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输送设备和施压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615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材输送设备和施压构件。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片材输送设备,已知一种片材输送设备,其包括原稿台和输送部。原稿台具有用于支撑片材的支撑面,输送部包括供纸辊和阻滞辊(リタ一ド口一ラ)。供纸辊与支撑面所支撑的片材中的位于最下位置的最下片材相接触,将该最下片材向着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输送。阻滞辊当接触与最下片材重叠的其它片材时,对该片材施加分离力。即,供纸辊和阻滞辊用作分离部,将支撑面所支撑的片材中的位于最下位置的最下片材逐个分离,向着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输送。



技术实现要素:

在如上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中,当支撑面堆叠有多个片材时,对于与最下片材重叠的其它片材,反复施加来自阻滞辊的分离力,并且在最下片材和与之重叠的其它片材之间持续施加摩擦力。由此,该多个片材的姿势容易逐渐倾斜,容易发生片材歪斜和片材姿势变动。这种缺点在片材卷曲或片材薄等情况下特别容易发生。

此外,在如上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中,虽然由侧引导部对支撑在支撑面的片材从与输送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进行限制,但是,有可能在使用者对侧引导部的位置调整不充分的状态下开始输送片材。在这种情况下,也容易发生与最下片材重叠的其它片材的姿势逐渐倾斜,容易发生片材歪斜和片材姿势变动。

其结果是,在如上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中,可能发生卡纸,或者对所输送的片材所进行的处理的品质低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片材输送设备,包括:支撑构件,具有用于支撑片材的支撑面;输送部,包括分离部,所述分离部用于从所述支撑面所支撑的片材中的位于最下位置的最下片材逐个分隔,向着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输送;以及施压构件,所述施压构件能够在与所述支撑面相对的第一位置和从所述支撑面离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施压构件具有施压面,所述施压面在作为与所述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被设定为比所述支撑面所支撑的片材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更大的第一宽度,在所述施压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施压构件的所述施压面抵接所述支撑面所支撑的片材中的位于最上位置的最上片材,对所述最上片材向着所述支撑面施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施压构件,与片材输送设备一起使用,所述片材输送设备包括支撑构件和输送部,所述支撑构件具有用于支撑片材的支撑面,所述输送部包括分离部,所述分离部用于从所述支撑面所支撑的片材中的位于最下位置的最下片材逐个分隔,向着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输送,所述施压构件能够在与所述支撑面相对的第一位置和从所述支撑面离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施压构件具有施压面,所述施压面在作为与所述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被设定为比所述支撑面所支撑的片材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更大的第一宽度,在所述施压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施压构件的所述施压面抵接所述支撑面所支撑的片材中的位于最上位置的最上片材,对所述最上片材向着所述支撑面施压。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的局部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支撑面所支撑的片材的姿势的变化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5是示出图4的a-a剖面的局部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主要示出支撑构件和位于第二位置的施压构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主要示出支撑构件和位于第一位置的施压构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施压构件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与图3相同的剖面的局部示意性剖视图,用于说明施压构件的作用。

图10是示出与图5相同的剖面的局部示意性剖视图,用于说明施压构件的作用。

图11是示出与图3相同的剖面的局部示意性剖视图,用于说明施压构件的作用。

图12涉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是主要示出支撑构件和位于第一位置的施压构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13是施压构件的立体图。

图14是主要示出施压构件和保持部的局部示意性侧视图。

图15涉及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是主要示出支撑构件和位于第一位置的施压构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16是施压构件的立体图。

图17是施压构件的立体图。

图18是施压构件的俯视图。

图1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的局部示意性剖视图,用于说明施压构件的作用。

图20是示出与图19相同的剖面的局部示意性剖视图,用于说明施压构件的作用。

图21涉及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是主要示出支撑构件和位于第一位置的施压构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22是施压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是本发明的片材输送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在图1中,将排出盘6所设置侧规定为设备的前方,将在面对排出盘6的情况下的左手侧规定为左方。在图2及其后面的图中示出的前后、左右和上下各方向以与图1相对应的方式表示。在下文中,基于图1等来说明图像读取设备1所具有的各部分。

<整体结构>

如图1和2所示,图像读取设备1包括第一壳体8、第二壳体9、供给盘70、排出盘6和输送部60。第一壳体8和第二壳体9是本发明的“壳体”的一个例子。供给盘70是本发明的“支撑构件”的一个例子。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壳体8的上表面由下斜槽构件80的上表面构成。在下斜槽构件80的上表面,形成下输送面80g。下输送面80g从第一壳体8的后端部向着前端部向下倾斜。

