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骨架整体吊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8575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骨架整体吊装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箱梁钢筋施工的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骨架整体吊装工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等建筑施工行业发展迅猛,桥梁结构被广泛应用。桥梁施工需要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预制箱梁施工时钢筋绑扎一般是在箱梁的底座上完成的,然后将绑扎后的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进行混凝土浇筑。但传统吊装普遍采用吊环与钢丝绳配合的吊装,由于预制箱梁钢筋整体绑扎后体积大,重量重,吊装过程着力点容易发生变化,受力不平衡,钢筋骨架容易变形影响施工进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如何发明生产出一种钢筋骨架整体吊装工具,能够避免钢筋骨架在整体吊装过程变形,又能够提高吊装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骨架整体吊装工具,能够避免钢筋骨架在整体吊装过程变形,又能够提高吊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筋骨架整体吊装工具,包括两根纵向平行设置的主梁,两根所述主梁之间通过若干根横梁进行连接,所述横梁与主梁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且各所述横梁呈等间距布置,所述主梁的上表面至少设有一组吊装连接件,所述主梁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挂接钢筋骨架的挂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梁由若干根短梁对接形成,各所述短梁之间通过端口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装连接件包括对称分布于两根主梁上的吊环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吊环与起吊设备的连接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环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主梁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绳的两端均设有绳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挂接件居中设于所述短梁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筋骨架整体吊装工具,吊装过程通过主梁将拉力均衡的传递给整个钢筋骨架,使钢筋骨架整体随吊装工具同步移动,避免钢筋骨架变形,同时可通过吊装工具准确控制钢筋骨架的吊装位置,提高吊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筋骨架整体吊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筋骨架整体吊装工具的剖面图;

其中,1、主梁,2、横梁,3、吊装连接件,4、挂接件,5、端口连接件,11、短梁,31、吊环,32、连接绳,33、紧固件,321、绳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骨架整体吊装工具,能够避免钢筋骨架在整体吊装过程变形,又能够提高吊装效率。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现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筋骨架整体吊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两根纵向平行设置的主梁1,两根所述主梁1之间通过若干根横梁2进行连接,所述横梁2与主梁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且各所述横梁2呈等间距布置,所述主梁1的上表面至少设有一组吊装连接件3,所述主梁1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挂接钢筋骨架的挂接件4。

吊装过程通过主梁1将拉力均衡的传递给整个钢筋骨架,使钢筋骨架整体随吊装工具同步移动,避免钢筋骨架变形,同时可通过吊装工具准确控制钢筋骨架的吊装位置,提高吊装效率。

所述主梁1可由条型钢材端口相对焊接或栓接形成,条型钢材强度高,吊装较重的钢筋骨架时不易变形。

所述主梁1可由桁架连接形成,桁架结构重量轻,可减少吊装重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梁1由若干根短梁11对接形成,各所述短梁11之间通过端口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梁1可根据不同的钢筋骨架调整长度,适应不同钢筋骨架的吊装需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横梁2与主梁1之间可通过连接件实现可拆卸链接。拆卸后的横梁2和主梁1便于运输,可在施工场地实时组装,亦可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横梁2改变吊装工具的宽度,满足不同宽度钢筋骨架的吊装需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吊装连接件3包括对称分布于两根主梁上的吊环31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吊环与起吊设备的连接绳32。所述吊环31通过紧固件33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主梁1的上表面。所述连接绳32的两端均设有绳套321。可拆卸结构的吊环31能够根据吊装的钢筋骨架不同改变连接位置,调整平衡,设有绳套321的连接绳32便于快速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挂接件4居中设于所述短梁11的下表面。挂接件4居中设置可使主梁1受力均衡,使吊装工具的整体平衡性更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钢筋骨架整体吊装工具,能够避免钢筋骨架在整体吊装过程变形,又能够提高吊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