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自动码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9063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钢管自动码垛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钢管自动码垛机。



背景技术:

钢管经过抽检合格后,捆扎包装是其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国家标准 GB2102-88中列举出钢管捆扎包装件的形式有圆形、矩形、框架式以及六角形四种。目前,国内针对钢管的包装件主要还是采用人工码垛的方式,工人工作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现代化钢管企业的生产需要。虽然目前市场具有独立完整的钢管打捆机系统,但都同时存在着结构复杂、码垛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自动码垛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码垛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钢管自动码垛机,包括机架和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双工位码垛装置,所述双工位码垛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水平行走机构以及至少两个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与所述第一水平行走机构平行的第二水平行走机构,所述第一水平行走机构和所述第二水平行走机构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水平行走机构和所述第二水平行走机构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垂直升降机构和第二垂直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垂直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垂直升降机构的下端分别安装有用于搬运钢管的第一磁力吸盘和第二磁力吸盘,所述第一垂直升降机构同步移动使所述第一磁力吸盘的连线始终与搬运的所述钢管平行,所述第二垂直升降机构同步移动使所述第二磁力吸盘的连线始终与搬运的所述钢管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平行走机构包括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横梁和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梁上的第一链式水平传送单元,所述第一垂直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一链式水平传送单元相连;所述第二水平行走机构包括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横梁和安装于所述第二横梁上的第二链式水平传送单元,所述第一垂直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链式水平传送单元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链条、与所述第一链式水平传送单元相连的箱体、穿过所述箱体并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的升降支架及转动安装于所述升降支架两端的链轮,所述升降链条缠绕于两个所述链轮之上,所述第一磁力吸盘安装于所述升降支架的下端;所述第二垂直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一垂直升降机构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链式水平传送单元包括两条分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两侧的第一水平链条、两条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上下两面的滑道、穿过所述第一横梁并与两条所述滑道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分别与相应的一侧水平链条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固定于所述滑块的一侧,所述第二链式水平传送单元与所述第一链式水平传送单元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平行走机构和所述第二水平行走机构背靠背架设于所述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力吸盘包括长方体结构的磁铁,在所述磁铁的一侧安装有与吸合的钢管相对应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有多个用于卡合所述钢管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自动码垛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钢管自动码垛机设有双工位码垛装置,双工位码垛装置的第一水平行走机构和第一垂直升降机构作为一个码垛工位对钢管组进行码垛,第二水平行走机构和第二垂直升降机构作为一个码垛工位对钢管组进行码垛。

工作时,第一垂直升降机构下降吸住一组钢管组后升起,同时第二水平行走机构已经在钢管的码垛工位码垛钢管,第一水平行走机构驱动第一垂直升降机构带动钢管组水平移动到码垛工位,将钢管组放置后,第一水平行走机构驱动第一垂直升降机构返回至取料工位,此时,第二垂直升降机构已经在第二水平行走机构的驱动下吸取钢管组再次向码垛放料工位传输,并将钢管组放置与放料工位,第一水平行走机构和第二水平行走机构循环交替吸取钢管组和码垛钢管组,提高码垛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管自动码垛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管自动码垛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管自动码垛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管自动码垛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管自动码垛机的第一水平行走机构和第一垂直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提供的第一水平行走机构和第一垂直升降机构的另一侧面的主视结构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机架;2-第一垂直升降机构;21-箱体;22-升降支架;23-第一磁力吸盘; 24-定位板;25-滑块;3-第二垂直升降机构;4-第一水平行走机构;41-第一水平链条;42-第一横梁;5-第二水平行走机构;6-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自动码垛机进行说明。所述钢管自动码垛机,包括机架1和架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双工位码垛装置,所述双工位码垛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架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水平行走机构4 以及至少两个架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与所述第一水平行走机构4平行的第二水平行走机构5,所述第一水平行走机构4和所述第二水平行走机构5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水平行走机构4和所述第二水平行走机构5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垂直升降机构2和第二垂直升降机构3,所述第一垂直升降机构2和所述第二垂直升降机构3的下端分别安装有用于搬运钢管的第一磁力吸盘23和第二磁力吸盘,所述第一垂直升降机构2同步移动使所述第一磁力吸盘23的连线始终与搬运的所述钢管平行,所述第二垂直升降机构3同步移动使所述第二磁力吸盘的连线始终与搬运的所述钢管平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自动码垛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钢管自动码垛机设有双工位码垛装置,双工位码垛装置的第一水平行走机构4和第一垂直升降机构2作为一个码垛工位对钢管组进行码垛,第二水平行走机构5和第二垂直升降机构3作为一个码垛工位对钢管组进行码垛。

工作时,第一垂直升降机构2下降吸住一组钢管组后升起,同时第二水平行走机构5已经在钢管的码垛工位码垛钢管,第一水平行走机构4驱动第一垂直升降机构2带动钢管组水平移动到码垛工位,将钢管组放置后,第一水平行走机构4驱动第一垂直升降机构2返回至取料工位,此时,第二垂直升降机构 3已经在第二水平行走机构5的驱动下吸取钢管组再次向码垛放料工位传输,并将钢管组放置与放料工位,第一水平行走机构4和第二水平行走机构5循环交替吸取钢管组和码垛钢管组,提高码垛的效率。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自动码垛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水平行走机构4包括架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横梁42和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梁42上的第一链式水平传送单元,所述第一垂直升降机构2与所述第一链式水平传送单元相连;所述第二水平行走机构5 包括架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第二横梁和安装于所述第二横梁上的第二链式水平传送单元,所述第一垂直升降机构2与所述第二链式水平传送单元相连。在具体应用中,链式水平传送单元可以采用传送带传送。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自动码垛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垂直升降机构2包括升降链条、与所述第一链式水平传送单元相连的箱体21、穿过所述箱体21并与所述箱体21固定连接的升降支架22及转动安装于所述升降支架22两端的链轮,所述升降链条缠绕于两个所述链轮之上,所述第一磁力吸盘23安装于所述升降支架22的下端;所述第二垂直升降机构3与所述第一垂直升降机构2的结构相同。在具体应用中,垂直升降机构可以采用传送带传送或蜗轮蜗杆升降机构。

进一步地,参阅图6及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自动码垛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链式水平传送单元包括两条分设于所述第一横梁42 两侧的第一水平链条41、两条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42上下两面的滑道6、穿过所述第一横梁42并与两条所述滑道6滑动配合的滑块25,所述滑块25的两侧分别与相应的一侧水平链条固定连接,所述箱体21固定于所述滑块25的一侧,所述第二链式水平传送单元与所述第一链式水平传送单元的结构相同。其中,滑块25与相应一侧的水平链条连接,并在该水平链条的传送下带动箱体 21及升降支架22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自动码垛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水平行走机构4和所述第二水平行走机构5背靠背架设于所述机架1上,使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自动码垛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磁力吸盘23包括长方体结构的磁铁,在所述磁铁的一侧安装有与吸合的钢管相对应的定位板24,所述定位板24设置有多个用于卡合所述钢管的卡槽。其中,卡槽的数量与码垛的钢管中最多的一层的数量相同或,卡槽的最大口径与钢管的直径相同。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水平行走机构4和第二水平行走机构5作为一组,数量可以为两组、三组或四组,根据码垛的钢管的长度而定,其中所有的第一水平行走机构4同步运行,所有的第一垂直升降机构2同步运行,所有的第二水平行走机构5同步运行,所有的第二垂直升降机构3同步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