第二壳体9设置在第一壳体8的上方。第二壳体9的前端部连接到第一壳体8,能够关于第一壳体8的前端部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开闭轴心x9摆动。

第二壳体9的下表面由上斜槽构件90的下表面构成。在上斜槽构件90的下表面,形成上输送面90g。上输送面90g从上方与下输送面80g相对。上输送面90g沿着下输送面80g从第二壳体9的后端部向前端部向下倾斜。

在第一壳体8的上表面与第二壳体9的下表面之间,设有输送路径p1。第一壳体8的下输送面80g从下方限定输送路径p1。第二壳体9的上输送面90g从上方限定输送路径p1。作为图像读取对象的片材sh沿着输送路径p1在输送方向d1上输送。

输送方向d1是从位于上游侧的下输送面80g和上输送面90g的后端部向着位于下游侧的下输送面80g和上输送面90g的前端部向前下方倾斜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是与片材sh的输送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

如图1~图3所示,供给盘70连接到第一壳体8的后端部,向后上方倾斜。在供给盘70的上表面,形成支撑面70a。如图3所示,支撑面70a的前端缘邻近下输送面80g的后端缘。支撑面70a从下方支撑作为图像读取对象的片材sh。此时,下输送面80g的输送方向d1上游侧的一部分也与支撑面70a一起从下方支撑作为图像读取对象的片材sh。也就是说,作为图像读取对象的片材sh跨着支撑面70a和下输送面80g而被支撑。

如图1所示,在供给盘70的输送方向d1上游侧的支撑端部70u,设有子供给盘79。在支撑面70a支撑大尺寸的片材sh的情况下,子供给盘79如图1中的双点划线所示,从供给盘70的支撑端部70u向后上方拉出,辅助支撑该片材sh。

在支撑面70a,设有能够在左右方向上滑动的宽度限制引导部78l、78r。宽度限制引导部78l、78r能够以供给盘70的中心为基准在左右方向上彼此接近和离开。因此,如图4所示,宽度限制引导部78l、78r例如在从名片大小到a4大小的多种尺寸的片材sh支撑在支撑面70a的情况下,能够与该片材sh的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相对应地彼此接近或离开,从而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定位该片材sh。

如图4中的一个例子所示,在支撑面70a支撑输送部60所能输送的最大尺寸的片材sh1,或者支撑长边在左右方向上的长方形的票据等中间尺寸的片材sh2。中间尺寸片材sh2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s2比最大尺寸片材sh1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s1小。宽度限制引导部78l、78r的间隔被设定为比最大尺寸片材sh1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s1略大。因此,当支撑面70a支撑最大尺寸的片材sh1时,以使宽度限制引导部78l、78r的间隔比最大尺寸片材sh1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s1大的方式移动,从而容易将最大尺寸片材sh1放置在支撑面70a。然后,移动宽度限制引导部78l、78r使间隔减小,从而能够确实进行对最大尺寸片材sh1在左右方向上的定位。

如图1和图2所示,排出盘6设在第一壳体8的前端部的下引导面80g下方的位置。如图1中的双点划线所示,排出盘6在被从第一壳体8的底部向前拉出的状态下使用。如图2所示,作为图像读取对象的片材sh沿着输送路径p1在输送方向d1上输送,向着排出盘6排出。

如图2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第二壳体9以其后端部向前上方移位的方式关于开闭轴心x9摆动,从而能够从第一壳体8的上表面离开,打开输送路径p1。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除去卡在输送路径p1中途的片材sh的操作,以及更换消耗品操作等。

如图2所示,输送部60被容纳在第一壳体8和第二壳体9中。沿着输送路径p1,输送部60包括分离辊61、阻滞辊62、施压辊67、片材头端限制部68、第一输送辊65a、第一夹持辊65b、第一读取部3a、第二读取部3b、第二输送辊66a和第二夹持辊66b。分离辊61和阻滞辊62是本发明的“分离部”的一个例子。

如图3所示,分离辊6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第一壳体8的图未示的内部框体。分离辊6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从下输送面80g露出。分离辊61被传递来自图未示的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从而在输送方向d1上旋转,对跨着支撑面70a和下输送面80g支撑的片材sh中的位于最下位置的最下片材shb施加输送力。

阻滞辊6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第二壳体9的图未示的内部框体。阻滞辊6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从上输送面90g露出。阻滞辊62被图未示的施力弹簧向着分离辊61施压。经由扭矩限制器,阻滞辊62被传递来自图未示的马达的与分离辊61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旋转驱动力。在阻滞辊62从与分离辊61相反侧接触与分离辊61接触的最下片材shb的情况下,扭矩限制器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被遮断,阻滞辊62从动于分离辊61而旋转。另一方面,在阻滞辊62接触与分离辊61接触的最下片材shb以外的片材sh的情况下,扭矩限制器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被允许,阻滞辊62在与分离辊6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对该片材sh施加与输送方向d1相反方向的分离力f1。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阻滞辊62是主动型的。

