,可分类存储不同规格的成品钢材,增加钢材存储时的摆放层数,提高施工效率;可根据场地情况随时随地变化组合方式,从而完成各种不同规格,不同长度钢材的存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叠加式钢材分类存储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不动式分 类存储货架、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该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直接摆放在材料存储区域,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叠加在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上,使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与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叠加组合使用。

前述的叠加式钢材分类存储货架,其中,所述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是在由四根型钢组成的方形底座上设置数个立柱,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两个型钢上的两个立柱上端通过支撑角钢连接,每个立柱顶端设有一个竖直限位板,且每个立柱顶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倾斜限位板;所述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是在由四根型钢组成的方形底座上设置数个立柱,横梁设置在位于同一个型钢上的数个立柱顶端,且横梁的两端供钢丝绳的琵琶头兜拉吊装;该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的方形底座叠加组合在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立柱顶端。

前述的叠加式钢材分类存储货架,其中,所述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方形底座上设置的数个立柱是在相对的两个型钢上等距设置,而且两个型钢上等距设置立柱呈两两对应;每个型钢上相邻的两个立柱与该型钢相对的另一个型钢上相邻的两个立柱构成的空间成为一跨;所述每个立柱顶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倾斜限位板,该倾斜限位板与立柱侧壁之间的夹角为30至45度。

前述的叠加式钢材分类存储货架,其中,所述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方形底座上设置的数个立柱是在相对的两个型钢上等距设置,且两个型钢上等距设置立柱呈两两对应,横梁设置在位于同一个型钢上的数个立柱顶端,每个立柱背离横梁一端与型钢之间形成的内角为80至85度,相对的两个型钢上等距设置数个立柱构成的空间成为一跨;该方形底座内等距设有与设置立柱的两个型钢呈垂直状加强型钢,该加强型钢的两端分别与设置立柱的两个型钢的内侧固定。

前述的叠加式钢材分类存储货架,其中,所述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的方形底座单一叠加组合在一个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立柱顶端。

前述的叠加式钢材分类存储货架,其中,所述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的方形底座叠加组合在一个以上相邻摆放的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相互对应跨的立柱顶端。

本实用新型叠加式钢材分类存储货架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分类存储不同 规格的成品钢材,提高钢材存储时的摆放层数,避免一根一根挪动钢材造成的施工效率低等问题。叠加式钢材分类存储货架能够组合叠加使用,提高场地存储能力,取料方便,使用方法简单灵活,可不断重复使用;能够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和钢材规格长度等,随时随地变化组合方式,从而完成各种不同规格,不同长度钢材的存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存储钢材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显示在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上存储6米长钢材。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在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上存储12米长钢材。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两件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摆放至储料区域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中存储钢材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上叠加装满钢材的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上叠加装满钢材的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又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显示先使用在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中的存货,而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中的存货后使用,取出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中的存货时的使用状态。

图8为图4所示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中钢材取走后,将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恢复原位存储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四件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摆放至储料区域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中存储钢材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图9所示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上叠加装满钢材的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多套叠加式钢材分类存储货架组合叠加分布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1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方形底座、12支撑角钢、13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立柱、14竖直限位板、15倾斜限位板、2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1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立柱、22横梁、23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方形底座、24加强型钢、3 吊钩、4成品钢材、5钢丝绳、A跨、B跨、C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叠加式钢材分类存储货架的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是在由四根型钢组成的方形底座11上设置数个立柱13,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两个型钢上的两个立柱上端通过支撑角钢12连接,每个立柱顶端设有一个竖直限位板14,且每个立柱顶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倾斜限位板15;该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方形底座11上设置的数个立柱13是在相对的两个型钢上等距设置,且两个型钢上等距设置立柱呈两两对应;每个型钢上相邻的两个立柱与该型钢相对的另一个型钢上相邻的两个立柱构成的空间成为一跨;本实施例是在方形底座11相对的两个型钢上分别等距设有两两对应的4个立柱,构成A跨、B跨和C跨;所述每个立柱顶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倾斜限位板15,该倾斜限位板15与立柱侧壁之间的夹角为30至45度,本实施例倾斜限位板15与立柱侧壁之间的夹角为30度。

