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框塑胶件堆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888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框塑胶件堆叠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曲面显示设备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框塑胶件堆叠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曲面显示器正在世界风行,因而对于曲面显示器中的中框塑胶件的弯曲度要求越来越高。

中框塑胶件在运输过程中,常常采用传统的货运方式,将其以直立方式插入纸箱中,利用纸箱和刀卡定位在中框塑胶件的四角位置进行固定,这种方式由于中框塑胶件的中部未进行合理固定,因而难以保证塑胶产品的弯曲度,导致中框塑胶件在组装时曲面变形度较大,易产生不良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中框塑胶件堆叠结构,能够在多处很好地固定中框塑胶件,保证中框塑胶件在货运时的弯曲度要求。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框塑胶件堆叠结构,包括栈板,所述栈板上从下至上依次堆叠放置有底层连接件、多个堆叠放置的中层连接件及顶层连接件;所述底层连接件、每层所述中层连接件及所述顶层连接件均包括位于四角的四个角端连接件,以支撑中框塑胶件的四角;对应于中框塑胶件的长边的两个所述角端连接件之间设置有中间连接件,以支撑中框塑胶件的中部。

其中,所述栈板的底部开设有用于绑带穿过的横向通道和纵向通道,所述横向通道和所述纵向通道垂直相交且相连通。

其中,所述底层连接件和所述中层连接件的所述角端连接件的顶部均开设有L型的角端连接件卡槽,所述底层连接件、所述中层连接件的所述中间连接件的顶部均开设有横向的中间连接件卡槽,所述中间连接件卡槽与所述角端连接件的横向段对齐。

其中,所述底层连接件和所述中层连接件的所述角端连接件的顶部均设置有角端连接件定位柱,所述底层连接件和所述中层连接件的所述中间连接件的顶部均设置有中间连接件定位柱,所述中层连接件和所述顶层连接件的所述角端连接件的底部均设置有角端连接件定位孔,所述中层连接件和所述顶层连接件的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底部均设置有中间连接件定位孔,所述底层连接件的所述角端连接件定位柱插入所述中层连接件的所述角端连接件定位孔中,所述中层连接件的所述角端连接件定位柱插入所述顶层连接件的所述角端连接件定位孔中,所述底层连接件的所述中间连接件定位柱插入所述中层连接件的所述中间连接件定位孔中,所述中层连接件的所述中间连接件定位柱插入所述顶层连接件的所述中间连接件定位孔中。

其中,所述底层连接件的所述角端连接件的侧部设置有角端连接件固定板,所述角端连接件固定板开设有角端连接件固定孔,所述角端连接件固定板通过角端连接件固定螺栓穿过所述角端连接件固定孔安装于所述栈板。

其中,所述底层连接件的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侧部设置有中间连接件固定板,所述中间连接件固定板开设有中间连接件固定孔,所述中间连接件固定孔通过中间连接件固定螺栓穿过所述中间连接件固定孔安装于所述栈板。

其中,所述角端连接件的顶部开设有横向和纵向形成十字交叉的角端连接件固定槽,所述中间连接件的顶部开设有纵向的中间连接件固定槽,所述角端连接件固定槽、所述中间连接件固定槽用于绑带穿过。

其中,所述角端连接件固定槽的深度小于所述角端连接件卡槽的深度,所述中间连接件固定槽的深度小于所述中间连接件卡槽的深度。

其中,所述角端连接件定位柱的数量为3个,所述角端连接件定位孔的数量为3个;所述中间连接件定位柱的数量为4个,所述中间连接件定位孔的数量为4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中框塑胶件堆叠结构,包括栈板,栈板上从下至上依次堆叠放置有底层连接件、多个堆叠放置的中层连接件及顶层连接件;底层连接件、每层中层连接件及顶层连接件均包括位于四角的四个角端连接件,以支撑中框塑胶件的四角;对应于中框塑胶件的长边的两个角端连接件之间设置有中间连接件,以支撑中框塑胶件的中部,通过角端连接件和中间连接件配合,从而实现了中框塑胶件的四角和中部位置的支撑,因而在多处很好地固定中框塑胶件,保证中框塑胶件在货运时的弯曲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中框塑胶件的弯曲度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框塑胶件堆叠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中框塑胶件堆叠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中框塑胶件堆叠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中框塑胶件堆叠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的底层连接件装有中框塑胶件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的底层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的中层角端连接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中的中层角端连接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的中层中间连接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2中的中层中间连接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2中的顶层角端连接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2中的顶层角端连接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2中的顶层中间连接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2中的顶层中间连接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中框塑胶件;

1-栈板;2-底层角端连接件;3-底层中间连接件;4-中层中间连接件;5-中层角端连接件;6-顶层角端连接件;7-顶层中间连接件;8-绑带;