此外,阻滞辊62也可以是不被直接驱动的被动型的。在这种情况下,在阻滞辊62与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阻滞辊62的图未示的轴支撑部之间,设有扭矩限制器。阻滞辊62不被传递来自图未示的马达的旋转驱动力。在阻滞辊62接触与分离辊61接触的最下片材shb以外的片材sh的情况下,由于扭矩限制器的作用而使阻滞辊62的旋转停止,对该片材sh施加与输送方向d1相反方向的分离力。

施压辊67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直线移动引导部67a的下端部。直线移动引导部67a在阻滞辊62的输送方向d1上游侧位置以能够直线移动的方式支撑在第二壳体9的图未示的内部框体。直线移动引导部67a使施压辊67从上输送面90g突出到输送路径p1。由于图未示的施力弹簧对直线移动引导部67a向下施力,施压辊67被向着分离辊61施压。施压辊67从上方与跨着支撑面70a和下输送面80g支撑的片材sh接触,对其向着分离辊61施压。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部60包括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两组分离辊61、阻滞辊62和施压辊67。

如图2和图3所示,片材头端限制部68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撑在第二壳体9的图未示的内部框体。片材头端限制部68能够在图2所示的限制位置与图3所示的退避位置之间移位。片材头端限制部68当位于图2所示的限制位置时,在阻滞辊62的输送方向d1上游侧并且施压辊67的输送方向d1下游侧的位置处与输送路径p1交叉。通过位于限制位置的片材头端限制部68,跨着支撑面70a和下输送面80g支撑的片材sh的头端的位置被限制。另一方面,片材头端限制部68当位于图3所示的退避位置时,从输送路径p1向上方退避,从而允许片材sh的通过。

如图2所示,第一输送辊65a和第一夹持辊65b设在分离辊61和阻滞辊62的输送方向d1下游侧的位置。

第一输送辊65a在其外表面的一部分从下输送面80g的前后方向中间部露出的状态下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下斜槽构件80。第一输送辊65a被传递来自图未示的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从而在输送方向d1上旋转。

第一夹持辊65b在其外表面的一部分从上输送面90g的前后方向中间部露出的状态下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上斜槽构件90。第一夹持辊65b被图未示的施力弹簧向着第一输送辊65a施压。第一夹持辊65b由于第一输送辊65a的旋转而从动旋转。

第一读取部3a和第二读取部3b设在第一输送辊65a和第一夹持辊65b的输送方向d1下游侧的位置。第一读取部3a和第二读取部3b例如采用cis(contactimagesensor,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或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器件)等。

第一读取部3a安装在下斜槽构件80。第一读取部3a的向上的读取面从下方与下输送面80g一起限定输送路径p1的一部分。第二读取部3b安装在上斜槽构件90。第二读取部3b的向下的读取面从上方与上输送面90g一起限定输送路径p1的一部分。

第二输送辊66a和第二夹持辊66b设在第一读取部3a和第二读取部3b的输送方向d1下游侧的位置。

第二输送辊66a在其外表面的一部分从下输送面80g的前端部露出的状态下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下斜槽构件80。第二输送辊66a被传递来自图未示的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从而在输送方向d1上旋转。

第二夹持辊66b在其外表面的一部分从上输送面90g的前端部露出的状态下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上斜槽构件90。第二夹持辊66b被图未示的施力弹簧向着第二输送辊66a施压。第二夹持辊66b由于第二输送辊66a的旋转而从动旋转。

<图像读取操作>

在如上所述结构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当使用者将片材sh跨着支撑面70a和下输送面80g而支撑时,片材sh的头端止挡在位于图2所示的限制位置的片材头端限制部68。由此,多个片材sh的头端位置是对齐的。

图未示的控制部当接收到图像读取操作的执行指令时,开始对输送部60、第一读取部3a和第二读取部3b的控制。如图3所示,片材头端限制部68移位到退避位置,从而允许片材sh的通过。分离辊61、阻滞辊62和施压辊67将片材sh沿着输送路径p1向着输送方向d1的下游侧输送。此时,如果片材sh是多个,则分离辊61和阻滞辊62从最下片材shb逐个分离,向着输送方向d1的下游侧输送。

