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池曝气系统浮力提升检修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555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污水池曝气系统浮力提升检修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修平台,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污水池曝气系统浮力提升检修平台。



背景技术:

在污水池中对污水的曝气处理通常是采用鼓风曝气系统实现的,鼓风曝气系统主要由鼓风机、与鼓风机相连接的输气管路以及装于输气管路上的曝气器组成,鼓风机将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通过输气管路输送至曝气器,再经曝气器将空气切割成均匀、微小气泡输送到污水处理池中,使污水中的有机物与微生物与溶解氧充分接触,对污水中有机物和微生物进行氧化分解,进而实现污水曝气处理的目的。

污水处理的曝气系统均是装于污水池的池底,为了便于安装和维修,一般是沿污水池长度方向间隔布设若干根与污水池宽度方向相平行的输气支管组成一个曝气系统,这些输气支管的同一端侧连通有主输气管,主输气管与鼓风机相连,每根输气支管上间隔装有曝气器。当装于输气支管上的曝气器出现故障或主输气管/输气支管出现损坏需要维修/更换时,一是采用把污水池中的污水全部放掉后再由检修人员进行检修,这种检修方式会造成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二是检修人员穿专业的潜水衣潜入到污水池底进行检修作业,这种检修方式显然增加了检修人员对曝气系统的检修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须放掉污水池中的污水,同时检修人员也不必潜入池底即可实现对曝气系统进行检修的污水池曝气系统浮力提升检修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污水池曝气系统浮力提升检修平台,具有用于支撑曝气系统的支撑框架和沿污水池长度方向固装于池内两侧的导轨,所述支撑框架可沿所述导轨上、下滑动;所述支撑框架内装有浮力提升气囊,浮力提升气囊连有输气软管。

本发明在使用时,要将由同一端侧连通有主输气管的若干根输气支管组成的曝气系统装于本发明的支撑框架上,本发明中所述的输气软管要与鼓风机相连,曝气系统正常运转时与本发明一起沉于池底,当曝气系统中的输气支管或装于输气支管上的曝气器出现损坏需要维修或更换时,可通过鼓风机对所述的浮力提升气囊充气,使本发明中的支撑框架连同曝气系统沿所述导轨向上滑动一同浮出水面,此时检修人员即可在本发明的支撑框架内对曝气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维修,无须放掉污水池中的污水,也不必潜入污水池底部,检修十分方便。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还包括装于池内两侧污水池壁上且与所述导轨固定相连的用于固定所述导轨的固定托架。采用固定托架的技术特征后,可以使所述导轨固定的更加牢固。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导轨优选为管状导轨,所述支撑框架的框架边缘装有滑轮座,滑轮座上装有滑轮,支撑框架通过装于其框架边缘滑轮座上的滑轮与所述管状导轨相配合可沿导轨上、下滑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管状导轨靠近污水池底部的位置固装有用于托起所述支撑框架的下限位托板;管状导轨的上部具有由管口伸入到管状导轨内的旋转限位杆,旋转限位杆的杆底端装有上限位托板,管状导轨的管壁上相应开设有径向弧形孔,上限位托板的一端由径向弧形孔伸出并可沿该径向弧形孔转动。采用所述管状导轨靠近污水池底部的位置固装有用于托起所述支撑框架的下限位托板的技术特征,可以使曝气系统与池底保持一定距离,能够避免池底沉积的污泥等杂质堵塞曝气器及进入输气支管而造成输气支管的堵塞;采用上限位托板的技术特征后,在本发明的支撑框架浮出水面时,通过旋转所述的旋转限位杆可以使上限位托板对支撑框架起到进一步的支撑作用,使支撑框架及装于其上的曝气系统更加平稳、便于检修。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浮力提升气囊为多个,均布装于所述的支撑框架内;每个浮力提升气囊由位于上层的橡胶板和位于下层的橡胶气囊袋构成,橡胶板和橡胶气囊袋之间形成有密闭的气室,橡胶板内设有金属方管骨架;橡胶板的外壁上间隔装有伸入到该橡胶板内的预埋螺母,所述支撑框架的框架壁上相应装有旋入到该预埋螺母内的紧固螺栓,相邻浮力提升气囊橡胶板内的预埋螺母之间旋有连接螺栓;每个所述橡胶板上设有与所述气室相连通的进、出气口,还包括有输气分支管,该输气分支管与所述的输气软管相连,输气软管通过输气分支管分别与每个所述浮力提升气囊橡胶板上的进、出气口相连。本发明中的浮力提升气囊整体上由上层的橡胶板和下层的橡胶气囊袋构成,结构简单,上层的橡胶板内设有金属方管骨架可以极大地增加橡胶板的强度,检修人员可以直接站在橡胶板上作业,方便检修人员对曝气系统的检修;采用橡胶板的外壁上间隔装有伸入到该橡胶板内的预埋螺母,安装时仅需与装于支撑框架上的紧固螺栓相配合,使得浮力提升气囊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同时也便于气囊本身的检修。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所述的浮力提升气囊为橡胶气囊盘管,所述的支撑框架内装有网格状托架,橡胶气囊盘管通过多条防水束带绑缚于网格状托架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装于污水池内的本发明污水池曝气系统浮力提升检修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图中示意出了曝气系统装于本发明上且本发明浮出水面时的状态。

