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电梯对重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8830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装式电梯对重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在电梯中用于平衡轿厢的对重块,具体是一种组装式电梯对重块。



背景技术:

现代电梯主要由曳引机(绞车)、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等)、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这些部分分别安装在建筑物的井道和机房中。通常采用钢丝绳摩擦传动,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平衡重,电动机驱动曳引轮使轿厢升降。电梯要求安全可靠、输送效率高、平层准确和乘坐舒适等。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电梯的吨位越大,其对重块的质量和体积也就越大,这种大吨位的对重块在生产制造、运输和组装过程中都存在诸多不便,导致因操作不当而发生的安全事故频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电梯对重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装式电梯对重块,包括多个对重块单元和对重块单元两侧的对重架,所述对重块单元均由第一对重块和第二对重块组成,所述第一对重块的一侧向外突出形成凸台,第二对重块的对应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凹槽,第一对重块和第二对重块通过相互卡合的凸台和凹槽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对重块和第二对重块的一侧均设有对重块固定耳,对重块固定耳置于对重架内的安装槽中;所述对重架的上方设有横压板和侧压板,对重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滑轮和缓冲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多个所述对重块单元错位放置逐渐向上叠加至横压板和侧压板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对重块和第二对重块的背面均设有多个抬手让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凸台和凹槽实现第一对重块和第二对重块的相互卡合,完成对重块单元的组装,多个对重块单元在两侧对重架内错位叠加,并通过横压板和侧压板完成固定和限位,相比于原先使用的整块对重块,将其分割成多个对重块单元进行制造和组装,体积和质量都较小,方便搬运和组装,降低了组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组装式电梯对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组装式电梯对重块中对重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组合时)。

图3为一种组装式电梯对重块中对重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分开时)。

图4为一种组装式电梯对重块中对重块单元的俯视图。

图中:1-对重块单元、2-对重架、3-滑轮、4-横压板、5-侧压板、6-缓冲器、101-第一对重块、102-第二对重块、103-凸台、104-凹槽、105-对重块固定耳、106-抬手让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组装式电梯对重块,包括多个对重块单元1和对重块单元1两侧的对重架2,所述对重块单元1均由第一对重块101和第二对重块102组成,所述第一对重块101的一侧向外突出形成凸台103,第二对重块102的对应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凹槽104,第一对重块101和第二对重块102通过相互卡合的凸台103和凹槽104实现连接,所述第一对重块101和第二对重块102的一侧均设有对重块固定耳105,对重块固定耳105置于对重架2内的安装槽中;所述对重架2的上方设有横压板4和侧压板5,对对重块单元1的运动进行限位,对重架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滑轮3和缓冲器6。

多个所述对重块单元1错位放置逐渐向上叠加至横压板4和侧压板5位置处,对两侧对重架2的内部空间进行填充。

所述第一对重块101和第二对重块102的背面均设有多个抬手让位槽106,方便工人在手动叠加组装对重块单元1,不会出现压手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凸台103和凹槽104实现第一对重块101和第二对重块102的相互卡合,完成对重块单元1的组装,多个对重块单元1在两侧对重架2内错位叠加,并通过横压板4和侧压板5完成固定和限位,相比于原先使用的整块对重块,将其分割成多个对重块单元1进行制造和组装,体积和质量都较小,方便搬运和组装,降低了组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