如图2所示,第一输送辊65a和第一夹持辊65b将逐个分离了的片材sh向着第一读取部3a和第二读取部3b输送。第一读取部3a和第二读取部3b读取该片材sh的图像。第二输送辊66a和第二夹持辊66b将已被第一读取部3a和第二读取部3b读取了图像的片材sh向着排出盘6排出。

图未示的控制部当图像读出操作结束时将片材头端限制部68移位到图2所示的限制位置。然后,图未示的控制部使图像读取设备1处于待机状态。

<施压构件的结构>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多个片材sh跨着支撑面70a和下输送面80g而被支撑的状态下,当进行图像读取操作时,对于与最下片材shb重叠的其它片材sh,从阻滞辊62反复作用与输送方向d1相反方向的分离力f1。通过该分离力f1,与最下片材shb重叠的其它片材sh被向着输送方向d1的上游侧反复压回。另一方面,在与最下片材shb重叠的其它片材sh与最下片材shb之间,持续作用与输送方向d1相同方向的摩擦力f2。由此,如图4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例子所示,该片材sh的姿势容易逐渐倾斜,容易发生片材sh歪斜和片材sh的姿势变动。如图5所示,这种问题在片材sh卷曲或者片材sh薄且容易变形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发生。如果使用者对宽度限制引导部78l、78r的位置调整不充分,在宽度限制引导部78l、78r从片材sh离开的状态下开始图像读取操作,则也容易发生上述问题。

为了防止上述问题,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如图6~图11所示具有施压构件10。施压构件10是独立于图像读取设备1的构件,能够被使用者手持而移动,从而在图7、9~11所示的第一位置与图6、8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施压构件10当处于图7、9~11所示的第一位置时与供给盘70的支撑面70a相对。另一方面,施压构件10当处于图6、8所示的第二位置时从支撑面70a离开。

在下面的说明中,施压构件10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以施压构件10处于图7、9~11所示的第一位置时的姿势为基准。图6、8所示的施压构件10的姿势示出在大致将施压构件10维持在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施压构件10从供给盘70的支撑面70a离开的状态。施压构件10的宽度方向是左右方向。

如图6和图8所示,施压构件10是包括本体部15、止动件18、一对凸部19l、19r的一体成型品。施压构件10可以是例如通过热塑性树脂注射成型等而制成的树脂制品,也可以由其它材料或制造方法来制造。

本体部15呈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比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的平板状。本体部15的输送方向d1下游侧的端部即前端部是第一端部10d。本体部15的输送方向d1上游侧的端部即后端部是第二端部10u。

止动件18与本体部15的第一端部10d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连接。止动件18呈向上突出,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平板状。如图9所示,当从左右方向侧视止动件18时,止动件18是锥形的。也就是说,止动件18的厚度被形成为随着从本体部15离开而减小。因此,止动件18的向着输送方向d1下游侧的止动面18a比与本体部15的上表面大体垂直的方向稍微向后方倾斜。

如图6和图8所示,左方的凸部19l从本体部15的左端部向下突出。左方的凸部19l从本体部15的第一端部10d到第二端部10u沿着输送方向d1连续地形成。右方的凸部19r从本体部15的右端部向下突出。右方的凸部19r从本体部15的第一端部10d到第二端部10u沿着输送方向d1连续地形成。

如图9~图11所示,在施压构件10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凸部19l、19r向着支撑面70a突出。

如图8所示,施压构件10具有施压面11。施压面11是本体部15的下表面,是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相对的凸部19l与凸部19r之间的平坦面。施压面11的左右方向中央部11c比施压面11的左右方向两端部11l、11r向上凹。

如图10所示,在施压构件10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施压面11的水平方向中央部11c沿着从支撑面70a离开的方向凹。

如图8和图10所示,施压面11的水平方向长度被设定为第一宽度w1。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压面11的第一宽度w1比输送部60所能输送的最大尺寸的片材sh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s1更大。

凸部19l、19r在左右方向上以比施压面11的第一宽度w1更大的间隔彼此间隔开。

如图8所示,凸部19l、19r从施压面11向着支撑面70a突出的突出长度l1随着向输送方向d1的下游侧而逐渐减小。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长度l1被设定为呈直线状减小,但是,也可以被设定为呈曲线状或折线状减小。

具有上述结构的施压构件10按照如下方式来使用。如图6所示,在使用者跨着支撑面70a和下输送面80g支撑多个片材sh的情况下,使用者使施压构件10移动到从支撑面70a离开的第二位置。宽度限制引导部78l、78r处于以比最大尺寸的片材sh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s1更大的间隔彼此间隔开的状态。然后,使用者使片材sh跨着支撑面70a和下输送面80g而被支撑。

