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119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中小尺寸的液晶面板通常都被包装在包装盒内。包装盒由盒体和盒盖组成。盒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盒盖能盖合在该开口上,用于启闭该开口。盒盖和盒体围合出一个腔室,液晶面板装载在腔室内。采用包装盒来包装液晶面板可以提高运送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保障液晶面板的清洁度。

当包装盒装载多块液晶面板时,通常将液晶面板平放并堆叠在包装盒内,采用柔性的包装垫片将相邻两块液晶面板分隔开来。包装垫片作为缓冲结构能有效防护液晶面板避免其受到剧烈冲击而破损,还能防止相邻两块液晶面板相互磨损。然而,由于包装垫片尺寸和液晶面板尺寸相似,在进行包装时容易出现多装液晶面板或包装垫片以及少装液晶面板或垫片,并且当液晶面板和包装垫片装载到盒体内后难以判断是否出现上述问题,装片人员若要检验是否正常装片则需要将液晶面板和包装垫片从盒体内全部取出来,这样检查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检验包装盒内的液晶面板和包装垫片的数量。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包装盒,其包括:顶端开口的盒体以及用于盖合所述开口的盒盖,其中,所述盒体的侧面开设有观察窗口。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包括底板以及从底板垂直伸出的挡墙,所述观察窗口为从所述挡墙的顶端凹陷至所述底板且垂直贯穿所述挡墙的凹槽。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从盒内向盒外的方向上所述观察窗口的宽度渐缩,所述包装盒还包括嵌入到所述观察窗口内的挡块,挡块两端的端面分别抵接于所述观察窗口的两个侧壁。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观察窗口的侧壁为平面结构,所述挡块为楔形块。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设置有从底板边缘延伸至所述观察窗口底部的缺口。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观察窗口的底部呈阶梯状依次上升,所述包装盒用于容纳交替层叠的包装垫片和液晶面板,每阶台阶的高度为一张包装垫片和一张液晶面板的厚度之和。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观察窗口的底部从一侧向另一侧升高,台阶的级数等于包装盒内所能容纳的液晶面板的数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为矩形板,所述挡墙沿所述底板的边缘环绕所述底板,在挡墙拐角处的内侧设置有向挡墙内凹陷且沿垂直于所述底板方向延伸的保护槽。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条槽。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挡墙的内侧向内凹陷形成入手槽,所述入手槽沿垂直于底板的方向延伸并从挡墙的顶部延伸到挡墙的底部。

将液晶面板和包装垫片装载到盒体内后,从观察窗口就可以看到所有层叠设置在盒体内的液晶面板和包装垫片,这样即可获知液晶面板和包装垫片的数量和排布情况,极大的降低了装片人员进行检验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包装盒的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盒体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包装盒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包装盒的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盒体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包装盒1包括盒体11、盖合在盒体11上的盒盖12以及捆扎带13。盒体11和盒盖12采用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制作。盒体11的顶部设置有开口,盒盖12盖合在该开口上。捆扎带13将盒盖12和盒体11捆扎在一起。捆扎带13优选采用粘扣带。如图2所示,盒体11的侧面上开设有观察窗口113。包装盒1用于容纳交替堆叠的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交替堆叠在盒体11内,并且液晶面板3平设在盒体11内。包装垫片2将相邻两块液晶面板3分隔开来。通过观察窗口113可以观察到盒体11内的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的装载情况。

盒体11包括底板111和挡墙112。底板111为板状结构。挡墙112从底板111上垂直伸出。挡墙112呈大致的筒状结构。观察窗口113设置在挡墙112上。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1构造为矩形板结构。挡墙112沿底板111的四条边延伸,并沿底板111的边缘环绕底板111。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放置在底板111上,并被挡墙112所环绕。底板111承载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挡墙112对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进行定位和限位,包装盒1包装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的容积利用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观察窗口113构造为设置在挡墙112上的凹槽。该凹槽从挡墙112的顶端向底板111方向凹陷,直至凹陷到底板111。凹槽的延伸方向为垂直于挡墙112。凹槽贯穿挡墙112。这样设置后,将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装载到盒体11内后,从观察窗口113就可以看到所有层叠设置在盒体11内的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这样即可获知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的数量和排布情况,极大的降低了装片人员进行检验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从盒内向盒外的方向上观察窗口113的宽度渐缩。观察窗口113朝外的一端窄,观察窗口113朝内的一端宽。如图3所示,包装盒1还包括挡块14。挡块14可以采用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制作。挡块14可以嵌入到观察窗口113内。挡块14用于密封观察窗口113。挡块14的高度与挡墙112的高度相等。挡块1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凹槽的两侧壁。挡块14是在装载完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后再嵌入到观察窗口113内。这样,由于观察窗口113朝外的一端窄,挡块14不会从观察窗口113的外端掉出来,观察窗口113朝内的一端被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所封堵,挡块14也不会从观察窗口113的内端掉出来,从而挡块14被限位在观察窗口113内。同时,由于挡块14可以封堵住观察窗口113,这样就可以避免外界的粉尘进入到包装盒1内污染液晶面板3。

