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210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一般电梯吊顶在进行拆安装过程中,只能从轿顶上方进行拆卸,以此结构设计的吊顶结构复杂、通用性差。在轿顶上作业对施工人员来说人身风险高且操作不灵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吊顶拆装,操作灵活且安全可靠的电梯轿厢。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轿厢,包括设置于轿厢顶部的框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端口的悬挂板、设置于所述框架左右两侧壁同一端的铰接组件,设置于所述框架下端口与所述铰接组件相铰接的吊顶、以及与所述框架一侧壁的铰接组件相对设置的挂耳组件,所述挂耳组件设置于与所述框架前侧壁,且所述挂耳组件与所述吊顶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铰接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框架一侧壁端部的腰型槽、贯穿设置于所述腰型槽内的销轴、以及与所述销轴紧固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与设置于所述框架相邻两侧壁之间的角铁相枢接。

其中,所述支撑壁包括第一支撑壁,以及自所述第一支撑壁折弯延伸的第二支撑壁,所述第二支撑壁位于所述角铁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壁紧贴于所述框架一侧壁的外侧壁,所述销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壁紧固。

其中,所述吊顶与所述销轴通过开口销相枢接,且所述吊顶能够沿所述腰型槽长度方向往返滑动。

其中,所述腰型槽沿所述框架一侧壁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

其中,与所述悬挂板两端可拆卸连接的框架壁设置有卡槽,所述悬挂板与所述卡槽相卡接。

其中,所述挂耳组件包括为紧固于所述框架的前侧壁的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与设置于所述吊顶的第二挂钩相搭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于轿厢顶部的框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端口的悬挂板、设置于所述框架左右两侧壁同一端的铰接组件,设置于所述框架下端口与所述铰接组件相铰接的吊顶、以及与所述框架一侧壁的铰接组件相对设置的挂耳组件,所述挂耳组件设置于与所述框架前侧壁,且所述挂耳组件与所述吊顶可拆卸连接。以此结构设计的电梯轿厢,能够方便的对吊顶进行拆卸,且结构简单,牢固可靠,通用性强,安装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厢框架与吊顶配合后的平面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吊顶打开时的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厢的框架与吊顶配合后的轴测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电梯轿厢,包括设置于轿厢顶部的框架1、设置于所述框架1上端口的悬挂板2、设置于所述框架1左右两侧壁同一端的铰接组件3,设置于所述框架1下端口与所述铰接组件3相铰接的吊顶4、以及与所述框架1一侧壁的铰接组件3相对设置的挂耳组件4,所述挂耳组件4设置于与所述框架1的前侧壁12,且所述挂耳组件5与所述吊顶4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组件3包括开设于所述框架1一侧壁端部的腰型槽31、贯穿设置于所述腰型槽31内的销轴32、以及与所述销轴32紧固的支撑臂33,所述支撑臂33与设置于所述框架1相邻两侧壁之间的角铁34相枢接,所述支撑壁包括第一支撑壁,以及自所述第一支撑壁折弯延伸的第二支撑壁,所述第二支撑壁位于所述角铁34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壁紧贴于所述框架1一侧壁的外侧壁,所述销轴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壁紧固,所述吊顶4与所述销轴32通过开口销相枢接,且所述吊顶4能够沿所述腰型槽31长度方向往返滑动,所述腰型槽31沿所述框架1一侧壁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

以此结构设计的铰接组件,能够通过销轴与吊顶很好的进行枢接;本实施例中腰型槽的设置,能够使得吊顶相对于框架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即将吊顶的一端与框架进行分离前,可向上托举吊顶,之后再将吊顶向铰接端水平滑动,进而方便灵活的实现吊顶的一端与框架之间的分离,

本实施例中,与所述悬挂板2两端可拆卸连接的框架1壁设置有卡槽,所述悬挂板2与所述卡槽相卡接。以此设计,在吊顶打开后,可以方便的将悬挂板取下,进而方便逃生或维修;当悬挂板与框架装配后,又能够对框架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

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所述挂耳组件5包括为紧固于所述框架1的前侧壁12的第一挂钩11,所述第一挂钩11与设置于所述吊顶4的第二挂钩51相搭接。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为两个相对设置的折弯件,第二挂钩在吊顶重力作用下搭接于第一挂钩,以此能够方便吊顶方便灵活的打开。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方便第一挂钩11的安装和固定,沿框架前侧壁12设置有用于第一挂钩紧固的支撑梁13,且该支撑梁的上表面高于前侧壁12的上表面,以此能够第一挂钩11和第二挂钩51搭接后,吊顶的下底面的边缘能够与框架下端口的边缘平齐。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