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箱及垃圾储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582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垃圾箱及垃圾储存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箱及垃圾储存设备。



背景技术:

垃圾箱作为一种短时间内储存、收集垃圾的设备,普遍存在于各个小区、街道以及公园等公共、生活场所中。

传统的大型垃圾箱的盖子比较厚重,用手打开时有明显的费力感。而且,相对于小型垃圾箱,这些处于公共场所的大型垃圾箱,所容纳的生活及公共垃圾更为杂乱,因此,不可避免的这些大型垃圾箱的卫生条件也就更差些,绝大多数使用者在往其中倒入垃圾时,都不愿用手触碰盖子,这就造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少大型垃圾箱都被卸掉了盖子,方便使用者向垃圾箱的腔体内无遮挡的倒入垃圾。但是,传统的户外大型垃圾箱作为一个容器同时容纳收集各种固体、液体垃圾,这些垃圾混杂在一起发出难闻的味道。经过设置有大型垃圾箱处的路人,常常用手掩盖口鼻,避免吸入浓重的臭味。

传统的大型垃圾箱必须用手打开盖子的特性不符合使用者在日常使用时的生活习惯,造成使用者使用过程中的不方便及舒适性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箱及垃圾储存设备,以解决现有垃圾箱的箱盖笨重不利于开启及垃圾箱的箱盖必须通过手部提拉把手开启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箱,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用于储存垃圾的腔体和用于倒入垃圾的第一开口;

箱盖,所述箱盖与所述箱体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连接,以使所述箱盖相对于所述箱体可绕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转动,所述箱盖相对于所述箱体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所述箱盖处于关闭状态时盖合所述第一开口,当所述箱盖处于打开状态时开启所述第一开口;

开合装置,所述开合装置包括踏板、连杆组件和弹性复位件,所述踏板通过第二转轴安装于所述箱体、且所述踏板的一端伸出所述箱体,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踏板传动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箱盖以及所述连杆组件连接,当所述踏板处于踏下状态时,所述弹性复位件处于蓄能状态以为所述箱盖提供由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踏板相对固定,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弹性复位件连接;所述踏板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枢装于所述箱体,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且其一端与所述箱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或者,

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拉簧,所述箱盖朝向所述箱体底部一侧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背离所述箱盖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将所述腔体分隔为固体垃圾存放区和液体垃圾存放区,且所述固体垃圾存放区位于所述液体垃圾存放区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还包括自卸门,所述自卸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自卸门能够打开并将所述固体垃圾存放区与外界连通,所述箱体与所述自卸门上设置有配合使用的第一锁定装置,以使所述自卸门在不打开状态下与所述箱体紧密的贴合;所述自卸门与所述箱体之间安装有弹簧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杆具有打开工位和压缩工位,处于压缩工位的所述弹簧伸缩杆处于压缩蓄力状态,以使所述锁定装置打开后,所述弹簧伸缩杆能够由压缩工位转换至打开工位,使所述自卸门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还包括液体排放门,所述液体排放门与所述自卸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同一侧,且所述液体排放门与所述自卸门之间铰接、所述液体排放门能够绕铰接处旋转、打开并将所述液体垃圾存放区与外界联通,所述箱体与所述液体排放门上设置有配合使用的第二锁定装置,以使所述液体排放门在不打开状态下与所述箱体紧密的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排放门背离所述自卸门的一端固接有一端开口的液体承接盒,所述液体排放门闭合所述液体垃圾存放区后,所述液体承接盒的开口贴合在所述箱体的底部,用于盛接从所述液体阻挡门与所述箱体闭合处缝隙渗漏出的液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为阻尼转轴,所述阻尼转轴为所述箱盖由开合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提供阻力,以使所述箱盖缓慢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外侧设置有供广告牌插入的插槽。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储存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出的任一种垃圾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垃圾箱及垃圾储存设备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用于储存垃圾的腔体和用于倒入垃圾的第一开口;箱盖,箱盖与箱体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连接,以使箱盖相对于箱体可绕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转动,箱盖相对于箱体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箱盖处于关闭状态时盖合第一开口,当箱盖处于打开状态时开启第一开口;开合装置,开合装置包括踏板、连杆组件和弹性复位件,踏板通过第二转轴安装于箱体、且踏板的一端伸出箱体,连杆组件与踏板传动连接,弹性复位件与箱盖以及连杆组件连接,当踏板处于踏下状态时,弹性复位件处于蓄能状态以为箱盖提供由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的作用力。在使用时,踏下踏板,踏板带动与其传动连接的连杆组件绕第一转轴转动,踏板转向箱体的底板方向,连杆组件转向背离箱体底板的方向,连杆组件作用于弹性复位件,使弹性复位件储蓄能量,弹性复位件将储蓄的能量作用于与其相连的箱盖,转化为使箱盖由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的作用力,箱盖打开后通过第一开口将垃圾投入垃圾箱箱体内;投放垃圾结束后,用脚松开踏板,踏板、连杆组件及弹性复位件恢复,箱盖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闭合第一开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箱不仅可以通过脚踩踏板的方式减少用手打开箱盖时的笨重感,而且可以采取完全使用脚踩踏板的方式打开箱盖,进行垃圾投放,避免手部与箱盖接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形式一中垃圾箱的半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A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形式二中垃圾箱的半剖视图;