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图中示意出了曝气系统装于本发明上且本发明沉于污水池底部时的状态。

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面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中装有一种实施方式的浮力提升气囊的支撑框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C向视图。

图7是图5的D向视图。

图8是图5的C向视图,示出了浮力提升气囊处于充气时的状态。

图9是本发明污水池曝气系统浮力提升检修平台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浮力提升气囊的主视局剖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沿图9中E-E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沿图9中F-F线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12是图9的左视示意图。

图13是图9的仰视示意图。

图14是沿图9中E-E线的剖视示意图,图中示出了浮力提升气囊充气后的状态。

图15是本发明中装有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浮力提升气囊的支撑框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左视示意图。

图17是图15的俯视示意图。

图18是图15的俯视示意图,示出了浮力提升气囊处于充气时的状态。

图19是多个本发明的污水池曝气系统浮力提升检修平台装于污水池内时的整体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见图1-图5,其中图1是装于污水池1内的本发明污水池曝气系统浮力提升检修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图中示意出了曝气系统2装于本发明上且本发明浮出水面时的状态,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图中示意出了曝气系统2装于本发明上且本发明沉于污水池底部时的状态。本发明的污水池曝气系统浮力提升检修平台,具有用于支撑曝气系统的支撑框架10和沿污水池长度方向固装于池内两侧的导轨20,所述支撑框架10可沿所述导轨20上、下滑动;所述支撑框架10内装有浮力提升气囊30,浮力提升气囊30连有输气软管40。使用时将曝气系统装于本发明的支撑框架上,输气软管与鼓风机相连,通过对浮力提升气囊的充、放气,可带动支撑框架沿导轨的上、下滑动,实现曝气系统的整体上浮或下沉。本发明还可以包括装于池内两侧污水池壁上且与所述导轨20固定相连的用于固定所述导轨20的固定托架50。所述导轨20为管状导轨,所述支撑框架10的框架边缘装有滑轮座11,滑轮座11上装有滑轮12,支撑框架10通过装于其框架边缘滑轮座11上的滑轮12与所述管状导轨20相配合可沿导轨上、下滑动。所述管状导轨20靠近污水池底部的位置固装有用于托起所述支撑框架10的下限位托板21;管状导轨20的上部具有由管口伸入到管状导轨20内的旋转限位杆22,旋转限位杆22的杆底端装有上限位托板23,管状导轨20的管壁上相应开设有径向弧形孔24,上限位托板23的一端由径向弧形孔24伸出并可沿该径向弧形孔24转动,当支撑框架沿导轨向上滑动浮出水面、检修人员对曝气系统进行检修时,可通过旋转所述旋转限位杆使上限位托板托住支撑框架,当检修完毕曝气系统需要沉入池底时,再次旋转所述旋转限位杆使上限位托板转开一定角度、脱离对支撑框架的支撑,实现支撑框架带动曝气系统的下沉。

再参见图5-图14,所述的浮力提升气囊30为多个,均布装于所述的支撑框架10内;每个浮力提升气囊30由位于上层的橡胶板31和位于下层的橡胶气囊袋32构成,橡胶板31和橡胶气囊袋32之间形成有密闭的气室33,橡胶板31内设有金属方管骨架34;橡胶板31的外壁上间隔装有伸入到该橡胶板31内的预埋螺母35,所述支撑框架10的框架壁上相应装有旋入到该预埋螺母35内的紧固螺栓36,相邻浮力提升气囊30橡胶板31内的预埋螺母35之间旋有连接螺栓37;每个所述橡胶板31上设有与所述气室33相连通的进、出气口38,还包括有输气分支管39,该输气分支管39与所述的输气软管40相连,输气软管40通过输气分支管39分别与每个所述浮力提升气囊30橡胶板31上的进、出气口38相连。

再参见图15-图18,所述的浮力提升气囊30可以为橡胶气囊盘管,相应地所述的支撑框架10内装有网格状托架13,橡胶气囊盘管30通过多条防水束带14绑缚于网格状托架13上。

最后参见图19,图19是多个本发明的污水池曝气系统浮力提升检修平台装于污水池内时的整体效果图,使用时可将多个曝气系统分别装于本发明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