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板吸塑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2955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厚板吸塑壳体。



背景技术:

吸塑是一种塑料加工工艺,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当片材厚度大于2mm时即为厚板吸塑,厚板吸塑制品除了用于制作包装材料外,还可代替注塑与工艺,广泛应用于制作各种塑料制品,尤其可以用于制作塑料容器,因此提供厚板吸塑壳体成为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厚板吸塑壳体,所述壳体由采用由片材经吸塑工艺制作的内壳体、外壳体和上壳体组成,所述片材的厚度为2-4mm,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体为顶部开口的方形柱状壳体,所述外壳体具有环绕开口的水平外折边,所述水平外折边上均匀分布有4N个固定孔,N=2~4,外壳体底部中心具有保温层注入孔,所述保温层注入孔具有盖板;内壳体为顶部开口的倒四棱台型壳体,内壳体位于外壳体内部,内壳体开口邻近固定孔处具有水平向外伸出的固定折耳板,所述固定折耳板上具有通孔,当内壳体置于外壳体中时,固定折耳上置于水平外折边之上且通孔与固定孔相对应,所述上壳体为底部开口的四棱台型壳体,上壳体开口与内壳体的开口等大,上壳体具有环绕开口的水平外折边,上壳体的水平外折边底部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具有螺纹盲孔,当上壳体置于外壳体上方时,上、下壳体的水平外折边紧密接触,内壳体的固定折耳板恰好嵌入凹槽中,所述螺纹盲孔与通孔及固定孔相对应,采用固定螺栓从下方依次穿过固定孔和通孔并旋入螺纹盲孔以对内壳体、外壳体和上壳体进行组装连接;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具有发泡材料形成的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产品防静电吸塑包装,采用匹配的内壳体和外壳体,通过外壳体底部的保温层注入孔可以注入聚氨酯发泡材料在内、外壳体之间形成保温层并将内外壳体连接起来,外壳体可以从上方扣下并将凹槽与内壳体的固定折耳板匹配,并通过固定螺栓将上壳体与内外壳体连接在一起,从而对放置在内壳体内部的物料起到保温、避光和防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厚板吸塑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厚板吸塑壳体,所述壳体由采用由片材经吸塑工艺制作的内壳体1、外壳体2和上壳体3组成,所述片材的厚度为2mm,外壳体为顶部开口的方形柱状壳体,所述外壳体具有环绕开口的水平外折边2.1,所述水平外折边上均匀分布有8个固定孔,外壳体底部中心具有保温层注入孔,所述保温层注入孔具有盖板;内壳体为顶部开口的倒四棱台型壳体,内壳体位于外壳体内部,内壳体开口邻近固定孔处具有水平向外伸出的固定折耳板,所述固定折耳板上具有通孔,当内壳体置于外壳体中时,固定折耳上置于水平外折边之上且通孔与固定孔相对应,所述上壳体为底部开口的四棱台型壳体,上壳体开口与内壳体的开口等大,上壳体具有环绕开口的水平外折边,上壳体的水平外折边底部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具有螺纹盲孔,当上壳体置于外壳体上方时,上、下壳体的水平外折边紧密接触,内壳体的固定折耳板恰好嵌入凹槽中,所述螺纹盲孔与通孔及固定孔相对应,采用固定螺栓4从下方依次穿过固定孔和通孔并旋入螺纹盲孔以对内壳体、外壳体和上壳体进行组装连接;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具有聚氨酯发泡材料形成的保温层。所述厚板吸塑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厚板吸塑壳体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用于制作内壳体、外壳体、上壳体的片材放置在吸塑模具上,启动加热装置至片材温度达到预设温度;

2)启动吸塑模具的抽真空装置,分别使内壳体、外壳体、上壳体成型;

3)将内壳体置于外壳体内,使内壳体的固定折耳板上的通孔与外壳体的水平外折边的固定孔相对应;

4)将上壳体置于外壳体上,使内壳体的固定折耳板嵌入上壳体的水平外折边的凹槽中;使用固定螺栓将内壳体、外壳体、上壳体进行组装连接;

5)将聚氨酯发泡材料从外壳体底部的保温层注入孔注入内、外壳体的空隙中以形成保温层,注入完成采用盖板将保温层保温层注入孔关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