图4为图1中两套连杆组件及两个扭簧时的A-A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B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垃圾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箱体;200-箱盖;300-开合装置;310-踏板;320-第一连杆;330-第二连杆;340-第二转轴;350-扭簧;360-拉簧;370-支撑杆;400-第一转轴;500-自卸门;510-第一锁定装置;520-弹簧伸缩杆;600-液体排放门;610-第二锁定装置;620-液体承接盒;700-插槽;800-轮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垃圾箱作为一种短时间内储存、收集垃圾的垃圾储存设备,普遍存在于各个小区、街道以及公园等公共、生活场所中。垃圾箱作为一个容器同时容纳收集各种固体、液体垃圾。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储存设备,包括以下技术方案中提出的任一种垃圾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箱,包括:

箱体100,箱体100包括用于储存垃圾的腔体和用于倒入垃圾的第一开口;

箱盖200,箱盖200与箱体100之间通过第一转轴400连接,以使箱盖200相对于箱体100可绕第一转轴400的中心轴线转动,箱盖200相对于箱体100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箱盖200处于关闭状态时盖合第一开口,当箱盖200处于打开状态时开启第一开口;

开合装置300,开合装置300包括踏板310、连杆组件和弹性复位件,踏板310通过第二转轴340安装于箱体100、且踏板310的一端伸出箱体100,连杆组件与踏板310传动连接,弹性复位件与箱盖200以及连杆组件连接,当踏板310处于踏下状态时,弹性复位件处于蓄能状态以为箱盖200提供由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的作用力。

具体地,在使用时,踏下踏板310,踏板310带动与其传动连接的连杆组件绕第一转轴400转动,踏板310转向箱体100的底板方向,连杆组件转向背离箱体100底板的方向,连杆组件作用于弹性复位件,使弹性复位件储蓄能量,弹性复位件将储蓄的能量作用于与其相连的箱盖200,转化为使箱盖200由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的作用力,箱盖200打开后通过第一开口将垃圾投入垃圾箱箱体100内;投放垃圾结束后,用脚松开踏板310,踏板310、连杆组件及弹性复位件恢复,箱盖200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闭合第一开口。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箱不仅可以通过脚踩踏板310的方式减少用手打开箱盖200时的笨重感,而且可以采取完全使用脚踩踏板310的方式打开箱盖200,进行垃圾投放,避免手部与箱盖200接触。

具体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320和第二连杆330,第一连杆320与踏板310相对固定,第二连杆330的一端与第一连杆320铰接、且另一端与弹性复位件连接;踏板310与第二转轴340固定连接,第二转轴340枢装于箱体100,第一连杆320与第二转轴340固定连接。

其中,弹性复位件存在多种形式:

形式一:如图1-2所示弹性复位件为扭簧350,扭簧350套装于第一转轴400,且其一端与箱盖20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30连接。

