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斗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1193发布日期:2018-06-05 18:4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重力斗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重力斗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对粉粒体等搬送物进行搬送的斗式输送机的一种,已知如下重力斗式输送机:多个斗以能摇动的方式安装到缠绕于多个链轮的链条上。在这样的重力斗式输送机中,为了将搬送物连续地投入到斗中,有时斗以相邻的斗的边缘彼此上下相互重叠的方式安装于链条上。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在链条沿着链轮一边弯曲一边移动时,有可能相邻的斗的边缘彼此干扰,从而妨碍链条的移动。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重力斗式输送机:其具备重叠变换器(rap change),该重叠变换器用于在链条一边弯曲一边移动时避免相邻的斗的边缘彼此的干扰。该重叠变换器设置为引导链条的导轨,并配置于与多个链轮中的两个链轮各自相邻的两个部位。并且,重叠变换器通过与相邻的链轮一起以使链条蛇行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从而在链条在下一链轮上一边弯曲一边移动时变更斗的边缘彼此的重叠,以使得相邻的斗的边缘彼此不干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03960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这样的重力斗式输送机中,链条中沿着链轮弯曲的部分成为多边形。因此,通过链轮的旋转而环绕移动的链条沿着链轮作多边形运动(chordal action)。并且,由于该多边形运动的原因,在链条与链轮啮合时链条产生弦振动。当链条由于链轮的旋转而进行弦振动时,给斗的稳定性赋予较大的影响。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重力斗式输送机:能降低由多边形运动引起的链条的弦振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以下,对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案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解决上述课题的重力斗式输送机具备:多个链轮;无接头状的链条,其缠绕于多个所述链轮;以及多个斗,其以能摇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链条,在所述链条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斗中位于前方侧的一个斗的后方侧的边缘和位于后方侧的另一个斗的前方侧的边缘能上下重叠,所述重力斗式输送机具备两个引导构件,所述两个引导构件设置于与多个所述链轮中的两个链轮分别相邻的位置,并在所述链条沿着所述链轮弯曲地移动时分别引导所述链条,以使得避免相邻的斗的边缘彼此相互干扰,各引导构件相对于与该引导构件相邻的链轮配置于所述行进方向上的后方。

根据此结构,当与在链条的行进方向上位于前方的链轮啮合时产生的链条的弦振动被在该链条的行进方向上配置于链轮的后方的引导构件抑制。即,用于避免斗的边缘彼此相互干扰的引导构件也具有降低链条的弦振动的作用。因此,能在不设置新的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本来具备的引导构件抑制链条的弦振动。因此,能降低由多边形运动引起的链条的弦振动。

在上述重力斗式输送机中优选的是,各斗通过安装零件安装于所述链条。

根据此结构,与斗直接安装于链条的结构比较,能将斗更牢固地安装于链条。

在上述重力斗式输送机中优选的是,所述安装零件具有折弯部,该折弯部朝向与所述链条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所述链条的宽度方向折弯。

根据此结构,通过具有折弯部,从而能提高安装零件的刚性。

在上述重力斗式输送机中优选的是,各引导构件配置于所述链条的行进方向从水平方向变为垂直方向的部位。

根据此结构,在链轮以链条呈曲柄状环绕移动的方式配置的结构的情况下,在除构成重力斗式输送机的两端部的机头部分和机尾部分之外的部位分别配置有引导构件。因此,能简化机头部分及机尾部分的结构。

在上述重力斗式输送机中优选的是,多个所述链轮具有:一个驱动链轮,其为了使所述链条环绕移动而进行驱动旋转;以及多个从动链轮,其通过所述链条而相对于所述驱动链轮的旋转进行从动旋转,所述链条相对于所述驱动链轮的缠绕角设为180°。

根据此结构,与链条相对于驱动链轮的缠绕角为90°的结构比较,能将较大的驱动力传递到链条。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降低由多边形运动引起的链条的弦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将重力斗式输送机的一实施方式示意性地示出的侧视图。

图2是将斗链示意性地示出的侧视图。

图3是斗链的俯视图。

图4是被导轨引导的斗链的侧视图。

图5是作为比较例没有设置导轨的情况下的斗链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重力斗式输送机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重力斗式输送机(以下仅称为输送机)11具备:斗链(bucket chain)20,其用于搬送例如粉粒体等搬送物;多个链轮30,在其上缠绕斗链20;以及壳40,其收纳斗链20及链轮30。壳40具有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上部壳41及下部壳42、和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中间壳43。另外,壳40具有将上部壳41及中间壳43连结的第一连结壳44、和将下部壳42及中间壳43连结的第二连结壳45。即,壳40在图1中以呈曲柄状的方式折弯成两个阶段地延伸。此外,上部壳41配置于比下部壳42靠上方。

