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559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输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存容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输箱。



背景技术:

运输箱是用来装载物体的箱体。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运输箱如图7所示,主要由箱主体22和箱脚23组成,这种运输箱虽然能承载物体,但是当至少两个运输箱叠加在一起时,运输箱之间的稳定性不好,放置在高处的箱子容易从高处跌落下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输箱,其具有稳定性好,减小了运输箱叠加在一起产生倾斜、跌落的可能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运输箱,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相对面上的箱体壁和与箱体壁相连接的箱底,所述支架包括垂直于地面的支柱和与支柱相连接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靠近地面一侧设置有稳定脚,所述稳定脚中空状设置,所述支柱中空状设置,所述稳定脚内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稳定脚靠近地面一侧的截面面积大于支柱背离地面一端的截面面积,所述固定杆靠近地面一端的截面面积小于支柱背离地面一端的截面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运输箱叠加在一起时,将放置高处的运输箱的稳定脚和固定杆对准放置在低处的运输箱的支柱背离地面一端,固定杆插入中空状的支柱内,稳定脚将支柱包裹住,处于高处的运输箱的固定杆受到处于低处的运输箱的支柱的限位,增大了运输箱的稳定性,实现了运输箱稳定的叠加,减小了叠加的运输箱倾倒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稳定脚靠近地面一侧设置有增大稳定脚与地面之间接触面积的稳定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脚通过稳定片与地面接触,由于接触面积的增大。增加了运输箱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架相对面的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活动连接于支柱,所述挡板的另一侧设置有锁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挡板的存在实现了对放置在运输箱内的物体的限位,减小了物体从箱体内掉落的可能性,在需要取出物体时,将锁紧组件打开,打开挡板,将物体取出来。

进一步设置:所述挡板铰接于支柱,所述支柱上设置有第一铰接耳,所述挡板靠近设置有第一铰接耳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铰接耳,所述第一铰接耳和第二铰接耳之间采用销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可绕支柱进行转动,在放置物体时,将挡板打开,物体被放置在运输箱内后,将挡板闭合。

进一步设置: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挡板背离第二铰接耳一侧的锁孔和设置在支柱上与锁孔相匹配的旋转锁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锁紧组件来改变挡板打开或者关闭的状态,打开锁紧组件,将挡板打开,放入物体,将挡板闭合,再用锁紧组件锁定,实现了对物体的限位,减小了物体从运输箱内掉落出来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箱体壁相对面上相互靠近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与箱底之间高度的压紧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放入到运输箱内的物体的尺寸,调节压紧板与箱底之间的高度,使压紧板靠近地面一侧与放置在运输箱内的物体相接触,实现了对运输箱内的物体的限位,减小了物体在运输箱内晃动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压紧板和箱体壁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所述箱体壁上开设有容纳螺栓通过的垂直于地面的椭圆形螺栓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放置在运输箱内的物体的尺寸,调节螺栓在椭圆形螺栓孔内的位置,用螺栓和螺母将压紧板和箱体壁紧固在一起,使压紧板靠近地面一侧与物体相接触,对物体进行限位。

