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浮顶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2311阅读:1511来源:国知局
内浮顶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内浮顶罐。



背景技术:

化工领域例如石油石化行业通常使用内浮顶罐储存轻油,为对其中储存的轻油进行检测(例如液位、温度等),需要在内浮顶罐中设置套管。具体地,内浮顶罐的浮盘上设置有通孔,内浮顶罐的罐顶上设置有开口,套管的下端通过通孔插入内浮顶罐的罐体底部,上端通过开口伸出,检测装置(例如液位计、多点温度计等)从开口伸入套管对轻油进行检测。其中,为获得准确检测结果,套管的整个长度上设置有贯通套管内外的开孔。但浮盘下方的轻油的油气容易通过套管及其开孔扩散到浮盘和罐顶之间的空间,导致该空间内油气浓度升高,甚至可能达到爆炸极限,因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浮顶罐,以避免油气扩散到浮盘和罐顶之间和由此导致的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浮顶罐,其中,所述内浮顶罐包括罐顶、浮盘和伸缩套管,所述罐顶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浮盘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伸缩套管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通孔,所述伸缩套管的上端从所述开口密封地伸出,所述伸缩套管的管体密封地连通所述通孔和所述开口并能够随所述浮盘的移动而伸缩长度。

优选地,所述伸缩套管包括多个彼此套设的管节。

优选地,相邻的管节中,管径大的管节的端部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凸缘,管径小的管节的端部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缘,相邻的管节通过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搭接。

优选地,从所述伸缩套管的下端到上端,所述管节的管径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伸缩套管的最下端的管节的下端具有径向收缩段,所述径向收缩段的管径与所述通孔的孔径匹配。

优选地,所述伸缩套管的最大长度不小于所述浮盘的最低位置到所述开口的距离,所述伸缩套管的最小长度不大于所述内浮顶罐的最高液位到所述开口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伸缩套管包括8-18个所述管节,每个管节的长度为0.8-1m;并且/或者,多个所述管节中,管径最小的管节的管径为0.1-0.15m,管径最大的管节的管径为0.26-0.5m。

优选地,多个所述管节之间设置有润滑剂。

优选地,所述伸缩套管的上端的外周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在所述罐顶的外壁上的撑台。

优选地,所述内浮顶罐包括安装于所述伸缩套管的上端的检测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伸缩套管能够随浮盘移动而伸缩,确保通孔和开口始终密封连通。检测时,检测装置可以通过伸缩套管的上端进行精确的检测。由于伸缩套管密封连通通孔和开口,避免了浮盘下方的轻油的油气从伸缩套管扩散至浮盘和罐顶之间,也就杜绝了浮盘和罐顶之间油气浓度过高导致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浮顶罐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视图;

图4是图1中伸缩套管的下端和浮盘连接处的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罐顶,11-开口,20-浮盘,21-通孔,30-伸缩套管,31-管节,32-第一凸缘,33-第二凸缘,34-径向收缩段,35-撑台,40-量油孔,50-第一法兰,60-第二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浮顶罐,其中,所述内浮顶罐包括罐顶10、浮盘20和伸缩套管30,所述罐顶10上设置有开口11,所述浮盘20上设置有通孔21,所述伸缩套管30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通孔21,所述伸缩套管30的上端从所述开口11密封地伸出,所述伸缩套管30的管体密封地连通所述通孔21和所述开口11并能够随所述浮盘20的移动而伸缩长度。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内浮顶罐,伸缩套管30能够随浮盘20移动而伸缩,确保通孔21和开口11始终密封连通。检测时,检测装置可以通过伸缩套管30的上端进行精确的检测。由于伸缩套管30密封连通通孔21和开口11,避免了浮盘20下方的轻油的油气从伸缩套管30扩散至浮盘20和罐顶10之间,也就杜绝了浮盘20和罐顶10之间油气浓度过高导致的安全隐患。

其中,伸缩套管30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形式,只要能够随浮盘20的移动而伸缩,以确保通孔21和开口11始终密封连通即可。为在通孔21和开口11之间提供稳定、刚性的连接,优选地,所述伸缩套管30包括多个彼此套设的管节31,以通过管节31之间的相对轴向移动实现伸缩。其中,管节31可以由各种适当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为钢管,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并确保伸缩时的良好导向性。