具体地,第一转轴400穿设在箱盖200上,以使箱盖200相对于箱体100可随第一转轴400转动,扭簧350穿设在第一转轴400上,且扭簧350的一端固定于其上,另一端安装于第二连杆330。当未踩动踏板310时,扭簧350处于正常状态,未被蓄能,不提供箱盖200由关闭状态至打开状态的助力;当踩动踏板310后,踏板310绕第二转轴340向箱体100的底板方向转动,与踏板310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杆320绕第二转轴340向背离箱体100底板的方向转动,并且第一连杆320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与其铰接的第二连杆330向背离箱体100底板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杆330拧动扭簧350,使其蓄能,由于扭簧350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转轴400上,扭簧350反向拧动第一转轴400,释放蓄能,在该过程中第一转轴400转动,使箱盖200由关闭状态至打开状态,此时,可进行垃圾的投放。

投放结束后,用脚松开踏板310,箱盖200在重力的作用下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箱盖200在切换的过程中,带动第一转轴400转动,第一转轴400拧动扭簧350使其蓄力,扭簧350作用于与其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杆330,第二连杆330向接近箱体100底板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杆330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连杆320绕第二转轴340向接近箱体100底板的方向转动,与第一连杆320固定连接的踏板310绕第二转轴340向背离箱体100底板的方向转动,恢复未被踩踏时的位置。

形式二:如图3所示,弹性复位件为拉簧360,箱盖200朝向箱体100底部一侧安装有支撑杆370,拉簧360的一端与支撑杆370背离箱盖200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30连接。

具体地,当未踩动踏板310时,拉簧360处于正常状态,未被蓄能,不提供箱盖200由关闭状态至打开状态的助力;当踩动踏板310后,踏板310绕第二转轴340向箱体100的底部方向转动,与踏板310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杆320绕第二转轴340向背离箱体100底部的方向转动,并且第一连杆320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与其铰接的第二连杆330向背离箱体100底部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杆330在移动的过程中,向其运动方向拉动拉簧360使其蓄能,由于拉簧360的另一端固定在箱盖200朝向箱体100底部一侧安装的支撑杆370背离箱盖200的一端,拉簧360在被第二连杆330拉动的过程中,拉动支撑杆370第一转轴400,释放蓄能,在该过程中支撑杆370带动箱盖200绕第一转轴400的中心轴线方向转动,箱盖200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此时,可进行垃圾的投放。

投放结束后,用脚松开踏板310,箱盖200在重力的作用下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箱盖200在切换的过程中,绕第一转轴400的中心轴线方向转动,支撑杆370向接近箱体100底部的一侧移动,拉簧360被支撑杆370牵拉,发生形变,拉簧360拉动与其相连的第二连杆330,恢复自身形变,第二连杆330向接近箱体100底部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杆330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连杆320绕第二转轴340向接近箱体100底部的方向转动,与第一连杆320固定连接的踏板310绕第二转轴340向背离箱体100底部的方向转动,恢复未被踩踏时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连杆330自身也有一定重力,在松开踏板310后,第二连杆33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也会向箱体100的底部方向移动,带动第一连杆320及踏板310恢复未被踩踏时的位置。

另外,如图4-5所示,为了更好的开启箱盖200,可以将两套连杆组件及弹性复位件组成的装置连接在同一个踏板310上,两套装置分别驱动箱盖200的两侧,共同作用。在踩动踏板310后,使箱盖200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

此外,由于垃圾箱内储存有各种固体及液体垃圾,为了延长该开合装置300的使用寿命,将该开合装置300的外侧设置保护罩,避免其与垃圾相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垃圾箱的箱盖200可以为一个整体的箱盖200,也可以包括第一子箱盖和第二子箱盖,第一子箱盖通过第一转轴400与箱体100连接,第二子箱盖铰接于第一子箱盖,并可绕第一子箱盖转动,二者共同盖合第一开口。箱盖200的开合装置300在此种情况下作用于第一子箱盖。

另外,由于垃圾箱内的固体垃圾与液体垃圾混合在一起,这不仅会加快固体垃圾的腐败,而且会使得废水变得更加的污浊,使整个垃圾箱散发出更为浓烈的臭味。因此,为了对固体垃圾及液体垃圾进行分离,本实施例提供的箱体100还包括设置于腔体内的过滤网,过滤网将腔体分隔为固体垃圾存放区和液体垃圾存放区,且固体垃圾存放区位于液体垃圾存放区的上方。

