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尿素机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415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尿素机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尿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尿素机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车用尿素机在制作车用尿素成品溶液时通常是采用袋装的原料,将原料袋封口打开后对接到上料装置的进料口上,然后将原料袋向上提升使其袋口倒置,使得原料袋中的原料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进入车用尿素机。现有的车用尿素机上料机构通常采用人工操作的,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原料漏出的状况,原料浪费严重,制作车用尿素溶液成本高,还会污染设备和环境,清理操作更加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车用尿素机上料机构,解决目前技术中传统的车用尿素机上料机构操作费时费力,上料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用尿素机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罐上部开设了进料口,底部设置了出料口,长板状的上料托架上端铰接在进料口处,上料托架的下端设置了托板,上料托架的中部还铰接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带动上料托架沿进料口处旋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尿素机上料机构利用伸缩机构来代替人工实现上料的过程,上料托架先处于托板位于下方的状态,将原料袋放置在上料托架上,并且袋口朝上,打开袋口后伸缩机构开始工作,使得上料托架沿进料口处旋转至托板处于上方的位置,原料袋内的原料在重力作用下自动的进入上料罐中,从而无需人工翻转原料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上料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机构为电动推杆,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稳定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料托架上端装置有导料筒,导料筒伸入上料罐内部,原料袋的袋口套装在导料筒的外围,利用导料筒有效的将物料导入上料罐中,避免物料漏出造成浪费,污染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料筒和原料袋袋口的外围设置有使两者紧密贴合的束紧带,确保导料筒与原料袋袋口连接紧密,防止物料泄漏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料筒为椭圆筒和矩形筒衔接的通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料筒的椭圆筒部分在其长轴方向的两端内侧设置了加强板,提高导料筒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强板为圆筒结构,结构强度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尿素机上料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动提升翻转原料袋,提高上料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且有效避免原料浪费,也避免原料受到污染,保障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料筒与原料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车用尿素机上料机构,自动提升翻转原料袋,提高上料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且有效避免原料漏出,降低原料浪费率,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1至图3所示,车用尿素机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罐1,上料罐1上部开设了进料口11,底部设置了出料口12,长板状的上料托架2上端铰接在进料口11处,上料托架2上端装置有导料筒22,导料筒22伸入上料罐1内部,导料筒22为椭圆筒和矩形筒衔接的通道结构,导料筒22的椭圆筒部分在其长轴方向的两端内侧设置了加强板24,加强板24为圆筒结构,上料托架2的下端设置了托板21,上料托架2的中部还铰接有伸缩机构3,伸缩机构3带动上料托架2沿进料口11处旋转,伸缩机构3可采用液压杆、气缸、电动推杆等。

在进行上料时,上料托架2先处于托板21位于下方的状态,将原料袋4放置于上料托架2上由托板21支撑,袋口朝上,打开袋口后将原料袋4的袋口套装在导料筒22的椭圆筒部分的外围,并且在导料筒22和原料袋4袋口的外围绑扎上束紧带23,利用束紧带23使两者紧密贴合,避免出现缝隙导致上料过程中原料泄漏,然后伸缩机构3工作,使得上料托架2沿进料口11旋转至托板21位于上方,原料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落入到上料罐1中完成上料的过程。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