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摩擦滚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0446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摩擦滚床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自动化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摩擦滚床。



背景技术:

摩擦滚床在输送滑橇的时候,由电机减速器通过同步带带动辊子,辊子通过摩擦力传送滑橇。现有的摩擦滚床滑橇由摩擦驱动轮带动在滚轮组件上向前运行时,滑撬容易跑偏,影响了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和实际情况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摩擦滚床,包括横梁、旁板、片架、滚轮组件、导向轮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旁板有两块,分别通过固定在其底部的多个片架支撑,两块旁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横梁连接;在旁板顶部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上等间距布置的滚轮组件,在旁板端部的外侧设置有导向轮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两块旁板之间的固定架上,所述驱动组件采用摩擦驱动,所述驱动组件上设有驱动控制装置;所述旁板上设有激光定位传感器,与所述激光定位传感器相连设有单片机,所述激光定位传感器采集驱动组件带动滑撬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给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生成驱动控制信息,并将所述驱动控制信息发送给驱动控制装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主要由电机和与电机相连的摩擦驱动轮组成。

优选地,所述摩擦驱动轮设有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相连。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智能摩擦滚床,因其具有上述技术特征,自动化程度高,可控制摩擦驱动轮转速,控制滑撬不偏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摩擦滚床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摩擦滚床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摩擦滚床,包括横梁1、旁板2、片架4、滚轮组件5、导向轮组件8和驱动组件6,所述旁板2有两块,分别通过固定在其底部的多个片架4支撑,两块旁板2的两端分别通过横梁1连接;在旁板2顶部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上等间距布置的滚轮组件5,在旁板2端部的外侧设置有导向轮组件8;所述驱动组件6设置在两块旁板2之间的固定架7上,所述驱动组件6采用摩擦驱动,所述驱动组件上设有驱动控制装置;所述旁板上设有激光定位传感器9,与所述激光定位传感器9相连设有单片机,所述激光定位传感器采集驱动组件带动滑撬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给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生成驱动控制信息,并将所述驱动控制信息发送给驱动控制装置。

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组件6主要由电机6b和与电机6b相连的摩擦驱动轮6a组成。

所述摩擦驱动轮设有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相连。

所述转速传感器采集摩擦驱动轮的转速,将所述转速信息发送给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生成所述摩擦驱动轮的转速控制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给驱动控制信息。

所述滚轮组件5,主要由滚轮5a和滚轮轴5b组成,滚轮5a通过轴承安装在滚轮轴5b上,滚轮轴5b安装在旁板2上,滚轮5a外侧部设有限位盘5c,该限位盘5c可以防止滑撬跑偏。所述导向轮组件8,主要由导向轮8a、导向轮轴8b和导向轮架8c组成,导向轮架8c安装在旁板2一端的外侧,导向轮8a通过轴承安装在导向轮轴8b上端,导向轮轴8b下端固定在导向轮架8c上。

所述片架4下端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调节地脚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