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变形风电叶片叶尖存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994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防变形风电叶片叶尖存放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支撑钢受力变形的风电叶片叶尖存放架。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设备是将风的动能转变为旋转机械能,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其传递风力的主要部件是风电叶片。风电叶片是一种柔性叶片,其大小关系到风力发电设备的发电功率。为了获得更高的功率,有些风电叶片需要长达75米,且质量高达50吨,而且风电叶片还有圆弧不规则,脆、软、易碰伤的特点,这就给存放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通常的存放架具有吊桥结构,即架体上立设有两条支撑钢,然后中间吊拉一条柔性吊带用以承载风电叶片叶尖的重量。但由于风电叶片的分量重,产生了很大的使支撑钢内弯变形的力矩,若架体结构强度差,则可能引起断裂和解体。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支撑装置结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支撑钢受力变形的风电叶片叶尖存放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防变形风电叶片叶尖存放架,包括一个架体、两个调节销和一根吊带;所述架体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足钢和连接于两个足钢之间的连接钢,每根足钢上立设一用于分别组装其一调节销的支撑钢,所述吊带具有中部和两个端部,所述调节销穿过所述端部;所述支撑钢为槽沟向内的槽钢,所述槽沟内还设有位于上方的上连板、位于下方的下连板以及一对平行连接于所述上连板和所述下连板之间的竖连板,所述连接钢与所述支撑钢的转角处连接有立加强筋,所述下连板与所述立加强筋焊接。

具体的,所述足钢和所述连接钢均为工字钢。

具体的,所述足钢和所述连接钢的每个转角处连接有底加强筋。

具体的,所述足钢与所述支撑钢的每个转角处设有叉车方管。

具体的,所述吊带的所述中部宽于所述端部。

具体的,所述支撑钢的内侧还设有靠近所述吊带的缓冲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支撑钢内部的结构能够承受因承载风电叶片引起的内弯作用力,防止支撑钢内弯变形;

2、架体结构结实,能避免下部受压解体;

3、叉车方管可供叉车叉运存放架,又能起到增加架体结构强度的作用;

4、吊带端部变窄使调节销长度可以缩短,防止吊带产生的扭矩将调节销拉断;

5、吊带中部变宽可以增加接触面积,减小压强,避免碰坏风电叶片表面;

6、缓冲块能够防止风电叶片晃动撞上支撑钢的坚硬部分,以免风电叶片撞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风电叶片叶尖存放架的立体图;

图2为架体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吊带的展开图。

图中数字表示:

1-架体,

11-足钢,

12-连接钢,

13-支撑钢,

131-上连板,

132-下连板,

133-竖连板,

134-缓冲块,

14-调节板,

141-第一换向杆,

142-第二换向杆,

143-调节孔,

15-叉车方管,

101-底加强筋,

102-立加强筋;

2-调节销,

3-吊带,

31-中部,

32-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风电叶片叶尖存放架,包括一个架体1、两个调节销2和一根吊带3;架体1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足钢11和连接于两个足钢11之间的连接钢12,每根足钢11上立设一用于分别组装其一调节销2的支撑钢13,每根支撑钢13的两侧设有一对结构对称的调节板14,对称调节板14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换向杆141和第二换向杆142,每块调节板14在第二换向杆142下方自上而下并排设置有若干调节孔143,调节销2穿过同一支撑钢13上的相对两个调节孔143;吊带3具有中部31和两个端部32,调节销2穿过端部32,吊带3从上方绕过两个第二换向杆142并从两个第一换向杆141之间垂下。两个支撑钢13提供两个高点用来支撑固定吊带3端部32,吊带3中部31下垂用于托承风电叶片叶尖,因为吊带3为可变形的柔性部件,所以可以在绷紧时贴附于风电叶片表面,避免风电叶片刮伤。调节销2的安装位置可以在上下多个调节孔143的位置中选择,当调节销2固定在上方的调节孔143时,吊带3中部31下垂较多,风电叶片叶尖的高度就比较低;反之风电叶片叶尖的高度就比较高。这样就能较好得适应风电叶片叶根一侧的高度。

如图4所示,吊带3的中部31宽于端部32。中部31是吊带3托承风电叶片的主要部分,中部31变宽可以增加接触面积,减小压强,避免碰坏风电叶片表面;端部32变窄使调节销2长度可以缩短,防止吊带3产生的扭矩将调节销2拉断。

如图1至图3所示,足钢11和连接钢12均为工字钢;足钢11和连接钢12的每个转角处连接有底加强筋101;连接钢12与支撑钢13的转角处连接有立加强筋102。以上结构使架体1下部更结实,防止架体1受力后解体。

如图1至图3所示,足钢11与支撑钢13的每个转角处设有叉车方管15。这样架体1上总共设有两对叉车方管15可供叉车叉运存放架;同时叉车方管15的位置设置也有助于提高架体1的结构强度。

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钢13为槽沟(未标注)向内的槽钢,槽沟内还设有位于上方的上连板131、位于下方的下连板132以及一对平行连接于上连板131和下连板132之间的竖连板133,下连板132与立加强筋102焊接。风电叶片放上存放架后,支撑钢13有往内侧弯折的趋势,支撑钢13上的以上 结构使支撑钢13内侧能够承受内弯作用力,避免架体1上方的支撑钢13内弯变形。

如图3所示,支撑钢13内侧还设有靠近吊带1的缓冲块134。风电叶片放到吊带3上后还有晃动可能,若撞上支撑钢13上的坚硬部分可能损坏,缓冲块134起到避免撞损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