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助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1855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运装置,具体是一种多功能助运机。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行以及各国之间贸易的相互增多,越来越多的商品在各个国家之间流通,商品的世界属性越来越明显。商品是为交换而产生(或用于交换)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商品的流通需要运输,商品的运输是用设备和工具,将商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常见的运输设备是轮船、汽车、火车和飞机。人们在进行大宗商品的运输时,都是采用助运装置将商品运送到运输设备中。市场上现有的助运机构结构功能单一,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大,商品安全性能差,应用范围较小,这些都为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助运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助运机,包括底部框架、载物台、台阶板、上拉杆、三角支架、固定卡条、车轮、螺旋固定杆、手柄和支撑杆,所述上拉杆的数量为两个,台阶板位于两个上拉杆之间并且通过螺栓和角钢固定,载物台通过支撑杆安装在底部框架上,底部框架的四角安装有车轮,三角支架一个边的一端安装在底部框架上,三角支架同一个边的另一端安装在载物台上,固定卡条通过固定销铰接在三角支架上,台阶板通过轴承与三角支架相连,螺旋固定杆的一端与三角支架相连,螺旋固定杆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并且采用支腿安装在底部框架上,支腿铰接在底部框架上,手柄铰接在螺旋固定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台阶板包括台阶顶板和台阶底板,车轮采用万向轮并且车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螺旋固定杆和手柄的数量均为四个,螺旋固定杆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托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设计合理,生产工艺简单,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使用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好;该装置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方便的实现台阶和斜面的切换,实现一物多用,可以减轻劳动者工作强度,且能保障商品安全,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助运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载物台,2-台阶顶板,3-上拉杆,4-螺栓,5-角钢,6-台阶底板,7-车轮,8-轴承,9-固定卡条,10-固定销,11-托盘,12-支腿,13-螺旋固定杆,14-手柄,15-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多功能助运机,包括底部框架、载物台1、台阶板、上拉杆3、三角支架、固定卡条9、车轮7、螺旋固定杆13、手柄14和支撑杆15,所述上拉杆3的数量为两个,台阶板位于两个上拉杆3之间并且通过螺栓4和角钢5固定,载物台1通过支撑杆15安装在底部框架上,底部框架的四角安装有车轮7,三角支架一个边的一端安装在底部框架上,三角支架同一个边的另一端安装在载物台1上,固定卡条9通过固定销10铰接在三角支架上,台阶板通过轴承8与三角支架相连,螺旋固定杆13的一端与三角支架相连,螺旋固定杆13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并且采用支腿12安装在底部框架上,支腿12铰接在底部框架上,手柄14铰接在螺旋固定杆13上。台阶板包括台阶顶板2和台阶底板6,车轮7采用万向轮并且车轮7上设置有刹车装置。螺旋固定杆13和手柄14的数量均为四个,螺旋固定杆13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托盘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固定卡条9的一端与三角支架铰接,另一端与上拉杆3通过固定销10紧扣保证台阶处于平稳;支腿12的一端与螺旋固定杆13铰接,可控制支腿12张开的角度,螺旋固定杆13可方便调整载物台1的左右、前后高度以便适应在复杂地形作业;车轮7可以方便移动该装置;三角支架用于固定台阶板,使台阶板产生一个倾角;底部框架起支撑三角支架和固定四个车轮7位置的作用。

在使用该装置时,拆掉固定销10,用手轻扶上拉杆3,取下螺栓4,放下两根固定卡条9,缓慢放下上拉杆3,便可完成阶梯和斜面的切换,通过下面用户可推、拉和拖物品到高处。

该装置设计合理,生产工艺简单,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使用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好;该装置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方便的实现台阶和斜面的切换,实现一物多用,可以减轻劳动者工作强度,且能保障商品安全,使用效果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