接下来,如图7和图9~图11所示,使用者使施压构件10移动到与支撑面70a相对的第一位置。在施压构件10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止动件18的止动面18a止挡在第二壳体9的后端部,施压构件10在输送方向d1上被定位。如图10所示,凸部19l、19r位于在左右方向上施压面11的外侧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宽度限制引导部78l、78r的内侧,向着支撑面70a突出。即,凸部19l位于施压面11的左端与宽度限制引导部79l之间,凸部19r位于施压面11的右端与宽度限制引导部79r之间。

如图9所示,在施压构件10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由支撑面70a支撑的片材sh中的位于最上位置处的最上片材sht抵接施压面11。施压构件10通过其自重而对最上片材sht向着支撑面70a施压。

在片材sh的数量多的情况下,凸部19l、19r从支撑面70a离开。如图11所示,在片材sh的数量减少了的情况下,施压面11靠近支持面70a,凸部19l、19r的输送方向d1上游侧端部19t抵接支撑面70a。施压面11以凸部19l、19r的上游侧端部19t为支点,一边逐渐倾斜一边进一步靠近支撑面70a。即,在施压面11与最上片材sht之间的一部分具有间隙,因为该间隙随着向输送方向d1的上游侧而逐渐增大,因而施压构件10的施压力对最上片材sht逐渐不再作用。

<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如图7和图9~图11所示,施压构件10在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使施压面11抵接跨着支撑面70a和下输送面80g而支撑的片材sh中的位于最上位置处的最上片材sht,对最上片材sht向着支撑面70a施压。层叠在支撑面70a的多个片材sh成为从片材sh的宽度方向一方到另一方适当接触的状态。特别是,在片材sh卷曲的情况下,或者在片材sh薄等情况下,通过位于第一位置的施压构件10使施压面11抵接这些片材sh,能够校正片材sh的卷曲或上浮。因此,对于与最下片材shb重叠的其它片材sh,即使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从阻滞辊62作用分离力f1或者作用与最下片材shb之间的摩擦力f2,在与最下片材shb重叠的其它片材sh彼此之间,并且在这些片材sh的宽度方向一方和另一方,施压构件10适当地施加摩擦力,抑制与最下片材shb重叠的其它片材sh的姿势的变化。

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能够抑制层叠在支撑面70a的片材sh的歪斜和片材sh的姿势变动,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片材sh被卡住,能够抑制对所输送的片材sh所进行的图像读取处理的品质低下。

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1中,如图10所示,设在施压构件10的凸部19l、19r当施压构件10位于第一位置时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施压面11的外侧。如图9~图11所示,凸部19l、19r被构成为通过施压面11靠近支持面70a而能够抵接支撑面70a。由此,如图9和图10所示,在片材sh的数量多的情况下,施压构件10以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使施压面11抵接最上片材sht,对最上片材sht向着支撑面70a施压。由此,抑制与最下片材shb重叠的其它片材sh的姿势的变化。如图11所示,在片材sh的数量减少了的情况下,施压面11靠近支持面70a。因此,凸部19l、19r的上游侧端部19t抵接支撑面70a,从而在施压面11与最上片材sht之间具有间隙,施压构件10的施压力难以作用于最上片材sht。因此,能够抑制施压构件10的输送阻力过度作用于片材sh,能够防止片材sh的空送。

而且,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1中,如图8所示,凸部19l、19r沿着输送方向d1连续形成。因此,当跨着支撑面70a和下输送面80g而支撑的片材sh被输送时,能够由凸部19l、19r来引导片材sh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端缘。

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1中,如图8所示,凸部19l、19r从施压面11向着供给盘70的支撑面70a突出的突出长度l1被设置为随着向输送方向d1的下游侧而逐渐减小。因此,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1中,在片材sh的数量减少了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施压面11靠近支持面70a,凸部19l、19r的输送方向d1上游侧端部与供给盘70的支撑面70a抵接。当片材sh的数量进一步减少时,施压面11以凸部19l、19r的上游侧端部19t为支点一边逐渐倾斜一边进一步靠近支撑面70a。即,在施压面11与最上片材sht之间的一部分具有间隙,因为该间隙随着向输送方向d1的上游侧而逐渐增大,因而施压构件10的施压力对最上片材sht逐渐不再作用。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施压构件10的输送阻力过度作用于片材sh,可靠性高地防止片材sh的空送。

而且,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1中,如图8和图10所示,施压面11的第一宽度w1比输送部60所能输送的最大尺寸的片材sh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s1更大。因此,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1中,对于多个尺寸的片材sh,能够使用单个施压构件10来抑制片材sh的歪斜和片材sh的姿势的变化。

