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保润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7254发布日期:2018-06-29 20:4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潮保润包装箱。



背景技术:

包装箱是GB/T 7284-1998框架木箱,根据被运输或装载的物品特性,采用国家标准保护的一种包装,用箱板、箱档等构件制成的木箱,现在于2016年5月15日作废,被GB/T 7284-2016代替,包装箱主要有木箱、塑料箱、纸箱,在现今绿色环保风潮的刺激下,纸质包装箱因其独具的绿色环保特点成为众多企业包装箱领域的首选,木质包装箱根据其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胶合板箱、胶木箱和木板箱;木质包装箱根据其箱档和箱板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内框架木箱和外框架木箱;木质包装箱根据箱面的封闭程度,木箱有封闭箱和花格箱。

传统的包装箱结构较为简单,对物品的防潮保润效果较差,且在对包装箱进行绑定时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防潮保润包装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防潮保润包装箱,包括包装箱本体和包装箱内胆,所述包装箱本体内部两侧表壁通过支撑弹簧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外侧连接有转动滚轮,所述包装箱本体的内部嵌入有包装箱内胆,所述包装箱内胆的顶部设有内胆封盖,所述包装箱内胆底部包裹有第二磁铁块,所述包装箱本体内侧底部嵌入有第一磁铁块,所述包装箱本体的底部设有底部支撑脚,所述包装箱本体的底部位于底部支撑脚的内侧两端边框上分别固定有固定架,且两个固定架之间连接有连接带,所述两个固定架的外侧均通过转动铰链连接有连接挂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弹簧共连接有两组,每组共连接有两个支撑弹簧,两组的两个支撑弹簧关于包装箱内胆相互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滚轮共转动连接有三个,且三个转动滚轮的长度与支撑架的长度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均为永久性磁铁块,且第一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的磁性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架共连接有四个,且四个固定架两两之间相互对称,且相对称的两个固定架之间的连接带与底部支撑脚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设有包装箱内胆,第一磁铁块作用于第二磁铁块使得包装箱内胆悬浮在包装箱本体的内部,有效的防止保存的物品受潮,并且可以对物品进行多重密封,从而对物品进行保润,其次,通过设有连接挂扣,在对该防潮保润包装箱进行绑定时,可以通过连接挂扣连接绑定带,不需要从该防潮保润包装箱底部进行穿过,使得该防潮保润包装箱在绑定时更加的方便,增强该防潮保润包装箱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潮保润包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潮保润包装箱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包装箱本体、2-支撑弹簧、3-支撑架、4-转动滚轮、5-包装箱内胆、6-内胆封盖、7-第一磁铁块、8-第二磁铁块、9-底部支撑脚、 10-连接带、11-固定架、12-转动铰链、13-连接挂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防潮保润包装箱,包括包装箱本体1和包装箱内胆 5,包装箱本体1内部两侧表壁通过支撑弹簧2连接有支撑架3,且支撑架3的外侧连接有转动滚轮4包装箱本体1的内部嵌入有包装箱内胆5,包装箱内胆5的顶部设有内胆封盖6,包装箱内胆5底部包裹有第二磁铁块8,包装箱本体1内侧底部嵌入有第一磁铁块7,包装箱本体1的底部设有底部支撑脚9,包装箱本体1的底部位于底部支撑脚9的内侧两端边框上分别固定有固定架11,且两个固定架11 之间连接有连接带10,两个固定架11的外侧均通过转动铰链12连接有连接挂扣13。

支撑弹簧2共连接有两组,每组共连接有两个支撑弹簧2,两组的两个支撑弹簧2关于包装箱内胆5相互对称,转动滚轮4共转动连接有三个,且三个转动滚轮4的长度与支撑架3的长度相等,第一磁铁块7和第二磁铁块8均为永久性磁铁块,且第一磁铁块7和第二磁铁块8的磁性相同,固定架11共连接有四个,且四个固定架11两两之间相互对称,且相对称的两个固定架11之间的连接带10与底部支撑脚9相互平行。

工作原理:该防潮保润包装箱使用时,将需要进行保存的物品放置在包装箱内胆5中,然后使用内胆封盖6将包装箱内胆5进行密封,再将包装箱内胆5嵌入在包装箱本体1之间,包装箱内胆5底部的第二磁铁块8和包装箱本体1底部的第一磁铁块7之间磁性相斥,从而将包装箱内胆5悬浮支撑在包装箱本体1的内部,可以有效啊的进行防潮减震保护,同时支撑弹簧2可以对包装箱内胆5进行减震保护,在对该防潮保润包装箱进行固定时,可以通过连接挂扣13进行连接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