多个链轮30配置于上部壳41及下部壳42、第一连结壳44及第二连结壳45各自的内部。在上部壳41中的在水平方向上位于与连结第一连结壳44的端部的相反的一侧的端部配置有一个链轮30。在下部壳42中的在水平方向上位于与连结第二连结壳45的端部的相反的一侧的端部配置有一个链轮30。在第一连结壳44及第二连结壳45中分别配置有各两个链轮3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输送机11的壳40内配置有共六个链轮30。

在上部壳41的上部设置有驱动电动机51,驱动电动机51用于使配置于上部壳41内的链轮30驱动旋转。驱动电动机51具有用于输出驱动力的输出轴52。在输出轴52上安装有输出链轮53,输出链轮53能与输出轴52同步地旋转。在输出链轮53与传递链轮54上一起缠绕有传递链条55,传递链轮54与上部壳41内的链轮30配置于同一旋转轴31上。并且,上部壳41内的链轮30通过传递链轮54及传递链条55而传递驱动电动机51的驱动力。即,配置于上部壳41内的链轮30作为能驱动旋转的驱动链轮32设置。另一方面,其他的五个链轮30作为通过斗链20而能相对于驱动链轮32的驱动旋转进行从动旋转的从动链轮33设置。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多个链轮30由驱动链轮32和从动链轮33构成。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链轮32构成为:在图1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缠绕于多个链轮30上的斗链20如图1中空心箭头所示,以在壳40内循环的方式向逆时针方向环绕移动。

配置于上部壳41内及下部壳42内的驱动链轮32及从动链轮33分别设置于与输送机11的端部对应的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时将设置于上部壳41内的驱动链轮32所在的部位称为输送机11的机头部分H,将设置于下部壳42内的从动链轮33所在的部位称为输送机11的机尾部分T。另外,有时将设置于第一连结壳44内及第二连结壳45内的从动链轮33所在的部位称为输送机11的中间部分M。

如图1及图2所示,斗链20具有:链条60,其缠绕于多个链轮30;以及多个斗70,其以能摇动的方式安装到链条60。斗70以在链条60沿着链轮30行进的行进方向连续的方式配置,并设置成能收纳搬送物。另外,斗70构成为:由于斗70自身的重量,用于收纳搬送物的开口朝向上方。并且,在下部壳42设置有投入口46,投入口46用于将搬送物从壳40外投入到壳40内。投入口46以与安装到在下部壳42内且在上方移动的链条60上的斗70对置的方式在下部壳42开口。

另一方面,在上部壳41内设置有排出口47,排出口47用于将斗70中收纳的搬送物从壳40内排出到壳40外。排出口47在水平方向上设置于第一连结壳44的附近。另外,在上部壳41内设置有用于使斗70倾斜的排出用轨81。排出用轨81位于排出口47的上方。排出用轨81使安装于链条60上的多个斗70在它们在上部壳41内且在排出用轨81的上方移动时倾斜。并且,收纳于斗70中的搬送物通过利用排出用轨81使斗70倾斜而朝向排出口47落下。即,输送机11将从投入口46投入的搬送物朝向排出口47搬送。

如图3所示,斗链20由两条链条60和多个斗70构成,两条链条60在与其行进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斗70以架设于两条链条60上的方式设置。此外,图3中的链条60的行进方向如图3中空心箭头所示,是从右侧朝向左侧的方向。链条60由内链节62和外链节64构成,内链节62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内链板61,外链节64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外链板63。此外,一对外链板63以从宽度方向的外侧夹持一对内链板61的方式配置。通过内链节62及外链节64以串联的方式交替地配置,且相邻的内链节62及外链节64的端部彼此借由销65连结,从而各链条60构成为无接头状。

在构成内链节62的内链板61的端部彼此之间为了保持内链板61彼此的间隔而配置有未图示的套筒。并且,通过在该套筒中插入销65,从而内链节62和外链节64相互能转动地连结。另外,在内链板61的端部彼此之间设置有能以套筒为轴心旋转的滚子66。

在构成外链节64的一对外链板63中、在宽度方向上与两条链条60对置的一方外链板63上安装有安装零件91,安装零件91用于安装斗70。安装零件91在链条60的行进方向上从安装于外链板63上的基端部分朝向后方侧延伸。在安装零件91的顶端部分安装有轴92,轴92用于支承斗70。该轴92以架设于在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两个安装零件91上的方式安装,且相对于安装零件91能旋转地支承于安装零件91。并且,斗70固定于该轴92而被该轴92支承。即,斗70通过安装零件91安装于链条60,并构成为相对于安装零件91能摇动。此外,斗70构成为:相对于固定于安装零件91上的轴92能摇动。