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1中,如图8所示,施压面11的左右方向中央部11c比施压面11的左右方向两端部11l、11r向着从支撑面70a离开的方向凹。因此,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1中,如图10所示,片材sh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被施压面11的两端部11l、11r确实施压,能够较佳地校正片材sh的卷曲或上浮。因此,在与最下片材shb重叠的其它片材sh彼此之间,并且在这些片材sh的宽度方向一方和另一方,进一步适当地施加摩擦力,通过该摩擦力来进一步抑制与最下片材shb重叠的其它片材sh的姿势的变化。

而且,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1中,如图3和图4所示,分离部包括分离辊61和阻滞辊62,通过阻滞辊62的分离力f1,对与最下片材shb重叠的其它片材sh向着输送方向d1上游侧反复压回。因此,如果不采取对策,则与最下片材shb重叠的其它片材sh的姿势容易逐渐倾斜,容易发生片材sh歪斜和片材sh的姿势变动。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9所示,通过位于第一位置的施压构件10来抑制与最下片材shb重叠的其它片材sh的姿势的变化,从而能够抑制片材sh的歪斜和片材sh的姿势变动。

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1中,如图7和图9所示,当施压构件10移动到第一位置时,设在施压构件10的第一端部10d的止动件18的止动面18a止挡在第二壳体9。由此,能够稳定位于第一位置的施压构件10的姿势。此外,如图11所示,即使在片材sh的数量减少了的情况下,因为能够由止动件18来稳定位于第一位置的施压构件10的姿势,因而能够使施压面11适当地靠近支撑面70a。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中,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施压构件10,如图12~图14所示,具有形成有保持凸部27l、27r的施压构件20。如图12和图14所示,在第二壳体9形成保持槽97l、97r。保持凸部27l、27r和保持槽97l、97r是本发明的“保持部”的一个例子。第二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如图13所示,在施压构件20的止动面18a,形成保持凸部27l、27r。左方的保持凸部27l从止动面18a的左端部向前突出。在左方的保持凸部27l的头端部,形成有配合轴部26l。配合轴部26l呈向着左方突出的圆柱体。右方的保持凸部27r从止动面18a的右端部向前突出。在右方的保持凸部27r的头端部,形成有配合轴部26r。配合轴部26r呈向右方突出的圆柱体。

如图12~图14所示,在构成第二壳体9的上表面的盖9a,形成有保持槽97l、97r。如图14所示,当从左右方向侧视盖9a时,盖9a具有在第二壳体9的后端部附近向上鼓出的弯曲部分。

如图12和图14所示,保持槽97l、97r是在盖9a的弯曲部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槽。左方的保持槽97l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位的方式被施压构件20的左方的保持凸部27l插穿。左方的配合轴部26l防止左方的保持凸部27l从左方的保持槽97l拔出。右方的保持槽97r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位的方式被施压构件20的右方的保持凸部27r插穿。右方的配合轴部26r防止右方的保持凸部27r从右方的保持槽97r拔出。

保持凸部27l、27r和保持槽97l、97r以施压构件20能够在图12所示的第一位置与图14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保持施压构件20。当使用者手持施压构件20使施压构件20移动到图12所示的第一位置或图14所示的第二位置时,止动面18a与盖9a的弯曲部分滑动接触,从而使施压构件20的姿势变化稳定。

当施压构件20移动到了图14所示的第二位置时,保持凸部27l、27r止挡在保持槽97l、97r的前端,施压构件20成为位于盖9a的弯曲部分的前方的状态。其结果是,支撑面70a的上方开放。

上述结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类似地,也能够抑制层叠在支撑面70a的片材sh的歪斜和片材sh的姿势变动,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片材sh被卡住,能够抑制对所输送的片材sh所进行的图像读取处理的品质低下。

此外,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中,对于第一壳体9的保持槽97l、97r,施压构件20的保持凸部27l、27r以能够移位的方式与之相配合。因此,能够通过使用者手持施压构件20来容易地使施压构件20在图12所示的第一位置与图14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即使当片材sh支撑在支撑面70a时,位于图14所示的第二位置并且使支撑面70a的上方开放的施压构件20也几乎不干扰工作。而且,施压构件20当位于图14所示的第二位置时因为保持凸部27l、27r与保持槽97l、97r的配合而不完全离开。这能够防止施压构件20的丢失等。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中,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施压构件10,具有如图15~图20所示的施压构件30。第三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施压构件30是独立于图像读取设备1的构件,能够被使用者手持而移动,从而在图15、19、20所示的第一位置与图16~18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施压构件30当处于图15、19、20所示的第一位置时与供给盘70的支撑面70a相对。另一方面,施压构件30当处于图16~18所示的第二位置时从支撑面70a离开。