进一步地,观察窗口113的两个侧壁均为平面结构。挡块14构造为横截面为楔形块。挡块14的在平行于底板111的平面上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这样,挡块14设置在观察窗口113内后,挡块14的两端与挡墙112之间的作用力相等,挡墙112的受力更合理。同时,这种结构的观察窗口113和挡块14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进一步地,在底板111上还设置有缺口114。该缺口114位于与底板111设置有挡墙112的一侧,并位于底板111的边缘。缺口114从底板111的边缘延伸至观察窗口113的底部。在需要将挡块14从观察窗口113取出时,手指伸入到缺口内抵住挡块14的底部将挡块14向上推而将挡块14推出观察窗口113,从而容易将挡块14从观察窗口113中取出。

进一步地,盒盖12上设置有凹槽121。该凹槽121设置在盒盖12的边缘并与观察窗口113对齐。凹槽121的底部平齐于或高于观察窗口113的顶端。该凹槽121可以避免盒盖12的边缘遮住观察窗口113。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包装盒4包括盒体41、盖合在盒体41上的盒盖42以及捆扎带43。盒体41和盒盖42采用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制作。盒体41的顶部设置有开口,盒盖42盖合在该开口上。捆扎带43将盒盖42和盒体41捆扎在一起。捆扎带43优选采用粘扣带。盒体41的侧面上开设有观察窗口413。包装盒4用于容纳交替堆叠的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交替堆叠在盒体41内,并且液晶面板3平设在盒体41内。包装垫片2将相邻两块液晶面板3分隔开来。通过观察窗口413可以观察到盒体41内的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的装载情况。

如图5所示,盒体41包括底板411和挡墙412。底板411为板状结构。挡墙412从底板411上垂直伸出。挡墙412呈大致的筒状结构。观察窗口413设置在挡墙412上。在本实施例中,底板411构造为矩形板结构。挡墙412沿底板411的四条边延伸,并沿底板411的边缘环绕底板411。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放置在底板411上,并被挡墙412所环绕。底板411承载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挡墙412对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进行定位和限位,包装盒4包装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的容积利用率高。

观察窗口413构造为设置在挡墙412上的凹槽。该凹槽从挡墙412的顶端向底板411方向凹陷,直至凹陷到底板411。凹槽的延伸方向为垂直于挡墙412。凹槽贯穿挡墙412。凹槽的底部向背离底板411方向呈阶梯状依次上升。每阶台阶的高度等于一张包装垫片2和一块液晶面板3的厚度之和。在正常装载后从观察窗口413进行观察,每个台阶面上都应该有一张包装垫片2和一块液晶面板3。若装片人员发现某个台阶面上并没有存在一张包装垫片2和一块液晶面板3则该包装盒4内装载异常,这样就更便于判断包装盒4内的装载状况。

进一步地,观察窗口413的底部从一侧向另一侧升高。台阶的级数等于包装盒4内所能容纳的液晶面板3的数量。装片人员从观察窗口413对包装盒4内的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进行观察时,若发现某个台阶所对应的包装垫片2或液晶面板3装载异常时能迅速知道该台阶为第几级台阶,进而知道该包装垫片2或液晶面板3为第几块包装垫片2或液晶面板3,由此,方便装片人员在进行更正。

进一步地,挡墙412上还设置有保护槽414。保护槽414由挡墙412向内凹陷形成。保护槽414设置在挡墙412的拐角处,并位于挡墙412的内侧。保护槽414沿垂直于底板411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挡墙412的四个内角上均设置有保护槽414。在完成装载后,液晶面板3的四个角分别伸入到四个保护槽414内,液晶面板3装载在盒体41内时液晶面板3的顶角不会与挡墙412发生干涉而破损,另外,在向内盒体41内装入液晶面板3或从盒体41内取出液晶面板3时液晶面板3的顶角也不会与挡墙412相互刮擦而破损。

进一步地,挡墙412上设置有入手槽415。入手槽415设置在挡墙412的内侧。入手槽415由挡墙412向内凹陷形成。入手槽415沿垂直于底板411的方向延伸,并从挡墙412的顶部延伸到挡墙412的底部。在需要取出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时,手可以伸入到入手槽415内抠出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进一步地,在挡墙41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入手槽415。这样就可以用双手分别插入到两个入手槽415内将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搬出来。进一步地,底板411上还设置有与入手槽415相通的沟槽416。在进行取出液晶面板3的操作中,手指可以伸入到沟槽416内托住液晶面板3的底面,更方便液晶面板3的取出操作。

进一步地,底板411上还设置有条槽417,条槽417由底板411的顶端凹陷形成。条槽417可以设置多条。多条条槽417并排设置。液晶面板3或包装垫片2的板面不会与底板411的顶面完全贴合,这样在取出液晶面板3和包装垫片2时所受到的大气压力的影响会更小,更容易将其从包装盒4内取出。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