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带受力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910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带受力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行业散料包装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供带受力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半导体材料在生产完成后,需要采用供带受力感应装置传输载带对产品进行包装,所以生产力的大小往往也取决于包装流程的效率,因此如何加快包装速度,如何提高生产流程的效率至关重要。

现有的供带装置存在有许多缺点和不足,如运动效果不灵敏、卡带、力度达不到效果等,在这些缺点下经常会造成包装流程瘫痪的情况,传统的供带装置对此没有做任何的保护措施,往往因此造成整个生产流程效率下降;且长时间使用下的供带装置,运动会变得迟缓,灵敏度降低,如果所需要包装的材料的生产效率提高,而供带效率得不到提高,会大大影响整个生产流程的生产速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供带受力感应装置,其运动灵敏、力度满足要求,有效解决了卡带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避免了供带过程中多种情况的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供带受力感应装置,包括报警传感器、连杆机构、钣金固定件、供带传感器和圆轴,所述的连杆机构由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组成,且呈L型,所述第一连杆与圆轴轴承连接,第二连杆与钣金固定件轴承连接;所述钣金固定件上装有轴承并连接钣金遮光片,第二连杆位于钣金固定件与钣金遮光片之间;所述钣金遮光片的一端连接报警传感器,另一端连接供带传感器。

钣金固定件和圆轴对钣金遮光片和连杆机构进行固定,圆轴前后都有轴承,可随载带运动而转动,载带带动圆轴转动,并带动第二连杆来回摆动,连杆机构的运动带动钣金固定件,钣金固定件上装有相对应的轴承,实现钣金遮光片的来回摆动,从而使钣金遮光片交替接触报警传感器和供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供带受力感应装置结构简单,且运动灵敏,解决了卡带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该供带受力感应装置还包括载带盘固定件,所述载带盘固定件上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供带传感器与减速电机控制连接。

正常运动时:钣金遮光片会交替遮挡报警传感器和供带传感器,供带传感器传给减速电机一个供带的信号,实现放带操作。

卡带时:当载带卡住不松带时,圆轴不再运动,从而通过连杆机构所带动的钣金遮光片也不再来回摆动,因此钣金遮光片没有遮挡报警传感器,相应地,当没有遮挡供带传感器,那么报警传感器长期感受不到钣金遮光片就会发出报警信号。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连杆上还设置有挡轴,所述挡轴与圆轴位于第一连杆的同侧,且圆轴连接于第一连杆的中部,挡轴设置于第一连杆的端部,挡轴与圆轴之间有一供载带传输的间距。

设置挡轴方便载带的传输,且当载带直接卡在圆轴和挡轴之间时,也提供了保护作用;随着报警传感器和供带传感器的交替信号和减速电机的供力,实现了供带装置的传输及保护效果,也解决了卡带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优化,报警传感器连接有蜂鸣器,报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蜂鸣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供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减速电机的信号输入端。

当钣金遮光片接触供带传感器时,供带传感器感应信号并传输该信号控制减速电机供力,带动载带传输;当钣金遮光片接触报警传感器时,报警传感器感应信号并传输该信号给蜂鸣器,蜂鸣器发出报警通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带受力感应装置,其结构简单,运动灵敏,解决了卡带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2、钣金遮光片交替感应报警传感器和供带传感器,实现正常放带;当出现卡带时,钣金遮光片既不遮挡报警传感器,也不遮挡供带传感器,使供带传感器和报警传感器都无法产生感应信号,实现中断传输并报警的功能,解决了卡带问题,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3、在载带传输的下方设置的挡轴,为设备顺利工作提供了支持,保障了供带装置的传输,且具有保护效果。

4、采用连杆结构,使该供带受力感应装置中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联系更紧密,配合更充分,实现由各个零部件组合而成的整个供带受力感应装置的运动更灵敏,力度满足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供带受力感应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连杆机构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供带受力感应装置的三维轴向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报警传感器;20-连杆机构;201-第一连杆;202-第二连杆;30-钣金固定件;301-钣金遮光片;40-供带传感器;50-圆轴;60-挡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供带受力感应装置,包括报警传感器10、连杆机构20、钣金固定件30、供带传感器40和圆轴50,所述的连杆机构20由第一连杆201和第二连杆202组成,且呈L型,所述第一连杆201与圆轴50轴承连接,第二连杆202与钣金固定件30轴承连接;所述钣金固定件30上装有轴承并连接钣金遮光片301,第二连杆202位于钣金固定件30与钣金遮光片301之间;所述钣金遮光片301的一端连接报警传感器10,另一端连接供带传感器40。

钣金固定件30和圆轴50对钣金遮光片301和连杆机构20进行固定,圆轴50前后都有轴承,可随载带运动而转动,第一连杆201随着圆轴50的转动而运动,并带动第二连杆202来回摆动,连杆机构20的运动带动钣金固定件30,钣金固定件30上装有相对应的轴承,实现钣金遮光片301的来回摆动,从而使钣金遮光片301交替接触报警传感器10和供带传感器40。本实用新型的供带受力感应装置结构简单,且运动灵敏,解决了卡带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供带受力感应装置还包括载带盘固定件,所述载带盘固定件上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供带传感器40与减速电机控制连接。

正常运动时:钣金遮光片301会交替遮挡报警传感器10和供带传感器40,供带传感器40传给减速电机一个供带的信号,实现放带操作。

卡带时:当载带卡住不松带时,圆轴50不再运动,从而通过连杆机构20所带动的钣金遮光片301也不再来回摆动,因此钣金遮光片301没有遮挡报警传感器10,相应地,当没有遮挡供带传感器40,那么报警传感器10长期感受不到钣金遮光片301就会发出报警信号。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上还设置有挡轴60,所述挡轴60与圆轴50位于第一连杆201的同侧,且圆轴50连接于第一连杆201的中部,挡轴60设置于第一连杆201的端部,挡轴60与圆轴50之间有一供载带传输的间距。

设置挡轴60方便载带的传输,且当载带直接卡在圆轴50和挡轴60之间时,也提供了保护作用;随着报警传感器10和供带传感器40的交替信号和减速电机的供力,实现了供带装置的传输及保护效果,也解决了卡带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报警传感器10连接有蜂鸣器,报警传感器10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蜂鸣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供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减速电机的信号输入端。

当钣金遮光片301接触供带传感器40时,供带传感器40感应信号并传输该信号控制减速电机供力,带动载带传输;当钣金遮光片301接触报警传感器10时,报警传感器10感应信号并传输该信号给蜂鸣器,蜂鸣器发出报警通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