另外,安装零件91在基端部分与顶端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具有折弯部93,折弯部93朝向斗70所在的一侧折弯。即,在俯视斗链20的情况下,安装零件91由于折弯部93而以呈大致曲柄状的方式设置。通过该折弯部93,安装零件91的刚性提高,因此能稳定地支承斗70。

斗70在链条60的行进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在各斗70的前端及后端分别设置有凸缘状的边缘71。并且,输送机11构成为:在链条60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斗70中、位于前方侧的一个斗70的后方侧的边缘71和位于后方侧的另一个斗70的前方侧的边缘71能上下重合。在图3中,斗70的边缘71彼此以在链条60的行进方向上位于前方侧的斗70的后方侧的边缘71处在位于后方侧的斗70的前方侧的边缘71的上方的方式重叠。通过相邻的斗70的边缘71彼此重叠,从而行进方向上的斗70彼此之间的间隙消失,因此能从投入口46连续地投入搬送物。另外,在斗7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圆柱状的凸起72。该凸起72设置成能与配置于上部壳41内的排出用轨81接触。即,通过凸起72被排出用轨81引导,从而斗70倾斜。

如图2及图3所示,在壳40内环绕移动的链条60被缠绕于链轮30,从而其行进方向沿着链轮30变更。例如,在输送机11的机头部分H及机尾部分T,通过链条60沿着链轮30弯曲,从而链条60的行进方向以在水平方向上反转的方式变更。即,链条60相对于上部壳41内的驱动链轮32及下部壳42内的从动链轮33的缠绕角设为180°。另外,在输送机11的中间部分M,通过链条60沿着链轮30弯曲,从而链条60的行进方向从水平方向变更为垂直方向、或者从垂直方向变更为水平方向。其中,在链条60的行进方向从水平方向变更为垂直方向的两个部位,作为引导链条60的引导构件的一例的导轨82分别配置于壳40内。两个导轨82设置于与将链条60的行进方向从水平方向变更为垂直方向的从动链轮33分别相邻的位置。各导轨82相对于与该导轨82相邻的从动链轮33配置于链条60的行进方向上的后方。

在此,当关注输送机11的机头部分H时,通过链条60沿着驱动链轮32一边弯曲一边移动,从而在链条60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斗70的边缘71彼此的重合被变更。在链条60从第一连结壳44侧朝向驱动链轮32在上部壳41内的上方移动时,斗70的边缘71彼此以在链条60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斗70中的位于前方侧的斗70的后方侧的边缘71处在位于后方侧的斗70的前方侧的边缘71的上方的方式重叠。另一方面,在链条60从驱动链轮32朝向第一连结壳44侧在上部壳41内的下方移动时,斗70的边缘71彼此以位于前方侧的斗70的后方侧的边缘71处在位于后方侧的斗70的前方侧的边缘71的下方的方式重叠。

详细地说,在链条60与驱动链轮32开始啮合时,相比于链条60与驱动链轮32啮合之前,通过链条60沿着驱动链轮32弯曲,从而安装零件91的基端部分朝向稍下方移位,而顶端部分朝向稍上方移位。当安装零件91的顶端部分朝向上方移位时,支承于该安装零件91的斗70也朝向上方移位。此时,安装零件91以销65为轴转动,销65将安装有该安装零件91的外链节64和位于该外链节64的后方的内链节62连结。因此,在链条60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斗70彼此之间的水平方向上的距离扩大,斗70的边缘71彼此的重叠被解除。即,斗70以相邻的两个斗70中的位于前方侧的斗70的后方侧的边缘71避开位于后方侧的斗70的前方侧的边缘71的方式移动。

当链条60从驱动链轮32脱离啮合时,斗70以位于后方侧的斗70的前方侧的边缘71向位于前方侧的斗70的后方侧的边缘71的上方滑入的方式移动。然后,斗70的边缘71彼此再次重合。这样,在斗70的边缘71彼此不会相互干扰的情况下,链条60沿着驱动链轮32一边弯曲一边移动。此外,在构成输送机11的机尾部分T的下部壳42内也是同样。

接着,关注输送机11的中间部分M。将链条60的行进方向从垂直方向变更为水平方向的从动链轮33以链条60的缠绕角成为90°的方式配置。其另一方面,将链条60的行进方向从水平方向变更为垂直方向的从动链轮33以被导轨82引导的链条60的缠绕角成为大于90°的角度的方式配置。导轨82将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链条60朝向与该导轨82相邻的从动链轮33引导。然后,该从动链轮33通过与导轨82一起以使链条60蛇行的方式使其弯曲,从而将链条60的行进方向从水平方向变更为垂直方向。在此,关注输送机11的中间部分M中、位于上侧的中间部分M。

