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778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



背景技术:

在餐饮业领域,最繁杂的工作莫过于为顾客点餐和送餐等服务。由于人力成本的提高,餐馆在服务人员的人力成本支出越来越高,普通服务员的工资和产业工人的工资已经不相上下。

因此,在业界中,已有部分餐厅使用机器人代替/部分代替服务员为顾客提供如点菜、送菜等服务,这不但能提高服务效率,减少服务人员数量减缩经营成本,更能建立餐厅特色,打造餐厅品牌,进而提升餐厅的业绩。

然而,现有的餐厅是通过在餐厅的地面铺设厨房连接各个餐桌的若干路轨,机器人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依所铺设的路轨行走。这种方式存在如下几点缺陷:1、在餐厅的地面所铺设路轨会受餐厅地面设置有餐桌等物品的制约,需要绕过餐桌等物品规划而导致路轨曲折,影响送餐的速度;2、各所铺设路轨不可避免会产生交叉,在线路繁忙时,可能各条路轨均有机器人在行走,在各交叉路口为避免撞车,会让系统发出指令让其中的一个机器人先走,其它机器人暂停,影响了送餐的速度;3、所铺设路轨的路轨不容许顾客或服务人员行走,但实际上,人们在餐厅用餐时,是不可避免会走动的,特别是小孩的走动,会影响的机器人的行走步伐,经常被迫暂停,同时,由于控制系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顾客与行走机器人间发生碰撞也时有发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现有的餐厅送餐系统存在改进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送餐速度快的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应用于厨房和餐桌之间,餐厅布置有若干个餐桌,自动化送餐系统具有主控制中心、分别与主控制中心控制连接的出餐装置、转餐装置和上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厅的室内上方设置有一隔层,隔层对应所述厨房设置有厨房出入口,对应各个餐桌设置有若干个餐桌出入口,转餐装置和上餐装置各有若干个,所述出餐装置将物品通过所述厨房出入口在厨房与各个转餐装置间来回运送,各所述转餐装置设置在隔层上并可将物品在出餐装置与各个上餐装置间来回运送,各所述上餐装置将物品通过各对应的所述餐桌出入口在餐桌与对应的转餐装置间来回运送。

本实用新型的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优点在于:自动化程度高、送餐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方案进行改进:

各所述转餐装置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主控制中心相连接使所述转餐装置被实时定位。

所述无线网络是超宽带无线通信网络,超宽带无线通信网络由若干与主控制中心相连接的超宽带固定发射器所搭建,各超宽带固定发射器分布于所述隔层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用以接收所述超宽带固定发射器信号的无线接收器。

所述转餐装置上还安装有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的转餐控制系统,转餐控制系统根据主控制中心发出的遥控指令控制所述转餐装置可做出转向、前进、后退和锁定刹车的动作。

各所述转餐装置包含用以转送物品的转餐传输带和用以驱动转餐传输带前进或后退的转餐传动辊,转餐传动辊由受所述转餐控制系统控制的电机驱动转动。

在厨房中设置有厨房升降机架,厨房升降机架铺设有长度方向沿着厨房向所述厨房出入口方向延伸的导轨和螺杆,该螺杆由受所述主控制中心控制的电机驱动,所述出餐装置与该导轨和螺杆安装配合并在螺杆的转动下可沿着导轨长度方向来回滑动。

出餐装置包含用以转送物品的出餐传输带和用以驱动出餐传输带前进或后退的出餐传动辊,出餐传动辊由受主控制中心控制的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出餐装置在所述厨房出入口时,其中一台所述转餐装置的转餐传输带与出餐装置的出餐传输带对准并同向传送,使出餐传输带上的物品被转移到转餐传输带上或转餐传输带上的物品被转移到出餐传输带上。

在转餐装置和出餐装置相对的一端各固定设置有横梁,转餐传输带和出餐传输带分别绕过对应设置的横梁,所述两横梁各相对的横梁侧面与横梁上顶面间设置圆倒角。

每台餐桌旁边设置上餐升降机架,上餐升降机架铺设有长度方向沿着餐桌向所述餐桌出入口方向延伸的导轨和螺杆,该螺杆由受所述主控制中心控制的电机驱动,所述上餐装置与该导轨和螺杆安装配合并在螺杆的转动下可沿着导轨长度方向来回滑动。

上餐装置包含用以转送物品的上餐传输带和用以驱动上餐传输带前进或后退的上餐传动辊,上餐传动辊由受主控制中心控制的电机驱动转动,所述上餐装置在所述餐桌出入口时,其中一台所述转餐装置的转餐传输带与对应的上餐装置的上餐传输带对准并同向传送,使上餐传输带上的物品被转移到转餐传输带上或转餐传输带上的物品被转移到上餐传输带上。

在转餐装置和出餐装置相对的一端各固定设置有横梁,转餐传输带和出餐传输带分别绕过对应设置的横梁,所述两横梁各相对的横梁侧面与横梁上顶面间设置圆倒角。

在上餐装置相对转餐装置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横梁,上餐传输带绕过的所述横梁,该横梁与转餐装置的横梁相对的横梁侧面与横梁上顶面间设置圆倒角。