腔体内的过滤网分为两半,中间设有固定轴,在清洁箱体100时,可以翻转过滤网。该结构方便了对箱体100的清洁工作。

另外,为了便于垃圾箱内垃圾的清除,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箱体100还包括自卸门500,自卸门500设置于箱体100的一侧,自卸门500能够打开并将固体垃圾存放区与外界连通,箱体100与自卸门500上设置有配合使用的第一锁定装置510,以使自卸门500在不打开状态下与箱体100紧密的贴合;自卸门500与箱体100之间安装有弹簧伸缩杆520,弹簧伸缩杆520具有打开工位和压缩工位,处于压缩工位的弹簧伸缩杆520处于压缩蓄力状态,以使锁定装置打开后,弹簧伸缩杆520能够由压缩工位转换至打开工位,使自卸门500打开。

在使用时,只需打开箱体100与自卸门500之间的第一锁定装置510,处于压缩工位的蓄力状态的弹簧伸缩杆520即可摊开自卸门500,实现自卸门500的自动打开。清除垃圾的工作结束后,将打开工位的自卸门500关闭,用第一锁定装置510锁定自卸门500与箱体100之间的相对位置。

为了便于箱体100设置自卸门500后箱体100内垃圾的清除工作,可将开合装置300的放置位置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更改。例如将开合装置300中的连杆组件的放置位置贴近箱体100的侧壁。

另外,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箱体100还包括液体排放门600,液体排放门600与自卸门500设置于箱体100的同一侧,且液体排放门600与自卸门500之间铰接、液体排放门600能够绕铰接处旋转、打开并将液体垃圾存放区与外界联通,箱体100与液体排放门600上设置有配合使用的第二锁定装置610,以使液体排放门600在不打开状态下与箱体100紧密的贴合。

由于添加了液体排放门600,且液体排放门600与自卸门500之间铰接,所以在打开自卸门500之前,需要先打开箱体100与液体排放门600之间的第二锁定装置610对液体垃圾存放区的液体垃圾进行排放,之后再打开第一锁定装置510,使自卸门500在弹簧伸缩杆520的作用下由压缩工位转换至打开工位,打开自卸门500。

由于液体排放门600与箱体100之间虽然安装有密封件,但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密封件会发生磨损及风化的情况,造成液体排放门600与箱体100之间的密封失效,液体垃圾从二者之间的缝隙流到地面上,废水横流,严重影响街道环境的公共清洁。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大量蚊蝇蛇鼠在垃圾箱存放处聚集,为环卫工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环卫工人需要在清洁垃圾箱的同时,冲刷地面以确保环境清洁,这无疑加大了她们的工作量。

因此,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垃圾箱的液体排放门600背离自卸门500的一端固接有一端开口的液体承接盒620,液体排放门600闭合液体垃圾存放区后,液体承接盒620的开口贴合在箱体100的底部,用于盛接从液体阻挡门与箱体100闭合处缝隙渗漏出的液体。

在松开踏板310后,箱盖200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但是,该过程箱盖200的闭合速度极快,箱盖200在盖合箱体100的第一开口的同时会发生剧烈的碰撞,造成极大的噪声。该过程不仅会损坏垃圾箱,而且会产生噪声,影响人们的生活。

因此,选取第一转轴400为阻尼转轴,阻尼转轴为箱盖200由开合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提供阻力,以使箱盖200缓慢下降。

另外,垃圾箱广泛的分布于各个公共及生活场所,可以发挥其所在地理位置的优势,如图6所示,在箱体100的外侧设置供广告牌插入的插槽700;此外,为了便于移动垃圾箱,本实施例提供的垃圾箱的箱体100底部安装有轮子800,在箱体100与自卸门500所在侧面相对于的另一面上设置有供拉杆牵拉的环。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垃圾箱的外侧设置有液面刻度管,可以通过液面刻度管判断液体垃圾存放区内的液体垃圾的高度;本实施例提供的垃圾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当需要排放液体垃圾存放区内的液体垃圾时,可打开排水口进行排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