11-横向通道;12-纵向通道;

21-底层角端连接件本体;22-底层角端连接件卡槽;23-底层角端连接件定位柱;24-底层角端连接件固定板;25-底层角端连接件固定孔;26-底层角端连接件固定螺栓;

31-底层中间连接件本体;32-底层中间连接件卡槽;33-底层中间连接件定位柱;34-底层中间连接件固定板;35-底层中间连接件固定孔;36-底层中间连接件固定螺栓;

41-中层中间连接件本体;42-中层中间连接件卡槽;43-中层中间连接件定位柱;44-中层中间连接件固定板;45-中层中间连接件固定孔;46-中层中间连接件定位孔;

51-中层角端连接件本体;52-中层角端连接件卡槽;53-中层角端连接件定位柱;54-中层角端连接件定位孔;

61-顶层角端连接件本体;62-顶层角端连接件固定槽一;63-顶层角端连接件固定槽二;64-顶层角端连接件定位孔;

71-顶层中间连接件本体;72-顶层中间连接件固定槽一;73-顶层中间连接件固定槽二;74-顶层中间连接件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中框塑胶件100为弯曲形状,其四角偏高,而两个长边的中部均向下弯曲呈偏低设置,一般弯曲度为1800°。由于其较大的弯曲程度,从而在弯曲方向上很容易变形,为了保证其在货运过程中降低变形的可能,保证最终的弯曲度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中框塑胶件堆叠结构,如图2至5所示,包括栈板1,栈板1上从下至上依次堆叠放置有底层连接件、多个堆叠放置的中层连接件及顶层连接件;其中,底层连接件包括四个底层角端连接件2和两个底层中间连接件3;每层中层连接件包括四个中层角端连接件5和两个中层中间连接件4;顶层连接件包括四个顶层角端连接件6和两个顶层中间连接件7。

每一层的四个角端连接件均用于支撑中框塑胶件100的四角;每一层的两个中间连接件均用于支撑中框塑胶件100的中部。

因此,该中框塑胶件堆叠结构通过角端连接件和中间连接件配合,从而实现了中框塑胶件的四角和中部位置的支撑,因而在多处很好地固定中框塑胶件,保证中框塑胶件在货运时的弯曲度要求。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中框塑胶件堆叠结构可以将中框塑胶件水平放置,在竖直方向上堆叠,实现多个中框塑胶件的堆叠放置,便于货运;这种方式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竖立放置的货运方式,其很好地解决了中框塑胶件在弯曲方向上的最低点或最高点处的合理支撑,避免其变形。

如图6至11所示,底层连接件和中层连接件的角端连接件的顶部均开设有L型的角端连接件卡槽,底层连接件、中层连接件的中间连接件的顶部均开设有横向的中间连接件卡槽,中间连接件卡槽与角端连接件的横向段对齐。中框塑胶件100在装入每一层连接件中时,利用角端连接件卡槽和中间连接件卡槽共同配合,实现对其角端和中部的支撑。

具体地,底层角端连接件2包括底层角端连接件本体21,底层角端连接件本体21的顶部开设有L型的底层角端连接件卡槽22,底层中间连接件3包括底层中间连接件本体31,底层中间连接件本体31的顶部开设有横向的底层中间连接件卡槽32,底层中间连接件卡槽32与底层角端连接件卡槽22的横向段对齐。

中层角端连接件5包括中层角端连接件本体51,中层角端连接件本体51的顶部开设有L型的中层角端连接件卡槽52,中层中间连接件4包括中层中间连接件本体41,中层中间连接件本体41的顶部开设有横向的中层中间连接件卡槽42,中层中间连接件卡槽42与中层角端连接件卡槽52的横向段对齐。

如图6至15所示,底层连接件和中层连接件的角端连接件的顶部均设置有角端连接件定位柱,底层连接件和中层连接件的中间连接件的顶部均设置有中间连接件定位柱,中层连接件和顶层连接件的角端连接件的底部均设置有角端连接件定位孔,中层连接件和顶层连接件的中间连接件的底部均设置有中间连接件定位孔,底层连接件的角端连接件定位柱插入中层连接件的角端连接件定位孔中,中层连接件的角端连接件定位柱插入顶层连接件的角端连接件定位孔中,底层连接件的中间连接件定位柱插入中层连接件的中间连接件定位孔中,中层连接件的中间连接件定位柱插入顶层连接件的中间连接件定位孔中。

具体地,底层角端连接件本体21的顶部设置有底层角端连接件定位柱23,中层角端连接件本体51的底部设置有中层角端连接件定位孔54,底层角端连接件定位柱23插入中层角端连接件定位孔54中配合,以实现底层和中层的角端定位。