所述主控制中心存储有转餐装置在厨房出入口与各个餐桌出入口间的若干可行走路线,所述主控制中心根据各转餐装置的实时位置规划各实时定位选择所述的可行走路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应用于厨房和餐桌之间的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状态一)。

图2是实施例中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应用于厨房和餐桌之间的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状态二)。

图3是实施例中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应用于厨房和餐桌之间的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状态三)。

图4是实施例中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应用于厨房和餐桌之间的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状态四)。

图5是实施例中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应用于厨房和餐桌之间的一个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转餐装置和上餐装置对接移送物品时)。

图6是图5中H的放大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应用于厨房和餐桌之间的一个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上餐装置移送到餐桌时)。

图8是图7中I的放大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中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应用于厨房和餐桌之间的一个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转餐装置和上餐装置对接移送物品时,或转餐装置和出餐装置对接移送物品时)。

附图标记说明:

100、厨房;101、盛满食物的盘子;102、空盘子;103、厨房升降机架;104、导轨;105、螺杆;

200、餐桌;201、上餐升降机架;202、导轨;203、螺杆;204、电机;

300、隔层;301、厨房出入口;302、餐桌出入口;

1、出餐装置;11、出餐传输带;12、出餐传动辊;15、横梁;151、横梁侧面;152、横梁上顶面;153、圆倒角;

2、转餐装置;21、转餐传输带;22、转餐传动辊;25、横梁;251、横梁侧面;252、横梁上顶面;253、圆倒角;

3、上餐装置;31、上餐传输带;32、上餐传动辊;34横梁;341、横梁侧面;342、横梁上顶面;343、圆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应用于厨房100和餐桌200之间,可以将盛满食物的盘子101为各个餐桌200送餐,也可将餐桌200上的诸如空盘子102等物品运回厨房100。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餐厅布置有若干个餐桌200,所述餐厅的室内上方设置有一隔层300,隔层300对应所述厨房100设置有厨房出入口301,对应各个餐桌200设置有若干个餐桌出入口302。

自动化送餐系统具有主控制中心、分别与主控制中心控制连接的出餐装置1、转餐装置2和上餐装置3。转餐装置2和上餐装置3各有若干个,所述出餐装置1将物品通过所述厨房出入口301在厨房100与各个转餐装置2间来回运送,各所述转餐装置2设置在隔层300上并可将物品在出餐装置1与各个上餐装置3间来回运送,各所述上餐装置3将物品通过各对应的所述餐桌出入口302在餐桌200与对应的转餐装置2间来回运送。

转餐装置2在隔层300上行走,避免了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所铺设路轨的路轨不容许顾客或服务人员行走的缺陷,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能。

各所述转餐装置2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主控制中心相连接使所述转餐装置2被实时定位。

所述的无线网络可采用蓝牙技术、Wi-Fi无线局域网络技术、ZigBee无线网络技术而搭建,以实现转餐装置2被实时定位。

然而,上述三种无线网络定位技术优缺点明显:蓝牙技术室内定位技术的优点是设备体积小,但蓝牙系统的稳定性稍差,易受噪声干扰;Wi-Fi无线局域网络技术易于安装,不需要很多基站,能采用相同的底层无线网络结构,系统精度高,但其成本较高,定位精度较差;ZigBee无线网络技术通信效率高,低功耗和低成本,但缺点是精度较差。

本实用新型实施中,所述无线网络优选超宽带无线通信网络,超宽带无线通信网络由若干与主控制中心相连接的超宽带固定发射器所搭建,各超宽带固定发射器分布于所述隔层300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用以接收所述超宽带固定发射器信号的无线接收器。

超宽带技术不需要使用传统通信体制中的载波,而是通过发送的接收具有纳秒或纳秒级以下的极窄脉冲来传输数据,从而具有GHz量级的带宽。相较其它无线定位技术,超宽带技术具有穿透性强、功耗低、抗多径效果好、安全性高、系统复杂度低、能提供精确定位精度等优点,因此,超宽带技术非常适合于转餐装置2的定位跟踪,能提供十分精确的定位精度。

当然,为实现转餐装置2被实时定位,蓝牙技术、Wi-Fi无线局域网络技术、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红外线、超声波、激光及RFID(射频识别技术)也是可供备选的方式。

另外,所述主控制中心存储有转餐装置2在厨房出入口301与各个餐桌出入口302间的若干可行走路线,避免在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在餐厅的地面所铺设路轨会受餐厅地面设置有餐桌200等物品的制约,需要绕过餐桌200等物品规划而导致路轨曲折,影响送餐的速度的缺陷,提高了送餐速度。

所述主控制中心根据各转餐装置2的实时位置规划各实时定位选择所述的可行走路线。因而,即使各路线存在交叉,在线路繁忙时,转餐装置2根据系统分配行走路线,避免了在各交叉路口撞车,不需要其它转餐装置2暂停,从而提高了送餐的速度。

所述转餐装置2上还安装有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的转餐控制系统,转餐控制系统根据主控制中心发出的遥控指令控制所述转餐装置2可做出转向、前进、后退和锁定刹车的动作。