每一跨里可存储不同规格钢材,该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立柱13顶端设有的竖直限位板14,用于上层可吊式分类存储货架2的方形底座23叠加在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上时对方形底座23的限位,且立柱顶端外侧的倾斜限位板15方便上层可吊式分类存储货架2与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的叠加;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立柱顶端内侧设有的倾斜限位板15使上层可吊式分类存储货架2叠加在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时更加稳固。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是在由四根型钢组成的方形底座23上设置数个立柱21,横梁22设置在位于同一个型钢上的数个立柱顶端,且横梁的两端供钢丝绳的琵琶头兜拉吊装;该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的方形底座23叠加组合在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立柱顶端。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方形底座23上设置的数个立柱21是在相对的两个型钢上等距设置,且两个型钢上等距设置立柱呈两两对应,横梁22设置在位于同一个型钢上的数个立柱顶端,每个立柱21背离横梁22一端与型钢之间形成的内角为80至85度,本实施例每个立柱21背离横梁22一端与型钢之间形成的内角为85度;相对的两个型钢上等距设置数个立柱构成的空间成为一跨,本实施例用来存储12米长的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在相对的两个型钢上分别等距设置6个立柱,且两个型钢上等距设置6个立柱呈两两 对应,两个相对型钢上等距设置的6个立柱构成的空间成为一跨;该方形底座23内等距设有与设置立柱的两个型钢呈垂直状加强型钢24,该加强型钢的两端分别与设置立柱的两个型钢的内侧固定。

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只有一跨用来存储相同规格的钢材。根据成品管材、型材等的长度以6米和12米为主,因此,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有两种形式,一种用于存储6米的钢材,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存储12米的钢材,如图3所示。立柱21背离横梁22一端与型钢之间具有倾斜度,一方面可以增加存储在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里面的钢材整体吊装时相互之间的摩擦力,使吊装过程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当在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上面摆放一个以上的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时,可以避免摆放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时相互之间的干涉,使得三个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之间的摆放不必考虑先后顺序问题。横梁22和立柱21焊接在一起,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整体吊装时直接用钢丝绳的琵琶头兜拉横梁22两端,挂扣和摘扣均很方便,且安全可靠,不需要搭设额外的脚手架进行挂扣和摘扣。

当需要存储的钢材长度为6米时,由两件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和三件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组成,使用步骤如图4至图8所示:

第1步:如图4所示,首先,按照指定距离在钢材存储区域摆放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两个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的三个跨之间尽可能的对齐且平行摆放。

第2步:如图5所示,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用于存储规格较大的钢材,即在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分成的三个跨中分别存放较大的不同规格的圆管、H型钢和角钢等钢材。

第3步:如图6所示,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用于存储规格较小的钢材,即在三个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中分别存放较小的不同规格的圆管、H型钢和角钢等钢材,存放好之后,将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整体吊装放置在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上存储。

第4步:如图7所示,当场地施工需要某种规格的材料时,如果钢材存放在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中,直接取用即可。如果钢材存放在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中,先将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以及其中存放的钢 材和整体吊装起来,并临时放置在旁边的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上,从底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中取用需要的钢材。

第5步:如图8所示,当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中的材料取用完成后,将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整体吊装至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上存储。当有新的材料需要存储时,采用第4步和第5步相同的方式进行存储材料。

当需要存储的钢材长度为12米时,本实用新型叠加式钢材分类存储货架由四件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和三件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组成。使用步骤如图9至11所示:

第1步:如图9所示,首先,按照指定距离在钢材存储区域摆放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四个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的三个跨之间尽可能的对齐且平行摆放。

第2步:如图10所示,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用于存储规格较大的钢材;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三个跨中分别存放较大的不同规格的圆管、H型钢和角钢等钢材。

第3步:如图11所示,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用于存储规格较小的钢材,即在三个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中分别存放较小的不同规格的圆管、H型钢和角钢等钢材;存放好之后,将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以及存放其中的钢材整体吊装放置在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上存储。

第4步:当场地施工需要某种规格的材料时,如果钢材存放在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中,直接取用即可。如果钢材存放在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中,先将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以及其中存放的钢材和整体吊装起来,并临时放置在旁边的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上,从底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中取用需要的钢材。

第5步:当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中的材料取用完成后,将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整体吊装至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上存储。当有新的材料需要存储时,采用第4步和第5步相同的方式进行存储材料。

当需要存储的钢材长度介于6至12米之间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质灵活选择组合叠加方式使用。

多套本实用新型叠加式钢材分类存储货架能够根据场地实际情况、钢材 数量规格等自由组合和叠加使用,图12中给出一种比较常用的组合叠加使用方式,运输车辆行驶车道以外的地方可以沿着横向和纵向无限制的摆放使用。

存储6米长钢材时,本实用新型叠加式钢材分类存储货架由两个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和三个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组成,作为一种类型的存储单元;存储12米长钢材时,本实用新型叠加式钢材分类存储货架由四个底层不动式分类存储货架1和三个上层可动式分类存储货架2组成,作为另一种类型的存储单元。如图12所示,在横向上,行驶车道之外的其余存储场地,同一类型存储单元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根据需要无限制的沿着横向按照指定距离摆放;在纵向上,行驶车道之外的其余存储场地,同一类型或者不同类型存储单元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根据需要无限制的沿着纵向按照指定距离摆放。

本实施例中未进行说明的内容为现有技术缘故,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