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506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包装盒通常包括盒体和盒盖,该盒体通常设置为方形,其包括底板及围设在底板上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该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与底板围成上部开口的容置空间;盒盖的第一侧枢接在后侧板上,盒盖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枢接搭接板,搭接板置于前侧板的内侧或者外侧,搭接板借助磁吸元件与前侧板扣合。

所述包装盒的缺陷在于:搭接板借助磁吸元件与前侧板扣合,使用磁吸元件使得整个包装盒的成本较高,而且,磁吸元件的生产工序繁琐。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克服所述缺陷的包装盒,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盒,以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工艺简单,且结构强度较好,较为环保。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和盒盖,其中,盒体由底板及围设在底板上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该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与底板围成上部开口的容置空间;左侧板和右侧板至少其中之一设置纵向插槽,盒盖的第一侧枢接在后侧板上,盒盖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枢接插板,插板插入所述插槽中。

进一步,在左侧板的内侧壁上粘贴第一内侧板,第一内侧板的前端与前侧板之间形成插槽。

进一步,第一内侧板前端的上部设置斜导面。

进一步,第一内侧板的高度小于左侧板的高度,第一内侧板与左侧板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盒盖的厚度。

进一步,在右侧板的内侧壁上粘贴第二内侧板,第二内侧板的前端与前侧板之间形成插槽。

进一步,第二内侧板前端的上部设置斜导面。

进一步,第二内侧板的高度小于右侧板的高度,第二内侧板与右侧板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盒盖的厚度。

进一步,盒盖的第一侧枢接连接板,连接板粘贴在后侧板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盒盖和盒体的底板上分别设置提手。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左侧板和右侧板至少其中之一设置纵向插槽,盒盖的第一侧枢接在后侧板上,盒盖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枢接插板,插板插入所述插槽中。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磁吸元件即可将盒盖的插板定位,从而将盒盖固定,使得生产时无需设置磁吸元件,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工艺简单,较为环保,且结构强度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盖合示意图。

标号说明

盒体1 底板11

前侧板12 后侧板13

左侧板14 右侧板15

盒盖2 连接板21

插板22 插槽3

第一内侧板4 斜导面41

第二内侧板5 斜导面5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1和盒盖2,其中,盒体1由底板11及围设在底板11上的前侧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构成,通常该盒体1设置为方形。该前侧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与底板11围成上部开口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用于放置物品。

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至少其中之一设置纵向插槽3,本实施例中,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同时设置纵向插槽3,具体为:在左侧板14的内侧壁上粘贴第一内侧板4,第一内侧板4的前端与前侧板12之间形成插槽3。同时,在右侧板15的内侧壁上粘贴第二内侧板5,第二内侧板5的前端与前侧板12之间形成插槽3。

盒盖2的第一侧枢接在后侧板13上,本实施例中,盒盖2的第一侧枢接连接板21,连接板21粘贴在后侧板13的内侧壁上。盒盖2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枢接插板22,插板22插入插槽3中。

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磁吸元件即可将盒盖2的插板22定位,从而将盒盖2固定,使得生产时无需设置磁吸元件,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工艺简单,较为环保,且结构强度较好。

为使得插板22较为顺畅插入插槽3中,第一内侧板4前端的上部设置斜导面41。当然,也可以在第二内侧板5前端的上部设置斜导面51,或者同时设置斜导面41。

为使得包装盒整体较为美观,第一内侧板4的高度小于左侧板14的高度,第一内侧板4与左侧板14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盒盖2的厚度。第二内侧板5的高度小于右侧板15的高度,第二内侧板5与右侧板15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盒盖2的厚度。

为方便携带包装盒,通常可以在盒盖2和盒体1的底板11上分别设置提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