各所述转餐装置2包含用以转送物品的转餐传输带21和用以驱动转餐传输带21前进或后退的转餐传动辊22,转餐传动辊22由受所述转餐控制系统控制的电机驱动转动。

出餐装置1和转餐装置2间的结构关系可参照附图5和附图6所示上餐装置3和转餐装置2的示意图,在厨房100中设置有厨房升降机架103,厨房升降机架103铺设有长度方向沿着厨房100向所述厨房出入口301方向延伸的导轨104和螺杆105,该螺杆105由受所述主控制中心控制的电机驱动,所述出餐装置1与该导轨104和螺杆105安装配合并在螺杆105的转动下可沿着导轨104长度方向来回滑动。出餐装置1包含用以转送物品的出餐传输带11和用以驱动出餐传输带11前进或后退的出餐传动辊12,出餐传动辊12由受主控制中心控制的电机驱动转动。

所述出餐装置1在所述厨房出入口301时,其中一台所述转餐装置2的转餐传输带21与出餐装置1的出餐传输带11对准并同向传送,使出餐传输带11上的物品被转移到转餐传输带21上或转餐传输带21上的物品被转移到出餐传输带11上。

参照附图9,为了使物品更平稳地在转餐装置2和出餐装置1间转送,在转餐装置2和出餐装置1相对的一端各固定设置有横梁(15,25),转餐传输带21和出餐传输带11分别绕过对应设置的横梁(15,25),所述转餐装置2的转餐传输带21与出餐装置1的出餐传输带11对准并同向传送时,两者之间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实现物品的平移转送。另外,为方便转餐传输带21和出餐传输带11顺利前进或后退,横梁15与横梁25相对的横梁侧面(151、251)与横梁上顶面(152,252)间设置圆倒角(153,253)。

参照附图5至附图9所示,每台餐桌200旁边设置上餐升降机架201,上餐升降机架201铺设有长度方向沿着餐桌200向所述餐桌出入口302方向延伸的导轨202和螺杆203,该螺杆203由受所述主控制中心控制的电机204驱动,所述上餐装置3与该导轨202和螺杆203安装配合并在螺杆203的转动下可沿着导轨202长度方向来回滑动。上餐装置3包含用以转送物品的上餐传输带31和用以驱动上餐传输带31前进或后退的上餐传动辊32,上餐传动辊32由受主控制中心控制的电机驱动转动,所述上餐装置3在所述餐桌出入口302时,其中一台所述转餐装置2的转餐传输带21与对应的上餐装置3的上餐传输带31对准并同向传送,使上餐传输带31上的物品被转移到转餐传输带21上或转餐传输带21上的物品被转移到上餐传输带31上。

同样地,为了使物品更平稳地在转餐装置2和上餐装置3间转送,与上述转餐装置2和出餐装置1相对的一端各固定设置有横梁(15,25)类似,在上餐装置3相对转餐装置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横梁34,上餐传输带31绕过所述横梁34,所述转餐装置2的转餐传输带21与上餐装置3的上餐传输带31对准并同向传送时,两者之间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实现物品的平移转送。另外,为方便上餐传输带31顺利前进或后退,横梁34与横梁15相对的横梁侧面341与横梁上顶面342间设置圆倒角343。

以下以附图1至附图4四个状态图,对本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运作做详细的说明:

1、如附图1所示,餐桌a的空盘子103要送回厨房100,餐桌b要上菜。所述主控制中心收到指令后,转餐装置d在厨房出入口301处准备沿着路线ii向餐桌出入口302处(e处)出发,餐桌a的空盘子103也被装载到上餐装置3上;与此同时,出餐装置1到达厨房装载盛满食物的盘子101,并送到厨房出入口301与转餐装置c对接,对接完成后,转餐装置c准备沿着路线i向餐桌出入口302处(f处)出发;

2、如附图2所示,空盘子103在上餐装置3上升到餐桌出入口302(e处),转餐装置d到达餐桌出入口302处(e处)与上餐装置3对接并将空盘子从上餐装置3平移转送转餐装置d上;与此同时,转餐装置c还沿着路线i向餐桌出入口302处(f处)前进;

3、如附图3所示,转餐装置d还沿着路线ii回到厨房出入口301,准备与出餐装置1对接移送空盘子;而转餐装置c到达餐桌出入口302处(f处)与上餐装置3对接以移送盛满食物的盘子101;

4、如附图4所示,转餐装置d已回到厨房出入口301,并已与出餐装置1对接移送空盘子,出餐装置1将空盘子运回厨房中;上餐装置3将盛满食物的盘子101运到餐桌b上,供顾客自取,而转餐装置c则沿着路线i准备餐桌出入口302处(f处),或可将空盘子运回。

在上述四个过程中,所述主控制中心会根据转餐装置d和转餐装置c的实时位置,判断两者所经过的路线i和ii是否交叉,是否会在交叉位置发生碰撞,如果会发生碰撞,则重新发指令让转餐装置d和转餐装置c沿着别的线路行走,例如转餐装置d也可以沿着路线iii行走,避免与转餐装置c沿着路线i行走时产生碰撞,提高了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的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