如图4所示,在被导轨82沿着水平方向引导的链条60中,斗70的边缘71彼此以在链条60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斗70中、位于前方侧的斗70的后方侧的边缘71处在位于后方侧的斗70的前方侧的边缘71的下方的方式重叠。并且,导轨82通过在链条60与从动链轮33啮合前以将链条60暂时吊起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从而将斗70的边缘71彼此的重叠解除。即,链条60在利用导轨82将斗70的边缘71彼此的重叠解除的状态下沿着从动链轮33一边弯曲一边移动。因此,在斗70的边缘71彼此不会相互干扰的情况下,链条60的行进方向从水平方向变更为垂直方向。

图5示出未设置导轨82、且从动链轮33以链条60的缠绕角成为90°的方式配置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在通过链条60沿着从动链轮33弯曲从而链条60的行进方向从水平方向变更为垂直方向时,边缘71彼此干扰以使得在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斗70中、位于前方侧的斗70的后方侧的边缘71将位于后方侧的斗70的前方侧的边缘71往上推。当斗70的边缘71彼此干扰时,有可能妨碍链条60的移动。在这方面,本实施方式中的输送机11通过设置导轨82,从而链条60能以斗70的边缘71彼此不干扰的方式在壳40内环绕移动。此外,关于输送机11的中间部分M中、位于下侧的中间部分M也同样,在链条60与从动链轮33啮合前,通过导轨82以将链条60暂时拉下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从而在斗70的边缘71彼此不会相互干扰的情况下,链条60的行进方向从水平方向变更为垂直方向。

接着,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重力斗式输送机的作用进行说明。

已知如下:缠绕于链轮30上的链条60沿着链轮30以形成多边形的方式弯曲,因此伴随链轮30的旋转而作多边形运动。当链条60作多边形运动时,链条60产生弦振动,该弦振动由在链条60的延伸方向上振动的纵振动和在与链条60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振动的横振动构成。当链条60产生弦振动时,振动的链条60(具体为滚子66)与链轮30撞击,从而链条60及链轮30磨损或者产生噪声。特别是,链条60与链轮30啮合时对链条60施加比链条60相对于链轮30脱离啮合时大的张力,因此弦振动在链条60与链轮30啮合时表现得显著。

在这方面,本实施方式的输送机11在导轨82与链轮30即将啮合前引导链条60,因此在链条60与链轮30啮合时产生的链条60的弦振动被导轨82更有效地降低。即,本实施方式中的导轨82除了具有避免斗70的边缘71彼此的干扰的作用之外,还具有将链条60中产生的弦振动降低的作用。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得到如下效果。

(1)当与在链条60的行进方向上位于前方的链轮30啮合时产生的链条60的弦振动被在该链条60的行进方向上配置于链轮30的后方的导轨82抑制。即,用于避免斗70的边缘71彼此相互干扰的导轨82也具有将链条60的弦振动降低的作用。因此,能在不设置新的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本来具备的导轨82抑制链条60的弦振动。因此,能将由多边形运动引起的链条60的弦振动降低。

(2)斗70通过安装零件91安装于链条60。因此,与斗70直接安装于链条60的结构比较,能将斗70更牢固安装于链条60。

(3)安装零件91具有折弯部93。因此,能提高安装零件91的刚性。

(4)各导轨82在输送机11中配置于链条60的行进方向从水平方向变为垂直方向的部位。即,在链轮30以链条60呈曲柄状环绕移动的方式配置的结构中,在除了分别构成重力斗式输送机11的端部的机头部分H和机尾部分T之外的部位分别配置有导轨82。因此,能简化机头部分H及机尾部分T的结构。

(5)链条60相对于驱动链轮32的缠绕角设为180°。因此,与链条60相对于驱动链轮32的缠绕角为90°的结构比较,能将较大的驱动力传递到链条60。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按如下变更。

·引导构件除导轨82以外,例如也可以由周面具有引导功能的滚筒构成。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设置有导轨82的部位配置滚筒,该滚筒具有沿着水平方向(例如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线。并且也可以为:使得在该滚筒的周面上挂有链条60中的一个链节(内链节62或者外链节64),并与在图4中利用导轨82朝向链轮30侧引导该链条60时同样地引导链条60。

·链条60相对于驱动链轮32的缠绕角也可以大于180°,而且也可以小于180°。

·输送机11不限于设置有共六个链轮30的结构。例如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在输送机11的机头部分H和机尾部分T分别设置有各两个链轮30,从而设置有共八个链轮30。

·也可以不设置安装零件91,而是斗70直接安装于链条60的外链板63。

·也可以在安装零件91不设置折弯部93,而利用沿着链条60的行进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构件构成安装零件91。

附图标记说明

11:重力斗式输送机(输送机);30:链轮;32:驱动链轮;33:从动链轮;60:链条;70:斗;71:边缘;82:导轨(引导构件);91:安装零件;93:折弯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