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和减震功能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7851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和减震功能的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20世纪末电梯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作为动力。大大缩小了机房占地,并且具有能耗低、节能高效、提升速度快等优点,极大地助推了房地产向超高层方向发展。蒂森克虏伯电梯公司研制出新型“多重电梯”可水平垂直运转。

电梯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电梯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其内部净高度至少应为2m,吊顶通常为镜面不锈钢材料;轿底为2mm厚PVC大理石纹地或20mm厚大理石拼花。当安全钳动作或蹲底撞击缓冲器时,还要承受由此产生的反作用力,因此轿厢架要有足够的强度。

现有电梯轿厢内的空气往往流通不佳,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较多人乘坐电梯时其挥发的汗味会令厢体内的空气质量较差;电梯在运行时的震动幅度直接影响到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因此减震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和减震功能的电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和减震功能的电梯,包括厢体,所述厢体内顶部固定设有顶板,顶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厢体上侧固定设有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净化箱内固定设有隔板,隔板底端与净化箱内底部固定连接,隔板顶端与净化箱内顶部之间留有空气通道,隔板右侧与净化箱右侧壁之间盛有吸附水,所述厢体内顶部通过出气管与净化箱内部相连通,出气管上设有引风机;所述隔板左侧设有粗效过滤网,粗效过滤网左侧固定设有HEPA过滤网,HEPA过滤网左侧固定设有吸附层,净化箱左部通过进气管与厢体中部相连通;所述厢体内底部设有减震橡胶垫,减震橡胶垫上侧面固定设有底板,减震橡胶垫下侧面与厢体内底部之间密布有多个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橡胶垫内开设有若干空腔,空腔内顶部和内底部分别设有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之间通过支撑弹簧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气管伸入到吸附水内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附层为活性炭吸附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腔共设有三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为相互排斥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对厢体内部的空气进行净化时,启动引风机,引风机将厢体内的空气通过出气管引出并排入到吸附水内,吸附水对空气进行吸附净化处理;随后空气通过空气通道进入到隔板左侧,粗效过滤网对空气中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处理,HEPA过滤层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小颗粒杂质,吸附层用于吸附空气中的微粒杂质,然后经过处理后的新鲜空气再通过进气管进入到厢体内部;减震橡胶垫本身具备一定的减震缓冲功能,减震弹簧起到进一步的减震效果;当底板上有人时,第一磁极受到向下的压力作用向下运动,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之间产生排斥力,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提高了乘客乘坐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厢体、2-顶板、3-通孔、4-出气管、5-引风机、6-净化箱、7-隔板、8-空气通道、9-粗效过滤网、10-HEPA过滤网、11-吸附层、12-进气管、13-底板、14-减震橡胶垫、15-减震弹簧、16-第一磁极、17-支撑弹簧、18-第二磁极、19-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和减震功能的电梯,包括厢体1,所述厢体1内顶部固定设有顶板2,顶板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3,厢体1上侧固定设有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6,净化箱6内固定设有隔板7,隔板7底端与净化箱6内底部固定连接,隔板7顶端与净化箱6内顶部之间留有空气通道8,隔板7右侧与净化箱6右侧壁之间盛有吸附水,所述厢体1内顶部通过出气管4与净化箱6内部相连通,出气管4上设有引风机5,当需要对厢体1内部的空气进行净化时,启动引风机5,引风机5将厢体1内的空气通过出气管4引出并排入到吸附水内,吸附水对空气进行吸附净化处理;

所述隔板7左侧设有粗效过滤网9,粗效过滤网9左侧固定设有HEPA过滤网10,HEPA过滤网10左侧固定设有吸附层11,净化箱6左部通过进气管12与厢体1中部相连通,随后空气通过空气通道8进入到隔板7左侧,粗效过滤网9对空气中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处理,HEPA过滤层10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小颗粒杂质,吸附层11用于吸附空气中的微粒杂质,然后经过处理后的新鲜空气再通过进气管12进入到厢体1内部;

所述厢体1内底部设有减震橡胶垫14,减震橡胶垫14上侧面固定设有底板13,减震橡胶垫14下侧面与厢体1内底部之间密布有多个减震弹簧15,减震橡胶垫14本身具备一定的减震缓冲功能,减震弹簧15起到进一步的减震效果;

所述减震橡胶垫14内开设有若干空腔19,空腔19内顶部和内底部分别设有第一磁极16和第二磁极18,第一磁极16和第二磁极8之间通过支撑弹簧17相连接,所述第一磁极16和第二磁极18为相互排斥状态,当底板13上有人时,第一磁极16受到向下的压力作用向下运动,第一磁极16和第二磁极18之间产生排斥力,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提高了乘客乘坐的舒适感。

所述出气管4伸入到吸附水内底部。

所述吸附层11为活性炭吸附层。

所述空腔19共设有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当需要对厢体1内部的空气进行净化时,启动引风机5,引风机5将厢体1内的空气通过出气管4引出并排入到吸附水内,吸附水对空气进行吸附净化处理;随后空气通过空气通道8进入到隔板7左侧,粗效过滤网9对空气中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处理,HEPA过滤层10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小颗粒杂质,吸附层11用于吸附空气中的微粒杂质,然后经过处理后的新鲜空气再通过进气管12进入到厢体1内部;减震橡胶垫14本身具备一定的减震缓冲功能,减震弹簧15起到进一步的减震效果;当底板13上有人时,第一磁极16受到向下的压力作用向下运动,第一磁极16和第二磁极18之间产生排斥力,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提高了乘客乘坐的舒适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