进一步设置:所述挡板相对面上的相互靠近的两侧、所述箱体壁相对面上的相互靠近的两侧、箱底背离地面一侧和压紧板靠近地面的一侧均设置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运输箱发生晃动,放置在运输箱内的物体直接与橡胶垫进行接触,橡胶垫起到了保护物体的作用,减小了物体表面出现撞痕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挡板背离橡胶垫一侧设置有标签放置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不同尺寸或者型号的物体,写在标签上放入标签放置盒内,以便对物体进行分类,减小了物体之间尺寸或者型号产生混乱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标签放置盒采用透明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写好的标签放入标签放置盒内,工作人员直接了解到运输箱内的物体的尺寸或者型号,节省了大量时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稳定脚与固定杆的设置,增加了叠加运输箱之间的稳定性,稳定片的设置增加了运输箱与地面之间的稳定性,挡板减小了物体从运输箱内掉落的可能性,将不同尺寸或者型号的物体写好放入标签放置盒内,实现了对物体进行分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来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用来表示挡板与支柱之间位置关系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用来表示锁紧组件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去除挡板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用来表示螺纹孔的C部结构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1中用来表示压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背景技术中用于体现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支柱;12、框架;2、箱体壁;3、箱底;4、稳定脚;5、固定杆;6、稳定片;7、挡板;8、第一铰接耳;9、第二铰接耳;10、销轴;13、锁紧组件;131、锁孔;132、锁销;1321、销杆;1322、档杆;14、压紧板;15、螺栓;16、螺母;17、椭圆形螺栓孔;18、橡胶垫;19、标签放置盒;20、螺纹孔;21、板孔;22、箱主体;23、箱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运输箱,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支架1和焊接在支架1相对面上的箱体壁2,在箱体壁2靠近地面一侧焊接有箱底3,在支架1的另两个相对面上活动连接有挡板7,挡板7铰接在支柱11上,在支柱11上设置第一铰接耳8,挡板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铰接耳9,第一铰接耳8和第二铰接耳9之间采用销轴10连接,如图1和图3所示,挡板7的另一侧设置有锁紧组件13,锁紧组件13包括锁孔131和锁销132,锁孔131设置在挡板7背离第二铰接耳9一侧,且锁孔131设置为长方形锁孔131,锁销132设置在靠近锁孔131的支柱11上,锁销132包括带有外螺纹的销杆1321和焊接在销杆1321一端的档杆1322,如图2和图5所示,支柱11上设置有与销杆1321的外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20,锁销132穿过锁孔131通过螺纹和螺纹孔20与支柱11连接在一起,档杆1322的长度大于长方形锁孔131的宽度,拧动锁销132,当档杆1322与长方形锁孔131的宽边平行时,锁紧组件13将挡板7锁住,拧动锁销132,当档杆1322与长方形锁孔131的长边平行时,能够将挡板7打开。

如图1所示,在箱体壁2相互靠近的两侧通过螺栓15和螺母16连接有压紧板14,在压紧板14上开设有板孔21,在箱体壁2上开设有椭圆形螺栓孔17,螺栓15穿过椭圆形螺栓孔17与压紧板14的板孔21,拧紧螺母16,将压紧板14和箱体壁2紧固在一起,压紧板14与箱体之间的距离可通过螺栓15在椭圆形螺栓孔17上的位置来调节,在挡板7相互靠近的两侧、箱体壁2相互靠近的两侧、箱体背离地面一侧以及压紧板14靠近地面一侧均设置有橡胶垫18,在挡板7背离橡胶垫18的一侧设置有透明的标签放置盒19。

如图4所示,在支柱11靠近地面一端焊接有中空状的稳定脚4,稳定脚4靠近地面一侧的截面面积大于支柱11靠近地面一端的截面面积,在稳定脚4内焊接固定杆5,固定杆5平行于地面的截面面积小于支柱11靠近地面一端的截面面积,在稳定脚4靠近地面一侧焊接有增大与地面之间接触面积的稳定片6。

当需要将运输箱叠加在一起时,将放置在高处的运输箱的固定杆5对准与其相邻的放在低处的运输箱的支柱11,将固定杆5插入支柱11内,稳定脚4将支柱11包裹住,放在地面上的运输箱的稳定脚4与地面接触,由于稳定脚4上设有稳定片6,增大了稳定脚4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放在地面上的运输箱更为稳固,拧动锁销132,使锁紧组件13处于打开状态,将挡板7打开,将物体放入到运输箱内,将压紧板14上的螺母16拧松动,使压紧板14和压紧板14上的螺栓15处于松动状态,螺栓15在椭圆形螺栓孔17内上下滑动,直至压紧板14靠近地面一侧与物体的表面接触,将螺母16拧紧,将压紧板14紧固在箱体壁2上,对物体进行限位,挡板7闭合,拧动锁销132,把锁紧组件13恢复到锁紧状态,挡板7处于关闭状态,将放在运输箱内的物体的尺寸或者型号写好标签放入到标签放置盒19内,以便保存或者需要使用时直接找到对应的物体,若运输箱发生晃动,由于在挡板7相互靠近的两侧、箱体壁2相互靠近的两侧、箱体背离地面一侧以及压紧板14靠近地面一侧均设置有橡胶垫18,物体直接与橡胶垫18接触,减小了物体产生撞痕的可能性。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