在下面的说明中,施压构件30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以施压构件30处于图15、19、20所示的第一位置时的姿势为基准。图16~18所示的施压构件30的姿势示出在大致将施压构件30维持在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施压构件30从供给盘70的支撑面70a离开的状态。施压构件30的宽度方向是左右方向。

如图16~图18所示,施压构件30是包括本体部35、止动件38、一对凸部39l、39r和钩37l、37r的一体成型品。钩37l、37r是本发明的“配合部”的一个例子。施压构件30可以是例如通过热塑性树脂注射成型等而制成的树脂制品,也可以由其它材料或制造方法来制造。

本体部35呈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比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的大体长方形的平板状,在前后方向的中间线c1处弯曲。本体部35以本体部35的中间线c1后方的区域比本体部35的中间线c1前方的区域角度大的方式,随着向后方而向上倾斜。本体部35的输送方向d1下游侧的端部即前端部是第一端部30d。本体部35的输送方向d1上游侧的端部即后端部是第二端部30u。在本体部35的上表面,凸出设有多个补强肋。

止动件38与本体部35的第一端部30d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连接。止动件38由向上突出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平板状部分和从平板状部分向前突出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多个肋形成。如图19所示,当从左右方向侧视止动件38时,止动件38是锥形的。止动件38的向着输送方向d1下游侧的止动面38a比与本体部35的中间线c1前方的区域的上表面大体垂直的方向稍微向后方倾斜。如图15、图19和图20所示,在施压构件30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止动件38的止动面38a止挡在第二壳体9的后端部,由此,施压构件30在输送方向d1上被定位。

如图17所示,左方的凸部39l从本体部35的左端部向下突出。左方的凸部39l的上部以与补强肋中的左方的一个补强肋平齐的状态连续。左方的凸部39l从本体部35的第一端部30d到超过第二端部30u的位置沿着输送方向d1连续地形成。右方的凸部39r从本体部35的右端部向下突出。右方的凸部39r的上部以与补强肋中的右方的一个补强肋平齐的状态连续。右方的凸部39r从本体部35的第一端部30d到超过第二端部30u的位置沿着输送方向d1连续地形成。

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施压构件30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凸部39l、39r向着支撑面70a突出。

如图17所示,钩37l、37r从凸部39l、39r的延伸超过第二端部30u的部分的头端部向下弯曲。如图19和图20所示,钩37l、37r能够与供给盘70的支撑端部70u相配合。在止动件38的止动面38a处于止挡在第二壳体9的状态下,钩37l、37r具有相对于供给盘70的支撑端部70u的间隙。由此,钩37l、37r允许施压面31与支撑面70a之间的间隔增减。在第二壳体9如图2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开放的情况下,止动件38不发挥对施压构件30定位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钩37l、37r与供给盘70的支撑端部70相配合,对施压构件30在输送方向d1上定位。

如图17所示,施压构件30具有施压面31。施压面31是本体部35的中间线c1前方区域的下表面,是位于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凸部39l与凸部39r之间的平坦面。施压面31的水平方向中央部31c比施压面31的左右方向两端部31l、31r向上凹。

施压面31的水平方向长度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施压面11被设定为第一宽度w1。凸部39l、39r在左右方向上以比施压面31的第一宽度w1更大的间隔彼此间隔开。

凸部39l、39r从施压面31向着支撑面70a突出的突出长度l3随着向输送方向d1的下游侧而逐渐减小。

如图19和图20所示,施压构件30在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使施压面31抵接跨着支撑面70a和下输送面80g支撑的片材sh中的位于最上位置的最上片材sht,对最上片材sht向着支撑面70a施压。

如图16~图18所示,施压构件30具有第一引导面32。第一引导面32是本体部35的中间线c1后方的区域的下表面,是由凸部39l、39r从左右方向夹着的平坦面。

施压面31的输送方向d1上游侧的端缘与中间线c1一致。第一引导面32的输送方向d1下游侧的端缘在中间线c1与施压面31连接。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施压构件30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导引面32以随着向输送方向d1上游侧而从支撑面70a离开的方式倾斜。

如图15和图18所示,在施压构件30,形成有从第二端部30u向着第一端部30d凹的凹部36。凹部36通过对第一引导面32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和施压面31的左右方向中央部31c的一部分切口而形成。

施压构件30具有第二引导面33。第二引导面33与凹部36的输送方向d1下游侧的端缘36e连接。第二引导面33是与施压面31连接的倾斜面。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施压构件30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第二导引面33以随着向输送方向d1上游侧而从支撑面70a离开的方式倾斜。