中层角端连接件本体51的顶部设置有中层角端连接件定位柱53,顶层角端连接件6包括顶层角端连接件本体61,顶层角端连接件本体61的底部设置有顶层角端连接件定位孔64,中层角端连接件定位柱53插入顶层角端连接件定位孔64中配合,以实现中层和顶层的角端定位。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底层角端连接件定位柱23和中层角端连接件定位柱53的数量均为3个,中层角端连接件定位孔54和顶层角端连接件定位孔64的数量均为3个。

底层中间连接件本体31的顶部设置有底层中间连接件定位柱33,中层中间连接件本体41的底部设置有中层中间连接件定位孔46,底层中间连接件定位柱33插入中层中间连接件定位孔46中配合,以实现底层和中层的中间定位。

中层中间连接件本体41的顶部设置有中层中间连接件定位柱43,顶层中间连接件7包括顶层中间连接件本体71,顶层中间连接件本体71的底部设置有顶层中间连接件定位孔74,中层中间连接件定位柱43插入顶层中间连接件定位孔74中配合,以实现中层和顶层的中间定位。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底层中间连接件定位柱33和中层中间连接件定位柱43的数量均为4个,中层中间连接件定位孔46和顶层中间连接件定位孔74的数量均为4个。

如图6、7所示,底层连接件的角端连接件的侧部设置有角端连接件固定板,角端连接件固定板开设有角端连接件固定孔,角端连接件固定板通过角端连接件固定螺栓穿过角端连接件固定孔安装于栈板1。

具体地,底层角端连接件本体21的两个相对侧分别设置有底层角端连接件固定板24,底层角端连接件固定板24开设有底层角端连接件固定孔25,底层角端连接件固定螺栓26穿过底层角端连接件固定孔25后连接于栈板1。

如图6、7所示,底层连接件的中间连接件的侧部设置有中间连接件固定板,中间连接件固定板开设有中间连接件固定孔,中间连接件固定孔通过中间连接件固定螺栓穿过中间连接件固定孔安装于栈板1。

具体地,底层中间连接件本体31的两个相对侧分别设置有底层中间连接件固定板34,底层中间连接件固定板34开设有底层中间连接件固定孔35,底层中间连接件固定螺栓36穿过底层中间连接件固定孔35后连接于栈板1。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中层中间连接件本体41的两个相对侧分别设置有中层中间连接件固定板44,中层中间连接件固定板44开设有中层中间连接件固定孔45。由此可见,中层中间连接件在安装于底层中间连接件之上时,其中层中间连接件固定板44悬空设置,但当中层中间连接件直接安装于栈板时,中层中间连接件固定螺栓穿过中层中间连接件固定孔45后连接于栈板1,因而中层中间连接件可以与底层中间连接件互换使用。

如图2所示,栈板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绑带8穿过的横向通道11和纵向通道12,横向通道11和纵向通道12垂直相交且相连通。

每一层的角端连接件的顶部开设有横向和纵向形成十字交叉的角端连接件固定槽,每一层的中间连接件的顶部开设有纵向的中间连接件固定槽,角端连接件固定槽、中间连接件固定槽用于绑带8穿过。

优选的,角端连接件固定槽的深度小于角端连接件卡槽的深度,中间连接件固定槽的深度小于中间连接件卡槽的深度。

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无论是哪一层作为最上面的顶层,在最后捆绑时都可以预留有绑带穿过的固定槽,因此,上下两侧的绑带均不影响顶层的封装,且灵活性较高。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顶层角端连接件本体61的顶部开设有顶层角端连接件固定槽一62和顶层角端连接件固定槽二63,顶层角端连接件固定槽一62和顶层角端连接件固定槽二63垂直相交设置;顶层中间连接件本体71的顶部开设有顶层中间连接件固定槽一72和顶层中间连接件固定槽二73,且顶层中间连接件固定槽一72和顶层中间连接件固定槽二73垂直相交设置;其中,顶层角端连接件固定槽一62和顶层角端连接件固定槽二63、顶层中间连接件固定槽一72和顶层中间连接件固定槽二73均用于绑带8的穿过。

顶层角端连接件6和顶层中间连接件7作为最顶层,其上不放置中框塑胶件100,目的在于盖压其下方的中层连接件上的中框塑胶件100,以免其外露,影响最后的捆绑操作。

在装配完成后,顶层角端连接件6和顶层中间连接件7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因而在多个中框塑胶件堆叠结构堆放时能够平稳放置。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中框塑胶件堆叠结构,用于中框塑胶件产品在运输中的固定,从而保证预期的弯曲度,避免了运输和和组装不良导致的弯曲度变化。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