为在伸缩过程中在各管节31之间提供良好的定位,优选地,如图3所示,相邻的管节中,管径大的管节的端部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凸缘32,管径小的管节的端部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缘33,相邻的管节通过所述第一凸缘32和第二凸缘33搭接。由此,当相邻的两个管节31伸出至最大位置时,第一凸缘32和第二凸缘33彼此贴合,以将两个管节31止挡在该位置。

另外,为满足精确检测要求,一些检测(例如液位)通常使用导波检测装置,为适应导波检测,优选地,如图1所示,从所述伸缩套管30的下端到上端,所述管节31的管径逐渐减小,从而在使用导波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时,能够减少导波损耗,获得更加精准的检测结果。

另外,在从所述伸缩套管30的下端到上端,所述管节31的管径逐渐减小的情况下,伸缩套管30的下端具有最大的管径。由于伸缩套管30的下端与通孔21对接,通孔21的尺寸应与伸缩套管30的下端匹配。但通孔21的尺寸过大时将影响浮盘20的强度和稳定性。为避免在浮盘20上开设尺寸过大的通孔21来对应管径较大的伸缩套管30的下端,如图4所示,所述伸缩套管30的最下端的管节的下端具有径向收缩段34,所述径向收缩段34的管径与所述通孔21的孔径匹配。由此,可以通过径向收缩段34与通孔21对接,从而兼顾了导波检测精确性和浮盘20的强度。具体地,如图4所示,径向收缩段34可以通过第二法兰50固定于浮盘20的通孔21。

可以理解地,为适应内浮顶罐中浮盘20的操作,伸缩套管30的长度的变化范围应满足浮盘20的移动范围的要求,同时,还应满足内浮顶罐的液位要求。优选地,所述伸缩套管30的最大长度不小于所述浮盘20的最低位置到所述开口11的距离,所述伸缩套管30的最小长度不大于所述内浮顶罐的最高液位到所述开口11的距离。例如,伸缩套管30可以设置为当浮盘20到达最低位置时伸长至最大长度;并且当内浮顶罐内的轻油达到最高液位时收缩至最小长度。

根据内浮顶罐的规格,可以相应设定伸缩套管30的规格,例如管节31的数量、长度、管径等。例如,对于罐壁高度小于16.5m的内浮顶罐来说,所述伸缩套管30可以包括8-18个所述管节31,每个管节的长度可以为0.8-1m。另外,多个所述管节31中,管径最小的管节的管径可以为0.1-0.15m,管径最大的管节的管径可以为0.26-0.5m。其中,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伸缩套管30的最上方的管节31为管径最小的管节并与开口11的尺寸匹配,伸缩套筒30的最下方的管节31为管径最大的管节(此处管径最大的管节的管径指径向收缩段以外的管体的管径)。

此外,为使伸缩套管30的伸缩顺畅,同时,为确保伸缩套管30的密封性以免油气通过伸缩套管30外泄,优选地,多个所述管节31之间设置有润滑剂。可以理解地,该润滑剂应选用与所存储的轻油不发生反应且不溶于该轻油的类型。

本实用新型中,伸缩套管30的上端从开口11伸出后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保持位置固定,例如固定于罐顶10的外壁上。为便于拆卸、维护,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伸缩套管30的上端的外周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在所述罐顶10的外壁上的撑台35。由此,在伸缩套管30的上端从开口11伸出后,撑台35可以在伸缩套管30的重力作用下支撑在罐顶10的外壁上,实现伸缩套管30相对于罐顶10的固定。另外,撑台35可以为环状,从而由于重力的作用,撑台35可以与罐顶10的外壁保持紧密接触,实现伸缩套管30和罐顶10之间的密封。

为对内浮顶罐内的轻油进行检测,所述内浮顶罐可以包括安装于所述伸缩套管30的上端的检测装置。其中,检测装置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安装于伸缩套管30的上端。优选地,检测装置通过可拆卸地方式安装于伸缩套管30的上端,以便维护和更换。例如,检测装置可以为量油孔40,如图2所示,具体地,伸缩套管30的上端可以通过第一法兰50安装量油孔40。另外,检测装置还可以是其他各种适当的类型,例如液位计、多点温度计等。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