上述结构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通过施压面31的施压,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类似地,也能够抑制层叠在支撑面70a的片材sh的歪斜和片材sh的姿势变动,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片材sh被卡住,能够抑制对所输送的片材sh所进行的图像读取处理的品质低下。

此外,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中,如图19和图20所示,设在施压构件30的钩37l、37r在施压构件30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以能够使施压面31与支撑面70a之间的间隔增减的方式与支撑端部70u相配合。由此,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中,当施压构件30移动到第一位置时,通过使钩37l、37r与供给盘70的支撑端部70u相配合,能够稳定位于第一位置的施压构件10的姿势。此外,在施压构件30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将片材sh的头端插入施压构件30的第一引导面32与支撑面70a之间,向着输送方向d1的下游侧插入,即使不将施压构件30移动到第二位置,也能够支撑跨着支撑面70a和下输送面80g的片材sh,由施压面31对最上片材sht施压。这时,由于第一引导面32倾斜,使得第一引导面32与支撑面70a之间的距离在输送方向d1的上游侧端部处最大,因此,使用者容易沿着第一引导面32插入片材sh的头端。

而且,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中,通过简单的钩37l、37r,即能够容易地使施压构件30与供给盘70相配合,当为了除去卡住的片材sh等而使第二壳体9开放时,能够防止施压构件30卡在输送方向d1的下游侧。此外,能够适当地允许增加或减少施压面31与支撑面70a之间的距离。由此,能够灵活地应对层叠在支撑面70a的片材sh的个数的增减。而且,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第二壳体9未开放的状态下,钩37l、37r与供给盘70的支撑端部70u之间的间隙s37小于止动件38的止动面38a的上端缘与第二壳体9的后端部的间隙s38。因此,当开放第二壳体9时,虽然间隙s37为零,但是间隙s38大于零。通过将第二壳体9从开放位置关闭,止动件38的止动面38a滑动接触第二壳体9的后端部,从而施压构件30被压回输送方向d1的上游侧。由此,间隙s37增加到其原始尺寸。换句话说,当将第二壳体9从开放位置关闭时,无需抬起施压构件30。

此外,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中,如图15所示,当将片材sh支撑在支撑面70a时,通过形成凹部36,持有片材sh的使用者的手不易被第一引导面32和施压面31干扰。另外,通过第二引导面33,该片材sh的头端不易卡在凹部36的输送方向d1的下游侧的端缘36e。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将片材sh插入施压面31与支撑面70a之间。在片材sh是长边在左右方向上的长方形的票据等中间尺寸的片材sh2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中,如图21~图22所示,代替第三实施方式的施压构件30的钩37l、37r,具有采用线状构件40w的施压构件40。线状构件40w是本发明的“配合部”的一个例子。第四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线状构件40w具有可挠性。在本实施方式中,线性构件40w是柔软的线。作为线状构件40w,代替线,也可以采用单丝、缆线、电线、链等。

线状构件40w其左端连接到左方的凸部39l的延伸超过第二端部30u的部分的头端部,其右端连接到右方的凸部39r的延伸超过第二端部30u的部分的头端部。

如图21所示,线状构件40w能够与供给盘70的支撑端部70u相配合。这时,通过稍微拉出子供给盘79,能够使线状构件40w确实与支持端部70u相配合。

上述结构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类似地,也能够抑制层叠在支撑面70a的片材sh的歪斜和片材sh的姿势变动,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片材sh被卡住,能够抑制对所输送的片材sh所进行的图像读取处理的品质低下。

此外,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中,如图21所示,当施压构件40移动到第一位置时,作为柔软的线的线状构件40w能够挂在供给盘70的支撑端部70u从而容易地与之相配合,能够稳定位于第一位置的施压构件40的姿势。而且,由于线状构件40w能够沿着供给盘70的形状而自由地变形,因此,能够适当地允许施压面31与支撑面70a之间的间隔增减。

虽然以上参照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改变。

例如,作为分离部,代替主动型阻滞辊或被动型阻滞辊,也可以是具有分离垫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施压构件通过其自重而对最上片材sht施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施力构件来施力。

作为保持部,可以采用连杆机构,或者采用摆动臂与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撑摆动臂的轴支撑部的组合等,施压构件也可以以不能与壳体分离的方式连接到壳体。作为一对凸部,也可以设在支撑构件,向着施压构件突出。

施压面的第一宽度可以大于特定尺寸的片材的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并且可以小于最大尺寸的片材的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

本发明例如可以用于图像读取设备、图像形成设备或复合机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